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威能,果然不是凡人能够揣测的,自己也是交了天大的好运,白捡了这么一尊活神仙回来。
“原来日此!人道之事,变化莫测,我等方外之人,还是少些接触的为好,这并不利于我们的修行,红尘历练,虽有助于我等修行,但也要量力而为,一旦泥足深陷,恐怕道途毁于一旦啊。”
听到毛小方这话,李阳心中了然,看来是慈禧墓的剧情开始了。
“弟子也知道过之犹不及的道理,但身负光大茅山一派的使命,有的时候,也是身不由己啊,而且我道门修士,随时方外之人,但总不能眼看着黎民受难、苍生遭劫而袖手旁观,这让弟子于心何忍。”
李阳说的话,毛小方非常赞同,也知道那才是正理,很简单,若是你心性不够,在红尘中行走,就很容易遭受情绪的影响,一旦心态失衡,贪、嗔、痴、怨等欲念缠身,难以自拔的时候,那也是一个人陷入魔道的时候。
人总是情感动物,总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再加上修道之人,本就有法力傍身,容易惹出事端,一旦心里不平衡,就会产生某种极端的想法,就算是个武人,生还杀人技,那也会杀心自起,又何况是修士,红尘之中,诱惑颇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持得住的。
“你啊你”
笑着指了指毛小方,李阳端起茶杯摇了摇头,他知道,这正是他的为人。
若毛小方变成自己这样,那他也不是自己欣赏的那个毛小方了。
“师伯,你是参透生死,跳出五行的仙人,你说,为何会有朝代更替之劫,每数百年,就会改朝换代,苍生遭劫,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苦思冥想了良久,想到如今中原大地的遭遇,毛小方就不由满脸愁苦,一时感慨良多,
“这就是天道啊,也是人道崛起的步伐”
“你知道,我神州大地的起源在何处,又是如何崛起的吗?”
未免毛小方多想,李阳还是决定宽慰他一下,也许可以借此让他看清人道的真面目也不一定。
“请师伯指点”
见李阳的架势,毛小方立即满脸严肃,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他知道,一旦李阳露出这幅表情,那就是要给他讲道了,而李阳每次讲道,总能让他获益良多。
“这就要从上古时期说起了,我神州大地,原本有九跳水龙,也有九条土龙,这九条水龙,孕育出了万物生灵,天地万象,而九条土龙,则是我神州大地的根基所在了,也是皇道的象征。”
“在上古之时的人王,被称为九九至尊,也是这个道理,到了后来,大禹治水之时,群妖作乱,摧山断岳,禹皇与之相争,大战肆虐整个神州,直到后来铸造出了人道九鼎,这才平息了这场动乱。”
“可惜啊,妖患虽除,这九条水龙,却被摧毁了四条,只余下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五大水系,从此,后来的皇帝就在也不负九九至尊,而是变成了九五之尊,有了缺陷,人道虽然得到了发展,但从此,也没有了上古那通天绝地,可与天地二道并肩的伟力,也为我神州大地就此埋下了隐患。”
第九章 人道变迁【二合一】
说到这里,李阳双眼,好似穿越了时空,看到了上古人道兴衰之始末。
“这是为何?”
看到李阳那沧桑的眼神,和眼眸中,那流淌的时空岁月,毛小凡一时之间,仿佛陷入了那道人道辉煌的岁月。
巨猿参天、大日浴海、人王战天斗地,逆转乾坤,一人独断万古,凭借一己之力,镇压肆虐神州的众多妖魔,那一桩桩、一件件、看的毛小方是热血沸腾,恨不能与之并肩。
“这里,其实就要牵涉到了天道运转,万物胜极必反,人道走到了极端,自然随之而来的,就是衰落了,这也是天道之纲常,人道虽与天道并列,但想要凭借人力胜天,何其难也。”
“我人道上古之时,皇权更替,乃是禅让制,大禹虽镇压了作乱的群妖,但他自身也收到了不可逆转的伤势,导致力竭身死,人王一死,自然要有新的人王即位,但大禹的儿子,却心中不服。”
“就此,我人道的根基被打破,开启了家国天下”
说到这里,李阳语气不由的一顿,他所讲的这些,自然是紫宵老道说的,毕竟他没经历过,紫宵老道,却是离那个时代不远,再加上师门的传承,自然是知道这些上古秘闻。
而这方世界的历史,和多元宇宙大致相同,想必就算细节有所偏差,也八九不离十。
李阳不知道的是,这方世界的道途,正是从人皇大禹那一代,被命运亲手斩断的,因为命运看到了人道的可怕,也畏惧人类的潜力,已经有了一个盘古族超出他的掌控了,他是断然不会让世间再出现第二个威胁的。
“师伯的意思是说,禅让制度,就是我人道的根基”
听到这里,毛小方若有所思,他好像从这其中领悟到了什么,但又总是抓不住。
“然也,自夏朝家国天下的开启,人道就已经走入了崭新的篇章,当时啊,根本就没有什么大路,皇帝为了便于掌控,便大肆的册封诸王,导致本就被削弱的人道权柄,再一次被削弱。”
“因为当时交通不便,说是册封,但鬼知道诸王被分到了那个角落,说白了,到了地方,还不是诸王说了算,虽是名义上的臣子,但却是手握权柄的一国之君,这也为后来夏、商、周、三朝的灭亡,留下了隐患。”
“直到,秦始皇一统六国,定鼎神州,修建驰道,这也导致了皇权的力量,进一步回归,演变成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皇权虽强,但也有衡制,当时的皇权和天下的豪门望族,相互制衡,这一现象,到了汉朝,发展到了鼎盛。”
“可是到了有宋一朝,却变成了君要臣死,而臣不得不死,这是何其的可笑啊,由此,家国天下的弊端暴露无疑,但我神州大地到底是底蕴深厚,虽然没落,但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那些蛮夷之辈,想要入侵,那也得稍作掂量。”
“直到后来草原之上,出现了一个成吉思汗,他的子孙,却打破了这一定律,从此,便有了第一个异族皇朝的出现,这也为我神州,埋下了不可逆转的祸端。”
“清朝入侵中原之后,皇权之鼎盛,发展到了极致,以前的皇族,虽然视天下如囊中之物,但到底也要一块遮羞布来掩盖一下自己的吃相,可清朝这等蛮夷,要什么吃相,直接就变成了主子,除皇族之外,王公大臣尽皆是家奴,就连自称也变成了奴才,何其的可笑啊。”
“正所谓物极必反,皇权畸形成了这样,也为今日的蛮夷入侵打下了结实的基础,数百年的奴役,早就让奴性深入我中原大地百姓的人心之中,从此,骨头软了,自然就要挨打,柿子软了,自然就要任凭拿捏。”
“不过以我神州的根基气运,当然不可能就此遭劫,早晚会出现一个打破乾坤、梳理顽疾之辈,再造一片大好的河山,毕竟我神州可是炎黄之后,乃是人道之正统,人道气运,正是因三皇五帝而崛起,他们对人道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之功,我等作为其的后人,自然也会受到人道福泽。”
一通话说下来,李阳也不由感慨良多,人道的演变,也蕴含着天道之规律,大道殊途同归。
“听师伯今日一言,胜过弟子十年苦修,如此看来,人道演变自有定数,实非人力得以改变,毕竟神通再强,法力再广,也无法根除那深入人心的奴性,只有打破乾坤,才能让腐朽的人道重新焕发生机,是劫数、亦是造化。”
毛小方郑重一礼,此时他看到事物的角度,不由豁然开朗,不再执着于朝夕,也不再执着于眼前。
他也不得不感慨,和李阳这等坐看岁月变迁,一览人道演化的仙人比起来,他们这凡人,显得是太过渺小,这也不由更加坚定了他的向道之心。
“孺子可教也,见毛小方能够有所领悟,李阳很是欣慰,不枉费他今日的一番口舌。”
见毛小方一点就透,李阳很是欣慰。
修道一途,除机缘之外,最讲究的就是悟性,若是蠢笨之人,李阳讲这些,无疑是对牛弹琴,这就很惹人厌烦了,为人师者,最怕的就是遇到悟性不够的蠢材,那只会徒费心里力。
“你要记住,天地万象,没有极恶,亦没有极善,极善极恶者,皆非天地演化之造物,看待鬼物僵尸,亦是如此,枉你能够牢记此言。”
“若你有心普度众生,就需摒弃族类之成见,只问善恶。”
想起将要发生的剧情,李阳深深的看了毛小方一眼,出声提醒道。
在李阳看来,慈禧只是想找回寒蝉宝珠,并无乱杀无辜之意,人家在墓穴里睡得好好地,偏偏有人来到她的墓,后来她也是惨死在了毛小方手中。
对于慈禧死不死,李阳并不关心,他只希望,毛小方能够经过这件事,明悟万物善恶才是根本,能够摒弃种族之观念。
若是一心陷入人道之中,无法超脱而出,恐怕他这一身,都是大道难成的下场。
这却是李阳不希望看到的,他需要帮手,不管是对付盘古族,还是收集天、地、人三书,他都需要有人帮他打掩护。
这方世界的很是奇特,从混沌初开之际,就孕育出了天、地、人三书,以此来承载天道,而天书却是产生了变异,这才有了命运的诞生。
严格来说,命运是这方世界天道的一部分,但天道却非命运,命运也无法影响天道,这就很奇特了,甚至命运都不能影响到他的本体天书,反倒被天书给困住了。
若是没有后来的将臣之后和马家后人,联手打破天书所记载的命运,导致天书重组,命运也无法脱困而出。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命运若是没有强大的载体,他的力量其实是有限的,甚至是不敢直接面对盘古族人。而真正让李阳忌惮的,却是盘古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