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乔辰宇的话刚说完,陆研究员便摆手:“唉~~我就是应省体委的请求,设了这个么特别科目,没你说得那么邪乎,不过你某些观点没错,咱们在航模上不注重设计是不对的,航模方面可以大胆点儿,宽泛点儿,这样才能让少年儿童在动手的同时,锻炼发散的思维能力。”
前一句话说得乔辰宇脸色很难看,好在后面没把他一棒子打死,这才缓和下来,正准备厚着脸皮在吹捧几句,一位工作人员拿着最新的成绩过来,兴奋的道:“乔主席,浣城市体育局选派的宁晓雪和刘磊两位选手,利用他们制作的飞转一号,成功完成半径12米,2160度的侧身旋转,一举打破国内记录。”
“怎么可能?”
听到这个消息,还没等目瞪口呆的乔辰宇说什么,一直坦然自若的陆研究员却先从座位上蹦起来,一脸的难以置信!
第一百零八章 加油(第二更)
也难怪陆研究员会如此表现,他在h市没少作为评委会成员参加当地举办的航模赛,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半径26米,1440度的侧身旋转。
要知道那可是h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高的地区,没有之一。
各项指标无不是国内拔尖儿的水平,除了政治地位比不上京城,其他项目敢说第二,没别的地方能说第一。
正因为如此,h市的航模赛水平也是国内最高的,结果水平最高的地区竟然在一个最考究设计和总体结构的高水平科目上被一个内陆落后省份给碾压了,怎么可能!
“你确定数据没有错?”陆研究员连忙问。
过来通报的工作人员不知道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怎么会这么激动,紧张得不行,急忙看了看手上的成绩单,回答道:“没错,就是半径12米,2160度。”
“选手叫什么?”
“宁晓雪和刘磊。”
闻言陆研究员点点头没说话,就那么仅仅的站着,这要是几分钟前,乔辰宇早就巴巴的过来跟他介绍两位选手的情况了,兴致要是上来,不打断都能说半天,结果这次自己想听了,乔辰宇却半天不吭声。
这让陆研究员很不适应,转头一看,好嘛,乔辰宇跟个傻子似的愣在哪里,双眼无神的不知道发什么呆。
“小乔~~乔辰宇~~”
陆研究员沉着脸叫了两声,乔辰宇才从刚才的吃惊中回过神来。
没办法,实在是消息太劲爆了,自己刚说本省的航模赛水平不行,就有人完成了陆研究员设置的科目,还是破了纪录。
如此就已经让乔辰宇很没面子了,不过这点小场面对腹黑的乔辰宇来说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宁晓雪这个名字太扎心了。
要知道这次航模赛之所以能陆研究员这位重量级的专家,并不是为了增加赛事的可看性,而是准备通过此次航模赛挑选合适的种子,以便日后参加国家队的选拔,为明年在法国举行的国际航模赛做准备。
如果宁晓雪成绩突出,被选入国家队,那他老宁家草鸡落梧桐出了个金凤凰?
虽说这对乔辰宇来说没啥威胁,但不知为何心里就是酸溜溜的不好受,以至于精神头儿有些散乱,出神出过了头儿,被陆研究员一叫才反应过来,立马尴尬的解释:“啊~~,真没想到我们省也能出这么优秀的成绩,一时间有些吃惊。”
陆研究员是个纯粹的技术人员,没有乔辰宇那么多心眼儿,一听这话脸色就缓和下来,连他都感到惊讶,就别说一个厂子里的厂办主任了,很合理,没问题。
于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可:“这个成绩也让我很震惊,本想问问你两个选手的情况,现在想来还是算了,还是过去瞧瞧,连h市都达不到的成绩,我很好奇两位选手是怎么创造的。”
说着,也不等乔辰宇回话,率先就离开的主席台,乔辰宇见状只能叹息一声,挣扎了一下,最后还是没敢离开座位。
……
“刘磊加油,刘磊加油~~”
某个空旷的场地内,任莹冲着场中央的刘磊,双手捧成喇叭状,大声的喊着,一旁其他来自浣城市的孩子们在市体内老师的带动下,纷纷朝着场中央的刘磊喊着加油鼓劲儿的话。
刘磊双手握着那架黑乎乎的,看上去有些简陋的竹飞机,小脸儿涨得通红,就在刚才他用手里的竹飞机破了本次比赛最难的一项科目的记录。
说来也算幸运,刘磊怀着满肚子不忿,冲进比赛场,正好就撞上从小半径侧身旋转比赛下来的本学校同学,问清楚情况后,刘磊小眼睛就亮起来,他那架被两位所谓航空高材生瞎鼓捣之后的竹飞机,除了会转圈圈,啥都不行。
小半径侧身旋转飞行?这不就是给自己的竹飞机量身打造的嘛。
于是连老师的劝阻都顾不得听,直接奔向赛场,拿出东哥给他从市体育局办的参赛证,就进入了赛场,然后打开书包组装飞机,随后侧身转腰用力往空中一抛,六十公分长的竹飞机旋转着就飞上了天空。
紧接着就以一种更加飘逸的频率,侧着身在空中转着圈圈,缓缓下落,最后不偏不倚的落到刘磊的脚下。
刚开始场地的裁判还没主意,等刘磊第三次抛出飞机后才发现有些不对劲儿,赶紧跑过来一边数着圈圈,一边目测转弯半径,当竹飞机以一个小到令人吃惊的固定螺旋轻盈的转了6圈儿后,翩然擦着地面落到操作者的脚下,裁判惊呆了。
要知道这可是今年最难的一个科目,多少省内最优秀的航模小组都在这个科目上铩羽而归,最好的一个,也不过是半径36米,完成了720度的旋转,正准备挑战下一个360度的时候,飞机失速,任凭操作者如何搬动遥控器,都没有在恢复飞行,只能眼睁睁看着飞机坠地,摔了个稀巴烂。
本以为今年也就这样了,毕竟这个新科目对省里来说是全新的,参赛者没有掌握,出不了成绩很正常,等明年大家有所准备自然就会有突破。
哪成想这个突破来的居然这么突然,只过了几分钟,一架不起眼儿的手抛式滑翔机模型就完成了6圈儿的侧身旋转,半径更是小的出奇,以至于几个裁判商量和很久才给了一个12米的保守数字,
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这是为了保险多报了不少,实际上的半径很可能在一米以内,可既便如此这个半径也小得令人吃惊。
消息一出,刘磊所在学校那几个跟着过来看热闹的同学顿时爆发出一片欢呼,哪怕是那位把刘磊从学校选拔中刷下去,批评那架创纪录的竹飞机不如纸飞机的带队老师,也激动的振臂大叫刘磊好样的。
不管以前是怎么看刘磊,这一刻刘磊的荣耀值得他们庆祝,这不关什么功利,只有纯粹的竞技喜悦。
刘磊是他们的同学、学生,他赢了,就该叫好,就这么简单!
而如今,刘磊准备第三次抛飞,尝试着突破自己创造的记录,自然引得来自浣城市同学们的加油鼓励。
第一百零九章 翼梢小翼(第三更)
听着周围同学们的加油鼓劲儿,刘磊心里得到极大的满足,剩下的就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名次,于是当裁判喊了句:“开始!”
刘磊就原地转了个圈儿,好似田径运动员抛链球一样,把双手拎着竹飞机高高抛起,旋即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一圈圈的徐徐滑落,最后平稳落地。
便听周围发出一连串失望的叹息。
12米半径,2160度!
当这个成绩从一旁的裁判嘴里说出来是,连裁判自己都觉得有些可惜,刘磊自己就更不用说了,想想刚才的动作,好像力气没有全部使出来,于是喘了两口气,便跟裁判示意一下,准备再来一次。
周围的加油声再次响起,刘磊擦了把额头上的汗,就要抛飞机,便在这时,一位梳着地中海发式的老者止住了裁判准备的号令,走到刘磊跟前,笑着问道:“同学,能让我看看你的飞机嘛?”
刘磊不明就里的看了看一同跟过来的裁判,裁判介绍道:“这位是我们评委会的顾问,陆杰,陆研究员。”
一听不是坏人,刘磊就把手里竹飞机递过去,然后一屁股就坐在地上,开始大口的喘着粗气。
毕竟是个九岁的孩子,之前的几次抛飞就已经让他耗了不少的力气,只不过是有一口气撑着,不然早就支持不住了。
宁晓雪背着两个军用水壶跑进来,也顾不得一旁的陆研究员,赶紧拧开壶盖让刘磊补充下水分,然后豪气十足的冲着刘磊竖起的大拇指:“干得不错,等回去姐姐请你吃红烧猪蹄儿,管够!”
刘磊一听有最爱吃的红烧猪蹄儿,捧着水壶嘿嘿的只顾得傻了,便在这时那个那这飞机正看的陆研究员也俯身蹲下,看着面前的姐弟俩,指着机翼末端的上翘问:“这个翼梢小翼,你们是怎么想的?”
还沉浸在红烧猪蹄之中无法自拔的姐弟俩,听着陆研究员的话,齐齐的有些发懵,什么翼梢小翼?那是什么?怎么想的?能说很想现在就吃红烧猪蹄儿嘛?
陆研究员怎么说也是见多识广之人,意见宁晓雪和刘磊不明就里的模样就明白这飞机不是这两人做的,也不恼,温和的笑了笑,再次问道:“那我方便问下,这架飞机是谁做的?”
这次刘磊没说话,而是看向宁晓雪,宁晓雪则想了一会儿,觉得没啥问题就开口说道:“我姐夫庄建业和他的同事林光华一起做的。”
“哦?”
陆研究员显然对这两个人很有兴趣,一侧的工作人员立即凑近他的耳边嘀咕了几句,陆研究员神色了然的点了点头:“这就难怪了,我说怎么敢大胆的加翼梢小翼这个设计,原来是两个航空业界的后起之秀所做,不错,不错!”
听了这话刘磊还有些不知所措,宁晓雪却睁着大眼睛诧异的问:“陆伯伯,您刚才说的那个翼梢小翼很厉害吗?”
“这么跟你说吧,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专家前年刚刚研究出来,到如今不过才两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