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便快步跟了上去。
内监也赶忙跟上。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
对于跟过来的女孩子,吴恙不置可否,未有多言半字。
总觉得对方的做法实在是不太聪明。
“说起来,我刚随父王入京那一日,便见过吴世孙了。”桑云郡主边快步跟在他身边,边说着——实则也不算跟在他身边,因为小七始终不着痕迹地将女孩子隔得更远些。
吴恙飞快地动了一下眉。
燕王入京那日?
他偷偷去送镇国公的时候吗?
见女孩子似乎还要说得更为详细些,而那名垂首而行的内监就在她身旁,吴恙在前面开口,淡声说道:“那日吴某于定安街上,确也见到了王爷入京时的车驾——”
“安定街……”桑云郡主露出思索之色。
吴恙的心情有些复杂。
……看来不聪明的不止是做法。
他本身对不聪明的人并无偏见,但凡是天生之物,皆不该分好坏高低,亦不必有什么所谓优越感,他只是一贯不习惯同不聪明的人来往交谈,因为这对他而言确实十分麻烦。
他向来不喜欢麻烦。
桑云郡主越想越觉得奇怪。
什么定安街?
不是在城外吗?
就是那个什么许将军出征的那一日——
他是不是记错了?
她下意识地正要再说时,一抬眼却见那少年带着随从走在前面,已是将她落下了好一段距离。
她赶忙也跟着加快了脚步。
但因来时特意换了身更为精致繁琐的衣裙,此时走起路来多有不便,而那少年人又仗着腿长的优势,很快便将她甩远了。
待她辛辛苦苦跟着那内监来到皇后娘娘的住处时,一问才知……吴恙竟已经请罢了安,走了!
421 两家的孩子(铭宝是懒洋洋万赏加更)
桑云郡主心中说不出的憋闷与丧气。
这位吴世孙,怎像是一副尤为不易相处的性子?
还是说,世家子弟眼高于顶,皆是如此拒人于千里之外吗?
想她在密州,若主动同哪个男子说句话,对方都不知要如何高兴得意,岂有可能这般冷待于她?
但来都来了,也没有掉头就走的可能,桑云郡主同皇后请安罢,又小坐了片刻,喝了盏蜜茶,适才请辞而去。
“娘娘,咱们可要去太后娘娘那儿?”室内没了旁人,姜嬷嬷遂轻声询问道。
“阿渊才刚走,我若便急着过去,恐会叫人觉得异样。”皇后若有所思地道:“不着急,晚些再过去也不迟。”
姜嬷嬷点头应下。
皇后补了半个时辰的觉之后,睁开眼睛时,窗外已是一片漆黑之色。
“陛下来过……听说娘娘在睡着,便未让人叫醒娘娘。”宫女边替皇后穿衣,边轻声说道。
另一名宫女笑着附和道:“陛下待咱们娘娘一直如此体贴呢。”
“陛下竟是来过么。”皇后语气中尽是讶然。
——她当然知道皇帝来过,毕竟对方说不要叫醒她的话时,声音也并不算低,睡眠一向极轻的她想不被惊醒倒也是一件难事呢。
但戏还是要做的,她若那时醒来,岂不叫双方都很为难吗,如此实在很没必要。
皇后穿戴妥当之后,便去了太后处。
此时太后跟前,正是热闹的时候。
孙太妃,荣贵妃与几位王妃都在。
众人围在一处说着话,直到太后掩口打了个呵欠,孙太妃适才笑着起身,带头告退了。
旋即几位王妃也都相继离去。
荣贵妃是单独走的。
她今日穿着的是银红色玉扣披风,梳的是桃花髻,鬓边一朵月季,愈发衬得人粉面桃腮,媚气天成。
“今日烁儿一直哭闹不停,本宫被吵得耳朵都疼了,此时时辰还早,本宫想四处走走,也好清静清静。”荣贵妃语调淡淡地说道。
心腹嬷嬷闻言低声道:“正因小皇子今日哭闹,晚些时候陛下恐怕会过去,若到时见娘娘不在,恐会龙颜不悦……”
荣贵妃不以为然地道:“那便说本宫来了太后这儿,回来的时候想转一转,便走得慢了些就是了,难道皇上还会因区区小事怪责本宫不成?”
见她主意已定,嬷嬷虽觉不安,却也不好再劝。
荣贵妃望着头顶一轮弯月,扶了扶鬓边鲜花,嘴角轻轻扬起。
……
众人走后,皇后单独同太后说了些明日祭祀的安排。
此时,有宫女寻来,向大宫女知月请示院中事宜,知月屈膝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兰嬷嬷将竹帘轻轻放下,亲自守在帘栊旁。
皇后这才低声说道:“今日阿渊去了臣妾那儿,同臣妾说了两句话……说是要臣妾提醒您,近日在这行宫之中,务必要多加留意些身边之事,以防有人借机对您不利。”
太后听得有些意外。
她意外的并非是这句话,而是——
“这孩子……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她看着皇后问道。
皇后轻一点头:“知道了。”
太后也点了点头,带笑的眼睛里有着感慨叹息:“此次他们父子能够相见相认,于哀家而言,也算是圆满了……”
整整十八年了,不容易啊。
且怪不得她这几天眼瞅着儿子的心情似乎十分不错——怎也不找个机会将此事告诉她?
“这孩子……是何反应?”太后不免问道:“可怪咱们一直瞒着他?”
“阿渊向来识大局知轻重,且心思良善,即便心中是一时接受不了,来日也总会慢慢平复的。”皇后声音很低,笑着说道:“他此番既特意让臣妾来提醒您,也可见已是将您当作祖母来看待了。”
祖母啊……
太后笑得眼睛都要没了,孙儿知道她是祖母了。
“哀家真要好好谢谢你们定南王府……”太后笑着道:“分明是咱们两家的孩子,这些年来却只劳你们一家来费心了。”
“您既说是咱们两家的孩子,又何须再分什么谁费心更多些?更何况,当初若不是您,谁又能将阿渊保下。”说到此处,忆起早逝的长姐,皇后眼底的笑意复杂许多。
如果阿姐还在,看到这样的阿渊,必然很高兴吧。
“这孩子既是让你提醒哀家多加防备,可有说明缘故吗?又或是,究竟是让哀家留意何人?”
皇后轻一摇头:“这个倒是没有。”
太后“啧”了一声:“这父子俩,还真是一模一样……”
旋即说道:“定辰前两日也提醒过哀家要当心,却也不曾说明究竟发生了何事,云里雾里,没头没尾的。”
这话当然就是天大的误会了——
吴恙之所以不曾明言,是因确实不确定即将会发生什么。
至于燕王,更是冤枉。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
儿子没同他说为什么,他哪儿知道为什么?真论起来,他也是懵得不行。
但儿子既然发话了,当老子的便是再懵,那也只能照办——毕竟一句“爹”还没哄到手呢,态度必须端正。
“不管他们了,想来自有他们的道理。”太后端起一旁的茶盏,笑着道:“反正他们怎么说,哀家就怎么做。”
她这一把年纪了,帮不上儿孙什么忙,但乖乖听话不拖后腿且还是做得来的。
“对了,还有一件事,臣妾想着,还是要跟您说一声儿……”皇后含笑说道:“阿渊的身世,现下除了咱们两家之外,另还有个小姑娘也已经知晓了。”
这也是她家中嫂子徐氏昨日才寻了机会告诉她的。
但她总觉得嫂子那模样,与其说是要告诉她多了个人知道了秘密,倒更像是想找个人倾诉“真的很想把人早日娶回家当儿媳妇”的这一急切之情……
“小姑娘?”太后问道:“哪个姑娘?”
“您才见过的——前两日替您把脉的那位许姑娘。”
太后讶然不已:“许将军家的孙女?”
那个长得尤为好看,按起肩来也十分舒服的小姑娘?
可这事怎会传到这姑娘耳朵里呢?
422 又可以了(薛定谔盒子里的猫万赏加更)
看出老人家的困惑,皇后及时解释道:“听说是阿渊拉着人家姑娘一同过去的……”
“……”
听得这简简单单一句、却引人联想的话,太后娘娘只觉得脑海中顿时蹦出了诸多青春年少的美好画面来。
——是她老婆子思想不纯,把年轻人之间的关系想复杂了吗?
“这姑娘啊,可是咱们阿渊如今放在心尖儿上的人。”皇后柔声笑着说道:“您这下不必担心跟着阿渊何时才能开窍了……”
太后听得眼睛亮起——还真叫她才猜着了!
久居深宫,这些年几乎没听着过什么值得开心的新鲜事的老太后,顿时间只觉得一颗心激荡起来,脑子也跟着不受控制了。
许家姑娘生得如此貌美,阿渊那孩子也是像极了他母亲……
老天!
——这两个人日后给她生的曾孙曾孙女儿,那得好看成什么样儿啊!
想到这儿,昨日还同兰嬷嬷说自己这把年纪,估摸着也没两年可活了的老太后突然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两年怎么够?
她还得抱曾孙呢!
“那日人姑娘既是被阿渊给拉去了,定辰必然也见过了,难道他就什么都看不出来?”太后回过神来,开始怪起了儿子:“如此重要之事,他竟也不知同哀家提早说一声儿?人家小姑娘那日又是给哀家按肩把脉,又是开方子的,哀家却是稀里糊涂,只塞了一把糖过去……若是人姑娘将此当作了见面礼,岂不觉得咱们太不看重人家?”
皇后听得有些惊愕。
太后娘娘一贯笑眯眯的,人又沉稳慈爱,说起话来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