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萧琦没有想到的是,这几位老兵油子在听了他不是纯武官,而是还有皇帝钦点的殿试进士同出身的功名。
对萧琦马上变得毕恭毕敬,甚至萧琦都觉得他们些谄媚了。
大家聊了许久后,萧琦从这些人的言语中听出了些许端倪。
也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南宋一直都是以文抑武,文官即便是和武官同品阶,那武将也是要受文官节制的。
像自己这样的文人武官,等同于下来镀金,上升通道那是非常通顺的。
所以这些家伙才会对自己这么恭敬,为的就是现在和自己打好关系,将来能成为得到自己承认的老部下,以后好得到自己的提携能晋升的快些。
萧琦不禁有些无语,难怪宋朝总是打败仗,这些武将都对文官言听计从,让那些不懂军事的文人指挥打仗,纸上谈兵的赵括毁了四十万赵兵的教训都忘了么?
不管怎么样,这些人能这么快都愿意归服自己总是好的。
他和几位老兵油子仔细的商讨了训练细节,而且萧琦现在可是有战阵精通傍身的,他从自己的战阵精通里挑出了,专门对付马队冲击的长矛阵。
前世他倒是看过冷兵器时代的各种战斗介绍,其中重甲骑兵是冷兵器时代公认的杀戮机器。
不过五米长矛阵也是对付骑兵冲阵的最好办法。
萧琦差人马上去申领五百杆一丈六尺的长枪,结果传回消息,说库房倒有早先遗留的三百来枪头,没有枪杆。
虽然不满宋朝的军需根本不知道准备什么,但是既然有三百枪头,那就先领来。
派人去把这些枪头领来,然后命人去找一丈六尺的结实的粗木杆来自己打制枪杆。
经过半个多月的四处寻找,甚至最后找木匠把一些圆木锯了,打造了百来根手腕粗细的五米枪杆,才算搞齐三百根五米长矛。
这些长矛枪杆粗壮,再加上五米长和粗大的铁质枪头,力气小的军士根本无法牢牢的控制这长矛。
萧琦从这五百人中挑出三百相对强壮的军士,让他们操练长矛阵。
长矛阵其实只要臂力够,非常简单,只要每人快速的挖出一个浅坑,把长矛的末端顶在小坑中,枪尖斜指向敌人骑兵冲阵的方向。
挖个坑顶枪杆是为了防止长矛被马匹撞飞,这样长矛有借力的地方,基本上只要骑兵冲过来,那要么是长矛被撞断,要么就是战马和骑兵被穿在长矛上。
无论什么情况,那些战马和骑兵绝对非死即伤。
这支长矛队由萧琦亲自训练,因为宋朝在平原无法跟金国骑兵抗衡,很早就只能靠着城墙防守,长矛作战基本已经被放弃了。
不然库房中怎么会只剩下几百个,不知道多少年前遗留的枪头,枪杆都没有。
萧琦在这边弄出的动静不小,但是萧琦虽然年纪不大可是他是皇上钦点的殿试进士,又是皇上亲自封的武功大夫官职,所以虽然他只是从七品,也没人没事来找他的麻烦。
只是期间那位宦官跑来一趟,询问萧琦弄那么笨重的长矛做什么。
萧琦跟这位宦官解释了长矛阵的用处,并且告诉这位老中官,在平原遇到骑兵,如果没有长矛阵,那么等待步军的就是被屠戳。
那位老中官听了萧琦的详细解释之后满意的走了。
这位宦官的到来,不禁让萧琦这支五百人的队伍对他更加的恭敬,就连他的上官和府官那些三四品的大员,都对萧琦客气了不少。
毕竟能和皇帝身边的人有交集,那可是他们这些三四品大员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萧琦抱有好意,其中建康府的团练副使就对萧琦非常的厌恶。
因为不仅是萧琦占走了他打算卖个高价的这个肥缺,还因为他的后台给他透露消息,让他想办法把萧琦派上战场,最好让他战死。
虽然不知道他在朝中的那位重臣为什么要这样,不过既然自己的靠山发话了,那照办就是了,自己可是全都依仗着这个后台才有的今天。
要是不听话,人家只需一句话自己丢官是小,说不定脑袋都保不住。
萧琦不知道有人要暗算自己,他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明白为什么要对自己下手。
有时候这种仇视非常莫名其妙,在古代的官场,一些位高权重的人,或许就是为点小事就能迁怒别人,使得那人莫名其妙的就家破人亡了。
不知情的萧琦一直在努力的训练着这三百长矛队。
他把这三百人分成两队,一队二百人作为主力正面列长矛阵迎击敌人。
另外一百人作为机动队,防止马队突然变相袭击别的方向。
而另外的二百人被编成了刀斧手队,目的就是砍杀掉入长矛阵中的骑兵,或者砍死受伤倒在阵中的马匹,省的长矛阵被搞乱。
萧琦给他们唯一的一次训话很简单,就是一旦跟骑兵对上,如果胆小转身就跑那肯定是死,你们谁能跑过人家的战马?
只有忘掉害怕,用长矛阵顶住骑兵的冲锋,只要那些骑兵被阻挡住,那么无法冲锋的骑兵绝对不会是我们的对手!
这些军士虽然都是老兵油子,但是多少都是上过几次战场的。
对萧琦的话完全信服,他们可是见过看到骑兵冲锋就吓崩溃的一支队伍,最后被人家砍杀的一个不剩。
他们身为军士,当然也清楚现在金国正在攻打大宋,自己要是想着在战场上活命,就得必须认真的操练这长矛阵。
他们也明白这个长矛阵对骑兵冲锋是有效的,所以都很自觉地每天扛着沉重的长矛,认真的操演这萧琦给他们制定的各种战术。
现在南宋的粮食还是很充足,这些士兵虽然不能大鱼大肉,但是每天两顿饭还能管饱。
宋朝的时候,都是一天两顿饭,晌午一顿,晚上一顿,没有午饭一说。
萧琦初次领军,当然也没有那些老军官的那种克扣军饷的恶习,他不克扣军粮,下边的那些都尉队将当然也不敢像之前那样做的明显。
没过多久他的这一营人马,训练刻苦,饭菜又跟得上,很快就变得身强体壮,成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强军。
第三十一章 强军雏形已成(求收藏)
萧琦这支五百人的步军,成了健康城众多军营中的另类。
虽然其他的军营,也在各自将官的带领下日夜操练,可是萧琦的这五百人的操练却与众不同。
萧琦的要求非常简单,那就是必须令行禁止。
所有人的动作必须整齐划一。
他要求各个都尉负责各个队将,队将负责各个伍长,伍长严格约束自己的小队。
所有人必须严格按照命令行事,不许有丝毫的犹豫和错误。
萧琦知道,现在能做的就是让这些人形成条件反射,只有这样,到了真正面对骑兵冲锋的时候,才能在心中慌乱的情况下,依照平时长久的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机械的保持长矛队型。
没有人不怕死,在对方骑兵冲锋地动山摇的情况下,没人心神不会受冲击。
为了防止到时候士兵崩溃,萧琦多次在大家训练的时候告诫他们:
“到时候如果真的碰上了金军的骑兵冲锋,一定要保持队形,那时候你们肯定会心中慌乱。
但是无论再怎么慌乱也要保持长矛阵的队形,听命行事,违令者斩!
丑话说道前头,谁到时候因为害怕乱了队形,伍长必须斩了他换人补上。
不然被金国骑兵从混乱处冲入长矛阵,会害死我们所有人!”
这些人都是当兵多年的老兵,自然知道萧琦说的是真的。
以前溃逃,那是领兵的人没有应对的办法,自己已经逃了,这些兵油子当然跟着逃。
现在萧琦的路数跟之前的将官完全不同,这些兵丁以前也不是没有打过胜仗。
再说现在这个官长不克扣粮饷,大家都吃得饱,对萧琦从心中感激。
而且像萧琦这样不光是皇上亲封的官职,还有皇帝身边的中官前来探望过,这明显是皇帝看重的人。
谁都有私心,能跟着前程一片光明的人,自然自己的前途就会平坦很多。
日子久了,这些人私下也都相互告诫:本来当兵就知道是生死未知的事情。
既然有机会博个好前程,那拼一把又如何!
军心定了,以后的事情就好办的多,大家都积极训练,萧琦的战阵精通,自然就在这五百人的队伍中被更多的运用。
经过这些日子的了解,萧琦也知道了这一营人马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是那个皇帝赵眘从各营中,临时选出的五百人新立的一营,现在连名字还都没有。
萧琦有些明白了,这皇帝赵眘似乎专门为自己弄得这个小部队。
虽然不知道这皇帝的意思,不过萧琦倒也乐得有机会开始为完成自己的夙愿任务做准备。
萧琦知道能让这些士兵真正听自己的,还得让他们真正的服气才行。
为了让这些人能更有效的执行自己不许乱队形的军令,他甚至告诉这些士兵,即便是自己陷入了敌人的围攻之中。
他们也不许乱了阵型去救自己。
当时那些士兵就蒙了,这时代哪有自己的兵看到主将被人围攻,不去解救的道理。
萧琦也不多说,拿着自己的霸王枪舞了一遍,然后告诉他们,谁能拿着自己的枪,照着自己刚才的样子舞一遍,自己掏钱请他吃肉!
结果几百人争相去试,能拿起来舞得动的只有十几二十个,但是舞成萧琦那样看似水泼不进的一个也没有。
不过萧琦还是把那二十来人挑出来,命人买了二斤肉来,给他们单独炒了顿荤菜,让他们大吃一顿,并且记下了他们的名字。
这些人最起码一身的蛮力就不错,而且只是看着自己练了一遍霸王枪,就能模仿着练几下。
说明也是有些资质的,以后有机会,这些人自己要想办法留在自己身边,作为自己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