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喽,这款运—18nb是纯国产的。”
此话一出,别说是重装部队干部目瞪口呆,就是周围其他部队领导和干部同样是惊愕莫名。
是的,当他们看到运—18都没有如此震惊,原因很简单,运—18在如何,那不过是款运输大尺寸部件的特种运输机,哪怕是应用于抗洪救灾的紧急航空运输,运—18运送了也不过是些重量不大,但却占据相当大空间的物资。
比如说腾飞集团生产的整体式医疗方舱,再比如说用于灾民安置点的d—30或d—40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等高附加值货物。
再加上运—18的飞机结构很明显应用了众多民航飞机的设计理念,比如说起落架是单独支撑结构,反推装置完全照搬民用客机成熟设计等等。
这样的设计那些个部队领导和干部一看,就不可能大规模装备部队。
就好比是一个有钱的钻石王老五,想找个妹子结婚过日子,结果扑过来的却是一个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女神,各方面条件都好到爆炸,就是生活奢侈,大手大脚外加动不动耍点大小姐的傲娇小脾气。
钻石王老五对这样的妹子谈谈恋爱,玩一玩还行,真正结婚的对象还得找勤俭持家,踏实肯干,贤惠淑德的女孩来。
各部队领导和干部看运—18的心态是一模一样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若不是这次抗洪救灾,部队急缺航空运力,国内民航系统的专用货机又匮乏,上级也不可能调二炮的这6架运—18过来。
没办法,抗洪救灾说得是抗洪,实际上更多的是稳定民心,若非如此,石军之流也不会连篇累牍的写文章,预言国内将如何如何。
若是深究起来,他们的话也不算错,毕竟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大疫之后必有打乱几乎成为两千年来的铁律。
正因为如此,如何在受灾之后短时间内稳定住民心,让保障措施第一时间到位是比单纯的堵住长江大度,保住千里沃野更为繁重,同时也是最为紧迫的工作。
显然航空运输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二炮的运—18来了;刚刚在“金头盔”部队进行试验性装备的运—18nb也来了。
而在场的各部队领导和干部见到运—18nb,就跟看到梦中的那个她,那真真是拔不出眼睛了,没办法,谁让运—18n是真正的运输机!
光凭这一点,就已经让重装部队干部等人兴奋的不知所措,再听薛卫东说这款运输机居然还是纯国产的,那激动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这下都不等重装部队干部说话,那边的警卫部队领导就直接冲着薛卫东问出了口:“看模样应该跟运—18的体量差不多吧?”
薛卫东一本正经的点点头:“还行,也没比运—18强多少,就是最大起飞重量也就124吨,空重62吨,最大载重38吨,空载情况下航程是9200公里;装载20吨货物的情况下航程5800公里;装载30吨货物的情况下航程是4600公里;满载38吨的情况下,航程是3740公里。”
“124吨的最大起飞重量,38吨的最大载重量?我的天呀,这不已经赶上伊尔76了?”
薛卫东这边话音刚落,那边一位部队干部便发出一声惊呼,要知道国内从俄国引进的伊尔76d战略运输机宣称最大载重量为46吨,可通常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航程和安全性,承载量一般在40吨左右,如此衡量载重量38吨的运—18nb几乎跟伊尔76相当。
问题是运—18nb的最大起飞重量不过124吨,远远小于伊尔76d的19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
用更小的起飞重量达到不亚于战略运输机的载荷,这说明什么?
运—18nb的设计、材料、工艺完全碾压俄国的伊尔76才能做到,意识到这一点,在场之人如何不诧异,又如何不惊讶?
结果薛卫东却笑着摆了摆手:“人家伊尔76毕竟是战略运输机,我们的运—18nb充其量只是个中型。”
听了这话,场内不知为何莫名的有种松了口气的声音。
是呀,伊尔—76在如何也是战略运输机,运—18nb就算厉害,一下子达到伊尔76的水平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有些恐怖。
毕竟在运—18之前,国内连最大起飞重量80吨的飞机都做不出来,如今一下子提升到124吨,不是这些部队领导和干部想不明白,实在是没这个胆子去想。
可就在这些人觉得自己从云端落回了现实,还没适应完全的时候,薛卫东接下来的一句话就让包括重装部队干部在内的所有人不淡定了:“所以,我们的运—18nb能够以战斗全重的方式运送一辆t—72级别的坦克,伊尔76就不行,没办法,谁让我们的运—18nb货仓宽度达到45米,远大于伊尔76的35米呢……”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我造的飞机我知道
“薛部队长您刚才说什么?运—18nb可以运载一辆处在战斗全重状态的t—72主战坦克?”
薛卫东话还没说完,那位来自重装部队的干部便如同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差点儿没从原地蹦起来。
这个消息可太惊人了。
什么是战斗全重状态,通俗来说就是武器装备内满油、满弹、人员齐备。
也就是说,拉出去就能直接上战场了。
能搭载一辆战斗全重状态的主战坦克,那意义可就不是非同凡响那么简单了,而是真的相当巨大。
因为这意味着,陆军,特别是陆军重型装甲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见得到指数级的提高。
以往投送一个重型装甲营可能公路、铁路联动,需要三到五天的时间才能抵达千余公里外的指定地域,现如今可能只需不到48个小时便可快速完成部署。
没办法,谁让能够装载战斗全重状态下主战坦克的航空运输平台,几乎可以运送所有陆军主战装备。
关键的问题是t—72坦克的战斗全重有41吨,运—18nb最大运输载荷只有38吨,勉强能够运送一辆88式主战坦克,怎么又一下子提升了3吨多?
与重装部队干部抱有同样想法的人还有不少,以至于纷纷看向薛卫东,那困惑而差异的目光中仿佛在说,你刚才说的最大载重量到底是放屁呀,还是胡扯?
薛卫东见状笑容不禁更加浓郁,旋即反问:“一款好的的装备,难道就没有点儿性能冗余吗?”
都是当了十几年兵的人,哪里不明白薛卫东的话,就拿最普遍的突击步枪来说吧,在某些士兵手里会被超水平发挥,超越定型时的理论数据,这便是装备的性能冗余。
所以当薛卫东说出这番话时重装部队领导等人即可醒悟过来,下一刻,一个个脸上便不约而同的涨的通红,像是喝醉了酒一样,激动的有些神魂颠倒。
“这么说,运—18nb的最大载重量不止38吨?”其中一位部队干部问。
薛卫东点点头:“影响机体载重上限是机体结构,按照腾飞集团的优化和制造工艺,运—18nb机舱的最大载荷上限是55吨,也就是说下一代主战坦克放进运—18nb的机舱都没问题,毕竟运—18nb的机体结构,尤其是底板的承重力是相当出色的,只是限于种种原因,没办法做进一步的提升罢了……”
薛卫东难得打开话匣子,除非是自己能看对眼儿的东西,很显然运—18nb是他少有能看对路的东西,所以这一说就有些收不住了,竟然给在场的其他部队领导和干部做了一次有关运—18nb的科普。
运—18nb能不能承载战斗全重41吨的t—72主战坦克?当然能,但这样一来运—18nb的航程便下降到2200公里,因为增加的货物载荷都是从载油量上匀过来的。
以此类推,装载55吨同样是没问题,只不过这个状态下,运—18nb的航程几乎为零,也没就有多大意义了。
就别说55吨的最大结构载荷量,就是41吨这个有航程的载重量,其实意义也并不是很大。
2200公里只是单纯的航程,运输机通常执行的是往返任务,中途无法通常无法得到油料补给,如此状况下在去掉备降时的预留燃料等应急措施的话,承载41吨重量的运—18nb最多只能执行800公里左右的往返航程。
800公里,这个距离就有些尴尬了,高速列车一天就能够抵达不说,若是在战时,这个距离往往处在敌方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打击范围内。
因此实际应用并不强。
所以腾飞集团在确定运—18nb最大载荷时并没有选择鸡肋般的41吨,而是低一些的38吨原因就不言自明了,38吨的最大载荷,能够达到3740公里的有效航程,抛开种种因素,可以做到在1800公里之间进行无补给往返。
比承载41吨的800公里往返整整多出1000公里,最起码有了一个中型运输机应该有的样子。
既然如此,那腾飞集团怎么还把运—18nb结构承载上限订得那么高?为此应用了大量先进材料和生产工艺。
其他都不说,但就运—18nb货舱内的那块45米宽,1758米长的地板,不但使用了最新牌号的高强度铝锂合金,腾飞集团在铺设时还应用了用于下一代作战飞机弹舱制造的搅拌摩擦焊。
使得地板在不安装一颗铆钉,从而降低结构重量的同时,结构强度提高了数倍。
类似的新工艺、新技术还有很多,如此种种整合在一起,这在早就了运—18nb在结构承载上限超一流的水准。
只是这样做有必要吗?
答案显而易见,当然是十分必要。
至于原因很简单,运—18nb除了满足当下的部队现实需求外,更重要的作用是验证下一代200吨级战略运输机的技术情况。
就如同运—15上的而部分技术是为了验证运—17的可行性;而运—17上使用的诸多技术,又何尝不是为了运—18nb做前瞻?
如此一代一代的下来,运输机的各项技术和关键能力便被一点点的锻炼出来。
这便是所谓的小步快跑。
所以到了运—18nb这个级别,瞄准的自然是载重量更大,航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