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家为此可谓准备颇多。

    上上下下,很是忙碌且欢欣。

    尤其是东阳王,一早便起来选衣袍,修胡子,又叫人取出了那许久不戴用的金镶玉腰带。

    “老太爷倒是比姑娘出阁那日瞧着还要高兴许多呢。”廊下,有仆从说道。

    这且是含蓄的说法,确切来讲,姑娘出阁那日,老太爷的神态是同仇人上门无异——他们甚至做好了老太爷一声令下,就得抗旨把姑娘抢回来的准备。

    另一名仆从白他一眼:“这不是废话么,一个是姑娘离开,一个是姑娘回来,你说哪个让老太爷更高兴?”

    “嘿,这倒是!”

    老爷子的状态也非偶然——上到世子院许缙夫妇,下至许明时,也皆是将高兴二字刻在了脸上的。

    一大早,许明时便带人等在了府门外。

    等了足足个把时辰,听得下人来报,说是马车进了庆云坊,连忙下意识地就要去迎,走了两步又连忙止住——要沉稳。

    直到马车来到府门外,男孩子才装作刚出来迎接的模样上了前去,抬手施礼:“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太子妃。”

    许缙、许昀夫妇也很快迎了出来。

    “今日天儿不算好,起风了,走,去厅中说话!”崔氏笑着催促道。

    一行人便往前厅去,一路说说笑笑着。

    天目也领着天薇跟在许明时身后,听着两只鸟嘀嘀咕咕着,许明时好奇地回过头去——说什么呢?

    是天目在同天薇夸赞他吗?

    许明意瞧见这一幕,不由在心底道了一句——嗯,应是在夸赞的,夸赞他人傻肉多,还管织坎肩儿。

    这场回门宴,太子殿下难得吃醉了酒。

    醉得几乎不省人事,于是许明意只能带着他在东阳王府歇了一夜。当晚,待从祖父的书房中离开后,耳边明时老妈子的絮叨还未散去,便又被母亲和二婶拉着说了许久的话。

    “你明知自己酒量不佳,为何还要屡屡向祖父他们敬酒?”

    翌日,乘上了离开东阳王府的马车,许明意于车内问道。

    坐在那里的人一身神清气爽,半点也瞧不出大醉过的痕迹,此时听许明意问起,语气很随性地道:“难得尽兴,且醉一回。”

    许明意半信半疑。

    怕是故意想找个借口,好叫她在家中过夜吧?

    她正要再说话时,只见对方似察觉到不对,掀了车帘看了一眼,同她问道:“昭昭,这是要去何处?”

    “定南王府。”

    “这个时辰,去定南王府作何?”谢无恙下意识地问。

    许明意笑着道:“自然是敬茶啊。”

    夫妻之间,该是相互的。

    他如此爱重她的家人,替她设身处地思虑一切,她自然也该如此。

    况且,纵然不是为了他,单是吴家长辈们待她这般好这一点,她也该有此思虑。

    吴恙是从吴家走出来的,吴家教他养他足足十八年——

    他喊了十八年祖父祖母和父亲母亲的人,她理应要敬一盏茶的。

    吴家众人未曾想到二人会突然过来。

    起初听到门人来禀,还当是听岔了。

    待人被迎至了前厅,外书房中的定南王放下手中密信便过去了。

    “近日正是忙乱之际,本不必特意过来的。”喝了外孙媳茶的定南王一如既往地肃然,但任谁也听得出,老爷子语气中更多的是以往甚少外露的慈爱。

    “来都来了,还说这些作何……”定南王老夫人笑着道:“若无要紧事,留下用了午食再回去。”

    “是啊,用了午食再走。”徐氏也笑着附和,眼眶仍还有些发红。

    她啊,虽是从许久许久前,便打从心底将昭昭看作了自家儿媳,却如何也没想到竟能喝到这样一盏茶。

    就如同现下……

    用罢午食,还能由儿媳妇陪着在园子里散步……

    定南王老夫人亦满心愉悦欣慰。

    有孙媳妇的感觉可真的是太好了!

    她决定了。

    原定的五日后回宁阳……就让丈夫一个人回去吧。

    须知她身体一贯不好,一把年纪哪里经得起路途颠簸?

    说着说着,竟就有些头疼了呢。

    再转头看一眼孙媳妇……

    嗯,好多了。

    如此看来,她势必得长留京师养病了。

    一行人于午后的园中慢慢走着。

    天目在一条小径的拐角处瞪大了眼睛——

    正所谓仇敌见面分外眼红。

    而大鸟今日登门,本是大摇大摆,信心十足的……平日里两只猫打他一个,这回过来,它也是有帮手了的!

    正是冲着扬眉吐气来的!

    可……这俩猫身后怎又多了一群小兵蛋子?!

    眼看天福天椒领着一群小猫崽子朝它扑来,天目扑棱着翅膀带着天薇就逃。

    等着!

    下回来,它也要带上小兵!

    ……

    比天目的小兵来得更早的,是许昀家的。

    孩子出生当日,正是腊月初八。

    是个男孩儿。

    当天,老爷子来看罢,许昀夫妻便请老爷子给孩子取名。

    刚得了份边境捷报的老爷子大手一挥,道:“就叫许明胜吧!”

    简单明了——多打胜仗!

    至于小名儿么,他就不掺和了,总要给孩子爹娘留点机会不是。

    许昀想了想,思及当日媳妇嫁给他时,二人在洞房花烛夜的那句“就想着喝你家腊八粥”的玩笑话,又想着孩子恰是腊月初八所生,便提议道——

    “不如就叫腊八如何?”

    语毕,便见床上坐着月子的媳妇朝他微微一笑,而后指了指门口的方向——

    许昀会意。

    明白了,这是让他滚出去的意思。

    最终孩子的小名儿还是他媳妇定的。

    倒是没叫腊八——

    叫阿粥。

    许昀不敢提出异议,只是反观那日自己被轰出去之事便显得分外委屈了。

    吴景盈月子里,十分想念天福,于是便使人去定南王府,将这有了媳妇忘了娘的玩意儿强行掳了过来,狠狠地撸了几番。

    天福极不容易从她手下挣脱,看了看那摇篮里的娃娃之后,又于房中四处翻找了一通,连床下都没放过。

    “你找什么呢?”吴景盈不解地问。

    天福跳到摇篮旁,拿爪子比划了一番,眼睛里满是惊异:“喵喵喵?”

    ——你这一窝,就生了一个?!

    吴景盈莫名领会了它的意思,不禁觉得被狠狠地为难了。

    转眼又是春日,东阳王府替阿粥办了场百日宴。

    宴上,东阳王突然起了兴致,要让小孙儿抓周。

    许昀疑惑——那不是周岁时才有的吗?

    但瞥见自家父亲的大巴掌……

    于是一如既往,注重孝道。

    老爷子虽是一时兴起,却也是有原因的——他这个小孙儿,虽才百日,却已能看得出比寻常娃娃壮实得多,能吃能睡能拉,哭上一嗓子能惊动半座王府。

    这样资质不凡的娃娃,百日抓个周不过分吧?

    老爷子说做就做,也历来不理会旁人的目光。

    红绸毯上,摆满了各类小物件儿,胖乎乎壮呼呼的小娃娃伸出两只圆鼓鼓的小手,一只手抓了一样儿。

    左手抓了只小木剑。

    右手中是一本书——细一看,是兵书。

    小娃娃抓在手中不肯松,口中咿咿呀呀叫着。

    四下众人笑起来,连声称赞许将军后继后人。

    许明时站在一旁瞧着,忽然就愣了神。

    坐在椅中的许明意也若有所思地看了那娃娃好一会儿,而后对许明时道:“不是说给阿粥打了顶帽子?”

    许明时忽然回神。

    他从小厮手中接过自己亲手打的虎头帽,替被老爷子抱在怀中的小娃娃戴上。

    然后,他说:“胜儿,戴上虎头帽,长大之后做威风堂堂的大将军。”

    “喔!”小娃娃撅着圆圆的嘴巴像是在回应他。

    许明时咧嘴一笑,却忍不住红了眼睛。

    阿姐说得对,有缘自会再见的。

    ……

    阿粥的百岁宴刚过不久,谢无恙和许明意便被“赶”出了京城。

    赶人的正是昭真帝。

    谢无恙起先是拒绝的,认为自己还有诸多需要静心学习之处,身为储君实在不适宜抛下一切,外出游玩。

    昭真帝听得连声质问——

    学什么?已经优秀至此,还想学什么?

    究竟对自己的优秀有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还能不能给其他人留点儿活路了?

    还能不能让大臣们有点努力的空间!

    况且——

    你自己不想出去,难道不想带着媳妇去走走,去看看?

    山河远阔,万里江山美景,趁着年轻,趁着他这个当爹的还能再干几年,且出去走走罢。

    况且,走在路上,本身便是最好的修行与历练。

    ……

    四月的某一天,晚春明媚,正适宜出行。

    晨光中,两人两骑并肩而行,马蹄踏过春日青青矮草,扬起的青草气息,清新而满含朝气。

    头顶上方,两只大鸟掠过晨曦。

    “先去哪儿?”着男子衣袍的许明意坐在马上问。

    谢无恙笑着答她:“慢慢走,待你想停下时便停下。”

    “嗯!”许明意扬起嘴角,看向前方花草喧嚣。

    但有几个地方她是一定要去的。

    想去扬州,看看江南风光。

    去徽州看山,永宁府看海。

    秋日时,便至西安府,去瞧一瞧满城银杏。

    还有二叔画中的那些大江大河,高峡瓮谷。

    对了,听说顺德、河间之地的皮影戏甚是精妙……且还有驴肉火烧可吃呢!

    待每到一处,便去寻些好吃的,好玩儿的。

    听一听风土人情,逛一逛商铺农田堤坝。

    可取之处便取,漏弊之处便记,再设法循序渐进,逐一改之。

    路总是走出来的。

    道边绿柳如茵,花草杂生蓬勃。

    两道人影于其间驱马而行,笔直的身影渐渐淹没在春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