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始观看和传播。
或许以前,冯一帆的各种做菜视频,总会有人在
但是这一次的《三头宴》,可以说看了的人全部陷入沉默。
因为光是处理猪头和鱼头的过程,已经是足以让所有人闭嘴了。
无论是整猪头进行剔骨,还有经过烹煮后的鱼头进行拆骨,真的都让所有人看得是震撼不已。
包括那些沉浸在厨行中多年的厨师们,见到这些也都是无话可说。
因为这两样都是绝对技术活,真不是一般厨师看一看就能干。
哪怕是那些老厨师,可能光是看也未必能够完成。
随着网络上看视频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更多人对视频进行的传播,真的是一下子让冯一帆的《三头宴》彻底冲上了热搜。
三头宴冲上了热搜后,大家倒是并没有着急去讨论关于冯一帆和苏记的话题。
反倒是让另一个话题被更多人提出来进行了谈论。
“你家乡有什么特别的宴席吗?”
这个话题自然是在网络上引起了极高的讨论。
大家也都是纷纷发表意见,说出自己所能知道自己家乡的各种宴。
这么一来,还真的是让“家乡宴”成为了热词。
在网友们的讨论下,不少人开始好奇,究竟自己家乡被人提及的那些宴,如今是不是还有人能够完美的呈现出来?
这个问题,又是引发网络上的一片讨论。
“恐怕我老家的那个宴,早已经没有谁能够完整的做出来了吧?”
“是啊,感觉我老家的也是呢。”
“其实之前三头宴也没有人能做,多亏有冯大厨。”
“这还是要说,冯大厨确实厉害,能够复原出《三头宴》啊,真的是好厉害。”
“当然,毕竟人家是五星大厨,也是国内的真正高级烹调技师的。”
“对啊,而且人家可是师承国宴大师的弟子啊。”
“真的好希望,我家乡的宴能有人做出来。”
“我也想啊,真的好希望。”
……
而趁着这股热度的时候,庄道忠抓紧和中华菜菜单那边联系了,然后直接发布了中华菜部分菜单,上面赫然有《三头宴》在列。
这么一份菜单出现了,并且首个被写上菜单的宴席,便是冯一帆烹饪的《三头宴》自然是让冯一帆的名声更响。
在中午的苏记,有食客看到了网络上的消息,赶紧举着手机喊道。
“大家快看网络上,冯大厨的《三头宴》已经被列在了中华菜的菜单上了。”
听到有人喊,大家也都是纷纷拿出手机去看。
冯若若、杨小溪和陈瑶霏听到了,也都是凑到各自的爸爸妈妈身边去,让爸爸妈妈拿出手机来给她们看看。
苏若曦也是拿出手机来看,在女儿凑过来的时候,她也给女儿去看了。
并且她还念给了女儿听,网络上中华菜菜单上对《三头宴》的一些述说。
冯若若听后兴奋说:“呀,爸爸好厉害,三个头的宴也好厉害。”
苏若曦笑着说:“是啊,爸爸很厉害。”
旅行团的老人们看了之后,也都是纷纷表示,他们错过了三头宴实在是可惜。
“哎呀,竟然错过了三头宴啊。”
“真的是好可惜。”
“对啊,看了视频真的好厉害这个三头宴。”
“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吃到啊。”
“不要说吃了,能亲眼现场看看我也很满足啊。”
……
《三头宴》是真的让冯一帆获得足够的名声,并且以真正的厨艺征服了别人,让很多曾经对他有过质疑的人都闭上了嘴。
或许在见识到冯一帆亲自做三头宴前,不少人会觉得冯一帆是个花架子。
觉得他不过是在国外学了一些东西,带回到国内来进行了一些改良,根本不懂得国内的一些传统东西。
但是三头宴一下子打消了很多人的这份质疑。
大家明白,冯一帆不是什么花架子,人家是有真功夫。
不但是能够在国外,让一家濒临倒闭的餐厅,重新拿到三星,成为国外皇室都邀请的顶级餐厅。
更是拥有着非常扎实的基本功,能够把国内传统菜肴做好。
他更是能够把可能已经算是失传的菜做出来。
这一切,真正让大家认可了冯一帆,认可他是真正的顶级大厨。
有了这样的认可,对冯一帆之后想要推行的东西也是一份助力,很自然能够被更多人所认可。
不过暂时,冯一帆没有去考虑那些,他依旧是要把每天的烹饪做好。
把苏记和若餐厅经营好,依然是他最要紧的事情。
第1061章 独一份手艺大胆的创新(求订阅)
旅游团的老人们一边聊着天,一边等待着他们多点的餐食上桌。
一些老人悄悄凑在一起谈论着,关于苏记菜单上那些照片,和上桌时候的样子会不会完全一致的问题。
“你们说,菜单上那些那么漂亮的面条,真正上来之后,会和菜单上一模一样吗?”
“这个应该会不一样吧?”
“为什么会不一样啊?”
“你们想啊,菜单制作的时候,拍下来肯定会是做的最标准一碗面,可是营业的时候,那么多人,那么多不同浇头的面需要及时上桌,哪里还有那么多时间去进行摆盘呢?所以肯定会不一样。”
“这个我同意老孙的话,我也觉得,不是不相信冯大厨的手艺,确实是人那么多的情况下,恐怕是来不及摆出来的。”
“那你这还是不相信冯大厨的手艺嘛,我就不信,我觉得冯大厨手艺值得信任。”
另一位老人说:“冯大厨手艺值得信任,可是其他人呢?”
这么一说,倒是把本来支持的老人给说得有点懵。
就在老人们谈论的时候,第一批的面已经出锅了,然后服务生开始把面条分别按照号牌给每一位客人送去。
当面条送到了旅游团老人们的面前,一群老人顿时都哑口无言。
每一碗的面条,真的是和菜单上的照片一模一样。
每一份摆盘都非常精致。
或许一些浇头摆放位置有所不同,但大体上看真的和菜单上照片一致。
甚至如果对照菜单,尤其是把菜单先给遮挡在面上,然后再缓缓拉开,会给人一种仿佛从菜单里直接被端出来的感觉。
老人们愣了良久,终于还是带着浓浓敬佩感叹起来。
“厉害啊,真的是厉害。”
“是啊,居然能在这么赶的情况下,依旧保持这样的成品,实在是太厉害了。”
“看起来,冯大厨的后厨,每一位都是很厉害的大厨啊。”
……
此时一位老人向后厨里喊道:“冯大厨,我觉得你们这份手艺,简直可以上国宴了。”
隔壁桌正在一边吃,一边看视频年轻人,听到老人的这么一句话,也是立刻附和。
“没错啊,冯大厨,你们这《三头宴》一亮出来,再加上这些浇头面,感觉简直可以横扫国内的厨艺界。
不对,连国外的也可以横扫。”
旁边同伴笑着说:“对对,横扫全球。”
冯一帆听了走到后厨前,笑着向众人抱拳说:“谢谢大家抬举,我们苏记和若餐厅只是小餐馆,还不能去竞争什么国宴的。”
听到冯一帆的话,在场的众人纷纷表示他太谦虚了。
正在看有关三头宴视频的年轻人说:“冯大厨,您真的太谦虚了,光是您这三头宴,全国如今已经是没有人能做了,我觉得光凭这一桌宴席,您也绝对能够成为国宴大厨的。”
一边说,年轻人还一边举起自己的手机,把正在看的视频亮一亮。
冯一帆笑着说:“其实《三头宴》或许如今一些普通饭店餐馆厨师肯定都做不了,但国宴的大厨们,还有一些顶级餐厅的大厨,应该还是能做的。”
这话冯一帆倒是没有说错,毕竟当初爷爷苏泉晟是国宴大师。
在回来经营苏记前,也曾经是在国宴上带过不少的人。
所以国宴上的一些厨师,以及那些从国宴退下来,进入顶级酒店的厨师,多多少少还是会做一些。
只不过,真要说起来,可能那些曾经跟随过爷爷苏泉晟的厨师,都未必能够比冯一帆做得好,做得更加正宗一些。
此时,一位老人突然开口说:“冯大厨,我觉得你们应该把三头宴的标准定下来,三头宴应该搭配哪些菜?是否会有哪些的变化?这些都应该确立出一种标准,这个标准可以让很多人更了解三头宴。”
这位老人的话,倒是一下子提醒了冯一帆。
他有着建立一个国内餐厅标准评级打算,可是一直以来他有些不知道从哪里去下手?
而且他始终也是觉得,自己在国内的名望可能还不够。
如果贸然挑头提出一套国内餐厅的标准评级,会受到不少人的质疑。
但是如今这位老人给了冯一凡另一个方向。
他可以先从确定三头宴的标准开始。
这算是一个试水,可以去尝试看一看普及的一些过程,为之后的一些标准评级进行一个试探。
而且,如今国内可以说能够完整做出三头宴的只有冯一帆,那么也不会有人质疑。
想到这里,冯一帆向那位老人说:“大叔谢谢您,您这个点子确实是给了我启发。”
听到这,老人也是笑着说:“哈哈哈,我们还是很期待冯大厨您的标准。”
冯一帆也是笑着说:“好的,我和我的后厨团队会好好努力。”
接下来,冯一帆他们依旧是继续在后厨里忙碌。
旅游团的老人们品尝了苏记的面,还有苏记中午提供的一些小菜,也都是赞不绝口。
尤其是苏记的一些面条和小菜会根据客人口味做出调整,这更加是让旅行团的老人们吃起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