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为在这方面的后起之秀,想跟那些老牌的航天研究院竞争远程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这类国之重器显然不可能;跟几个根红苗正的空间研究所竞争通讯卫星和高性能遥感卫星也不现实。
至于发射场、测控中心这类国家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就更不容易插手,似乎在航天领域中国腾飞除了给大佬们做配套也没别的出路。
若是如此的话,那庄建业也不会一门心思的挤进航天领域,并喊出中国腾飞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的豪言壮语了。
事实上正是庄建业瞧准了国内航天领域的一大空白,这才一头扎了进来。
而这个空白不是旁的,正是国内运载火箭快速发射与卫星迅速补充能力。
民用领域管这个叫做卫星低成本快速入轨;军事上就叫做快速发射。
当然,在民用方面,其作用就是降低成本,实现小微型低成本卫星的快速组网,或卫星星组的迅速搭建;可在军事领域其战略意义可就大了去了,配合着反卫星体系,能够在战时迅速补充战时损毁的卫星,并重新构建自身的卫星支援体系。
可以说是现代化战争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国内能否够构建独立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并平稳运营的战略基础。
毕竟打下对方的卫星是威慑手段,能不能快速有效的补充那才是根本,不然不就成了空有蛮力却永远补充不到能量的猛男,哪怕勇猛精进,哪怕能夜战天明,可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早晚也得精尽而亡。
外层空间的情况也是一样,能打卫星那是基础,能快速补充损失的卫星那才是真牛X。
苏联当年的西方—81演习为什么让西方胆战心惊,是钢铁洪流凶猛还是战机布满天空?
说实话,那都是普通民众惧怕的点,在真正的战略家眼里,什么钢铁洪流,什么战机密布,除了在视觉上有些冲击外,实际效果也就是多消耗几枚战术核武器。
令这些真正大佬忌惮的是苏联伴随着战略核导弹试射过程中两次反卫星实弹发射,以及随后的两次卫星的快速补充发射。
这说明苏联不但具备极强的反卫星战斗力,更拥有在自身卫星遭遇损失后快速补充的能力,等于是说苏联随时能把敌方设在外层空间的“眼睛”一颗颗戳瞎,而自身根本不怕对方有同类手段,因为他们的快速补充能力完全可以弥补损失。
届时单向透明的战场就可令苏联军队为所欲为,直接打得两眼一抹黑的敌方找不到北。
而这也直接催生了数年后自由美丽间的星球大战计划,没办法,实在是自由美丽间人害怕了,你苏联有这么强的外层空间控制力,这要不是不搞一搞,以后自由美丽间的卫星、航天飞机还不得跟靶子一样被一个个打下来?
干脆,直接把你们的能打击外层空间和远距离目标的能力封死,如此才一劳永逸。
由此可见反卫星与快速发射能力是有多么的重要。
反卫星这块,中国腾飞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努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就比如说LYJ—18空天防御导弹系统,作战目标是中近程弹道导弹,可换做是中低轨道的卫星的话同样可以轻松击落,完全没有技术障碍。
可相较于突出的反卫星能力,快速发射能力方面中国腾飞就乏善可陈了。
当然,国内不是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可借用官方的表述则是国内航天今年进步巨大,但依然有很多不足,相较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一个很多和一个较大差距便道出了现实的无奈,尽管知道快速发射的重要性,但因为要弥补的短板太多,根本没办法集中资源和力量重点突破。
没办法,几个航天院的担子实在太大,一个载人航天就是个天大的工程,在累加DF—5系列的改进;陆基机动式战略导弹的研制;海基战略导弹的研制以及其他中程导弹的规划,光这几个大项目就够他们忙的脚不沾地,哪里还有闲工夫弄什么快速发射系统?
庄建业正是瞧准这个档口,开始在快速发射领域发力,从而突破中国腾飞有星无箭的窘境,彻底完成航天全产业链的布局,于是毫不犹豫的选择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这家曾经参与过第一代固体战略导弹试验型号研制的科研单位!
(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起航瓦良格
尽管因为种种原因,最后这个试验型号在八十年代初的装备的下马潮中,被无情的砍掉。
但却在八十年代末与空军的十号工程、陆军的第三代坦克、海军的第二代水面舰艇一道,并列为当时国防装备的四大工程,其成果便是前两年在五十周年国庆阅兵中压轴出场的DF3X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只不过研制DF3X的时候,负责单位由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转到了航天某院下属的固体火箭研究单位,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虽有部分参与,但已经属于边缘配套单位,最多也就是对曾经的之前下马的固体战略导弹试验型号进行技术说明和资料汇总。
至于航天某院在这个基础上如何改进和升级,就没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什么事儿。
虽说,借着DF3X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项目,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引以为傲的老底子被掏空了,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国内能够从事运载火箭研究的研究单位本来就少,固体火箭方面的就更是凤毛麟角。
且个顶个都是各个部门的心肝儿宝贝。
好不容易遇到个不受待见的,庄建业简直都乐坏了,哪怕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近些年设备已经严重老化,人才也流失严重,但基本的架构还是保留下来了,这也就罢了最难能可贵的是,当初由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牵头研制的第一代固体战略导弹试验型号的相关技术资料,也被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完整的保留下来。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一致希望能够利用这个下马的型号打个翻身仗,于是跟上级是据理力争、苦口婆心这才得以保留。
而这也是庄建业最满意的地方,同时也是给予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中国腾飞重点单位的关键所在。
毕竟有了这些技术资料在,中国腾飞的快速火箭发射系统的构建就要轻松得多,哪怕这个型号缺点比较多,比如说发射时间准备过长,装配环节过于繁琐,装药稳定性有待提高。
可既便如此,相较于如今作为主力的液体运载火箭,不到一个小时的发射准备时间还是要强上不少,而且进行改进,发射准备时间会进一步提高到30分钟,届时其高效的发射速度将极大的降低发射成本,从而成为中国腾飞竞争国际航天发射业务的主力。
为此,庄建业的广告词都想好了:“DF3X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同款运载火箭,安全、高效、省心!”
至于虚假宣传,庄建业根本就不在乎,因为他说的可都是大实话,DF3X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是在第一代固体战略导弹试验型号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本来就跟中国腾飞的快速发射系统同源,如何算得上虚假宣传?
最起码比那些用添加剂调出桃子味儿汽水,非要说用日本出产桃子做出的高档饮料的实诚得多。
当然了,这些还都是后话,毕竟要把第一代固体战略导弹试验型号改造成快速发射的固体运载火箭还有不少的技术门槛要突破,而为了贯彻庄建业低成本快速发射的理念,中国腾飞必须从材料到制造全流程进行把控和优化,正因为如此,快速发射的固体运载火箭问世尚需一些时日。
但这并不妨碍庄建业把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鸡肋一般的“勇士”火箭炮系统拿来做个无本的买卖,并为此还赋予了一个极具中国腾飞特色的新代号,DZB110型远程火箭炮系统。
如果奥斯曼要,就先签一个价值5亿美元的DZB110型远程火箭炮系统零部件供货合同,由中国腾飞提供总数为64套DZB110型远程火箭炮系统的零部件,由奥斯曼方面负责组装生产。
当然了5亿美元只是零部件供货合同,组装线的设备、人员的培训,中方监督人员的劳务费用,杂七杂八的2亿美元还要另算。
总计7亿美元,奥斯曼答应,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不答应,也没关系把下个月由李斯特承销的铝锂合金和碳纤维以及82亿美元的承兑汇票压一压,然后再换一批奥斯曼政界人士来谈就是了。
庄建业就不信了,一千多年前突厥民族能够识时务的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谱写一段两个民族友谊长存的佳话,时至今日他们的后裔难道就没有个头脑灵光的人,再次跟他庄建业续写两国友谊万岁的赞歌?
正因为如此,庄建业根本就不着急,不换思想就换人,庄建业早就立于不败之地了,有啥好急的?
可庄建业不急,迪卡斯奥卢却急的满头是汗,毕竟李斯特离开前说得很清楚了,这一局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问题是,庄建业这条件若是真答应,他如何跟国内上下交代?
就这样会场内沉默了足有七、八分钟,最终迪卡斯奥卢还是扛不住压力,勉强提出个建议:“庄先生,我能否跟您单独谈一下?”
庄建业怔了一下,旋即看向左右的随行人员,摆了摆手,几位中国腾飞的高端会意的点点头,然后拿着件和公包起身离开。
迪卡斯奥卢同样让几个助手离开会场,待会议室的门重新关上,会场内就只剩下庄建业和迪卡斯奥卢两人。
当然,离开会场的双方人员并没有走远,就在门口等着。
可没多久,双方随行人员就有人忍不住准备前去推门,好在几个主事之人比较稳重给拦了下来,没办法,是在他们刚离开里面就中、突厥语、英语、法语的互飙起来,中间夹杂着拍桌子,撕件的嘈杂声,可谓是混乱不堪,着实是让双方的随行人员担忧不已,生怕自家的老大在里面吃亏。
就这样持续了十多分钟,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