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世1993年的年初,凯卡特来到了正在打内战的苏丹,他和一位名叫席尔瓦的摄影记者乘坐联合国部队的直升机,来到了一处发放救济粮食的站点。维和部队人员告诉他俩:我们在此停留30分钟,你们有半小时拍照时间。
在救济站,卡特和席尔瓦玩命地拍照片,素材太多了,遍地是饿得瘦骨嶙峋的饥民。卡特发现了一个特别吸引他的素材,有一个孩子蜷在地上仿佛在哭泣,她的母亲正在忙着领取救济粮,暂时没有时间照顾她,就在这个时候,一只秃鹫在孩子身后落了下来。
凯卡特举起相机,将饿得不能动的小孩和那只以食尸著名的秃鹫,一块拍进了相机。这张照片被命名为饥饿的苏丹。
这张照片于1993年3月26日,被美国著名权威大报纽约时报首家刊登。很快引起了轰动。
为什么轰动呢?因为照片反应的内容太残酷、太催泪了。
1994年的年初,凯卡特凭借饥饿的苏丹作品,获得了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美国新闻界最高奖。
拿了大奖,凯卡特在事业上走上了人生巅峰,但是,惹祸了。
众多媒体同仁开始抨击凯卡特,指责他是自私的记者,踩在小女孩的尸体上得了普利策奖。
插一句, app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竟然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当时评奖的评委之一约翰卡普兰,替凯卡特辩护。
约翰卡普兰说:你们看这张照片时发生了错觉,小女孩不是独自一人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我们在发表照片时给予了注释,提示会有人来帮助这个小女孩。
约翰卡普兰还说:小女孩的手上有一个环,说明她当时受着人道保护,所有的评委都注意到了这些细节,在评审的时候,评委们都信任这个摄影师如果这个小孩需要帮助的话,摄影师一定会施以援手的。
但是,卡普兰的辩护,被全世界媒体选择性地无视了。
第1375章 你死前多做件好事
反对者的观点主要是两个。
第一,摄影记者和你们评委,在做补救式的狡辩,你们踩着小女孩的尸体获得了名利。
第二,你们所说的如果是事实,那么你们就是欺世盗名,照片里的小女孩明明没有濒死,明明可以在30分钟内得到维和部队的粮食救济,你们却炮制出这样一张似乎暗示小女孩即将死去并且被秃鹫吃的照片,来博取观众的眼泪,误导大众对于苏丹问题的理解。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和抨击,凯卡特百口莫辩,无力抗争。
1994年7月27日,凯卡特用胶带把一截花园里浇水用的软管固定在汽车排气管上,又从车窗送进车内,启动了车子,吸入大量一氧化碳,自杀身亡。
回忆起凯卡特的前世遭遇,陈看着手里的剪贴册。
以前陈觉得凯卡特之死是挺让人惋惜的事情,但现在,与真人见过之后,陈懂了,像凯卡特这种人属于是随时找死的类型。
比如,陈发现了一张很找死的照片。
剪贴册里,有一张照片来自英国每日邮报,主题是火项链。
照片中,一个人正在被烧死。
注释的字有介绍,照片拍摄于80年代中期,凯卡特揭露了一种私刑方式,这种酷刑将充满易燃物的轮胎套在犯人身上,再将轮胎点燃活活烧死犯人。
陈不得不感叹,凯卡特能够活到现在,真是个奇迹啊!
身边,凯卡特还在那里叽叽呱呱说他的理想,以及对于饥饿的索马里的构思。
陈脑瓜子迅速琢磨出一个计谋。
反正吧,身边这哥们在找死的路上一去不回头,全地球已有无数人恨死他,巴不得整死他,那么有了,让他在临死前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像凯卡特这号人,陈不打算去救,因为根本不可能救得了啊!
你拦住他,今年别拍饥饿的索马里和饥饿的苏丹,你不可能永远盯着他养着他,这哥们后年没准会去拍什么饥饿的埃塞俄比亚、饥饿的厄立特里亚,总之这号人一定会拍出一些小男孩、小女孩濒临死亡即将被秃鹫、狮子、鬣狗吃掉的照片。
然后呢,那些痛恨凯卡特的人,肯定会找到机会在精神上抨击他、折磨他,1994年不行,就1995年,总之这哥们的仇家不会放过他。
陈是
不会去招惹码头上那些倾倒垃圾的来源国,正好,怂恿这个树敌无数的凯卡特去曝光。
你是正义记者嘛。
虱子多了不咬人,债多不压身嘛。
陈问:“嗨,凯,你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来到索马里?”
凯卡特回答:“开普敦开往以色列的一条货轮,我搭了顺风船。”
陈问:“你那条船上,装运的货物正常吗?”
凯卡特反问:“正常啊。难道你们的船不正常?快给我说说,不正常的东西在哪里?”
陈昧着良心夸道:“你不亏是新闻工作者,嗅觉比狗鼻子还要敏锐。我告诉你,我乘坐的是英国的货轮,他们从英国本土开来,运的上百个集装箱里全是生活垃圾,他们把垃圾倾倒在索马里。”
凯卡特惊呼:“我的天啊,他们怎么可以做这么无耻的事情!”
陈一把捂住对方的嘴:“你别喊啊!”
凯卡特拽开陈的手,愤愤不平的表情:“这种丑闻必须被曝光!”
陈心想:你是光明磊落的人,你向前冲吧,哥哥我不拦着你。
凯卡特问:“把你知道的事情,目击的事情,请详细告诉我。”
于是,陈拉着巫小柔,两人拼凑着,将今天凌晨在英国补给船的甲板上看见的事情,全部说给了凯卡特听。
凯卡特当过兵,如今是摄影记者,而且他的职业工作方向是以揭露丑闻和黑幕为主。
这种人的行动力极强。
说直白些,他相当于是一个有正义感的私家侦探。
凯卡特告诉陈,接待站里的这一百几十人,一大半是来自各国的记者,都想着来到索马里拍摄一些有趣的、劲爆的照片,带回各自的国家去发表,求得功名利禄。
原本凯卡特的打算是坐在墙根静观其变,等其他记者弄到车辆前往几个重点地区,他伺机搭顺风车。
现在嘛,其他记者全都奔着交战区、难民营、索马里和肯尼亚边境隔离区,没有人发觉到欧美各国往索马里倾倒垃圾这件大新闻,也就不可能有车辆被征调前往垃圾填埋场。
凯卡特认为,不能依靠别人了,我们必须自己想办法弄车。
听着这哥们有条理的分析,陈心里高兴坏了,省了自己多少事啊!
定下了新的正义目标,凯
卡特反过来游说陈入伙:“现在我必须去曝光那些邪恶国家的邪恶行径,陈,你是一个正义的人,你愿意加入我吗?”
陈说:“加入你,我没什么理由说不。你说说你的计划。”
凯卡特继续游说:“我是个穷记者,身上仅有少量美刀做路费,我原本打算找联合国维和部队寻求帮助,跟随他们的赈灾车队去拍照片。但是拍摄倾倒垃圾的照片,我们不得不额外弄车辆。联合国维和部队肯定不会管这种事,这不是他们的指责。”
陈说:“行了,你别绕了,钱的事你别担心,我出了。你把照片拍好,带回去发表。”
凯卡特诚恳的态度:“陈,你是一个慷慨的正义人士,我愿意将照片的署名权与你共享!”
陈吓得汗都要出来,他哪里惹得起欧美那些倾倒垃圾的势力,赶忙拒绝:“署名权你自己留着,我不要。我即将与美国英国法国做生意,我可不想与他们的企业做敌人。”
凯卡特笑道:“你真是一个诚实的人,我欣赏你!”
弄车,有几种主要途径。
比如租车、借车,钱多的话,你可以买车。
但是,摩加迪沙是交战区。
虽然最激烈的战事已经结束,交火线推向了内陆,美军也占领了全部海岸线,但是摩加迪沙的零星交火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所以很难通过正常途径弄到车。
陈不是迂腐的呆子,凯卡特也是变通的人,俩人商量决定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偷车。
巫小柔支持陈做任何事,西蒙尼只关注他的职责,也就是保护老板的人身安全。
偷车的时机是很重要的。
在偷车之前,陈把摩加迪沙货运码头的行情给摸清楚了。
码头上只有两种船,远洋货轮和海防巡逻艇,前者被各国海军军舰护卫着,后者由联合国部队控制。
插播一个app: 完美复刻追书神器旧版本可换源的app 。
这两种船,24小时有武装力量守卫,陈不可能弄到手,也就是说,他不可能在摩加迪沙码头搞到船。
车辆方面,码头上也是只有两类车。
第一类是印了“un”涂装的联合国部队车辆,另一类是码头货运公司的大小车辆,有卡车,也有许多小型车辆。
陈悄悄观察了一番。
码头的货运工人全部是白人,听说话的语言是英语。
第1376章 环保公司赚钱真快
陈判断出这些驾驶吊车和大货车的司机,以及码头工人都是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被派遣过来的,他们受雇于那些倾倒垃圾的公司。
他决定,朝这些公司的车辆下手。
加凯卡特在内,四个人离开码头接待站,悄悄潜藏进一处空无一人的库房。
凯卡特和巫小柔隐蔽在里面,陈和西蒙尼去外面摸排情况。
巫小柔的瓦尔特手枪交给西蒙尼,别在意大利人的武装带上。
陈和西蒙尼是全套的美军陆战队军装,两人戴着军帽,沙漠色的战术围巾包裹住大半个脸,戴上了美军墨镜,大摇大摆地走出库房,喊着“玩兔玩”的口令,以标准姿态行进。
路上遇到许多的军人,来自各个国家。
西蒙尼用英语蒙混过关。
实际上也没人盘查这两个“美国大兵”。
负责接运集装箱的货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