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昭打了个激灵,“这话好有道理。只是,那些富人在北蛮打到家门口的时候,都不想着出钱出力,这会儿太平盛世了,想要抠他们的银子可能吗?”
周承颐道:“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
明昭就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心中有着小小的激动,要她说,他的这个提议太好了。
劫富济贫嘛!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让富人们乖乖的掏银子。
马车到达镇北王府,直接从侧门进入。
周承颐先下了马车,伸手将人扶了下来。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不拘一格
明昭这次也不迟疑了,借力下了马车,对方握着她的手不松口,她都懒得反抗了。“承颐哥哥,我觉得你的提议大有可为。”
周承颐的脚步一顿,扭头看她,“我就是随口一说,愿望是美好的,但真要施行起来,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明昭笑笑,“说难也难,但要说容易也简单,就看镇北王府能拿出多大的魄力了。”
周承颐勾了唇角,“哪怕镇北王府别的魄力没有,但你指向哪里,我还是能打向哪里的。”
又来了!没个正形。
明昭干脆扭头看墙边的那一丛竹子。
她以为这次还会被请到偏殿去等,没想到周承颐直接带着她进了正殿,当然进门口之前,两人的手就已经做了分离。
周鑫正在议事,殿内除了向禹,还有四个人。
等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的时候,明昭顿觉自己进来的不是时候,却连瞪周承颐一眼的机会都没有了。
除了周鑫坐着没动之外,其余五人,包括向禹,全都起身朝着周承颐行礼,嘴里喊着世子。
这场面还真是威风啊!
明昭顾不得羡慕,走上前去给周鑫行礼。
周鑫摆摆手,“可算是来了!承颐带着她见见几位长辈。”
向禹就不用了介绍了。
剩下的四人,一是悠州府尹邹勋,一是悠州通判曲振,再就是跟向禹一样没有官身的幕僚郑蓬海。
明昭都一一行礼。
完了,周鑫就开门见山的道:“你的想法我跟他们几个都说过了,也探讨过了,都觉得此事可行。具体的,你再说说。”
明昭手心里冒汗,当着这么多智囊的面说,真的好吗?有什么话,私下里先说不行吗?
周承颐拉着她落座,“别怕!你怎么想的怎么说就好。”
其余人面面相觑。
说话做事如同一把冷硬的刀的世子,原来也有这么温柔的一面,这般惊动花朵上停留的蝴蝶的语气,无端让人浑身冒鸡皮疙瘩。
明昭也有些不自在,却也因此缓解了紧张。
向禹道:“你就着重说说高级学府的打造。”
明昭小小的吸了口气,“那小女子就献丑了,还望各位大人不吝赐教。朝廷的科举取仕,三年一行。咱们这高级学府招生,却可以每年都有。毕竟,学生进入大学以后,还要学习三到四年才能毕业入岗。”
“你所说的这个高级学府,是不是跟朝廷的国子监类似?”邹勋问道。
明昭道:“国子监乃是朝廷的最高学府,从这一点来说的确相像。但国子监要局限的多,毕竟那里的读书人,一门心思还是要科举入仕的。”
“从高级学府里毕业的学生就不是为了入仕了吗?”曲振反问道。
周承颐挑眉看过去一眼,再看看小丫头笑盈盈的脸颊,话到了嘴边就又咽了下去。
明昭道:“昨天我就已经跟我干爹讨论过这个问题,既是学府,那就还是要教学为主。只是会分出很多的专业来,入仕为官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专业。其他的,诸如军事专业,可以教授兵法,为的是培养将才;农学专业,教授的耕种知识,为的是将来毕业之后,投入到北地各地去,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情况,选择最适宜的农作物;再有商学专业,学习的是经商知识,不说自己经商,将来入仕,管理起一地的商户来,也能更好的游刃有余……总之,小女的想法,就是要为北地打造各种各样的人才。”
周承颐将一杯水放到她手边。
她道了谢,毫不客气的端起来喝了一口,继续道:“各位大人都是多面手,就拿一县的县令来说,既要管农事,也要管商户经营,还要管地方治安刑律等等,确实是劳苦功高。但就算是能力够,精力也是有限,总有自己管不到的地方。而且,无论是一方农事、经商,还是查案断案,都是在当官以后现学现卖的。但是有了高级学府之后,完全可以在学院里先涉猎一下,再去当官,想来应该会轻松很多。”
“按照姑娘说的,要培养出那么多的人才,那得需要多少银子啊!”邹勋不无担忧的道。
周承颐终于忍不住道:“打北蛮需要的银子多不多?能不打吗?”
这话可谓是简单粗暴。
明昭翘了唇角,“办学的确是要花费大量的银子,王爷既然一开始就主张办学,那肯定对于银子这一块用了自己的预算。”
周鑫抚着下巴,“我刚刚听你分析一县之官员得职责,想到了一个问题。若是按照你的说法,培养出了不同的人才来。一个县之中,除了县令之外,还要设有很多的官职来替县令分忧,即便将来真有那么多得人才可用的话,这俸禄也不是一个朝廷能供得起的。”
明昭道:“所谓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县之中的官员的俸禄,难道不该是从这个县中的税收来出吗?打个比方说,一个县的税收收入一万两,那么拿出十分之一来给他们发俸禄,有何不可?多创收就多发放。若是官员想多发俸禄,那就只能多创税收,将税收提高到了一百万两,他们自己的收入提高了,朝廷的税收又何尝没提高?”
一屋子的人愣了愣。
“啪!啪!”周承颐拍了两下手,“我觉得这个可行!”
明昭的脸上有火在烧,他这样明目张胆的护着她,真的好吗?“我也就是想想,大主意还得看各位大人。”
“我也觉得很好。”向禹激动地道,“这样以来,可以调动官员的积极性。”
“那要是地方官员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横征暴敛怎么办?”曲振皱着眉头道。
周承颐冷哼一声,“现在没有这种政策,地方官员的横征暴敛就少了?贪腐就少了?”
明昭吞咽了下口水,“这就是上位者的手腕了。”
“若是你会怎么办?”周鑫饶有兴趣的看着她。
“父亲!”周承颐一脸的不悦,“这个问题与办学无关。”
“怎么无关了?我看是息息相关。”周鑫不去看周承颐,示意明昭回答。
第三百七十章 就这么定了
明昭觉得自己逾越了,但既然到了这个份上,那也就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我觉得成立有力的巡查监管部门,非常的有必要。”
感谢上一世公开的媒体信息,让她学到了太多的知识。所以,即便今日遇到了这些个官场商场上的老油子,她也能从容应对。
向禹突然站起身,一扫众人之面,“服不服?我这闺女胸中有丘壑,你们服不服?”
郑蓬海最先表态,“服!确实是非常有想法。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了。”
邹勋和曲振也都跟着点了点头。
周鑫哈哈大笑,“她六岁就已经在凤凰城办学院了,如今更有想法那再正常不过。这事就按之前说的,交给他们父女去办吧!”
众人全都附和。
明昭一脸的莫名。
周鑫走过来,明昭赶忙起身站直了身体。
周承颐也起身,却是踱步到了门边。
周鑫笑道:“关于办学,你是否还有未尽之言?”
明昭看了向禹一眼,“我干爹让我制定详细的章程,我还没来得及的。但有一点,得需要王爷拍板。这高级学府里毕业的学生,要想跟大齐和南吴的进士一样的被人看重,将来的毕业证上,除了加盖学院的公章之外,还得需要加盖一个王府的大印。”
周鑫点点头,“不错,如此以来的确更有分量。北地如今急需大量的人才,所以,这学府必须加紧办起来。”
明昭道:“慢的只是校舍的选址和起盖。至于招生,以明昭之间明年春夏就可以组织一次考试,最好秋天学校正式接收第一批学生。所以,王爷既然已经敲定了此事,那么最好是尽快晓谕各州,也好让各地的读书人对于明年的大考提前做好准备。”
“好!”周鑫道,“现在就写也可以。”
明昭笑,“考试的科目还是需要商议一下方能敲定的。”
向禹忙凑过来,“你的意思是,传统的科考科目不成了?”
明昭道:“那倒也不能一刀砍了,毕竟以前读书人读书,读的就是经史子集,考的就是做文章。这第一次,因为考的急,给他们准备的时间短,所以传统的科考肯定要保留。但同时,咱们可以加考几门。毕竟,咱们要培养的人才趋向多样化。”
周鑫拧了眉头,看向其余几人,“诸位以为如何?”
邹勋道:“不知姑娘属意加什么科?不瞒王爷,我家正好有几个读书人。”
明昭道:“数算肯定要算一科,另外一科我想着不如就考常识。”
“什么常识?”邹勋又问。
明昭道:“人活在世,无非是吃穿住行。而涉及这四个方面,那牵扯的知识就太多了。所谓的读万遍书不如行万里路。我看世家大族的子弟都是要放出去游学历练的,为的恐怕也就是书本以外的知识。”
周鑫看了站在门边有些不耐烦的周承颐一眼,忙拍板道:“那就这么定了!”
“就这么定了?”明昭以为自己听错了。
一项政令的诞生,不该经过各种探讨和商议,甚至辩论,才能通过施行的吗?
她只是简单的说了三言两语,怎么就定下来了?
在座的除了她和周承颐,可都是中年人,这般的草率定下来,确定不是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