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不怪街坊,因为他们不知道哪些老兵是已经被寻访到的。
陈文到来之前,这种情况的老兵出现了十几个。
苏浅浅和师兄师姐商量之后,她拍板,只要是抗战老兵,一律发放粮油奖励给其本人和线索提供者,不论是新发现的还是以前已经登记过的人,全都照发。
苏浅浅告诉陈文,她考虑了一下,为了一碗水端平,回头等任务结束,她打算给之前的80多个老兵全都送50块钱粮油过去,让200个老兵享受同等待遇。
陈文夸奖苏浅浅做得好,也就是多花几千块的事情,不能让抗战英雄们受委屈!
第二件麻烦事,远比前一件更麻烦,苏浅浅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街坊们的力量太强了,不光带来了抗战老兵,今天上午还出现了一些志愿军老兵,甚至79对越自卫反击战伤残老兵也来了好多个!
苏浅浅说了一个很特别的例子。有十几个志愿军老兵,他们没有参加过抗战,他们是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后参加的老蒋部队,解放战争时期通过战场起义加入了解放军,随后赴朝鲜作战。这十几个老兵的其中几人,还是当年解放沪市时参加的起义。
陈文惊得嘴巴都张大了,这事就很麻烦了!
不论是志愿军老兵还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伤残老兵,他都非常敬仰,这些都是曾经为我们的祖国流过血的英雄,而且他们都是出国作战!
英雄们今天过来领粮油,不给肯定不行,舆论影响,英雄们的心情,这些都是要注意的。
但是陈文财力有限啊!
万一全市街坊们得知这里有粮油发放,把老兵们全给带过来,闹不好能跑来成千上万人,把陈文那点资产给分光的!
陈文问道:“你们今天登记了多少人了?”
苏浅浅说:“已经查实的,新发现的抗战老兵有70多人,志愿军老兵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伤残老兵登记了50多人。”
陈文又问:“没有登记的,你估计有多少。”
苏浅浅冲外面努嘴:“喏,不出意外的话,外面的那些老人都是老兵,大概有50多个。其他那些人都是带他们过来的热心街坊。”
陈文说道:“也就是说,今天上午来你们这里登记的各种老兵,接近200个。”
苏浅浅点点头。
陈文说道:“登记工作就到今天上午结束,把眼前这些人全部登记完,立刻收工走人!”
苏浅浅赶忙又点头,可不敢继续再搞下去,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到下午恐怕会有更多人赶过来。
陈文说道:“你赶紧也拿本子登记,别查那么仔细了,只要差不多是老兵,就直接给他们发放!我现在回家,再拿一万块过来!”
苏浅浅忽然想起一件事,立刻提醒陈文:“两万块的粮油,粮站今天不够货啊!”
陈文笑道:“那就直接发钱!咱们现在的目标不是再继续挖掘老兵了,而是尽快结束这次奖励发放!”
苏浅浅也醒悟过来,这件好事每多拖一个小时,就又有一批各种各样的老兵被那些得到消息的街坊带过来,可不敢再耽误时间了。
陈文掀开柜台隔板,回苏宅拿钱。
苏浅浅拿出她的大本子,和两位师兄师姐商量了一下,简化审查过程,尽量快速完成登记,把粮油发放出去。
至于被登记的抗战老兵们信息是否属实,回头上门家访时再排查。
陈文飞快跑回苏宅,从席梦思下面拿了一万块,想了想,又再拿了一万块,带着两万块钱跑回粮站。
这个时候,粮站库存的粮油已经快发完了。
陈文新拿来的两万块现金发挥了作用!
公益小组快速查阅来访者的证件或者信物之后,立刻将一张百元钞票交给这位老兵和陪他一同前来的街坊,由他们自行去把钱换开再平分。
粮站外,不断地还有新的街坊陪着各种老兵抵达。
好在陈文提出的新办法管用,在一个小时之内,把粮站的人们全部打发走了!
完成工作之后,公益小组立刻撤退,陈文跟着赶紧跑掉。晚些时候,下午再有人来领奖,那就让粮站的人去告诉他们,活动结束了!
第623章 送钱给秦扬
陈文心里特别开心,特别好玩,做公益做到导致自己要逃跑,这感觉太奇特了!
四个人用最快速度撤离了空空如也的粮站。是的,粮站库存的粮油全部被派发出去了。
至于粮站的五个职工们帮忙找来的多少老兵,他们自己领了多少粮油,那就不是陈文苏浅浅他们关心的了。人家出了力,而且是在规则之下获得奖励,可以理解的。
大伙一起回到苏宅,全都笑得腰弯掉。
如此快速地完成了任务指标,自然是值得开心的事情。
苏浅浅的两个师兄师姐,一个劲地感谢陈文仗义疏财支持公益。
陈文说:“大家这么开心,不如出去到饭店大吃一顿,庆贺一下。”
那个师姐说:“浅浅你看看家里厨房有什么吧,随便做点,简单吃饱就行了。”
苏浅浅去厨房走了一圈,回来说:“有西红柿和鸡蛋,冰箱里一块肉,柜子里还有好多包面条,我来做西红柿打卤面吧!”
那个师姐说:“浅浅你辛苦了,你男朋友帮了这么大忙,还是我来做面条!”
没多久,香喷喷的西红柿打卤面端上了桌。
陈文尝了一口,味道相当不错。他心里感叹,这个师姐长得不咋样,做饭的手艺倒是很漂亮!
吃着面条的时候,大伙热烈地聊天。
苏浅浅的这两个同组搭档,师姐名叫郭燕,师兄名叫彭杰,都是财经大学大三的学生。
郭燕与苏浅浅是同一个专业,彭杰是另一个专业的。两人的家,郭燕不是沪市人,彭杰家是沪市的。
吃完西红柿打卤面,公益小组清点账目。
算上今天新登记的老兵,加上之前已经寻访到的80多个老兵,总之全都是必须赠送50块钱现金或等额粮油。
再算上支付给那些街坊们的奖励,一共需要花掉两万五千块。
郭燕作为组长,将剩下的五千块还给陈文。
郭燕问:“这次的事情,我们肯定要向学校汇报,陈文你看,该怎么汇报呢?你捐赠的这些钱,算是捐给我们学校吗?”
陈文摆摆手:“事实应该是这样的,我以个人名义帮苏浅浅的忙,我出资,号召街坊们一起来帮忙,统计到一份更大范围的各种老兵名单,你们把我手里的名单抄了一份去,仅此而已。”
郭燕说:“可是你这笔捐赠确实是给我们学校的工作带来了帮助啊,如果只算你个人行为,你会少好多荣誉的。”
陈文说道:“谢谢你的好意。第一,我对荣誉没兴趣,也不需要获得荣誉。第二,钱如果捐给你们学校,要走非常复杂和漫长的手续和流程。三,我这人怕麻烦,如果麻烦太多,下次我就不给你们帮忙了!”
郭燕说:“好吧,既然你这么大方,我就不多说了。总之呢,我代表我们公益小组,要郑重感谢你支持我们的工作!”
整个中午,那个彭杰安静得过分,几乎不怎么出声音。陈文觉得,他可能性格就是这样。
郭燕和彭杰走后,苏浅浅扑进陈文怀里,欢欢喜喜地谢谢男朋友帮了她们大忙。
苏浅浅说:“接下来我们组的工作就轻松了,花10天半个月时间,挨个去走访排查,就可以提前完成任务啦!”
陈文笑道:“只要你不需要每天长时间在三伏天晒太阳,我就感到满足啦。”
苏浅浅拉着陈文的手,两人一块洗了个澡,回到卧室空调房,苏浅浅把陈文当礼物给收了一次。
三点半,陈文说去一趟法语班转转。苏浅浅说她一会去买菜,晚上她做菜。
陈文当然不是要去法语班,而是他和包工头约好了,今天下午四点验收杨浦两套房子的粉刷。
离开苏宅,陈文打车来到了他买给许美云房子的小区。
陈文视察了一番施工效果,比较满意。按照他之前的叮嘱,一居室的墙面刷粉红色的灰粉,两居室的墙面刷纯白。卫生间和阳台的水龙头,蹲坑的冲水开关全都换了全新的,。
一居室的房子是许美云居住,自然是应该有女孩子房间的气氛嘛!两居室是准备出租的,纯白比较合适。
结清尾款,打发包工头走人。
陈文在两套房子里转悠了半天,大致丈量了各处区域的尺码,心里规划着买什么样的家私家电。
两居室比较简单,买两张中床、一张饭桌、两张简易写字台、几张椅子即可。其他柜子家电和燃气灶不用管,让将来的租客自己去解决。
两套房子的有线电视线路是现成的,将来有人入住之后,自行去缴费开通即可。
陈文的重点设计目标是许美云即将入住的一居室,一米八宽的大床如果买不到,也要买一米六宽的,这是最重要的!
还要配一套最高档的席梦思,就像唐瑾家那种,可以媲美五星级酒店的床垫!
餐桌、橱柜、写字台、床头柜、椅子凳子、鞋柜这些家私是必须有的,电视机、空调、洗衣机、冰箱这些家电也是要的。
陈文甚至还想到,应该安装一部电话机!
1992年电话机安装,需要向邮电局缴纳几千块的“初装费”。
虽然几年后这种费用会被取消,但是陈文认为这笔钱还是很值得花的。因为接下来一年陈文在国外,他需要打电话回来和许美云说话呀!
苏浅浅有老赵送的那只大哥大,唐瑾在帝都的温馨小院也已经安装了电话,所以许美云这边也是应该有电话的,三个女友不能有差别对待。
许美云说过,她会弄窗帘。至于其它的东西,诸如拖鞋、保洁用品、晾衣架什么的,就留给许美云自己去慢慢往房子里填吧。
脑子里设计完这些东西,陈文决定明天上午去找童颜玩,一起吃完中午饭,下午他去童颜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