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知道林子外已经有人设下了埋伏,但为了求活,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外冲。
两军之战,讲求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而潜伏在林子里的一群人,三样全都不占。
他们的突围,注定了失败。
若不是为了抓活口,这些人怕是连赵瑞这边众人的身都近不了,直接就会被射成刺猬。可即便是为了抓活口,这些人也是多数死在了箭雨之下。
活口,不需要太多,有一些就够了!
“这小子,还真的是够狠!”
目睹了赵瑞指导下的这一场偷袭,陆叔心中一叹。
他是大唐守护龙脉的人。
严格来讲,他其实也是皇族血脉。
可惜,从太祖皇帝选了他家祖宗守护龙脉的那一天,他们就已经不算是皇族的一员。
隐王一脉,还算是皇族,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凭借某些凭证继承大宝。而他们守护龙脉的这一支,永远别想跟皇位有所交集。
不过,陆叔并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公平。
皇位这东西,或许有的人眼馋。
但是,陆叔是真的不眼馋。主要是,做皇帝太累!
在陆叔看来,天下苍生自有天下苍生的活法,皇帝坐在龙椅上,一副要为天下苍生着想的心态,纯粹就是吃饱了撑的。
皇帝整天念着天下苍生,却不曾为天下苍生做哪怕一丁点的实事。偶尔皇帝制定几条为国利民的政策,还可能因为下面人的阳奉阴违,或者是歪曲理解,让好好的利民之策,最终成了害民之策。
做皇帝,太累!
而且,累死累活,还没人说个好。
当然,尽管陆叔对皇帝的位置没什么想去,但他依旧是希望李唐皇族能稳固地掌握这天下。
天下大乱,就算是陆叔武功再高,想要安静过日子,也是个奢望。
可惜,事情总是让人有些郁闷。
好好的大唐,咋就忽然之间出现了分裂割据的情况?
虽然太祖皇帝说过,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可在大唐之前的王朝,延续三百多年。当时,前朝是闹到了民不聊生,劫运道乱整,搞的是民怨滔天,这才有诸多义军揭竿而起。
至于大唐,现在这情况,陆叔表示看不懂。
看着赵瑞将被俘虏的那些潜伏者带回老徐家的大宅子,陆叔想了想,没有追着离开的灵水村百姓进山,而是决定去见一个人。
第569章 永平帝 姑母朕只能相信您了
京城,不太平。
燕王被永平帝定性为谋逆之贼,这对京城百姓而言,无疑是一道惊天霹雳。毕竟燕王一直以来都是被朝廷塑造为守护大唐的战神,是无数百姓心中的骄傲。
可现在,这骄傲直接被盯上了耻辱柱。
百姓,很多时候是盲信盲从的。
但有些时候,他们却又十分的固执,而且固执到了可怕的程度。
在永平帝下发旨意,说燕王为谋逆叛贼之初,百姓沉默着,观望着,疑惑着。但是等诸多的地方世家望族打出清君侧的旗帜,京城百姓便以为他们发现了真相。
燕王不是叛逆,只是朝廷上有奸臣。
至于谁是奸臣?
不好意思,他们并不知道。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
你说百姓为什么就相信燕王一定没有谋逆,理由其实很简单。
燕王明明已经带着旋风骑进了皇宫,后来更是没什么折损地离开了京城。若是燕王真的谋逆,那么,皇宫难道不该已经是血流成河?那个坐在龙椅上的废物皇帝,难道不该已经被砍了脑袋?
为什么百姓会认为永平帝是废物皇帝?
好吧,最初的时候,百姓并不认为永平帝是废物皇帝,相反,他们觉得永平帝是一代明君,是一个好皇帝。
可这一年多来,永平帝着实是昏招迭出。
两次御驾亲征,第一次没有成功,被大长公主带人进了皇宫。
第二次倒是亲征去了,结果是损兵折将。
再有,西山皇陵遭了天火,这是上天示警啊!
再往前,乾天殿被雷劈了!
哦,对了,就在燕王带兵进宫的这一次,乾天殿又遭雷劈了!
百姓多数都是愚昧的,毕竟,这样利于朝廷和地方官吏对天下百姓的掌控。但这种法子的弊端也跟着冒了出来。
那就是,很多的百姓,其实真的没有自我分辨是非真相的能力。
所以,人云亦云。
皇宫外,越来越多的百姓聚集。
他们是来请愿的,希望永平帝能除掉身边的佞臣小人,为燕王平反昭雪。
如今已经入夏,但永平帝却感觉是真的冷,心冷,身体冷。
百姓云集请愿,如果说这后面没有人推动,永平帝打死都是不信的。可掌控皇城讯息的皇城司,在恭王的打理下,愣是没有找到任何的蛛丝马迹。
“恭王叔,你太让朕失望了!”
永平帝望着立在一旁的恭王,是真的对恭王的能力不满。
这一刻的,永平帝,其实也无法判断到底是恭王真的没能力,还是恭王在隐藏什么。
“来人,宣大长公主觐见!”
永平帝已经信不过恭王了。
即便是担任宗人令的誉王,在永平帝的心里,也不再那么值得信赖。
如今的永平帝,只信两个人。
第一便是太后。可惜的是,太后因为燕王逼宫,如今是病了,无法帮永平帝出谋划策。
而永平帝第二信任的人,则是是大长公主。
为什么是大长公主?
这就是永平帝陷入了思维的误区。
在永平帝看来,天下人都可能背叛他,大长公主也不可能背叛他。毕竟,大长公主是女人,女人是不可能坐上龙椅的。
大长公主这段时间,一直在调查徐府老太君被毒杀的真相。
不得不说,大长公主是真的有手段有能力。
只是几天的时间,大长公主已经距离真相很近了。
徐老太君的死,跟新任安泰公徐元祖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可惜,大长公主没确定徐元祖毒杀徐老太君的动机,不然的话,她便可以结案了。
当内侍前来定国公府传旨,大长公主立刻带了人手进宫。在调查徐老太君被毒杀这事儿的同时,大长公主也没闲着。
京城百姓能这么快在皇宫前聚集请愿,大长公主其实是功不可没的。
永平帝召她进宫,想来也是因为这事儿。
大长公主进宫,直达乾天殿。
“姑母,您看到了吧?”
永平帝望向大长公主,一脸的疲累。
大长公主点了点头,道:“百姓无知,圣上其实不需要往心里去的。等过些时日,百姓自然就会散去的!”
“不可能的!”
永平帝苦着一张脸,道:“这件事情的背后,有人在推动。朕虽然不知道他们想要干什么,但朕知道,这些人不达目的是不会罢休的。”
“姑母,如今,朕只能相信您了!”
永平帝现在是真的没人可以相信,哪怕是他的儿子们,在这一刻,也是不被信任的。
皇子再尊贵,也比不过皇帝。
永平帝相信,若是有可能,他的儿子们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取代了他。
“圣上想要本宫怎么做?”
大长公主没有主动表示能为永平帝分忧,而是将决定权送到永平帝的手里,以此来表明她只是听命行事的工具人。
没有野心的大长公主,是永平帝需要的。
大长公主很明白这一点。
永平帝听了大长公主的问话,心里越发认可这位姑姑。
曾经,永平帝觉得大长公主是个蠢的,为什么会选择徐硕那个废物。但现在,永平帝忽然觉得,大长公主才是真的忠臣。
第570章 徐硕回京了
大长公主出宫,意气风发。
执掌皇城司,这是她曾经做梦都没有想过的好事儿。皇城司可不仅仅是监控皇城,它的根脚覆盖整个大唐。
当然,在很多人的眼里,皇城司就是皇城根下的一个衙门。
但其实,并非如此。
恭王接替镇军侯接掌皇城司,没有经过面对面的交接,没有前任的提点,恭王接手的皇城司本来就是半吊子。
再加上,恭王也不是全心全意在皇城司办差,对皇城司的掌控力,那就又打一个折扣。
直接的结果就是,这本该是皇帝耳目的皇城司,基本废了。
大长公主老早就在图谋帝王之位,暗地里对大唐各职能部门的渗透,一直都在进行着。
如今,接手皇城司,对大长公主来讲,绝对是如虎添翼。
回望皇宫一眼,大长公主脸上满是笑意,因为,她距离入主皇宫,又更近了一步。
“殿下,国公爷进城了!”
在大长公主带着人手前往皇城司衙门的路上,有女卫匆匆来报。
国公爷,自然是指的大长公主的男人,定国公徐硕。
得了永平帝旨意,领了一卫兵马去北境平定野人之乱的徐硕,毫无功绩不说,还损兵折将,让北境数城,都被野人给抢了个干净。
徐老太君遇害,徐硕这才得了理由回京奔丧。
只是,也不知道他怎么折腾的,居然晚了这么多天才回到京城。
“不管他!”
大长公主稍稍思考片刻,最终很随意地挥了挥手。
她嫁给徐硕,本就不是真心。
不过是为了减轻因果缘法对她的掣肘。
事实上,在知道这徐硕到底是怎么个东西时,大长公主一度后悔自己怎么就没有早点看清徐硕和徐老太君的真面目。
不然的话,大长公主宁可受着那因果牵连的掣肘,也绝对不会跟徐硕走到一起。
徐硕,真正是烂泥扶不上墙的。
如今没了徐老太君这个亲娘,徐硕这个被从徐府除名的人,处境不可谓不尴尬。
最搞笑就是,明明是回京奔丧,可回来的时间,完了这么多天,真不知道这人脑袋里都装了些什么。
大长公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