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聪明却不代表孩子老实呀,这孩子在大院简直就是小霸王一样的存在,上课也不认真听讲还扰乱课堂纪律没少被请家长。
可那又如何,仗着自个聪明,考试分数高,哪怕请了家长也不在怕的,总能踩着大人的底线来事儿,闫思国是真怕闫思蕊以后也成了这个样子,娘年纪大了可管不住她,再看看家里的几个人,估计也是管不住的。
但他却没直接当着闫思蕊的面说些啥。
闫思蕊忙完手头的活计,转身就去给大家准备午饭了,这人看起来虽然老老实实的,可谁知道老实的皮下到底藏着一个怎样的灵魂。
王大丫似乎看出了闫思国的担心,不由的说到:“你小妹心里有数,心里有数的孩子错不了的。”
闫思国还是有些不放心,王大丫说到:“娘能教出你们这些孩子,还能教错蕊蕊呀。”
“好吧。”王大丫都这样说了,闫思国也不能再说啥了。
闫思文一家并没有在季红英娘家过夜,毕竟这么多人,谁家有这么大的铺给人睡呀,上午走亲戚下午便回来了。
亲戚算是走完了,那去市里的活动也能正式安排起来了,“大哥,要不咱们明天去市里吧。”
“行啊,明天一早就去。”
第155章 糖鸡蛋(一更)
“去啥呢,明天你思红姐和思霞姐要回来,你不记得了?”王大丫好心提醒道。
提起这俩姐姐,闫思蕊倒是想了起来:“对呀,我差点儿就忘了。”
但也仅此而已,毕竟她们三姐妹岁数差的实在太大,见面次数也实在少,能有多好的感情,但人回家她还是很欢迎的,“那后天呢,后天再去吧。”
“可以,后天没事儿。”
闫思国倒是无所谓,反正十五之前他都有空,哪天去市里都一样,不过提到闫思红和闫思霞,倒是让闫思国想起了久远的记忆,“娘,当初我走的时候俩妹妹都还没结婚呢,这一晃多少年了。”
“可不是嘛,思勇倒是赶上了思红出嫁,思霞也没赶上,对了,你和思勇碰上过了吗?这孩子跟你像了十成十,一走这么多年,都没回来过。”说到这儿,王大丫有些来气。
孩子们发展的的确不错是很好,可就是不回家呀。
提起闫思勇,闫思国自然有话说,他们俩虽然不在一个部队,但想打听战友的情况还是很容易的,“思勇在北方,和咱们这儿的路程正好相反,他那地方比较荒,就是坐火车回家就嘚一个月的时间,就别提中途火车坏掉的情况了,一来一回的在家也待不了几天就嘚回去,关键也没这么长时间的假呀,不回来倒是能说的通。”
“啥,坐火车要一个月呀。”闫思蕊瞪大了双眼,这事儿她倒是在里见过,可真听说要一个月那种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是呀,他基本上驻扎在那儿了,条件不太好,不过够安全,您不用担心这些,过两年如果能换个地儿的话,时间够应该是能回来的。”
“那大哥,您现在在哪儿啊,回来方便吗?”
“现在暂时待在平化那边,一趟火车也就一周左右的时间,不过过段时间上头还有安排,估计又要调去别的地方了,所以趁着有时间先回来一趟,万一调远了就不方便了。”
闫思国的顾虑王大丫明白,俩儿子每个月都有来信,他们具体在什么地方王大丫都清楚,可就是想亲自问问。
“行,反正每个月的信不许少了。”人不回来就算了,但至少嘚让她知道自个儿子是否安全。
闫思国自然明白王大丫话里的意思,“娘,您放心,我每个月的信都准时寄出的,思勇也一样。”
……
初四一早,天刚蒙蒙亮,闫思红便带着一大家过来了,见到许久没见的大女儿,王大丫的心情格外的好,“吃早饭了吗?先给你们煮几个鸡蛋吧。”
闫思红刚想说已经吃过了,也不等回答转身就进了厨房拿了一个小锅出来,王大丫将小锅放在了炉子上,里头倒了些水,让闫思蕊来做锅糖鸡蛋。
水刚烧开,闫思蕊正唤着要鸡蛋呢,闫思霞也带着一大家子人回来了,要不说这时间卡的刚刚好呢,王大丫清点了一下人头,一共9个鸡蛋,拿出来后便给闫思蕊送了过来。
闫思蕊手头忙活着,就简单的打了声招呼,而这些孩子们的态度却是不尽相同。
就说这闫思红家的姐妹俩刘小芳刘小美吧,这俩人她就不喜欢,每次见着人都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嫌这嫌那儿的,并且一脸的清高看的人心烦。
一开始闫思蕊还会有意无意的和这俩人交流,时间久了她也不乐意了,毕竟谁也不爱热脸贴冷屁股呀。
你要说那些知青们这样的态度她倒是能理解,人家城里来的,不管城里怎么样,环境上来说还是比乡下要好的,一开始不习惯也能理解,可他们这农村土著,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了,凭什么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的,农村人嫌弃农村人闫思蕊还真是第一次见,并且她都不知道姐妹俩哪儿来的优越感。
虽说她们姐妹俩性子不好吧,但他们家小儿子刘安宝却有些不一样,明明是最小儿子,却一点儿都没有被养坏的感觉,反倒温和懂礼,闫思蕊对她的印象倒是挺不错的。
看到姐弟三人过来,闫思蕊直接忽略了姐妹俩安排刘安宝坐到自个旁边。
姐妹俩见闫思蕊直接忽略了他们,差点儿没气死,但到底刚进门也知道要忍一忍。
刘安宝刚坐下,闫思霞的双胞胎儿子乔成平,乔成安两兄弟,也朝着炉子这儿这儿蹭了过来。
闫思蕊对这兄弟俩倒没啥感觉,主要是这俩货没一刻消停的,性子格外闹腾,闫思蕊和他们年龄差的大了,也玩不到一起去,虽说普普通通的却也还好。
兄弟俩刚蹭到她这边来,便问到:“小姑,这是给我们吃的吗?”
“对呀,一人一个,按人头煮的。”
兄弟俩看着正煮着的鸡蛋,咽了咽口水,而不远处的刘家姐妹俩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当然,姐妹俩的反应直接被众人忽略了个彻彻底底。
“太好了,小姑,能不能多给些糖,这糖鸡蛋必须要甜点儿才好吃。”
“这糖可不是我给,娘都已经放好了,我先用水把糖化开,一会儿吃也能甜一些了。”
闫思蕊先等水里的鸡蛋凝固后,等水再次煮沸后,才用勺子舀了勺水把碗里的糖先化开,又煮了一会儿,这才把鸡蛋盛到糖水里。
对于煮糖鸡蛋,闫思蕊也挺有心得的,毕竟她不爱吃煮太老的鸡蛋,蛋黄比较噎人,所以她煮的鸡蛋都是糖心的。
这个年代一家子人多,一个人一个碗工程量太大了,王大丫只拿出来了2个碗,也就是说这糖水蛋是按家来分,闫思蕊一个碗里装了5个,一个碗里装了4个,孩子们不用说,便主动端走了。
刘小美以及刘小芳倒是不客气,从刘安宝手里接过糖水鸡蛋后就自顾自的先吃了起来,一个鸡蛋吃完递给另一个人,最后喝了大半碗糖水后,这才递给刘安宝,后者却没吃,接过碗递给了闫思红夫妻俩,夫妻俩并没有要,一半是欣慰,一半却是气的。
闫思红让刘安宝一个人吃了,姐妹俩就不干了,她们俩只吃了一个,刘安宝一个却能吃三个,气的‘哼’了一声别过了脸,刘安宝吃了自个的那份后,把这俩鸡蛋又递给了自个的两个姐姐,一人一个刚好够分。
第156章 打消念头(二更)
姐妹俩可不知道客气为何物,刘安宝递了过来,俩人脸上的气都没消,一人一个就塞进了嘴里,还一把把碗塞给了刘安宝,似乎是说她可不会洗碗的意思。
但姐妹俩这样的行为,实在是有些不懂事儿,先不说这是大过年的走亲戚,哪怕是在家里也不能这样的啊,脾气说来就来。
你说这脾气都发了,那么刘安宝递过去的鸡蛋那就别要啊,可刘安宝一递过去,俩姐妹立即就接了过来,一人一个吃的干干净净。
闫思红以及刘大山对于这对不懂事儿的闺女实在是没眼看,当场瞪眼说到:“回去再收拾你们。”
刘大山的话俩姐妹似乎并没有上心,继续坐在那儿横眉竖眼各种不爽。
而闫思霞这边却是一片和谐,兄弟俩调皮归调皮,可有好东西却也不会独享,“爹娘,你们先吃。”
兄弟俩脑子活络,先把鸡蛋递给爹娘,那他们后吃的也能多喝些糖水了。
再一个,按爹娘对他们的疼爱程度,像鸡蛋这样的好东西,他们也不会吃。
果然,兄弟俩刚把鸡蛋糖水递了过去,闫思霞以及乔志彬赶紧推了回去,“你们吃吧。”
兄弟俩瞬间笑开了花,你一口我一口的吃了起来,期间糖水喝的差不多了,还找闫思蕊又加了些水再搅和搅和又得一碗糖水。
看看人家,再看看自个家,闫思红心里不得劲呀。
闺女养成这个德性,还不是她婆婆的功劳,这俩人的性子和她婆婆简直是如出一辙,可当他们夫妻俩意识到闺女被养歪了后想要掰回,却也已经无力回天,所以后来的小儿子,闫思红不顾成天要死要活的婆婆,自个一手带大,这才避免了又养成婆婆那样。
儿子倒是避免了,可闺女却是越来越浑,她们这样的性子哪能有什么好人缘呢,脑子又笨书也念不下去,地也不愿意下,家务也不愿意做,本来想给她说门亲事儿,早点嫁出去也能早点儿懂事,可这俩丫头居然瞧不上人家,自个什么性子自个难道不知道吗?凭什么瞧不上人家。
她倒是想来硬的,可这两闺女一顿闹腾,死活不嫁,还告到大队长那儿去了,差点儿把她直接气死,本来这次不想带她们俩来的,可出门时这俩偏要跟着,不带她们就在家说啥重男轻女,关键婆婆还跟在后头瞎掺和,没法,只能把这俩人给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