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洛亭老爷子在世,做出来的味道怕是也和眼前相差无两。
陶典喝了口水去除嘴里的味道,面色不变,筷子已经伸向了青虾卷汆。
青虾只剩了虾身虾尾,红白相间的身躯带着艳红的尾巴。虾肉与虾尾的勾连紧密,看起来就是肉质紧实的好虾。
一只虾入口,纯鲜之味,不过如此。虾肉吃起来十分的鲜美,吸足了
虾头虾脑的高汤,醇厚中又带着青虾独特的清甜,原汤原味,本味至极!
而这道菜中的两点不止于此,还有笋,与那独特的糟姜片!
入虾汤的糟姜片早已化去了一身的辛辣,酒香与鲜香裹着微微的辛香入口,独特至极。
即便这道青虾卷汆的做法与凤尾虾,汤大玉其他现代的普遍做法极为相似,可这糟姜片却是洛家楼这道菜最关键的一绝,无可取代。
青虾与糟姜片入肚,陶典的心情尤为复杂。
如果早几年这姑娘接手洛家楼,怎会落得如今这样。
水龙子属于汤菜,小盅肉丸汤,但又带着单独的蘸料碟,这也是一绝之处。
圆头圆脑的小肉圆子,不像是狮子头,也不像四喜丸子,本身没有浓油赤酱,却需要另一道蘸料配合,才能更加凸显它的味道。
肉圆子的表面光滑极了,用筷子夹住,蘸在碟子里的山葵汁子入口,陶典蘸着的有些多了,肉圆嫩滑带这些醇香,蘸汁清辣爽口,刚好抵消了那一份的厚重,吃起来清透许多,又格外的利口。
陶典继续喝水,这道水龙子,梁王府也上了这道招牌菜,罗庸将那肉圆子的内馅改过,吃起来肉香更足,但搭配着独门汁子却不合了。
但眼前的这一道水龙子,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三道招牌秘制菜,若让陶典来品评,便是洛家楼全盛之时,她这一手都是当仁不让的主厨。
他还没有再伸筷子,洛樱已经把醋笋推到了他面前。
陶典伸了筷子,洛家楼的腌醋笋呀,这是多少老饕念念不忘的那一口。
菜名叫醋笋,光是看着都以为是用醋来腌制的,京城的这些“吃主儿”没少在私下里研究过到底是怎么腌出来的这个味道。
可多少人怎么实验都腌制不出来洛家楼的那个味道,直到洛家楼倒闭,依然是无人知晓,一直都是未解之谜。
这腌醋笋的秘方,连罗庸都不知道,随着洛亭老爷子的离世,仿佛就如同那些不传之谜一般,彻底消失在了世上。
洛樱此刻若是知道陶典的想法只怕会失笑,这醋笋真不费什么工,只不过虽然叫了醋笋的名头,做法却与醋没有半点关系。
这醋笋可废料,要用上好的毛笋扁笋,先用笋汤混了糖霜白梅,再加上姜汁调和好,之后放入竹笋进行腌制,全程没有醋。
陶典夹起一块醋笋,本应玉白的竹笋染了一层浓色,带着几分的透亮,还有那闻起来的淡淡酸香都和记忆里的醋笋一模一样。
一口咬下去,笋子吃起来极为清脆,咬起来不费力,十分的嫩,酸中带甜,还有着些许的辛辣口感,清甜笋香与若有似无的梅香四溢,就是这个味儿!
陶典强忍着夹第二块的冲动,他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看向坐在父女二人对面的年轻姑娘。
“陶叔叔,我姓洛名樱,祖父洛亭。”
“这菜可合您的口味?”
洛樱这一席话说出来,陶典可算是“终于等到你”了。
从看到桌子上菜的那一刻,四样能够代表洛家楼全盛时期的菜品,正明明白白地告诉陶典,我就是你想的那个人。
我知道你是谁,但咱们吃完这顿饭再说话。
请陶典来吃这顿午饭,是试探,是邀请,是请其品尝评定与选择。
他吃的满意了,饭后所谈自然接续下来,所求何事都好说。
若吃的不合心,那吃完这顿饭也就结束,一切休提。
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更何况这顿午饭是陶典很长时间以来难能满意的一餐,吃的高兴舒服,吃到了曾经以为在也吃不到的东西,自然是无比舒心。
“很合口。”
“六年了,能够再次吃到洛家楼的招牌菜,这醋笋的味道可让我想死了。”陶典带着几分感叹说着。
洛家楼名菜众多,可他偏偏独爱这一口每桌赠送的醋笋,他们家老爷子更是喜欢用醋笋下酒,能再吃到,实在是太好了。
“洛家丫头,你既然叫了我一声叔叔,我就把你当侄女说话,你把这洛家楼的牌子打在这北城,心里是怎么想的?”陶典明知道她有所求,但被这顿饭勾的心痒痒,自己先问了出来。
“官方非遗‘洛家菜’传人的申请,我还需要一位证明人。”
陶典的眼神一震,如今非遗“洛家菜”的名头挂在梁王府罗庸身上已经五年。
一名非遗传人失去资格,传人易手,她这是要直接扒了罗庸的皮!
陶典看着她把醋笋的小盘子往回撤,连忙正色开口。
“你也是看着长大的,侄女说话叔叔哪有不帮的道理,证明就包在我身上了。”
洛樱又快速地把醋笋盘子推了回来,“那就多谢陶叔叔了,您喜欢这醋笋一会我给你装点带走。”
陶典一喜,还有这待遇了?
大侄女没白认啊!从前在洛家楼吃那么多次也没给带走一包。
下一秒,就听被晾在一边的闺女陶然凉凉开口:“带走啥啊,现在搁着住酒店也没地方放,还是过来吃吧。”
陶典的笑容一滞,闺女说的对啊,这是北城不是京城,不在家,带回酒店都没法吃。
到头来还是得过来才能吃到,他和醋笋的缘分,难道天生如此,总是要经历分离?
不过话说回来,这大侄女厨艺这么好,怎么只做早餐?
第73章 玉露霜
一顿午饭之后; 洛樱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来自老陶家认定的“证明书”,这样一来,今年国家级官方非遗评定的基本材料都已经准备完成,今天她就要直接进行申报; 之后等待官方的消息了。
而陶典也美滋滋地得到了一份来自于新鲜出炉大侄女的保证; 等到他回京之前; 大侄女会单独给他装上一坛子的腌醋笋吃去。
了却了心中的一桩事,洛樱心情也好极了。
陶典带着下班的陶然出门; 店内又只剩下洛樱自己了。
她翻着手机; 登陆上了【民以食为天】的微博账号。
洛樱刷微博的时间基本都固定在每晚上; 得自己忙完所有的事情之后才会看上两眼。
【民以食为天】的微博账号一直保持着一周内更新一到两个美食视频的规律。
当初因为沈湛“无心点赞”的风波早已过去,但仍有许多粉丝始终关注着洛樱的这个账号。
华国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每个人,每一天都少不了吃。而【民以食为天】这个账号所发布的美食视频; 从源头开始制作; 流程紧密,整体的完成度来讲没有多么唯美好看; 但确实实打实的教学。
而美食视频发布的内容,也可以说是从古法名菜; 到家常小菜都有涉猎; 无论是看个新鲜,还是学习一下上手制作都是可行的。
店里早餐繁忙,录制视频她全靠立着一个三脚架,其余全靠自己三脚猫的后期与剪辑。
如今洛樱每日的行动已经是十分的规律,早起营业,关门之后收拾好,下午睡了午觉之后出门买菜预备着晚上的菜品; 晚上营业结束后会预备第二天一早的东西。
细细算来,事情还是真不少。
而录制美食视频的功夫基本上是找了哪一日的空档,视频自动拍摄倒是不需要多少时间,只是加上字幕处理好,弄完基本得花上一周的时间。
前两天做的野菜,洛樱除了香椿与枸杞头,还买了些别的,二月兰,榆钱儿,一并做成了野菜全席录制在了视频当中。
洛樱慢悠悠地把剩下的视频剪完,检查了一下字幕有没有遗漏错误就进行上传。
《三月的野菜:香椿芽,枸杞头,二爷兰,榆钱》
新视频显示已经上传发布成功,洛樱才有心思翻了翻之前发布的视频微博评论。
“博主博主,之前照着你的方法做了刀鱼馄饨,非常鲜美好吃!学到了!来交个作业,图片jpg”
这是按照之前洛樱发布的第一个美食视频《刀鱼馄饨》方子做成后交作业的。
“请问一下老师,破酥包子的酥,必须要用猪油来起酥吗?黄油行不行?”这是提出替换食材问题的。
“博主怎么好像僵尸号一样,发完视频从来都不回复的,到现在一点交流都没有。”
“现在也有七八个美食视频了,我看了下拍摄的背景是个挺大的厨房,而且做饭的手上的茧子,可能博主的岁数比较大了?不太会玩微博?”有人如此猜测着。
因为只发布视频,没有真人出镜,也没有带货营销什么的,虽然之前沈湛带来的热度早已消散,但因为对于美食本身的喜爱,粉丝不知不觉地还在增长。
当初被沈湛引流了八十多万的粉丝,如今已经突破九十万冲击一百万大关。
而之前发布的视频微博下边也是有着上千条关于视频本身的讨论,不管是厨艺小白,主妇主夫,美食博主都会品评一二。
只不过由于大家手法与基础的不同,提出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
洛樱想了想,准备把每个视频底下提出比较多的厨艺问题单独挑出来,发布新的长微博进行回答。
忙完了微博上的这一通,洛樱看了眼时间,今晚上除了正常的套餐之外,她要多准备一道点心。
玉露霜。
昨日金嘉带来的那位女星沈之宴询问她是否知道这道点心,洛樱自然是知道的。
这道点心她记得清楚,先帝巡游江南之时吃到这点心龙颜大悦,甚至亲自为这点心取了“玉露霜”的名字。
那位做点心的师傅当然没有随御驾回到宫中,只是把这点心玉露霜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