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从表演风格上讲,他们两个也不在一个频道上。
张一谋不是表演出身,他参演的电影,基本都是本色演出,追求的是一种质朴、准确的表演风格。
江文是中戏表演系毕业,正经的科班出身,随后一年的话剧演员身份,在他的表演中留下了浓浓的舞台表演的味道。
江文的表演极具个人风格,张力十足,所有的沉默,只是为了最终的爆发。江文是一名能把所有角色都演成“江文”的那种演员。
而张一谋前世能取得那多大的成绩,说明他必然也是一位掌控欲极强的导演。
这两个人针尖对麦芒,必然会产生激烈的碰撞。也许会一拍两散,也许会碰撞出一部激情四溢的经典影片。只是在未来正式开拍的那段日子,有他俩吵架的时候了。
孙大海不知道的是,前世在电影红高粱的拍摄过程中,这两位是从头吵到了尾,搞得整个剧组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不过俩人都只是就事论事,针对的只是某个镜头或某句台词,来表达自己对剧本和角色的理解,结果却使得影片大获成功,也算歪打正着了。
第520章 三里屯店
任逹崋倒是不偏不倚,从中为他们说和。他的身份比较超然,虽然香江影坛和大陆影视圈不是一个体系,两边对于电影的追求也不一样。
但作为进入影视圈十多年的老戏骨,任逹崋出演过多部影视作品,他的经验是张一谋和江文远远不及的。
现在任逹崋又是这样一部国际大制作的男主角,他提的意见和建议,两人还都要认真地听取。
孙大海只关心八卦,对于他们谈及的专业知识一窍不通。他算算时间差不多了,于是就离开休息室,去叫二小起床。
下午五点多,孙卫国他们启程去食为天大厦了。这时的孙大海,正带着二小,在院子里和二狗玩球呢。
孙大海送大家出去,看他们上车离开后刚回院子,任逹崋他们也出来了。
时间差不多了,孙大海他们也要出发了。二小留在家里,和姜秀萍、李翠凤做伴。
任逹崋开着孙大海从食为天借来的一辆沃尔沃,先绕了点道,把江文送回了家,然后来到了三里屯的九号火锅店。
在三里屯把口儿,第一家店面就是九号火锅店。旁边是岁月静好咖啡厅、菲林慢摇吧以及加利福尼亚酒吧。
四家店铺都是统一新建的三层独立小楼,外装茶色玻璃墙,一字排开,很是气派。
店铺后面还有停车场。趁着现在土地不值钱,四家店组团和政府谈判时,把店铺后面的土地也要下来不少。
真要等过几年三里屯发展起来,这地界可就是寸土寸金了,哪里还能有停车的位置呀。一个停车位的面积,一年的租金恐怕都能买上一辆汽车了。
晚餐约好在晚上七点开始,现在还有一点时间。任逹崋和张一谋在门口等着客人,孙大海自己准备先上楼看看。
店长正在一楼巡视,看到孙大海进来,连忙迎了上来。店长姓靳,是个年岁不大的小伙子。
他也是香江人,最早分在百旺苑店,是谭勇林的副手,三里屯店成立时,谭勇林推荐他来这里担任店长。
孙大海在百旺苑店见过他两次,这个小伙子外语非常好,做事很麻利,所以谭勇林才会推荐他来三里屯。
加布里埃尔和任逹崋在这里请剧组同事来吃饭,事先打电话定好了位置,并且用的是友联影视公司的名义。
九号火锅店的普通服务员也许不知道,但所有店长和楼层主管都应该清楚,这是自家企业的兄弟单位,需要特殊照顾的。
所以在接到订餐电话后,靳店长心里便有了草案。因为预订的是来五六十人,所以靳店长把二楼临时用屏风隔开了一头,里面做了重新布置,四张十人大桌,以及一个可以容纳20人用餐的u型吧台区。
吧台区是单人小火锅,更符合欧美人的用餐习惯,十人大餐桌当然是华夏的传统,也算是中西合璧,两边都照顾到了。
看时间差不多了,靳店长就下到一楼等候客人,没想到居然等来了自己的大老板孙大海。
既然是熟人,那就好说了。孙大海在他的陪同下,上到二楼看了看一会的用餐环境,还是比较满意的。
客人还没有来,孙大海就留在二楼,顺便听取了靳店长的工作汇报。
九号火锅店三里屯店是在1985年秋季开业的。到现在实际营业十五个月,营收已经超过一千万元。
由于地处三里屯使馆区,这里客流量极大,并且人均消费接近20元人民币,要远高于其他分店人均10元左右的消费水平。
要知道,现在刚刚进入了1987年,去骨的牛肉和羊肉,每斤才需要人民币2元出头。去年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年人均收入在1300左右,月均不到110元。
三里屯店服务员最低工资100元,每月奖金还可以额外拿到200元以上。
此外三里屯店与沪城的外滩店是国内所有分店中红酒销量最大的,每月红酒的销售提成,平均每人都在50元以上,经手的销售员提成更高。
上个月是三里屯店开业以来业绩最高的月份,虽然非常辛苦,但一线服务员的最低收入都在400元以上。这要比食为天系组长级别的员工月收入还要高。
九号火锅店的传统是从早10点经营到凌晨2点,每天营业16个小时,全年无休假,三里屯店也是如此。
去年春节,三里屯店创造出除夕晚餐以及春节三天假期的午餐、晚餐,所有包间和台面全部订满的记录,登上了首都几大报纸生活版面的头条。只预订包间和四人到十人桌,不含吧台和双人桌
在三里屯店的带动下,今年春节三里屯周边不少餐厅酒吧都开始正常营业了,为节日中的首都人民增加了消费场所。
说起来有点冤枉,首都第一家春节不休息的独立餐饮企业,应该是九号火锅店和岁月静好咖啡厅在百旺苑的分店。这两家店在1985年春节就保持经营状态,没有放假。
只不过百旺苑离市区比较远,影响面相对较窄,所以就被新闻媒体选择性地忽略掉了,让三里屯店在1986年春节捡到了便宜。
而在三里屯,春节期间一样保持营业的岁月静好咖啡厅、菲林慢摇吧和加利福尼亚酒吧,也被新闻媒体忽略了。
在华夏人眼里,到火锅店吃火锅,那是正经八百的吃饭。咖啡厅是舶来文化,是耍小布尔乔亚的地方。
许多记者,尤其是女性记者,可能去岁月静好的次数,要比去九号火锅店的次数还多。
但在春节期间,这种具有一定导向性质的新闻,却不能以岁月静好咖啡厅为主要宣传对象,那叫政治不正确。再小资的记者,也顶多是捎上岁月静好咖啡厅几句。
同理,一样埋头苦干的两家酒吧,更是连新闻的边都没有沾上。不过酒吧的顾客来源,从来就不会是那些靠看报纸才能了解足迹之外世界的平头百姓。
真要想增加酒吧的客源,大可派人到首都机场国际出口,或是各大艺术、外语类的大专院校门口,发放酒吧的宣传单,其效果都要比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强。
第521章 注定要移民的人
这时,陆续有剧组的人到了。张一谋和任逹崋分别招呼客人,一拨一拨的往楼上带。
靳店长看到后也赶紧下楼帮忙。他招呼几个领班和领位员,重点关注这些客人。
这会来的客人,大多是二三个人一起,看得出许多都是到外面玩去了,现在直接过来的。其中还有去庙会的,手里拿着刚买回来的年画、脸谱之类的小玩意。
陆续来了十几个剧组的人,孙大海是一个都不认识。不过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想近距离接触一下这部注定不凡影片。
过了一会,任逹崋陪着一个女孩上了楼,孙大海一看,这不是陈小花嘛。
此时的陈小花,正值人生最美丽动人的时候,26岁的她,脸上薄施淡妆,将女性的青春与妩媚交融在一起。再加上一点沪城女孩那股子优越感,使得陈小花一上楼,就成了周围关注的焦点。
孙大海对她并不十分感冒,不过见她上楼了,也要热情和她地打个招呼。
新年孙大海带着二小到紫禁城片场探班任逹崋时,和她照过面了。就算为了任逹崋,孙大海这时也不能不理她。
陈小花对孙大海印象还很深,任谁看到一个小帅哥带着两个孩子,就大摇大摆地进了片场,都会留下深刻印象的。
尤其是当任逹崋特意把他介绍给了制片人杰瑞米和贝托鲁奇导演时,剧组中的俩大巨头并没有因为孙大海年纪小而忽视他,都主动与他握手交谈。
仅凭这一点,陈小花那么聪明的女孩,就决不敢轻视孙大海。
孙大海跟陈小花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陈小花好奇心强了一点,总是有意无意想打听孙大海是谁家的孩子。
八十年代的人还是比较实诚的,陈小花自认说话挺有技巧的,可她左套右套,孙大海就是装傻充愣不上钩。
在两世为人的孙大海面前,陈小花那点技巧不提也罢。孙大海倒也没有生气,看着陈小花拙劣的表演,还是挺有意思的。
没过多久,末代皇帝中另外两名主要演员一起上了楼。他俩分别是文绣和庄士敦的扮演者邬君梅和彼得奥图,可是说是这部电影的男女二号了。
孙大海上次探班时,任逹崋也给他介绍了这两位,所以在此见面,大家又是一通寒暄。
正闹哄哄的时候,又来了几名演员。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慈禧太后的扮演者卢燕了。
这位梅兰芳大师的义女可是不简单,她一生都在从事表演艺术,直到90高龄,仍然参演过电影。
她也是第一位华人奥斯卡金像奖终身评委,并获得过联合国总部颁发的华奖终身成就奖。
大家连忙向老人家问好,孙大海也不例外。老太太很慈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