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医师,你过来一下!”杨宇对那边正在给病人检查的王立树医师唤道。
王医师听到上级主治医师招呼,不敢怠慢,赶紧快步走了过来。
“杨医师,您叫我有什么事吗?”王医师不满的瞪了李权一眼。他暗自猜测,李权可能在杨宇医师面前告他的状。
“李医师有没有跟你提议,给这位病人做个肺部检查?”杨宇医师面沉如水。
“是有提过。不过我认为他这是杞人忧天。老人家年纪大了,一般都有支气管炎啦,慢性肺炎啦,很正常。病人来的时候是肚子痛,腹泄,我要是再多开个胸片检查申请,怕是也不合规定。”
王医师的语气中明显有着一丝不高兴。
他怕是对李权有了不满。
“那你再看看病人的情况。”杨宇面无表情,语气严肃。
护士胡月儿似乎察觉到了一丝玄机。
杨医师好像对这个年轻新医师的建议很重视呀。
她刚才一直在忙,所以并不知道李权在急诊外科的优秀表现。
“病人挺好的呀。就只有呼吸粗重了一点,这很正常。”王医师仍没发现问题。或者说,他压根就认为李权的建议是多事。
“病人的脸都紫了,说句话比一口气爬十层楼还要更累,喘气需要张开嘴才行这么多异常现象,你居然说正常。到底是什么蒙敝了你的双眼与医学判断?就因为李医师是个新人吗?”
“立刻给病人做胸片检查,然后根据情况做对症治疗。老人的急性肺炎转为重症肺炎只需要短短的半天时间,甚至只需几个小时。真出了人命,谁负得起这个责?”
杨宇当着患者与护士等人的面,直接训斥了王医师几句。
身为主治医师,肩上的担子要比住院医师更重。
普通肺炎对于老人、儿童来说,并不致命,但是有一定危险性。重症肺炎对于老人来说,简直就是阎王爷的索命钩。
可以肯定,像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只要发展成了重症肺炎,基本上就很难救了。
“老人得了急性肺炎?不可能吧!”王医师仍是半信半疑,不过上级医师下了命令,他不敢怠慢。当场给老人开了胸片申请单。
让李权带着去做胸片ct。
杨宇医师忙得很,临走前叮嘱道“这位病人的情况必须密切关注,有任何恶变,立刻通知我。”说完,他转移目光看向李权。
“李医师做得很对,有问题不要害怕得罪上级医师,必须立刻上报。否则,等到出了事就晚了。你这么做,既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也救了王医师与我。”
夸了李权两句,杨宇医师匆匆离去。
李权看着老人的情况,要让老人自己走着去ct检查室,太难了。
也担误时间。
“小护士,这里有没有临时轮椅?”李权问胡月儿。
“说了我不是小护士,我叫胡月儿。”女护士又开始磨牙。
“今天算是长见识了,原来你的牙齿这么整齐,是磨出来的啊。”李权也学着她的样子磨牙。
女护士被他逗笑了。
连忙转过脸去。
等她回过身的时候,又已经恢复了冰山脸。
“轮椅那边就有一张,自己去取。记得用过后还回来。”她指了指不远处的角落。
那里有着一张急救床与一张有点破旧的轮椅。
“谢了,兔子!”
李权没有再叫她小护士。
“我叫胡月儿,我姓胡,不姓兔。”她再次咬牙。
不过也因为两次交锋,以及杨宇医师刚才对李权的肯定,让胡月儿对这个新来的急诊科医师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李权用轮椅推着老人去做了胸片ct。
拿到片子的那一刻,李权一眼就看到了影片上的可怕阴影,那是炎症开始大面积浸润肺部。肺泡、肺间质,甚至就连远端气道都已经感染。
照这个速度,估计发展为重症肺炎,甚至只需要三四个小时就够了。
怪不得老人现在已经需要张开嘴巴呼吸。
他以最快的速度把老人与胸片带到了王医师面前。
“王医师,胸片已经出来了。”李权把胸片递了过去。
王医师冷着脸,接过后只扫了一眼,脸色当场就变了。
第131章 幼儿望诊术晋级
“立刻取咽部拭子检验!应该是病毒感染,必须预防并发症。”王医师本来对李权的态度很冷,此刻看到结果后,温度又回来了。
他立刻对老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李权也是在旁边帮忙,取了咽部拭子去化验,查清病毒类型,好对症下药。
半小时后,老人躺在急救床上,已经接受了一系列对症治疗。
情况暂时算是控制住了,没有再进一步恶化。
看着老人奄奄一息的躺在病床上,王医师真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李医师,谢谢你!”
这一声感谢,王医师是发自肺腑。更带着他之前对李权轻视的歉意。他对李权的称呼从小李变成了李医师。
李权凭实力赢得了尊重。
因为他没有听从李权的意见,险些酿成大祸。
即便现在老人的病情暂时稳住了,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如果早点听从李权的建议,老人的急性肺炎起码可以提前半小时发现。
老人的病情也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么严重。
“王医师客气了。”
李权上班的第一天就已经有了两次亮眼的优秀表现。
在急诊科的地位也是不断提升。
经历了这件事以后,王医师再也没有把李权当杂役使唤。接诊病人时,会让李权在旁边帮着分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同时,他也把自己的宝贵经验无私的分享给李权。
真的如杨宇医师说的那样,在急诊科,发现问题必须立刻上报,不用害怕得罪上级医师。因为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利益相同。
上报后,能够免掉一场医疗事故,这就是对上级医师最大的帮助。
借着给别人诊病的机会,李权又开始偷偷练习幼儿望诊术。
连着成功诊断两位前来就诊的成年病人后,李权共赚到了10个技能点。
“哗!”
当幼儿望诊术的经验条升到100的时候,李权就感到眼前一亮,白光闪现。
紧接着,如同甘露从头顶浇灌而下。
幼儿望诊术升级成功!
他立刻查看这门神医技能。
望诊术,小成1。
这,这是双升级?
李权惊喜至极的看着新升级后的望诊医术,已经由幼儿望诊术,升级为望诊术。
把幼儿两个字去掉了。
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施展此术给成年人诊病,增加的技能点不会再少一半?
升级后,他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望诊能力提升了一个大台阶。
以前入门境界时,只能通过看病人的皮肤、五官来诊断病因。现在升级到了小成境界,他可以看的内容变得更加深入。
除了可以观察病人的皮肤颜色、五官变化以外,还可以观察病人的舌头、眼神、身体形态来进行更精准的诊断。
比之以前,诊断本领强了一倍有余。
但是距离古代神医的察人气色形貌,如观五脏,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
李权不着急,现在进了急诊科,正式当了医师,有着大把的机会接诊各种病人。还怕神医技能升不上去吗?
望诊术升级到小成境界后,他不禁心痒,想要找位有难度的病人试试这门神医技的厉害程度。
只是前来急诊科就诊的病人,大多数都是病情明朗,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诊断。
没办法,只能等机会。
李权得陇望蜀,现在望诊术、针灸术全部升级到了小成境界,诊脉术是不是也可能升一升了?
自古以来,脉法是中医的根基,是诊察病因的基石。
古代郎中看病的章程,先看看病人的形体、肤色等,然后让病人伸出舌头看看。再问问病人的病史病因,最后上压轴手段,切脉。
如果说,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手段各占诊病的一个百分比,那么切脉至少可以占比60以上。
它的精准度高于前三种诊病手段。
中医界有一句经典之方,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这个理,指的是医理,内经其实指的就是脉法。
“啊哟,啊哟哟”一位年轻的女病人在家属的搀扶下吃力的走到了就诊台前。一只手按着腹部,不停的喊痛。
她的脸色苍白,细密的汗水布满了额头。
“医生,请您快帮我家姑娘看看吧,她从早上开始,就喊肚子痛,还伴有呕吐。”
女子二十七八岁,长相颇为漂亮,对身材的管控也是非常到位。
并没有许多懒惰女人的大肚子、麒麟臂。
王医师看了看女子的脸色等,然后又伸手按了按女子的腹部,感觉很软,女子表现出来的压痛反跳痛也不明显。
坐在椅子上,女子已经痛得坐都坐不稳,痛得死去活来。
这等吓人场面,李权还是第一见到。
他不争气的心惊肉跳着。
生怕女子突然暴毙。
估计每一位第一次到急诊科上班的新手医师,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心惊胆战。
“我初步怀疑病人的病有可能是肠炎、阑尾炎之类的疾病,先给你们开几个必要的检查,然后再做进一步诊断与治疗。”
王立树比起李权这个新手医师来,可就镇定多了。
根据病人家属的描述,以及病人的症状,也确实符合肠炎、阑尾炎的病症表现。
李权勉强定了定心神,悄然施展晋级后的望诊术,诊察这名女子的病灶。
“病人脸色苍白无血、眼神涣散、舌苔无明显异常,食指未端的血色较之其它四指要格外淡一些。食指归大肠经,病灶应在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