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之处在与反导反卫星系统拦截弹应用的是中国腾飞耗时七年开发的zbf—110动能碰撞拦截器;而lyj—15超远程地空导弹系统用的则是根据反辐射导弹导引头升级而来的双模式制导导引头。
发射方式采用的是垂直发射,采用高抛弹道,lyj—15超远程地空导弹系统现实爬升到35公里的高空,然后如同弹道导弹一样抛物降落,随即根据雷达指引,扑向位于纵深地带的预警机等战役战略目标,待达到一定距离口双模导引头开启,随即根据预警机等特种支援飞机溢散的雷达、通信等电子信号直接扑过去。
整个作战方式与其说是防空导弹,不如说是带着防空导弹概念的远程反辐射导弹。
区别只在于反辐射导弹打的是地面雷达,而lyj—15超远程地空导弹系统打的是天上能飞的雷达。
有了成熟可靠并形成共识的概念,又有了根据这个概念发展出来的实用装备,这就如同架好了灶台,做好了一桌酒菜,就等着相邀的可人上桌一样,实在贴心的不要不要。
总部说实话,最喜欢就是这样的制造商,啥都不用自己操心,全都给你弄得明明白白,总部只要过去拿着实物评估一下就行,这好事儿简直打着灯笼也找不到。
于是对lyj—15超远程地空导弹系统的测试和评估很快就展开,结果自然没得说,完全符合总部对防空新概念的定义,可以进行试装。
就这样,在庄建业的骚操作下,一块叩开总部的敲门砖就这么握在了他的手里!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这才是中国腾飞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光有敲门砖还不够,庄建业要的是反导反卫星系统得到部队的认可,而不是一款有足够射程的防空导弹。
然而前有航天某院反导方案拦路,身后域外某大国又在理论上拆台,想得到总部的认可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不过这也难不倒骚操作大师·理论概念发明家·航空、航天懂王·庄·NB·建业。
正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导方案好不好用,能不能用可不是端坐总部的首长们说了算的,而更不是天天泡在实验室里的技术人员决定的,而是由一线的官兵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庄建业干脆不去总部哪里丢人现眼了,而是开始重点关注防空兵部队一线官兵在装备的实际使用中的感受和意见,以此为基础,庄建业又提出一个新概念,那就是航天某院反导方案所涉及的固定发射阵地的防护能力必须达到防御核攻击的水准,不然部署在固定阵地的反导拦截弹必然会成为敌方的活靶子。
要知道打击地下固定目标使用常规力量就已经可以轻松实现,先不说域外某大国那些个防区外打击武器以及钻地弹药。
就是几年前总部首长组织的那次针对第二炮兵建造的地下工程进行的试验性演习就已经得出一个严酷的结论,如果没有特殊的工程处理,一般的地下坚固工事在特种钻地弹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而反导系统的地位不亚于战略威慑武器,普通的防御体系自然无法满足防护需求,那就只能提升等级,问题是提升等级那可是要砸真金白银的。
以域外某大国为例,一座安放NMD反导弹拦截弹的固定发射阵地的建造成本大约是拦截弹成本的3到5倍。
这还没算上人员费用和后期的维护使用成本,若是都算上,甚至可以达到拦截弹成本的8倍以上。
以国内的物价水平,自然达不到这么高的倍数比,但总体5倍左右还是不夸张的。
问题是砸下去这份钱未必能够收获应有的安全保障,毕竟国内不是域外某大国,那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碾压世界的军事力量,哪怕不用固定防御设施,就这么把拦截弹公开的放在外面也没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国内就不一样了,东南沿海的军事斗争形势就摆在那儿呢,谁也不敢保证这类敏感目标不会在第一波冲突中被人敲掉。
正因为如此,即便总部选择了航天某院的反导方案,内部其中争论还是很大的,毕竟建造固定发射阵地的费用不是个小数,再加上防空兵部队自打成立伊始就引入了机动作战、全域防空的理念,令他们守在一个固定区域稳住不动,实在是与防空兵部队多年的作战原则相背离,因此不少人对航天某院的反导方案还是很抵触的。
借着这个僵持的机会,庄建业所需要的就是防空兵部队一线官兵的实际汇报而已。
而刘小林作为第一批列装LYJ—15超远程地空导弹系统的部队指挥员,自然是最有发言权的。
当然,庄建业也不指望自己三两句话就能让刘小林跟打了鸡血一样提笔就开始书写汇报材料,如果真这样庄建业心里反到是要打起鼓,这么不稳重的人是如何成为防空兵中王牌部队的指挥员的?
而如今,刘小林刻意的避开话题,虽然没有一锤子买卖来得痛快,却令庄建业非常满意,慎重、稳健且不逾越既定规则,这样的人递上去的材料才更有力度,总部的首长们才会更重视。
所以庄建业并没有着急,而是如同钓鱼的老渔夫,十分耐心的等待着机会,终于在又一次碰杯之后,刘小林突兀的问了一句:“我到现在有一点弄不明白,中国腾飞业务那么多,你们忙得过来吗?”
庄建业微微一笑:“那要看怎么个忙法了。”
刘小林听罢有些不解的眯了眯眼:“这话怎么讲?”
庄建业则忽然反问:“你知道我们中国腾飞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吗?”
“应该是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吧……”刘小林将吃光的螺蛳壳丢进垃圾桶里,随后说道:“这些日子我也问了,中国腾飞在这方面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
庄建业听罢却摇了摇头,这下刘小林有些懵了,中国腾飞可是一直把先进设备和技术是自己核心竞争力挂在嘴边儿的,结果自己的当家人直接摇头否决,这不等于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嘛。
庄建业也不在意刘小林诧异而又不解的目光,笑着邀请道:“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看?”
刘小林怔了一下,但马上反应过来:“可能会涉及到敏感问题,所以……”
“敏感问题我们自然是处理掉的,行了,别磨磨唧唧的,就说去不去?”庄建业放下手里的酒盅,不耐烦的说了一句。
当然要去,能够见识到中国腾飞的核心竞争力对刘小林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实际上他早就好奇中国腾飞到底凭什么屹立航天、航空两大业领域而不倒的。
于是刘小林便起身跟着庄建业下了楼,七拐八绕的来到一处二层小楼,哪里是庄建业在这处秦岭南麓厂区临时办公的地方,只不过平时连庄建业本人都不怎么来,但整个小楼依然被打扫的干干净净。
进门后上去了二楼,随手打开标着董事长办公室的门,待打开里面的灯,刘小林便立刻愣在了当场。
因为里面的陈设与他想象中大企业老总的奢华办公室迥然不同,没有宽敞的办公桌,没有舒服的老板椅,更没有名贵的沙发和茶几,有的只是一幅幅中国腾飞所属员工专注工作的油画作品以及一行行金灿灿的“腾飞工匠”烫金大字。
“这……这……这……”
眼看着董事长办公室里的景象,刘小林想说些什么,却仿佛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一样,半天说不出来一个字,便在这时,庄建业走了进去,按下几个开关,中间的大屏幕上伴着激昂的乐曲,展现出一幅中国腾飞众多一线工人们拼搏奋进的壮丽画卷,紧接着一个笔力浑厚的书法字体缓缓在屏幕上一笔一划的镌刻出来:“如果说什么是中国腾飞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四个字,那就是腾飞工匠……”
(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腾飞工匠
这段话在屏幕上闪烁了两下便慢慢隐去,旋即画面迅速切换,一幅幅腾飞工匠们专注的生产场景,取得的傲人成就不断冲击着刘小林的那双已然惊讶的双眸。
“这……这……这是董事长办公室吗?”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刘小林总算是问出了心底里的疑问,庄建业却意味深长的答道:“为什么不是呢?要知道他们才是我们中国腾飞能走到今天的核心和支柱,你看这边……”
说着,庄建业抬手指向门口的第一幅油画,上面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操弄着最为普通的铣床,加工着一个弯曲度极为复杂的片状零件。
虽然老迈,但眼神却出奇的专注,一双干枯而有力的手仅仅握着铣床的操纵台,稳稳的用刀具进行着极为精细的加工。
油画旁边是一行小字,鞠阔海(1924—1996),中国腾飞首位腾飞工匠,历任永宏飞机制造厂钳工班班长,永宏厂第二十三分厂机加工车间主任,腾飞集团航空发动机制造专家委员会高级顾问……
“鞠老爷子最厉害的地方在与能用最普通的机加工设备生产出极为复杂的弯曲曲面儿,当初我们刚从二十三分厂改组为腾飞制造厂,准备在无人机上一款小涡扇,需要涡扇叶片拥有极高的运转效率,从而保证推力的输出,这就要求风扇叶片要有一个复杂的弯曲曲面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可惜当时我们腾飞制造厂是一穷二白,根本没有这类风扇叶片的专用加工设备,至于生产经验就更别提了,眼瞅着这个难点要将整个产品卡死,鞠老爷子主动请缨,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
说着庄建业看向墙上那幅展现鞠师傅加工风扇叶片的油画,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那个激情创业的年代,缓缓的再次开口:“鞠老爷子带着几个徒弟吃住车间连轴转,终于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利用最普通的车床、铣床和磨床硬是做出了符合要求的风扇叶片,误差精度不超过002,奠定了我们腾飞系崛起的基础。”
顿了一下,庄建业忽然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