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明意微微抿直了嘴角。
镇压、压制消息——
这或是许多帝王都会选择的应对之策,但关键在于,这位帝王会以此为鉴,从而去思考问题出在了哪里吗?
他不会。
所以,即便岭州之事很快便能被平息,但之后没有多久,便又有大大小小的暴动相继出现,甚至是有些地方官员看不过眼,带着百姓揭竿而起。
岭州之事,只是一个开端而已。
“这些百姓,才吃了几年的饱饭啊……”镇国公叹了口气,道:“岭州民风原本淳朴,若不是饿极了,谁又会想拿性命来造朝廷的反。”
他今日在宫中,曾劝过庆明帝一味不可取,可这位帝王反倒认为他是倘若朝廷态度和缓,只会助长对方气焰,扩大事端,甚至会惹得更多人效仿此举,不利于控制民心。
他当时听得可谓大开眼界。
看着皇帝嘴唇一张一合,运筹帷幄指点一切的模样,他甚至隐隐有了一种“不亡国实在很难收场”的直觉……
想到这,镇国公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好不容易打到手的江山,难道还要再重新打一遍回来?
许明意的心境也并不轻松。
即便他们许家亦面临着帝王猜忌,处于危机四伏之下,但无论如何,往最实际了说,他们至少还有饭吃。
所以,他们不是最难的。
但现下的局势如此,天下大势已定,他们亦无法阻止什么。
他们能做的,便是保存好自身的力量,在那一日真正到来之后,在残酷的大局之前,还可以有能力尽可能多地为天下百姓做些什么。
但这些都是往大了说,且是后话。
大事要做,小事也要办一些。
远的她暂时顾及不了,那些往京城方向逃难的灾民,她或许可以试着帮一帮。
但是,不能以镇国公府的名义——即便是所谓做好事,但若是太招眼的话,或许在有心之人口中,也要成了博美名笼络人心,从而给祖父惹来麻烦。
毕竟朝廷也拨了赈灾物资,这么做不是变着法儿打朝廷的脸吗?
即便这些赈灾物资根本远不足以帮灾民抵御灾情,甚至还有大半要被各路官员私吞——而那些灾民的逃荒之举,反倒成了朝廷口中的“贪得无厌”、“必是受人指使蓄意乱我大庆民心”。
所以,她是不方便出面行救助之事的。
但好在有一个人倒是很方便——
她家皎皎。
皎皎乃长公主之女,不比她这般身份敏感。
皎皎前几日还同她说,捡了个名叫阿淮的新面首回来,这阿淮本就是逃荒的灾民——皎皎爱屋及乌,见阿淮落了几滴泪,说了些灾民的难处之后,因此为蓝颜一掷千金,这理由多么合情合理啊。
且由皎皎出面,从某种层面来说,也相当于皇室出面。不花银子还能得美名的事情,料想依狗皇帝的出息,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许明意大致有了决定,便将想法说给了祖父听。
镇国公赞同地点了头。
他一贯主张有能力就要多做事,以回报这世间给予的运气,时局造就的运势。
只是,他还是要以自身的经验多提醒孩子一句——
“还需量力而行,事情是做不完的,做善事倘若失了分寸,到最后往往就不是善举了。”
许明意认真地点头。
“祖父放心,孙女记下了。”
……
京城大雨初停,这一日清早,宁阳城中,亦是云销雨霁。
吴恙清晨出门办事,经过隐贤楼,亲自进了楼中,请裘神医过府替其母世子夫人诊病。
薛氏病了有一段时日了。
从京城赶回宁阳时,身子便有些撑不住了,一个不慎染了风寒,便久久未能痊愈。
有些风寒难缠,且若拖得久了,也是能要人命的。
吴恙不敢大意,自前几日便请了裘神医去过,今日则是请人去看看是否有好转的迹象,以及药方是否有需要重新调整之处。
听得楼下吴世孙来请,裘彩儿连忙跑去了父亲房中。
“父亲,我也去!”
“你跟去作甚?”裘神医瞥了一眼女儿。
“世子夫人乃是女眷,世家又重规矩体统,万一有什么是父亲不方便诊看的,女儿也可以帮您啊。”
“就你?”夏神医毫不留情地嘲笑了女儿一声。
反正女儿的病好了一大半了,对待起来也不需要如何谨慎当心如何细声慢语了。
毕竟他这女儿也确实半点没有学医的天赋——从她十岁那年蒙着眼睛替人把脉,结果替一男子把出了喜脉,还兴致勃勃地说极有可能是男孩的那一刻起,他便意识到了这是个教不动的。
“您就当带我去玩玩儿嘛……”一招不行,裘彩儿又换了一招,晃着父亲的衣袖开始撒娇。
裘神医急着走,怕她这么缠下去耽搁了时间,便也就无奈地道:“去去去,让你去。”
父女二人乘着马车,很快跟着吴恙来到了定南王府。
三人来到世子院中之时,薛氏正在待客。
堂中坐着的,是一对衣着精致考究的母女。
这妇人乃是城中知府之妻傅夫人,今日是特意带着女儿上门探病的。
“世孙回来了。”
傅夫人连忙起身,笑着望向走进来的俊朗少年。
她身旁约十六七岁样貌姣好的少女,也起身朝着吴恙行礼,微微抬头看向他,轻声道:“阿颜见过吴世孙……”
跟在裘神医身边的裘彩儿看着这一幕,在心中暗道一声“不好”——见过吴世孙就见过吴世孙,怎么还带自报闺名的?
依她毒辣的目光来看,这必是有敌情没错了!
她就知道,许姑娘回京之后,吴世孙身边必然不能清净了去——她可必须要将人给许姑娘看好了才行!
283 不解风情吴世孙
吴恙微一点头,眼神并未看向对方,只同徐氏道:“母亲,儿子请了大夫前来,给您再看一看。”
徐氏含笑点头,看向裘神医:“多亏了大夫先前的方子,我已是觉得好了许多了,今日就有劳大夫再帮着瞧一瞧了。”
“夫人客气了。”
徐氏便起身,同傅夫人道:“且先失陪片刻了。”
“自是看诊来得更要紧。”傅夫人笑着道:“我同阿颜在此等着夫人便是。”
裘彩儿在心底暗暗皱眉。
世子夫人这边要看病,所谓“失陪片刻”那是出于礼节的客套话,而稍有些眼色的,就该请辞离去了,毕竟诊病乃是私事,避讳些是基本礼数,怎么这位夫人还要继续留在这儿等着呢?
她们要等什么?
等着打吴世孙的主意吗?
裘彩儿就像一只守着鱼儿的猫,任谁靠近那鱼儿一步,就忍不住竖起浑身的毛——只是这鱼她是帮另一只猫儿守着的,除了那只猫儿之外,谁试图接近都不行。
徐氏向那名傅夫人点了点头罢,便在丫鬟的陪同下,带着裘神医去了隔间内看诊。
裘彩儿犹犹豫豫地跟了进去,但只守在帘栊旁,隔着一道半打起的竹帘,戒备地留意着堂中的情形。
吴恙已在堂内坐下,接过下人奉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润喉。
少年气质清贵疏冷,不说话时,便叫人有些不敢轻易主动接近。
傅夫人看向堂外,笑着说道:“夫人院中的那几株绿梅开得倒是极好,只是不知可方便叫人观赏么?”
吴恙放下茶盏,语气平常:“夫人请便。”
傅夫人便笑着点头,带着丫鬟去了院中赏梅。
裘彩儿看得暗暗咬牙。
这是哪门子的赏梅,分明是给人创造独处的机会才对吧?
“不知……吴世孙可还记得阿颜吗?”那身穿上白下粉袄裙,面容清丽娇柔的女孩子轻声问道。
“抱歉,不记得。”吴恙如实道。
女孩子许是没想到他会如此直接,怔了怔,才掩去眼底失落,还算落落大方地道:“不过是五年前偶然见了一面而已,吴世孙不记得也是正常的。”
可……真的正常吗?
她可是宁阳城第一美人,即便五年前她才十二岁,可在城中也算是有些才名了,他竟说不记得?
城中都说吴世孙至今不愿议亲,是个不开窍的,她父亲见过数回,也说这位吴世孙心中只装着族中正事,现下看来果然如此了。
但即便他现在没有议亲的心思也不要紧,她……可以等着他。
他虽只见过她一面,可她却偷偷看过他许多回,因此这几年来上门提亲的人家纵然有许多,但她根本都看不进眼睛里去。
见吴恙没有接话,女孩子又回忆着说道:“五年前那次见吴世孙,实是吴世孙救了我一回呢……还记得,那日我在街上与丫鬟走散,一个人迷了路,躲进了一条巷子里。谁知巷中突然冲出一条恶犬,朝着我扑过来……现下想想尚且觉得后怕,当时若非是吴世孙突然出现,吓退了那恶犬,我还不知要遭遇怎样可怕的事情。”
吴恙微微皱眉,思索着问道:“姑娘口中的恶犬,可是一条大黄狗?”
女孩子赶忙点头:“正是!”
吴恙道:“我记起来了——”
女孩子听得不知是该高兴还是生气。
单看她,他说不记得了。
提到狗,他又突然记起来了?
所以,对她的印象……竟还没有对那条大黄狗来得深刻吗?
但为了保证谈话能够继续延续下去,女孩子只能收起这异样的感受,笑着道:“原来吴世孙同我一样,都还记得此事——当时家中丫鬟寻来,走得匆忙,又因吓坏了,都没来得及同吴世孙道一句谢。”
她也是出了那条巷子,才从旁人口中得知原来那名小少年便是定南王府的世孙。
吴恙不置可否继续喝茶。
见他轻易不肯接话,向来也是被别人围绕着的女孩子难免觉得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然而转念一想,定南王府的世孙,当然同外面的那些人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