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农家锦鲤小福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愤怒之后,拓跋傲风就做出了决断。

    他们这一次杀入龙熙府,收获其实早就足够了。之所以一直不曾撤兵,纯粹是在验证那位给他们提供的战略之法是不是真的可行。

    而今,事实证明,他们若是用这种法子打仗,能占据绝对的优势。

    连曾经让他们北蛮为之惶恐的燕王旋风骑都奈何不得他们的这个打法,这已经足够证明他们此时的强大。

    可惜,遇到了比他们还无赖的徐家人,他们不想损兵折将,便只能暂时退却。

    至于将已经拿到手的龙熙府让出来?

    他们能拿下龙熙府一次,就能拿下两次。

    从此这龙熙府,甚至整个大唐,都是他们北蛮的纵马之地。

    北蛮撤军的消息传得很快,毕竟龙熙府地界还有好几座大城没有被攻破。北蛮骑兵离去的动静,可瞒不过这些城池的驻守镇军。

    然后,徐老爷子和徐老大就收到了北蛮撤兵的消息。

    “爹,你说,这北蛮人咋忽然就撤兵了呢?”

    徐老大有点儿不爽,他的计谋都还没开始施展呢,心里怎么咋咋都觉得有些不得劲。这种感觉,就仿佛是准备挥拳打人,拳头已经握紧,结果人趴下了。

    “吓跑的!”

    徐老爷瞅了徐老大一眼,“你那法子太狠了点,北蛮人好处已经拿到手,自然不想继续在这里损兵折将,现在不走,更待何时?”

    “爹,您让我大张旗鼓地准备灯油、菜油,该不会是故意的吧?”

    徐老大觉得自己这主意没能付诸行动,肯定是被他爹给坑了。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  众号【】  看书还可领现金!

    徐老爷子笑了笑,道:“北蛮人已经走了,龙熙府收复,目的达到就成了,你想那么多做什么?给你闲的吗?”

    “……”

    徐老大不想说话。

    好吧,似乎,的确是这么回事。

    龙熙府的北蛮人退走,龙熙府收复,这无疑是一桩喜事。

    只是经过这一番的折腾,龙熙府想要恢复元气,没有个三五年是不成的。而在这三五年间,若是北蛮又生事端,龙熙府想要发展起来,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

    “去黄风口看看吧!”

    北蛮退去,龙熙府恢复了安定,但徐老爷子的心情并不平静。

    黄风口的驻守镇军,是曾经跟徐老爷子他们并肩作战过的。而这一次,北蛮人就是忽然突袭了黄风口,然后一路南下,肆虐整个龙熙府。

    从始至终,黄风口都没有传出任何消息。

    可以想见,驻守黄风口的镇军,不会有幸存者。

    但徐老爷子还是想去看看,因为他心里还是存着那么一点点的幻想。

    ……

    黄风口关城在望,可惜的是,这座曾经抵挡了北蛮很多年的关城,已经彻底被北蛮人拆毁,废墟的一侧,多了一座土丘,无数的苍鹰、蚊虫在那土丘周围聚集。

    一阵风吹来,空气中传来阵阵恶臭。

    那不是土丘,而是尸体堆成的山。

    徐老爷子骑在黄骠马上,远远望着那一座被沙土淹没的土丘,老泪纵横。

    跟着徐老爷子前来黄风口的军兵,有不少是曾经参与过黄风口一战的襄邑府镇军,看到这尸体堆积成的土丘,全都无声泪流。

    “血债,血偿!”

    徐老爷子没有再上前,也没有让人去修复黄风口关城。

    他已然打定了主意,黄风口,不再筑城,因为,他要灭绝北蛮。

    “老大,安排人去将兄弟们的尸体葬了!”

    “好!”

    徐老大的声音有些哽咽。

    “还有,去将你在靖边城收集的灯油、菜油全都搬过来,等兄弟们的尸体葬下,随我,入北蛮!”

    两军之战,死伤难免。

    但如此对待战死士兵的尸体,禽兽所为。

    既然这北蛮不愿为人,那么,他又何必心存仁念?

    黄风口关城驻守镇军的尸体腐烂严重,要全都葬下,着实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毕竟,得防止引发瘟疫。

    所幸,军中自有一套完备的处置之法。

    最遗憾的是,这些尸体已经无法分辨谁是谁。

    为了处理黄风口驻守镇军的尸体,徐老爷子在黄风口这边停了小半个月。而在这段时间里,大唐是真的发生了不少事儿。

    当然,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燕王夺位。

    燕王带兵杀向京城,意图夺了永平帝的皇位,在徐老爷子看来,燕王此去定然是十拿九稳。

    可结果让徐老爷子大吃一惊。

    燕王的旋风骑副将临阵倒戈,冷刺在两军阵前带人劫持了燕王,将燕王献给了永平帝。

    没有了燕王统领的旋风骑,在京城南北两营三十六卫的围攻下,全军覆灭。

    而随后跟上的西北镇军,被大长公主带人拦下,没人知道大长公主跟西北镇军的四名统领谈了些什么。

    只是大长公主成功拿下了西北镇军,四名统领明确表示忠于朝廷。

    当徐老爷子听到燕王阴沟里翻船,人都是懵的。

    徐老大更是傻在当场,燕王在这样的情况下都能败了,这大唐难道真的是国运犹在,根本灭不掉!

    “爹,咱们咋办?”

    “不管!”

    徐老爷子冷冷开口,“在朝廷的旨意过来之前,咱们的唯一对手就是北蛮。对了,传信给老二和老三,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平定齐平府。”

    “爹,燕王那边,咱们什么都不做?”

    “咱们能做什么?”

    徐老爷子白了大儿子一眼,“照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其他的事情,慢慢看看。”

    此时此刻,徐老爷子的内心是真的不知道啥感觉。

    燕王啊!

    曾经被侍卫统领冷绝背叛,差点儿被地府的杀手干掉;而今,又被旋风骑副将背叛,直接成了阶下囚。

    燕王,到底是怎么用人的?

    每每关键时刻,身边的重要副手都会捅他一刀。

    徐老爷子忽然感觉,燕王是不是眼神儿不好?

    ……

    而在燕王成了阶下囚,西北镇军四大统领宣布效忠朝廷的消息传开,大唐各地蠢蠢欲动的地方世家望族,纷纷开始收敛,暗地里结盟抱团。

    毕竟,大唐南北两营三十六卫不复当年之勇,大唐最强就是西北镇军,可现在,西北镇军成了朝廷手中的力量。

    这委实有些不大妙!

 第624章 大长公主出招

    京城,宗人府,地牢。

    燕王从未想过自己居然会有被打入地牢的这一天。

    当然,他对宗人府并不陌生,曾经也因为调皮捣蛋,屡次被罚到宗人府的静室面壁思过。

    燕王对宗人府并不陌生,自然也知道被打入宗人府的地牢意味着什么。

    凡皇族、勋贵,一旦被打入宗人府地牢,那这辈子也就完了。

    这里,暗无天日。

    只有到了饭点的时候,才会有守卫提着灯笼过来。

    宗人府地牢,一日一餐。

    黑暗孤寂的空间里,除了燕王一个人的呼吸声,没有别的动静。

    换作是一般的人,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怕是自己就先疯了。

    但燕王到底不是一般的人。

    哪怕是身处绝境,燕王依旧心怀希望。

    他的大仇还没报呢!

    当然,更多的时间,燕王是在反思,反思自己怎么会落到这样的地步。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他身边倚重的人,一个个都选择了背叛出卖他。

    如果只是一个人背叛他,可以归纳为这人受不得诱惑。可回想过往,燕王发现,冷刺不是唯一,之前的冷绝,也是如此。

    为什么?

    凡事,都有两面性。

    燕王能在跟北蛮的对峙交战中闯出赫赫威名,靠的是他的本事,而不是像徐硕,靠的是大长公主在后面搞鬼。

    对待身边的人,燕王素来亲近,学的是古之名将,同宿同食,待身边的士兵如同兄弟。

    燕王想了又想,始终想不通,他到底是哪儿没有做好,竟然导致了身边人一次又一次的背叛,而且每次都是在关键时刻。

    在被冷刺背叛出卖的时候,燕王就问过冷刺,为什么出卖他?

    然而,冷刺并没有给出答案。

    燕王很不甘心,他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走到人生的终点。

    他就算是要死,也想做个明白鬼。

    ……

    定国公府,冷刺毕恭毕敬地立在大长公主的身前,听着大长公主的训话。而在另一边,西北镇军的四大统领,肃立不言。

    “圣上打算对倭国发起灭国之战,本宫希望你们明日在朝堂上能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最好是能抢下这一次的出征资格!”

    永平帝因为太后的死,为了报仇,铁了心要打这一仗,朝堂上文武众臣的谏言,根本无法阻止永平帝的决意。

    “殿下,我旋风骑和西北镇军,陆战无敌,可这倭国远在海外,我们……”

    冷刺小心翼翼地望向大长公主,小声谏言。

    善于陆战、野战的旋风骑和西北镇军,至少半数人,甚至更多的人都不会水。他们若是真拿下了主攻倭人的资格,此去,怕是注定要惨败。

    “你们尽管去争取,不用担心真的会去攻打倭国。”

    “我已经收到消息,长山府沈家已然出兵倭国,虽然还不清楚究竟是因为什么,但倭国的事情,不需要你们费心就是了!”

    大长公主很沉着地开口。

    “记住,尽全力拿下出征的资格!”

    “然后,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你们费心了!”

    “等大局落定,本宫许诺你们的,全都会兑现。”

    “前提是,你们得按照本宫的吩咐,把事情都给办妥了!”

    “但凭殿下吩咐!”

    听了大长公主的一番话,冷刺和四大统领齐声回应,异常恭敬。

    ……

    第二日,永平帝再度召集满朝文武和勋贵、皇族,商讨对倭国兴兵的事情。与之前的时候一样,朝堂上的多数人都是持反对意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