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悟静看着主持师兄,仍然不见好转,“阿弥陀佛”走出了禅房。药师跟了出来。
悟静道:“好生照料,不得有误,阿弥陀佛。”
药师惭愧地说道:“弟子明白,只是第子不明白……”药师的话没有说完,就停了下来,这话已经在悟静师叔面前说了不知多少回。
悟静对于主持师兄身体的真气情况洞若观火,了解主持师兄的体内的灵气之所在,之所以主持师兄一口气还在,就是因为主持师兄体内有一股异样的真气在游走,它有护着主持师兄,但这股真气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消失,悟静也说不清。
药师欲说又止的神态,悟静太熟悉了,主持师兄这个怪病,将药师整得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悟静也了解这位药师的本领,在莫高窟寺内,他的医术是数一的,可是对于主持师兄的病却一愁莫展,这对于药师打击可谓不大。
悟静找不出话来安慰,只好拍拍药师的肩,道:“阿弥陀佛,尽力就行,只求得心安理得!”
药师已经泪眼迷离,哭音连连,道:“可是,弟子不知主持师兄病况,真是不甘心……”
悟静对于医,也是一知半解,对于主持师兄的病体更是一窍不通,但是他知道,药师为了主持师兄的病已经穷其所有的本领,但还是不见効,当然心中愤懑,不甘,这是人之常情。
“阿弥陀佛,也许体质因人而异,主持师兄的体质异于常人,所以你以常人之病理去医主持师兄,可能会出现偏差,正所谓对症下药就是这个理!”悟静开导着说道。
药师听到悟静说的有道理,自己好像懂得什么,但是还是有些似事而非,这需要自己精心地研究,才可能明白主持师兄异于常人之所在,道:“弟子明白,弟子改变方法,再重新找方法治疗主持师兄的病!”
悟静赞许地说道:“阿弥陀佛,这就对了,改变一种方法,也许会成功的!还是那句话,尽力为之!”
第472章 人心向背
第471章人心向背
悟静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使药师豁然开朗,悟静说的话真的再理,一个人的身体因人而异,治病也不能死守成规,药的量,药的成份……也要因人而异,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倘若死扣前人的成就,对于前人的药方一字不变,则不会有成効,刚才悟静师叔说的以,因人而异,开药方也要因人而异。
药师今天才想通了这个道理,还是因为悟静的一席话,惊醒了他这位药师的梦,他必须得寻求改变,不能墨守成规,一味地照抄前人的药方,而不寻求变通,这样不能有効地治疗主持的病。
药师想到这儿,又信心满满进入了主持的病房,重新开始诊断,重新思考药方的搭配,他现在认为悟静说的是对的。
悟静离开了主持师兄的病房,来到了藏经洞,并且拾级布上,站到了高处,悟静最喜欢站在这里,府看寺内的一切。
燕飞儿还在寺内转悠,他在藏经洞的门前被莫高窟寺的武僧挡住之后,他又来到大殿,这里香火旺盛,信徒拜佛,虔诚地对着佛像行着大礼,而且嘴里还念念有词。
看到这些信徒的时候,燕飞儿心中突然感到一丝的恐惧,虔诚的信徒的举动,无不在警告着自己,对于莫高窟来说,他们得以生存的根基就是这些信徒。燕飞儿觉得自己夜郎城在这么多信徒面前就是苍海一粟,渺小地不值一提。
如果这么多的信徒,莫高窟寺登高一呼,而应着云集,有夜郎城的什么事呢?燕飞儿心中已经开始动摇,反观夜郎城,现在人丁稀少,就连曾经的夜郎国的重臣,都已经心灰意冷,退隐江湖,不再过问夜郎国之事,更不用说蹚江湖之混水,令燕飞儿感到悲哀的是,夜郎国的臣民们离心离德,更多的逐步融入到帝国的生活之中,再不思夜郎国,曾经的母国。
人心向背从这里可以看得出,燕飞儿苦笑着,夜郎国的遗老遗少越来越少,更不用说为实现夜郎国复国而卖命的人了,这才是燕飞儿打心眼里害怕的原因,如果现在还无所建树,再过几年,夜郎国的曾经的臣民将夜郎国彻底从记忆中剔除,那个时候,真的什么都晚了!
燕飞儿看着络绎不绝的信佛教徒们,羡慕,要是夜郎国的臣民们对于夜郎国的感情都像这些人一样,无论什么时候都不离不弃,那有多好啊。
他心中明白要想恢复夜郎国的人并不是所有夜郎国的臣民,而是曾经的夜郎国的权贵们,他们念念不忘曾经的荣华富贵,念不忘手中的权力旁落,所以他们极力想复国,极力想把失去的夺了回来!而普通的老百姓却是另外一回事,谁能给他们吃得饱,穿得暖,有屋子住,还有地耕,就会心甘情愿地跟着谁走,而此时的帝国恰恰能提供这些,所以普通老百姓可不管谁是当权者,只要谁能给足这些,谁当权都是好帝王。
所以夜郎国的被灭的两三年内,普通老百姓变化是最大的,他们得到了帝国的最基本的帮助,让他们有了田,有了屋,能吃饱,能穿好,还有属与自己的地,这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有什么可求的呢,当他们得到这些的时候,夜郎国也不一定全部能满足,两相比较,跟上谁才能享福,一目了然,想都不用想。
所以普通老百姓人心的变化才是最要命的,没有了他们,夜郎国就无源之水,不会长久的,虽说老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这样,但是曾经的夜郎国的位高权重的臣子们心也在变,他得到了大量的财富,过上了富甲一方的富人生活,在当地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舒适的生活,将心中的夜郎国已经扫了出去,这样的人大有人在,而且不在少数。
“自己为了什么呢?”燕飞儿站住,手扶着大殿前的巨大的柱子,在心中问道,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为了财富?燕飞儿不自觉地摇了摇头,为了权力,他也摇了摇头,此时的他还是处在迷茫之中。
这个问题燕飞儿不知问了多少次,他都无法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都不知道自己做事的目的,说来也可笑,燕飞儿笑了,这是苦涩的笑。
“也许是为了宝藏吧”燕飞儿勉强地给了自己的答案,因为他从坊间听说,夜郎国的重臣大将军郝逃跑时,带出了夜郎国的大量的财宝,一路碾转来到了敦煌,并且有了大宅子敦煌长史府,但是不知怎的,长者杨家臹背叛,并膈莫名其妙的一把大火将若大的敦煌长史府化为灰烬,之后敦煌长史府日渐没落。
虽说又有人传说敦煌长史府的旧址有宝藏,这条信息促使江湖豪客,极众多的江洋大盗趋之若鹜,但是传说总归是传说,到头来还是什么也没有发现,从此敦煌长史府没落,而敦煌长史府的庄主也不知去向!
燕飞儿想到此,总觉得敦煌长史府庄主郝进的去向是个迷,是他一手导演了这出戏,目的就是让夜郎国的遗老遗少们逐步淡忘敦煌长史府,他们心中恢复夜郎国的力量源泉,随着这个力量源泉的塴塌,遗老遗少们的燥动的心也逐步变凉,他们也静下心来,思量着过自己的生活。
柯洛倮姆城的残垣断壁处,却有着众多的夜郎国的所谓的正统,他们都认为夜郎国皇室的血脉在他们当中,谁有了皇室的血脉,谁才有资格统领……于是在那里,夜郎国势力最强的地方却变成了一盘散沙,谁都不服谁,更有甚者,他们互相争吵,而且时常还流血,到后来,发展成老死不相往来,还谈什么复国啊。
然而燕飞儿心中却闪现出林剑锋,这位老人平时不显山来露水,但是他在柯洛倮姆寨却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人们都信他,都服他,林剑锋每做的一件事,都是为寨里的人安危而着想,燕飞儿也清楚地知道,林剑锋将寨子里的少男少女们逐渐往出转,将他们转出大山深处,而是在帝国的大地方寻找安身立命之所在,比如长安,洛阳……
“林剑锋这样做肯定是有他的深意的”燕飞儿心里想着,“林剑锋这样做,至少把夜郎国的血脉留了下来,不至于灭种,至于复国,那到还是次要的。”
第473章 未必成功
第472章未必成功
燕飞儿突然觉得自己有些站立不稳,感觉到大殿的柱子在摇晃,燕飞儿定了定神,这是幻觉,但也是目前自己近况的真实存在。自已是孤家寡人一个,没有众多的支持者,靠着自己一人和一些动机不纯的小喽啰,怎么能成事呢,就像这大殿,旦柱子都摇晃,能稳吗。
然而倔强的燕飞儿却相信事在人为这句话,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总会成功的,所以为了使事情成功,燕飞儿不惜想一些三观不正的歪着。
燕飞儿知道,这些歪招一旦背露,整个帝国没有他立足之地。但是为了他心中的宝藏梦,燕飞儿还是愿意铤而走险,但是他是不能出面的,因为会有几个不怕死的好汉来替他完成这个任务的。
其实燕飞儿已经盘算好了计划,他以各种虚无的委任,还有虚无的财宝给他们许诺,让他们替自己卖命,虽然有些不怎么人道,但是这样做对于保护自己是最有利的,而自己于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而是还有一个人就是面具人。而自己以真实面目示人时,面具人却销声匿迹,当面具人出现时,自己最会消失。
这次来到莫高窟寺,是以真实面目示人的,因为莫高窟寺与面具人有一个过节,也许莫高窟寺众人对面具人恨之入骨,所以他来到这里,只能以真实面目示人。
依稀地记得当他洋洋得意的走出莫高窟寺时,有一位年轻人挡住了他的去路,当时已经是黑夜,依稀地可以分辨出人形,至于脸面是绝对看不清的,但是那个黑影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象,以至于今天酒馆碰到那位朋友相似的身形又一次勾起了心中的影象。
燕飞儿清楚地知道,那个黑影的杀气是沉重的,就像黑夜一样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