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的199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文和徐晓茜开心地聊着,距离上课时间还剩5分钟了。同学们陆续到齐。

    “静一静,静一静,在上课前,我说一下两件事。”班主任老师敲了两下讲台。

    “第一件事,后天的两门期末考试,将是90级的最后两堂考试。希望大家认真对待。”

    “第二件事,下个学期大家就要各个学校实习了,实习的表现评估,将在毕业分配里占很重要的内容。希望大家认真对待。好了,我说完了,接下来李老师给你们上课。”

    周一上午的两堂课,以及周二上午的两堂课,分别与周三的两门期末考试相对应。

    这两门考试,分别是针对两个教育专题的研究。学生们早已提交了写好的小论文。

    周三的考试形式是答辩,根据学生们的小论文,结合本学科,教研室主任、任课老师和班主任提出问题,学生口头作答。

    这种考试,在陈文看来,纯粹是走个形式。

    甚至所谓的实习表现决定毕业分配,陈文知道,这话根本就是扯淡。

    陈文的毕业分配,早就已经敲定了。陈文的父母找了建设集团的关系,把陈文弄进了铁路第二小学。

    班主任在台上扯淡的工夫,陈文脑子早已开了小差。

    自己要去非洲扭转未来,那么路费是必须要想办法解决的。

    父母援建的那个小国,华夏没有直达的航班,只能从别的国家改道。

    从哪转飞机呢?法国、英国,应该都可以。

    单程飞机票,加上吃喝拉撒睡,得要几千块吧,可能上万?来回,得两万吧。

    陈文干脆在数字上再翻一倍,四万,至少得够这个数,才敢谈出去救父母啊!

    自己必须去扭转未来,拯救父母。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攒够四万块路费。

    陈文也不知道机票和国外的费用高低,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再说。

    1992年,二线城市人均月工资才两百块。四万块肯定不能靠打工来攒。

    陈文知道很多历史上发生过的赚钱途径,但他一时半会想不到1992年发生过的哪些大事能够帮自己快速赚到四万块?

    克林吨在这一年当选美国总统,可是这事关陈文什么事呢?

    再过10多天,那位伟大的老人就要去南方了,那是一次对中国历史起到重大影响的事件。

    陈文记得,就在1992年,南方的深城在市中心的一个路口,挂起了一幅巨大的那位伟大老人的画像,用以纪念和宣传改革开放。

    陈文还记得,1997年那位老人去世后,当时在南方另一个城市的陈文,专门前往了深城,来到那幅巨大的画像前,敬献了一束鲜花。

    1992年还发生过什么大事呢?

    买彩票?这肯定不合适啊。自己从来不知道自己会重生,也就没有背下那些开出大奖的号码。

    再说了,即使背下来号码,真的有用吗?然并卵。

    炒房?这事肯定是赚大钱的,但问题是自己现在连买房的本钱都没有,何况买房这件事应该等到1998年房改大潮之后再做。现在买,短期内也赚不到什么钱。

    炒股吧?这个肯定也赚钱,但本钱在哪里,又回到上一道题的难点了。

    虽然前世陈文不炒股,但他毕竟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人。

    具体到个股的指数波动,陈文完全没有记忆,但是二十多年以来股市重大事件发生的年份他还是有印象的。

    2007年股灾和2008年雪灾紧挨着来,陈文印象特别深刻。

    再往前呢,1992年呢?陈文悠悠地想起,今年8月20日,深城股市发生股灾。

    那么自己必然不能在这个时候去买深市股票,买了就要被套牢。

    股票,股票,今年不能买股票。

    想着股票这个词,猛然间一个名词冲进陈文脑海认购证!

    “卧槽!”陈文惊喜之下,忍不住喊了一嗓子。

    正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李老师停了下来,全部同学齐刷刷望向坐在徐大美女身边的陈文。

    “惨了惨了,这下出糗了!”陈文心里一个劲地责备自己。

    “陈文同学,你刚才是在开小差吗?”徐晓茜用洁白的小手捂着嘴唇,小声地调侃了陈文一下。

    重生一趟,让陈文回到了感觉温馨的课堂,没想到自己开小差,居然出糗。

    陈文没办法解释,恨不得找个地洞躲起来。

 第5章 大模大样投机倒把

    书友群124377554验证口令:1992书友

    被华夏股票史称为“92发财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1992年1月,沪市发售股票认购证。

    股票认购证,是赋予权证持有人一个权利,以行权价在特定期限内购买相关股票的权利。

    股票认购证是一个极具改革特色的产物,它首创于1992年的沪市。

    那时的沪市证券交易所成立了1年多,市场上被能够交易的只有“老八股”。产品数量和种类的稀缺,导致股票供不应求,有价无市,因此市场扩容成了当务之急。

    当时曾有某支新股发售时,现场发生了提前两天排队的壮观场面,渴望发财却无法人人获得机会,导致了现场秩序大混乱,差点闹出人命。

    1992年,沪市股票交易机构计划发行十几支新股,主管机构发明了一个被载入历史的奇思妙想,在股票发行之前,先发售认购证,待股票发行时,对认购证进行摇号抽签,中签的号码可以享有行权购买的资格。

    1992年1月,认购证发行,但不幸遭遇市场冷对,出售业绩惨淡收场。

    两个月后,一个惊人的消息从股票交易机构被放出,这一年即将发行的新股个数,不再是区区十几支,而是惊人的50支!

    个股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意味着中签率远超认购证发行时的市场预期。

    简单说,1月份发行认购证时,人们认为每10张认购证只有1张能够中签;但3月份放出将有50支个股发行的消息后,这就意味着每10张认购证中签的概率提高了至少4倍!

    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

    曾经预冷的认购证立刻成了市场的宠儿,但交易机构发售认购证的时效已经结束,人们只能在黑市谋求转手。

    认购证的发行价是每一张30元,后来在黑市的最高成交价达到了惊人的1万元单张!

    据历史真实发生的事件记载,事实上每百张连号的认购证在后面的实际收益应该在40多万元。

    100张认购证的原始发售价,3000元。几个月后,被炒到40多万。

    最高成交记录的连号100张认购证,达到50万元!

    下课后,陈文来到了学校的传达室,找报纸,查资料。

    陈文想查清楚,认购证到底是哪天开始发售的。

    沪市发售认购证这么重大的消息,报纸上应该有。

    陈文先到校外买了一包7块的烟,回到校门口,走进传达室。

    “大爷,我是90一班的,我叫陈文,有我们班的信吗?”

    “窗台上堆着,自个找。”传达室大爷靠在椅子上,闭着眼嘟囔。

    “大爷,来一根。”陈文假模假式翻了一会,掏出烟拆开包装,递给老头一根。

    “好好!好!”大爷睁开眼,接过,嗅了下,点着了。

    “大爷,有最近的报纸吗,我翻两眼呗。”陈文不是故意要做戏,而是几十年人生经验,习惯了,不直接奔主题去,先绕个弯拉拉感情,对大家都有好处。

    “给,翻吧。”大爷从桌子底下抽出一大摞报纸。

    你看,这就是效果。你要是不跟大爷拉拉关系,他才不会主动把桌子底下攒的存货给你拿出来。

    这人情社交吶,就这么回事。

    陈文翻了一会,从一份财经类报纸上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1月15日!!!

    这条新闻,陈文看了10来分钟,他努力默默地记住发售单位和地址。

    “拿走拿走,这份你带回去慢慢看就是了。”大爷突然的话,让陈文欣喜不已。

    “那就谢了。”陈文拎着报纸,回到207寝。

    陈文中午没去食堂打饭,他一点也不饿。

    陈文手里的报纸,被同寝室的李辰一把抢过去。

    “我日!投机倒把这种事,如今居然大模大样地上报纸了!”认购证的这页新闻,被陈文翻在了最外页,李辰一眼就看到了,忍不住发牢骚。

    “李辰,这可是有关部门推出的新政策,你可别瞎说。就快要分配了,可别让人揪你小辫子。”陈文好心提醒了一嘴。

    陈文的毕业分配没问题,并不代表所有同学都有铁饭碗接着他们。

    陈文坐在自己的下铺,陷入了苦思冥想,怎样才能弄到一笔钱,买它一批认购证。

    时间不等人啊,今天1月7号了,还有一个星期就开始发售了。

    陈文的生活费,是按月领取的。

    陈文的父母,每半年寄一次钱,钱寄给纪叔叔。

    纪叔叔是铁路局的一个科长,他是陈文父亲的前同事,两人是好朋友。

    按照陈文妈妈的嘱托,纪叔叔把钱分为6份,每月交给陈文一份,每份一百块。

    纪叔叔是个好人。这可不是什么好人卡,他可是一个真正的大好人。

    从1990年以来,每个月的月底,陈文去一趟纪叔叔家,领生活费的同时,接受纪叔叔的训导。

    按照与陈文父母的约定,每次纪叔叔向陈文发放生活费的第二天,陈文的父母会打电话到纪科长的办公室,陈文会在这一天守在电话机旁,和父母通话一次。

    陈文手里的现金,从来不会超过两百块。顶多一百多块,上月的剩余,加上下月的一百。

    上哪儿弄本钱呢?这事着急啊!

    前世,陈文听说过很多关于92发财证,也就是认购证的传奇故事。

    30块一本证,这个价格在2019年看来,那是相当便宜。

    但是在当年,认购证诞生时,人们并不这么看。

    30块,省着点花可以当一个月的饭钱。

    最让当时的人们不能接受的是即使你花了3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