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是骨病,到了他这里,甭管是骨折还是脱臼,他都能治。
想了想,李权回到中医诊室后,还特意拍了一个给自己科室打广告的视频。
“请认准惠尔医院中医骨科。”
这是他发的小视频标题。
视频里面,还特意把中医骨科的招牌等全部拍出来了。李权也亲自上镜,善意的提醒前来求诊的病人挂号时,一定要挂中医骨科诊室。
发完这个小视频后,他开始给杨彩旋治疗血友病。
因为她是女孩子,给她扎银针多少有些尴尬。
按照医院的规定,全程都有一位女医生,一位女护士陪同在里间的治疗室内。
李权为了照顾杨彩旋的情绪,全程都是高冷,严肃着一张脸。
眼睛也绝不敢乱看。
大概治疗了将近四十多分钟的样子,外面有人敲门。
“李医师,有一位您的抖音粉丝,专程带着孩子来找您治疗。他的女儿不小心从三轮车上摔下来,把左手给摔断了。”
这是女护士胡月儿的声音。
李权不由精神大振。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粉丝专程来找他看病了。
看来通过抖音打广告招揽病人完全行得通。
这样一来,以后就不必再受制于医院的护理部导流了。
“我这里大概还需要二十多分钟的样子,你让病人稍候。”
李权想了想,担心病人等得不耐烦走掉。
“让罗医师先给病人开个x光片检查申请。”
“好的!”
胡月儿答应一声,飞快的走掉了。
中医的骨科诊室与血液病诊室,其实是挨在一起的。
往来还算方便。
二十多分钟后,李权从杨彩旋身上撤掉了最后一口银针。
“好了,杨小姐回去后记得按时按量吃药。对了,记得帮你爸也把药拿回去。”
李权交代了一句,打开门直接走了出去。
这里有叶茹医师与陈霞护士两人收尾,足够了。
李权留在这里,只会让杨彩旋更加羞赧。
毕竟她扎银针的时候,上身就只有一件内衣。
当然,在医生眼里,病人是不分男女的。
李权出来后,洗了一把手,上了个厕所,这才匆匆跑到隔壁的中医骨科给病人治病。
只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坐在诊室内等待。
小女孩哭得眼睛都肿了。
此刻仍然在哭闹。
孩子把手摔断了,肯定非常痛,内心也会感到特别害怕。
哭泣是孩子最常见的一种情绪发泄方式。
“李医师,您来啦!”中年男子一眼就认出了李权,连忙站起身陪着笑脸打招呼。
态度很是恭敬客气。
“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x光片照过了吗?”李权歉意的问道。
“嗯,刚才照过了。”
中年男子对李权很信任。
“这是女童刚照的x光片!”罗医师把片子递给李权。
接过后,李权仔细看了看影片。
还好,就只是简单的肘关节脱位。
这个病,对于李权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肘关节脱位,从影片来看,并没有看到骨裂,骨折之类。我可以帮您的女儿手法复位,当场就能治好。不过回去后要注意养护半个月左右,以免发生二次脱位或者更严重的伤害。”
李权说完后,目光看了罗医师一眼。
罗医师立刻会意,给病人报价,开单,让病童的家长前去缴费。
等到病人交完费,李权开始给女童治疗。
罗医师则在旁边认真观看、学习。
只见李权抓着女童的手臂轻轻转动,寻找手感位,对准了之后,微微用力一推。
“叭哒!”
肘关节成功复位,女童痛得尖叫一声,不过她的右臂已经能够抬起来擦眼泪了。
“好了,真的好了!李医师,幸好我在抖音上看到了您给病人以手法复位的小视频后,关注了您。这次我的女儿不小心摔断了手,如果找别的医生治疗,很可能需要做手术。您的医术比视频上看到的还神,以后我身边人有需要,我一定给他们介绍。”
中年男子千恩万谢的走了。
他对李权的治疗感到十分满意。
高效、快捷、安全,光健还特别便宜。
送走了这位病人后,李权又把这个治疗视频发到了网上。
他要用更多的治疗实例来吸引有需要的粉丝,前来就诊。
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等到六点钟下班的时候,李权今天一共治疗了四位骨科病人,两位血液病人。
业绩不咋地,比他预想的火爆求诊场面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也给李权提了一个醒。
别看他现在是个网红,在惠尔医院也有着不错的地位,但是并没有想像的那么牛。
不过他相信,只要给自己一点时间,一定可以把中医科室的业务做起来。
下班的时候,李权又遇到了叶副主任。
这次,叶副主任与骨科的庞主任走在一起。
他看到李权后,只是冷笑了一下,并没有打招呼的意思。叶副主任的笑容中,分明带着几分嘲讽。
估计叶副主任与庞主任都一直暗中关注着中医骨科的生意。
现在看到中医骨科的生意极差,他们心里多少找到了一点平衡。
人嘛,自己的本事不够,不敢与别人比好。
那就与本事差的人比烂好了。
骨科室的业务差,现在看到中医骨科的业务比它更差。诶,叶副主任他们立刻感到心里平衡了,舒坦了。
李权自然更没有拿热脸贴冷屁股的想法。
淡漠的看着庞主任与叶副主任离开。
不必理会外人的目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总会有发光的那一天。
他今天特意带上银针与一些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前去张主任家。
昨天还答应了张主任,要给他的老母亲治疗风湿病呢。
一阵西风刮来,李权情不自禁的缩了缩脖子。
好像降温了不少。
农村有句老话,东风晴,西风雨。
刮西风就是要下雨的预兆。
李权一路轻车熟路的来到了张主任家。
敲开门,还没进屋就听到有人哼哼。
张主任也是一脸的着急。
不必说,张主任的老母亲,风湿病只怕是又犯了。
这个病,一到阴雨天最容易发病。
天气骤然降温,刚才刮的又是西风。
明天肯定有雨。
这是老太太的风湿病发病的一大诱因。
“张主任,您母亲这是风湿病又犯了吗?”李权问道。
“可不是嘛,这个病让我母亲遭罪啊。那些消炎止痛药不敢用,因为这次用了,下次更糟糕。有点像是饮鸠止渴。”
张主任一脸的烦躁。
看着老母亲受活罪,他这个身为医生的儿子,却无能为力。
“别急,我今天带了银针与药过来了。现在就给老人家施针,应该可以很快缓解老人的痛苦。”
李权亮了亮手中的东西。
“李医师,请你费心!”张主任大喜过望,不过他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
因为害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李权倒是一脸从容的准备好器械,然后让老人躺在沙发上,开始施针。
张主任与他老婆都在旁边紧张的看着。
只见李权捏着一根六寸长的银针,对着老太太的膝盖后弯处狠狠扎了下去。
嘿,还真别说。
一针就见了效果。
原本痛得受不住,不断哼哼的老太太,立马就不哼了。
“舒服,太舒服了!”
“再给我多扎几针!痛起来真是要了我的老命啊,生不如死的”
老太太挨了一针,反倒一脸享受表情。
连喊李权多帮她扎几针。
张主任与媳妇在旁边看得大喜。他们这回明白,找对人了。
李权是真有治疗这个病的本事。
第349章 多了个铁杆盟友残卷的线索
“奶奶,您别着急,我先给您把把脉,望望色,进一步加以诊断,然后再下针下药。”李权昨天来的时候,老人的身体状态是好的。
他能够通过脉象大致判断出病灶所在。
但是中医对风湿的辨证,可以分为好几个类型,必须对症用药才行。
发现病人得的是风湿,便立刻给药,那是庸医所为。
正确的做法应该趁着病人发病,诊断出具体的类型。一般而言,风湿大致有三类,热痹、风寒湿痹、心痹。
比较麻烦的就是心痹。
特别是这种高龄老人,他们的生命已经如风中残烛般脆弱,稍有不慎就会一命呜呼。
古代有一些初出师的郎中,不小心就闹出了人命,就是因为不够谨慎,麻痹大意所致。
“张主任,您别嫌我麻烦。虽说昨天初诊,尊母得的是风寒湿痹型风湿,但是今天尊母发病了,我再诊一次,结果会更准确。”
李权解释道。
“治病理应谨慎,李医师尽管施为便是!”
张主任表示理解。
李权给老人二次把脉后,心中笃定了几分。
他以手背触探老人的额头。
有明显发热。
“奶奶,您有没有感到口干却又不想喝水?”
“对对对,我妈每次犯病都是这样。”老人还没回答,张主任抢着点头。
李权点点头,又以手触碰老人的膝盖附近。
老人毫无反应。
说明老人腿关节附近的肌肤麻木不仁。
“奶奶,你是否有头痛的症状?”
“哎呀,李医师,您真是神了。我妈前不久还在喊脑袋痛呢。”张主任对李权的医术已经是深信不疑。
“尊母的脉象玄而紧,再加上有头痛、发热、出汗,下肢肌肤麻木等症状,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