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和巫小柔左手捂着各自脸上的战术头巾,右手拎着长短枪,三人卧倒在高处的平地,观察情况。
距离目标大约两百米。
倾倒场立着一排电线杆子,每一根的顶上安装着一组8只太阳灯,附近传来马达的轰鸣声,那是发电机的动静。
倾倒场实际上是一大片荒漠平地,大约能有十几个平方公里,跟美军驻吉布提基地的面积差不多大。
已经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区域形成了垃圾堆,一坨一坨的,一座座的垃圾山。
陈看得清清楚楚,两辆车载吊车,正在实施卸货作业。
装运集装箱的大卡车,从摩加迪沙方向开来,十几辆在垃圾场的入口排队。
一辆卡车开进场,停靠在一座体量不大的垃圾山跟前。一辆车载吊车停靠在那里,车体的四周向下伸出支撑臂,将吊车固定在地面,增加支撑力。
吊臂转动少许,垂下钢索。
两名白人装卸工走到卡车旁,将钢索的挂钩勾住集装箱四周的挂孔,又解开了集装箱一侧的门锁和插销。
装卸工向吊车工发出信号,后者操控吊车,将集装箱吊起,悬挂在半空。
忽然,其中一根钢索被释放了一段长度,
集装箱发生倾斜。之前被解锁的一侧箱门垂到低处,重力作用下,里面的垃圾将箱门冲开,洒落在下面的垃圾山上。
随后,那根被释放的钢索又被收紧,集装箱恢复水平姿态。吊车操作员控制悬臂,将集装箱放回重型卡车的车厢。
装卸工检查稳固性,关闭箱门,插销,上锁,发出讯号。
卡车司机开动车辆,离开了装卸场。
陈留意了上海牌手表,一辆卡车的装卸,耗时仅仅3分半钟。
以眼前这个垃圾倾倒场的效率,在不停机、不休息的情况下,两台吊车一个小时能够倾倒40个集装箱的垃圾。
从头天晚上7点到次日凌晨5点,10个小时,能够倾倒400个集装箱。
这是一晚的工作量。
一个月呢?12000个集装箱!
陈估算了一下,只需要一个月的事情,面前十几个平方公里的荒漠,将被上千座垃圾山给占满!
索马里人真是倒了血霉。
凯卡特正在组装相机,他拆掉了广角镜头,为机身安装了一个长管的长焦镜头。
他又在机身下方安装了一副低位三脚架,调整光圈和焦距后,开始拍照。
噼噼啪啪。
凯卡特兴奋得,一边拍照,一边念念有词。
陈按住他肩膀:“巫小柔你告诉他,拍几张就可以了,别没完没了,留着胶卷拍白天的垃圾场。”
凯卡特点头:“陈,你的意见是对的。夜间照片,只能说明这里是垃圾场,不能证明是索马里。”
陈说道:“按照我的理解,这么多垃圾对于索马里人来说,也许是探寻可用物资的场所。我猜测,天亮以后,会有当地人来这里捡垃圾。凯你想办法拍几张当地人翻这些垃圾的照片。”
凯卡特答应:“你的建议很对路。你们回皮卡去,把车开到更远处,别让英国人发现了。唉,其实我家祖上也是英国人,从英国移居到南非。我自己一个人潜伏在这里,完成拍摄之后,我向南搜寻你们。”
陈问:“你带了食物和饮水吗?需要我把ak留给你吗?”
凯卡特笑道:“谢谢你的关心,我的水壶是满的,携行袋里有巧克力和一个肉罐头。我是英国裔南非人,是新闻记者,就算他们发现并且抓获我,他们也不会杀我,只会驱逐我。如果我拿了枪,被他们发现,反而容易危及我的生命。”
陈说:“好吧,请你自己注意安全。小柔,我们撤。”
白天拍照,这是相当危险的事情,很容易暴露。
第1378章 敲定去肯尼亚路线
陈不怕死,但他不希望巫小柔遇到危险。
他知道,自己如果留下陪凯卡特,巫小柔肯定不会独自离开去找西蒙尼。
在陈心里,凯卡特的生死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巫小柔才是绝不能有闪失的人。
没多久,陈和巫小柔回到了皮卡车,见到了西蒙尼。
陈告诉西蒙尼:“凯卡特要拍几张白天垃圾场的照片,他要把索马里当地人捡垃圾也拍进去。那帮英国人有枪,我们不能被他们发现,你现在开车向南隐蔽,远离这个垃圾场。”
西蒙尼发动皮卡,向南前进。
荒漠上,皮卡车躲避石块和巨大的仙人掌,行驶得小心翼翼。
车向南开出了至少3公里,离开了垃圾场的外围,躲进了一处不知道怎样形成的古怪洼地。
远处公路行驶车辆里的人,看不到皮卡了。
陈看了一眼手表,已经是1月16日星期六凌晨4点了。
真困,睡觉。
西蒙尼猫在副驾驶。
陈想去驾驶位睡觉,被巫小柔硬留在后排座。
他不得不搂着这个身材迷人的女孩,强迫自己心无杂念,两人渐渐睡着了。
1月16日,星期六。
天亮了。
巫小柔先醒。
后排座被各种物资占了一半的空间,右侧一人半的座位挺狭窄,过去这个凌晨巫小柔靠在陈怀里睡觉。
女孩醒来后,抬起来,悄悄在陈的下巴磕吻了一下。
陈睡得稀里糊涂,被巫小柔吻了一下,还以为是蚊子咬他,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巫小柔吓得赶忙闭上眼睛装睡。
西蒙尼醒了,下车,关车门的声音吵得这俩人都起来了。
摩加迪沙位于北半球接近赤道,现在是1月份,冬季没个冬天样,夜里20多度,早晨太阳升起来,立刻30度的气温。
西蒙尼用一张大大的帆布盖住皮卡,又找来树枝棍子支起四个角,搭建了遮阳和伪装。
凯卡特还没回来。
公路上,已经安静下来,没有集装箱大卡车来往。
偶尔能隐约听见几声枪响,也不知道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摩加迪沙周边响枪,就跟华夏过年放鞭炮一样寻常。
当陈说出这个比喻时,巫小柔说:“昨天过小年,现在听索马里此起彼伏枪声真挺应景的。”
陈说:“今天腊月二十四,不是今天才过小年吗?”
俩人斗嘴一番,终于闹清楚北方和南方的小年前后相差一天。
陈和西蒙尼站在车头位置,背转身,让巫小柔在车尾完成了放水。
三人用饮用水,简单漱口,又抹了两下脸,算是对付了起床卫生。
就着饮用水,吃着英国罐头
,三人开了个小会,商量接下来的行动。
主要是陈讲话。
凯卡特昨晚不肯回来,他说过,要在今天白天拍摄索马里当地人翻欧美垃圾的照片,以此作为洋垃圾倾倒索马里的证据。
陈不想长期管这个记者,他打算将凯卡特扔给附近随便哪支联合国维和部队,随后带着巫小柔和西蒙尼穿越边境线,前往肯尼亚。
摩加迪沙的海面被清场了,根本买不到船。陈现在有皮卡,索性直接走陆路。
展开地图,三人研究。
索马里的西南部与肯尼亚接壤。
从摩加迪沙出发,平着向西,经过下谢贝利州和中朱巴州,或者沿着海岸线向西南,经过下谢贝利州和下朱巴州,都可以抵达两国的边境线。
根据已经获知的信息,维和部队和肯尼亚当局在边境线设立了防线,阻止索马里尤其是摩加迪沙附近地区的难民涌入肯尼亚。
但是呢,两国的边境线从北到南,长达一千公里,不可能封死所有的地带。
陈也不知道哪处位置是防御的真空,只能走走再看了。
西蒙尼估算,皮卡的后车厢里的汽油桶,大约够跑1200公里。
路上如果没有汽油,将寸步难行,虽然可以买油或者直接抢,但那都是不可预计的事情。
所以现在陈不得不选一个方向,向西或是向西南。
向西,几乎可以在纬度不变的情况下一直穿过肯尼亚,进到乌干达,地图直线距离最短。但是这条纬线在肯尼亚境内全是山区,有没有公路都是问题。
最后陈挑了西南,这是一个有备选方案的路线。
索马里的西南角有一个海港城市,叫做基斯马尤,那里距离索马里和肯尼亚的边境线很近。一旦陆路受阻,还可以就近从基斯马尤弄船。
不论是陆路还是海路,基斯马尤离肯尼亚的港口蒙巴萨都很近。
上个月陈的爸妈离开乌干达,去接运货轮。华夏的万吨轮计划中的停靠港就是蒙巴萨,只是因为美军全面登陆索马里,导致局势紧张,华夏的轮船不得不暂时停靠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陈爸妈前往达拉斯萨拉姆接船,等局势稳定之后再随船北上蒙巴萨。
从肯尼亚的蒙巴萨到乌干达的坎帕拉,这条铁路线正是陈爸妈参与援建的项目。铁路尚未完全建好,但已经局部通车。
陈觉得,走这条路线才是最合适的,说不定在港口就能遇到爸妈。即便港口没相逢,也没关系,乘坐火车一路上行,很有希望在沿途的工地也能够遇到爸妈。
插一句, app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路程远一点,没关系,相聚的时间很可能更近呢!
敲定了行动路线,心情大好。
看了眼上海牌手表,已经10点了。
凯卡特还没回来。
丢下这个记者,直接走人?这事陈做不出来。
好歹这个记者是个正义者,至少要确
保他的人身安全。
陈决定,去找一找那厮。
巫小柔和西蒙尼都想跟着去,被陈拦阻了。
陈说:“附近到处有枪声,说明各路民兵很多。咱们车上装了很多物资,全是当地人看着眼馋的东西。你们两个给我留在这里保卫物资,民兵如果敢抢东西,你们直接开打。我听见你们这边方向开枪,立刻回来增援你们。”
巫小柔问:“你一个人去垃圾场那边,千万注意安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