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们的位置就得有人补上。
新补上的这四人分别叫做李虎翼、李林岳、孙府宽以及曹淞。
四人性格各不相同,李虎翼刚烈耿直,李林岳狡黠聪慧;孙府宽沉稳善谋,曹淞狠辣果断。
四人虽然性格上差距很大,但是带兵都是一把好手。
六人今天被李旭召来,自然是有大事要交代的。
“延州城的战事已经有了结果,林如海全军覆没,死活虽然尚且不知,但是想来也多半会落入我军手中。”
李旭说完之后,诸将都是神色振奋,眼睛放光,同时起身齐声抱拳道:“末将等为主公贺!为大唐贺!”
虽然李旭的大唐现在还是个雏形,地盘也仅仅只有延州一地和关中北道的一小部分,但是在这些将领心中早都以唐将自居了。
李旭笑着摆摆手,示意诸将落座。
“此战原本也是在预料之中,我军以逸待劳,又有火器和地利之便,胜是必然的。今日召你们前来,就是要趁着秦国朝堂上下尚未得到消息之前做一些布置,以便大军兵临长安城下的时候更加便利从容一些。”
听到李旭说起正事,诸将都凝神静听。
“长安城九门现在都在我们手中控制,北面的安远门,西边的延平门以及开远门更是由我军彻底掌控。这三座城门是我军主力届时进城的必经之路,务必要彻底掌控,不可有一丝疏忽。”
“末将遵命!”
负责这三座城门的是赵虎生以及他麾下的李虎翼和李林岳两名校尉。
三人闻言起身齐声领命。
李旭点点头,示意他们坐下,继续交代道:“长安城九门,北城两门,西城两门,东城三门,南城三门。东城由栾立成负责镇守,府宽,你和曹淞二人在其手下听调。若是此人没有异动,你二人就好生配合。若是此人生出一丝一毫的异心,你二人可当机立断处置,事后报我即可。”
“末将领命!”
两人起身领命。
栾立成和乌挺嘉等非嫡系将领上次跟随李旭平定杨文瑞叛乱后都得了不少好处,表面上看起来对李旭已经是一心拥戴。
但是毕竟不是嫡系,万一在李旭起事的时候搞出点幺蛾子来,那还是会有一点小麻烦的。
李旭会用他们,但是也会防着他们。
毕竟造反这种事情不是人人都有胆量的。
除了必要的防备之外,他回头还要找机会试探一些这两人以及其他的一些非嫡系部将。
虽然他有惜才之心,但是如果对自己有威胁的话,他也会毫不犹豫的下狠手的。
不能为我所用,那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想当骑墙派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必须要有立场。
没有立场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镇守南面三座城门的是乌挺嘉,他现在也升为偏将了,手下总共领着两千人。
这两千人除了他自己原本的两百后羿营作为班底,大部分兵力都是从其他营中调配过去的。
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李旭的嫡系人马。
乌挺嘉比栾立成更沉稳一些,李旭对他的心思把握还不太确定,所以派他镇守长安城南门,表面上看是一种倚重,其实也有防备的心思在里面。
李旭交代的事情其实主要就三件:
第一件就是要对那些非嫡系的将领要有所防备。
第二件事就是要利用把守城门的机会,严密控制城内外人员的流动。
最重要的一个是控制跟随林如海出征的溃兵进入城中,要尽可能的拖延时间,不给秦国朝堂太多的反应时间。
第二则是防备一些得到消息的秦国权贵或者富商豪族趁机出逃。
秦国的财富大多数都集中在这些人手中,李旭自然不可能让这些轻易的逃走。
李旭给出的命令是一旦发现携带财产外逃者,甭管什么身份,一律扣押再说。
若是有人敢闹事,警告过后依然不配合便强力镇压。
当然,李旭会提前以九门提督的名义发布通告,会以防备魏国奸细为由对进出城的人口车辆进行盘查。
当然,这其中也有防备黑冰台的意思。
林如海此次出征对于秦国上下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事,朝堂上下其实都在等待结果。
黑冰台那边,必然也会派出许多探子不停打探消息。
所以,李旭肯定也要做出相应的布置来。
不过这些其实都是小节,只要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很多原本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跟诸将交代了一番,众人又说了一些细节,这才各自散去。
李旭回到自己日常办公的值房后,没多久,新任的羽林左卫军司马郭凌川捧着一沓公文进来要李旭签署。
李旭翻阅了一下,都是些军中日常兵甲器粮草调度等日常公文,便随手签了名。
交给郭凌川后,李旭忽然笑道:“凌川兄,让你从兵部过来依然要操持这些案牍之事,心中可有委屈?”
第二百三十八章 你知道杨修吗
李旭虽然身上兼着两个差事,但是其实还是一套班子,两个牌子而已。
所以郭凌川这个军司马既要承担羽林左卫的一摊子事情,还要兼顾羽林右卫和九门提督衙门这两处的差事。
虽然是一套班子,但是其中的公文档案来往却也相当不少,如果没有专门的人处理也会很麻烦的。
简单来说,这个军司马有点像是一家企业中的人事行政部门,所有的人员录入升降辞退乃至于各种开支调度等各种日常事务都要操心。
李旭手下的那些个武将让他们冲锋陷阵没有一个怂的,但是要处理这些事情却是力有未逮,很难胜任。
李旭把郭凌川挖过来自然不是想让他当一个天天劳形于案牍的文吏的。
他对郭凌川未来的定位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大将,能够充任独当一面的角色,而不是一个普通的猛将。
现在这些案牍事务交给他来做,既是因为目前没有更好的人选,也是李旭对他的一种考验。
这几日看来,郭凌川处理的都是井井有条,也并没有表示出任何的不耐。
李旭是知道郭凌川的一些想法的,他想带兵,想去战场上立功,所以才会有此一问。
郭凌川听到李旭的询问,很认真地道:“在许多人眼里,这些案牍工作乏味枯燥又没有什么大用,但是在末将看来,这些案牍之中却隐藏着许多非常有用的信息。如果认真梳理的话,会从中得到很多益处。”
听他这么说,李旭来了兴趣,追问道:“那你说说,你这几日从这些案牍公文中得到了什么有用的信息?”
郭凌川犹豫了一下,看着李旭饶有兴趣的眼神,最终还是开口道:“末将通过这几日的人员调动,以及兵甲器械的补充消耗以及军饷的发放情况,心中有了一个不成熟的猜测。”
“什么猜测?”
“末将以为,朝廷将要有大事发生,在短时间内应该会有较大的战事发生在京城附近。而且咱们羽林卫两支军队应该就是这次战事的主要力量。”
郭凌川说完之后看着李旭,神情变得有些忐忑起来。
听到他这么说,李旭心里的确是有些吃惊的。
能用公文往来这些蛛丝马迹上面就得出这样的猜测,绝对称得上洞察力惊人了。
李旭自认为自己做的还算隐秘,没有太过高调,但是没想到还是逃不过有心人的眼睛。
不过他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天天跟刘健宋牧等朝廷大佬面前演无间道,演技早就锻炼的炉火纯青了。
心中虽然吃惊,但是面上却保持着平静,丝毫没有波澜,脸上挂着笑容,不置可否的问道:“那凌川兄以为会是什么样的战事呢?”
郭凌川没有从李旭身上感觉到恼意,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自己这位新上司虽然年纪轻轻,平时也对人很是和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郭凌川总是能从他身上感觉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就是那种他对待任何人好像都有一种从天上往下俯瞰的感觉。
甭管是一国首辅还是一介小兵,他面对你的时候态度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眼神始终是从容的,带着一种万事不惊的笃定感。
这种感觉让郭凌川感觉很奇怪,甚至觉得很荒唐,但是却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李旭如果知道郭凌川这么想的话,大概会告诉他这应该是一种来自拥有金大腿的挂逼的优越感。
简单来说,就是我知道我开挂了,而且挂还是几乎无敌的那种,所以你们其他人在我眼里基本都是傻逼。
听到李旭的追问,郭凌川知道这应该是在考验自己,所以没有犹豫地道:“朝廷如今面临的最大危机都是来自京城外部。”
“第一大威胁是两关外的魏国大军,但是有宋成大将军带着大秦二十万精锐抗衡,这几个月内魏军迟迟没有进展,短时间内应该也不会出现大的变故。而且末将猜测,魏军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会撤军。”
“而且这些日子也没有出现函谷潼关两关附近的难民,来往的商贾也没有带来魏军攻打两关的消息,长安城中的物价也基本稳定,所以可以排除边关形势急转而下的可能。”
听到这里,李旭心中对郭凌川的分析能力更加佩服。
他没有办法从官方的情报渠道得知边关目前的情势,但是却能从看似平常不起眼的信息上着眼,从另一个角度得出跟事实相差无几的结论。
这的确是个人才。
看到李旭微微颔首,郭凌川得到鼓励,声音略微提高一点继续道:“排除这一点,那就剩下一个可能性。就是来自于延安府的叛军威胁了。”
“延安府的局势恐怕早就超过了朝堂上大多数人的认知,这一点从林逸三万大军全军覆没,自己生死不知就可以得出结论。”
“高胡子的贼军不太可能有这种实力,所以末将大胆猜测延安府已经崛起了另一股不为人知的极为强悍的新势力。这股新势力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