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教授对韩东吩咐道。
一般来说,病人要做手术都会提前通知到家属。
让家属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病人送到手术室外面等候。
不过很多病人由于没有经验,或者不熟悉医院地形、又或者排队晚了,借不到推床等等各种原因,导致手术时间到了,仍不能及时赶到手术室外面。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主刀的医师就会派手下的实习医生或者通知护理部,协助病人家属。
“好的,我马上去!”
韩东小跑着离开。
刘教授带着另外六个实习生,浩浩荡荡的向手术室走去。
这里是门诊大楼,虽然也有手术室,但是一般只在这里做门诊手术。比如人流、小手术之类。做大型手术,一般在住院部后面那幢大楼。
那里配备了各种大型设备,环境安静,万一病人在手术中发生危险,也能及时抢救。
当他们经过门诊二楼的过道时,一名三十多岁的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正在诊室外面候诊。大的那个孩子有五六岁的样子,很懂事,陪在妈妈身边。
小的才一岁不到,胖嘟嘟的,哭得撕心裂肺,满脸通红,十分吓人。
儿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
那名妇女轻轻拍打着小孩的背部进行安抚。
她不停的往诊室门张望,神情很是着急。
李权新学会了幼儿望诊术,出于技痒,仔细察看那名哭闹的小男孩。
“肤色红润,两眼有神,哭声中气十足,头发黑亮”怎么看都不像是有重病的样子。
李权得出的结论,这名小男孩非常健康。
至于他不停哭闹,显得十分痛苦,应该另有原因。
儿科又称为哑科,因为病人的年纪很小,不会表达。哪里不舒服,只能靠大人去猜测。所以,儿科的病最难诊治。
实习医生里面有一句顺口溜。
金眼科,银外科,普普通通大内科,开着宝马的口腔科,又脏又累妇产科,挨打受气是儿科,吃错药去麻醉科,千万莫进传染科。
因为现如今,一个家庭最多生育两个小孩,甚至大多数只生育一孩。所以大家都把孩子当祖宗一样看待。
给他们的孩子看病时,扎针重了,他要骂你。
开的药没有立竿见影,还是要骂你。
如果诊治时解释不到位,让孩子的家长产生了误会,挨骂都是轻的。搞不好就会挨打。
再加上幼儿的病本身就很难诊断。
即便是一些有着三年以上从医经验的医生,也不敢到儿科坐诊。
那名小男孩到底得了什么病?
李权细细观察,发现这名小男孩的嘴唇红肿得厉害,右脸颊、嘴角附近、下巴,有着大小不一的红疹斑块。
他又看了看小男孩紧攥着拳头的小手。
李权似乎找到了答案。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名小男孩没有病。
你成功施展幼儿望诊术,技能点10。
轻轻松松,就获得了十个技能点。
现在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李权的心情,爽歪歪。
照这个速度,把幼儿望诊术提升到下一级,很快就能办到。
比推宫术的提升,容易多了。
以后遇到儿童,只要望上几眼,技能点就能10。
“妈妈,里面的医生阿姨为什么还不让咱们进去呀?弟弟哭得这么厉害,我好担心呀!”那名五六岁的小女孩着急的看着哭闹不止的弟弟。
小女孩的懂事,让人心疼。
“因为医生阿姨正在给另外一位病人诊病,咱们比人家后来,自然要排队等待。知道吗?”妇女说是这么说,可是她儿子哭得实在太吓人了。
她禁不住站起身去拍诊室门。
李权盯着小女孩多看了两眼,心中咯噔一下。
“上嘴唇泛白,眼尾暗青,肤色有些偏黄”这些特征如果只有一样,那没什么问题。可是多种特征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这就严重了。
为了确保诊断无误,李权还特意重新施展望诊术对那个小女孩重新诊断。
得出的结论,依然如此。
从那名妇女的表现来看,肯定还不知道那名小女孩得了重病。
无论什么疾病,都得早发现,早治疗。
拖得越久,对病人越不利。
即便古代的华佗,对一些严重的病人,也曾用过病入膏肓,药石无医,八个字来形容。
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
刚开始头痛的时候,找华佗治疗。
华佗给他用针灸、冷敷的手段治疗,缓解了病情。他告诉曹操,想要彻底治愈,必须开刀,把脑袋里面的肿瘤摘除。
那时候科技落后,头部别说是开刀,就算扎针都被认为极度危险。
轻易就可致命。
曹操听后没有同意。
因为按照他的想法,脑袋剖开以后,肯定会死掉。
再后来,曹操每次头痛都找华佗治疗。
可是扎银针、冷敷都只能治标,不能彻底根治。
随着病情加重,曹操的脑袋疼痛得越来越厉害,发作的次数变得更加频繁。华佗再次建议剖开脑袋,摘除里面的肿瘤。
曹操大怒,要杀华佗。
吓得华佗连夜逃走。
没过多久,曹操的病又犯了。疼痛难忍,找了其它郎中治疗,均不见效。
他又想起了华佗。
派人去找,只得到了八个字,病入膏肓,药石无医。
不得不说,曹操的死是一个悲剧。如果信任华佗,让他开刀摘掉脑袋里面的肿瘤,说不定真能治愈。
李权现在施展幼儿望诊术,发现那个小女孩患有重病,而她的家人并未发现。
她本人暂时也还没有表现出生病的症状。
这可不行。
医者父母心。
得立刻提醒她的家人才行。
“这位女士您好!”
李权走过去主动打招呼。
“你是医生吧?”女子打量了李权两眼,发现他穿着白大褂,立刻像是找到了救星。
“我是医生!”李权点头。
“医生,请您赶紧给我儿子看看吧。他在家里与姐姐玩耍,我在洗手间里面洗衣服,没过多久突然听到他大哭,脸上起了很多红疹,嘴也肿了。不知道得了什么急病?”
女子恳求道。
就在这时,一名男子满头是汗的匆匆赶到。
“孩子妈,小宝得的到底是什么病?找医生看过了吗?”男子应该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得了消息,及时赶来。
第十二章 好人难当
“暂时还在排队候诊,我也不知道小宝得了什么病!只是特别吓人!”女子对丈夫说道。
“大夫,你赶紧帮我儿子看看啊!”
小男孩的父亲语气有些冲。
他是因为儿子哭闹得厉害,情急之下,说话有些冲,李权能够理解。
“你们的小儿子,应该没有病。反倒是你们的女儿,很可能患有重病,建议你们带她做个全面的体检。”李权还真是一语惊四座。
这种神结论,也只有他能说得出来。
“你是医生吗?我儿子哭成这样,嘴肿成这样,你说他没病。我女儿好好的,你说她得了重病,你眼瞎是不是?”
小男孩的父亲一听,差点气炸了。
当场指着李权的鼻子怒骂。
“老公,他可能是个冒牌的医生。因为我挂号的医生正在里面给人看病,还没轮到我呢。咱们别听这个人胡说八道。”
女子说话客气一点,但是也难听。
“我说这人怎么满嘴喷屎呢,原来是个冒牌医生。肯定是故意危言耸听,想骗我们去他所在的黑诊所、小医院看病,咱们报警,送他去吃牢饭!”
男子的怒吼声在整个走廊内回荡。
吸引了很多人观看。
走在前面的刘教授,回头一看,发现李权没有跟上来,反而与病人家属闹起来了。
他的眉头皱了皱。
李权跟着他实习也快一年时间了,不像是不懂轻重的人啊。
这是怎么了?
李权好心好意提醒这对夫妇,没想到却被人家误会成冒牌医生。
好人难当啊。
“我就是惠尔医院的医生,这是我的工作证。至于我说的话,你们实在不愿相信,那我也没办法。为了你家大女儿的健康,我还是建议你们带她做个全面检查。我还有事,先走了。”
李权可没时间跟这对夫妇扯皮。
而且影响也不好。
任何一家医院都不希望医生与患者家属发生矛盾冲突。
“想走,可没那么容易!”男的一把抓住李权的手臂。
走在前面的高远,扭头一看,李权居然自己作死,与病患家属吵起来了。他顿时嘴都笑歪了。
这回定要让李权栽个大跟头。
他快步走到李权旁边,满脸严肃的对那对夫妇说道“我可以证明这人真是我们惠尔医院的医生。只不过,他是个实习医生。如果你们对他不满意,可以直接到医务科投诉他。现在,还是抓紧时间带你们儿子看病更重要。”
高远看似在帮助李权解围,其实包藏祸心。
故意教唆这对夫妇去医务科投诉李权,比报警狠多了。
因为李权现在还只是个实习医生,如果被病患投诉。而且确实犯了错。到时候,医院肯定会有惩罚。
李权的实习期就算表现再优秀,估计也不会获得留院工作的名额。
“原来是个实习医生,怪不得说话不着调。”小男孩的父亲拿着手机,直接就把李权拍下来了,还对着他的工作证来了一张特写。
“等着,老子一定去医务科投诉你。像你这样的庸医,简直就是对惠尔医院的抹黑。”
这人估计恨死李权了。
“投诉我没关系,你们小儿子我仍然认为没病,很可能吃了辣椒之类的东西。至于你们大女儿,我强烈建议你们带她做个全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