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的199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朴樹试了试几个和弦,用一词一顿的风格,演唱了陈文写给杨玉莹的《一个人挺好》。

    陈文笑了。

    这首忧伤情歌,硬是被朴樹唱出了喜剧效果。

    忽然间,陈文想起前世朴樹原创的《那些花儿》。

    记得有一次看电视,朴樹出席一场演唱会,便是用这种停停顿顿的风格唱这首著名的民谣。

    我去啊!

    这个叛逆少年原来是个怯场小伙,太有意思了!

    第一首歌唱完,朴樹找到感觉了,接着演唱《别让我一个人醉》,也是他偶像“原创”的。

    陈文发现,朴樹的舞台感正在进步,自信心在一点点建立。

    忽然,察觉自己的左手被一双柔软的小手捉住了。

    扭头一看。

    戴饶站在跟前。

    守着酒吧里座无虚席的两百号人,陈文没抱戴饶,丫头已经是成名歌星了。

    “我给你写了一整张专辑,8首歌。”陈文微笑道。

    “呀!太好了!”戴饶乐得小跳一下,别提多可爱了。

    戴饶和汪锋轮番上台,为观众献歌。

    今晚酒吧里这些客人真是赚了。

    10点,最后一首曲子。

    陈文登台,领着戴饶、汪锋和朴樹,他亲自弹吉他伴奏,合唱一首《我和我的祖国》。

    酒吧里的两百多号人,大门外挤不进来的几百个路人,全都跟着合唱这首迷人的颂歌。

    陈文领着三个小伙伴,在大几百个歌迷的欢呼声中,离开后海,驾车而去。

    就在这一刻,陈文有了信心,即将到来的1994年,他一定可以打赢这场两岸三地的文化保卫战。

    先送朴樹返回首师大。

    陈文交待三点:“第一,明天开始,每天下午5点到晚上10点,你来我酒吧驻场。第二,待遇跟汪锋一样,点唱提成也一样。第三,学校的功课和学业,你不许荒废,考试如果不及格,我揍你屁股!”

    朴樹开开心心答应了。

    看着朴樹走进首师大的校门,陈文心里想:这个臭小子这辈子应该不想再瞎折腾闹辍学了。

    吉姆尼重新起步,前往音乐学院。

    陈文向汪锋和戴饶交待了新专辑的一二三四。

    记忆力大师汪锋没拿的那8张歌谱,陈文塞给了戴饶。

    从明天开始,戴饶每天上音乐学院,花三天时间跟着汪锋练歌,练好了去海军大院排练、录歌。

    海军那边有全套的乐队和录音设备,《走进新时代》、《辣妹子》全是他们部队录的,质量毫无悬念。

    陈文告诉戴饶:“春晚你好好表现,再加上《我爱我家》,春节一过,你就要红遍全国了,明年文哥送你到全世界演出,只要是有华人的地方,我全给你开演唱会。”

    戴饶感动道:“谢谢文哥栽培!”

    陈文又把港台对内地文娱使暗手的事,向戴饶解释了一遍。

    随后告诉汪锋:“明年戴饶的独家演唱会,你来担任现场导演。”

    汪锋用力点头:“我没问题!”

    陈文说道:“我们国家,我们内地歌手,在歌曲文化输出这件事上,从来没有人取得真正成功。杨玉莹那么火,也只能在国内开专场演唱会。戴饶,你记住,你将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全球开专场演唱会的内地歌手。”

    回到南锣。

    温馨小院。

    张婉已经到家了。

    陈文拉着戴饶,一块洗了个澡。

    来到张婉卧室,情人三人行。

    ……

    支持正版,请来纵横中文网,作者有福利送给正版读者~~

    ……

    硝烟散尽。

    陈文心满意足,抱着两个女孩,沉沉睡着。

    12月1日,星期三。

    音乐的事已经铺展开,陈文开始处理人际关系的事。

    张婉的本子上记着许多人打来的电话记录,最撩拨陈文心弦的就是樊舜华,可这个女少尉没有留下任何话。

    其次重要的有两件事:江姗替王大佬代言,邀请陈文吃饭;冯晓刚邀请陈文上家里吃饺子。

    一大早,陈文打了两个电话。

    王大佬的面子更大。

    陈文先打给江姗。

    江姗一通埋怨:“你怎么才回电话啊!本来想请你参加我们《过把瘾》剧组杀青聚餐呢!”

 第1781章 蹭自己的热度

    1781章蹭自己的热度

    陈文一个劲道歉,解释自己在美国陪郑小龙剧组拍戏,刚刚才回到帝都。

    “好吧,这次饶了你,不和你计较啦!”江姗甜甜的声音,“我给老王说一声,今晚你来别墅吃饭吧?”

    陈文答应下来,顺便问了一嘴:“去年写给你的《梦里水乡》,你们发行没呀?”

    “准备工作已经全做好了,94年元旦正式发行。”江姗回答完,又发出一个邀请,“发行仪式,想请你来参加,你能来捧场吧?”

    1月份陈文哪有工夫参加这种活动,他赶时间去美国收购特郎普的两处物业,一旦错过了草签协议约定的时间,400多万美刀押金就要被罚没了。

    陈文赶忙说:“真不巧啊,1月份我已经约了美国商人,在纽约谈买卖。”

    想着发行专辑的事,陈文问道:“你们《过把瘾》电视剧,还有你的专辑,走的是哪家音像公司啊?”

    江姗回答:“帝都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

    陈文一听,这个好。

    欢哥和振姐使用的那家津门音像,公司盘子太小,渠道太窄,虽然欢哥说陈文可以入股,但他不是很想用。

    国内的行情,陈文很了解。

    音像公司这一块,你持股一点意义都没有,股份不会给你带来什么收益,最关键的是音像公司的实力。

    渠道太小的音像公司,它铺货都是巨大问题,更别提挣钱了。

    陈文打听这家音像公司的情况。

    江姗解释了一番。

    帝都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原本是帝都电视台的对接单位,负责将帝都台的电视剧节目进行制作和发行。

    从1993年开始,帝都音像与央妈建立起合作关系,央妈播出的一些电视剧,也开始走帝都音像的渠道。

    比如,江姗参演并且刚刚杀青的电视剧《过把瘾》,剧集在央妈首播,发行走的就是帝都音像。

    简单说,帝都音像就是简配版的国际艺术中心。

    由于盘子小,地位低,帝都音像给演出方的报酬非常好。绝对不会像国际艺术中心那样,拿千把块钱把演员给打发了。

    江姗和王大佬这边常用的这条出版资源,陈文觉得不错。

    陈文表达诉求:“我们公司戴饶打算在明年1月出新专辑,以前签的滚石,但合作上出了一些问题,现在我想找新的合作伙伴。江姗姐姐能不能帮忙牵个线,带我认识一下帝都音像的人。”

    江姗立刻答应:“好说,今晚过来别墅吃饭,你和老王当面谈谈,一会我也给他提一嘴。”

    随后陈文,打给冯晓刚。

    饺子来不及包了,中午一起吃个饭。

    ……

    离开南锣。

    陈文开车带着戴饶,来到音乐学院,把女歌手交给汪锋。

    询问了一下编曲进度。

    汪锋答复:“我编曲+戴饶练歌,需要整一个星期。”

    陈文用公用电话,联系了宋祖瑛,汇报了编曲的进展,约好一个星期以后,借用海军乐队。

    11点。

    吉姆尼抵达央妈大楼。

    副楼,电视剧制作中心。

    路过东方文樱办公室,陈文走进去打了个招呼。

    东方文樱暂时是个普通编导,连组长都不是,没有单独的办公室,跟十几个同事共用一间大房,每人一个格子间。

    女编导一脸的端庄气,说话口吻也是公事公办:“陈老师啊,好久不见,忙什么呢最近?”

    推荐下,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前阵子见到欧阳老师,他托我替你问好。”陈文假模假式说着假话,趁机蹲下身子,假装整理鞋带,手探进格子间,在东方文樱的丝袜小腿上抓了一下。

    陈文自己身体挡住格子间的缺口,没人发现他的小动作。

    东方文樱吓得脸都白了,偏偏又不敢声张,连阻止都没敢,只能咬着牙忍着被陈文欺负,心里想着回到家狠狠收拾小文子。

    陈文站起身,道貌岸然地说道:“郑导冯导在你们这儿做后期,我约了他们谈事,再见,东方编导。”

    东方文樱忍着身体的异样,恨恨地瞪着陈文离去的背影。

    制作室。

    陈文见到了两位导演。

    郑小龙和冯晓刚正在忙着做后期,《在纽约》的那些镜头,各种剪辑和拼接,俩人一边剪,一边商量取舍。

    见陈文到来,俩人停下手里活。

    三人离开大楼,在附近一家火锅店要了个包间,边吃边聊。

    冯晓刚汇报进展。

    再有一个星期,成品带子就能交给东方文樱她们部门,然后就是送审。

    估计没有问题,因为草样已经审过一轮了,没有任何违法违规内容。

    两个导演最担心的就是能不能收回投资。

    这部剧的资金一共800多万华夏币,兑换100万美刀。

    200万出头是陈文赞助的,其它各家赞助400万,他俩还找银行贷款200万。

    陈文也是惊讶了,1993年拍电视剧还能找银行拿到贷款,这放在21世纪是不可想象的。

    冯晓刚说:“如果这部剧不能大火,那就铁定赔钱,广告费不能抵消投资,

    我俩就是赔本导演,以后没人愿意投资了。”

    陈文哈哈大笑:“放心吧,咱们这部剧这么好,肯定大火。”

    三人碰杯。

    郑小龙笑得忧心忡忡。

    陈文脑子一转,想起一个概念:蹭热度。

    他知道《在纽约》铁定大火,但是前世这俩导演没有跟着拍姐妹片,于是询问:“假如咱们这部剧火了,你俩有没有兴趣趁着热度再来一部同类题材?”

    陈文说这话是因为看过答案,前世1994年1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