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冯若若和陈瑶霏也都被抱了起来。
冯若若一边张望,一边问:“溪溪,是你妈妈吗?”
陈瑶霏也问:“溪溪,你妈妈和电视台的人一起过来,是拍电视台节目吗?”
杨小溪张望了一阵,才扭头回答两个好朋友:“我妈妈昨天晚上说,今天她们电视台要过来拍节目的,所以这肯定是我妈妈。”
冯若若听到,在奶奶怀里努力伸长脖子,努力向街口的人群里面去看,想要看到溪溪妈妈。
只不过,街口已经围了不少人,而且电视台也还在进行布置,所以根本就看不到杨小溪的妈妈。
张望了半天,冯若若有些失望说:“没有看到溪溪妈妈。”
卢翠玲安慰小孙女:“人太多了,而且人家还在布置呢,还没有开始拍,溪溪妈妈是主持人,肯定要等布置好了,开始拍才会出来的。”
陈瑶霏在爷爷怀里问:“那我们是不是要靠近去看看呢?”
杨志毅扭头说:“我们现在不要过去,那边人太多了,我们还是先回若若家餐馆去,你们是不是忘记,还要吃若若爸爸的点心啊?”
这次杨志毅说到了点子上,一提心,三个小女孩顿时醒过神来。
“呀,我们忘记要回去吃点心。”
“快点,爸爸我们快点走。”
“爷爷你放我下来吧,我和若若还有溪溪要跑去吃点心。”
三个小女孩主动下来,手牵着手赶紧向着苏记奔跑。
几位家长见状,也是赶紧跟上,并且还在后面喊着:“慢点跑,你们三个看着路啊,不要撞到别人了,慢一点,慢一点。”
三个小女孩还是很轻车熟路,迅速在老街上一路跑着,来到苏记门前,便冲进了苏记。
进门后,冯若若第一件事,那自然是环顾一圈,要看看今天姥爷餐馆里有没有客人?
还好,让冯若若这位小老板满意的是,今天爷爷餐馆里已经有了一桌客人。
虽然是只有一桌客人,但是和昨天一桌没有比较,已经让冯若若很满意。小姑娘觉得今天姥爷餐馆生意肯定比昨天好。
接下来,三个小女孩跟姥爷打了招呼,又跟收银台里若若妈妈也打了招呼。
之后,三个小女孩没有停歇,就奔着后厨的门冲去,这一刻为了吃点心,三个小女孩真有那么点百米冲刺的味道。
当然,没等孩子们冲进后厨,冯一帆已经端着点心从里面走出来。
看到爸爸出来,冯若若笑嘻嘻地问:“爸爸,你怎么知道我们回来啦?”
冯一帆微笑回应女儿:“因为爸爸和我们家小宝贝有心灵感应,若若小宝贝一进门,爸爸就能感觉到,所以爸爸自然就知道啦。”
听爸爸这样说,冯若若瞪大眼睛,有些不可思议地打量着爸爸。
杨小溪在一边惊呼:“哇,若若,你爸爸好厉害呢。”
陈瑶霏也跟着说“对,若若爸爸好厉害,有超能力的。”
三个小女孩这一刻,都觉得冯一帆有超能力。看着三个小女孩围着丈夫欢呼的样子,苏若曦撇撇嘴嘀咕:“什么超能力,还不是盯着时间一直算着。”
事实是,冯一帆带着妻子一起在后厨里做好了点心,就一直盯着墙上钟,几乎是数着秒等女儿回来。
计算时间的同时,冯一帆也是一直都在专心听着外面的动静。
三个小女孩进门时候的动静,自然是让冯一帆给听到了,所以他才能够很准时端着点心出来。
不过看到三个小女孩那样开心,苏若曦自然是不会点破丈夫的。而且今天丈夫也确实教了她新点心,所以就让丈夫在女儿面前小小嘚瑟一下。
早上,因为卢翠玲打电话回去,让老伴冯建东帮忙找乡里木匠问桌子事情。所以婆媳俩乘坐公共汽车转悠了一圈,便早早返回苏记。
毕竟中午依旧算是苏记最忙的时候,现在中午过来吃炒饭和面条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
当然,更多稍远一些的上班族,都是来店里打包带走去吃的。
在中午忙碌结束,午后休息的时候,冯一帆让徒弟在餐馆里帮忙添水,让岳父和老食客们聊天品茶,他就带着妻子后厨做点心。
今天的点心呢,也是一个比较简单,但是却非常好吃的甜品,椰蓉小酥球。
原料就是:椰蓉、黄油、低筋面粉、细砂糖、蛋黄、牛奶。
制作的过程,基本上就是用搅拌器,在一个盆子里将先是将黄油、细砂糖、蛋黄给打成糊状。后面筛入低筋面粉,加入牛奶和椰蓉给搅拌均匀。
最后再一个个搓成小球,在表面上再滚上一层椰蓉,摆放在烤盘里,放进烤箱烤制就可以。
简单的制作过程,苏若曦几乎是一遍就会。
制作完成,那浓郁的椰香味扑面,让苏若曦也是忍不住食指大动。一个人就吃掉了半烤盘,也是幸好冯一帆准备的材料多。
三个小女孩,看着爸爸手中盘子里一颗颗金黄小球,很自然也闻到了椰香味。
“爸爸,这个好香。”
“真的好香,肯定很好吃。”
“是椰子香味。”
冯若若又问:“爸爸,这个是什么点心呀?”
冯一帆微笑着说:“这个呢,叫椰蓉小酥球,是爸爸和妈妈一起做的哦,霏霏刚才说的没有错,这个香味是椰子香味,来,尝尝看。”
三个小女孩没有迟疑,一起伸手一个人拿起了一颗。
嘎吱……
一口咬下去,酥脆的小球被咬开,然后便是满口浓郁的椰子香甜味,三个小女孩觉得真是好美味。
真的是酥脆有美味,三个小女孩吃的是满脸笑容。
冯一帆端着盘子,把三个小女孩领到妻子身边,让三个小女孩在妈妈和姥爷这边慢慢吃。
“好啦,若若你招呼小朋友慢慢吃,爸爸要去后厨忙啦,那边客人已经在等着了。”
冯若若嘴里还吃着小球,小腮帮子鼓鼓的,但还是很努力说:“爸爸,加油。”
冯一帆轻轻摸了摸女儿小脑袋,然后看到女儿两只手放在嘴上,一起给自己一个大大飞吻,冯一帆也是伸手给抓住,还是按在自己心头上。
“爸爸收到,谢谢若若。”
言罢,冯一帆转身,还先给那一桌客人说了一声:“抱歉,给女儿拿些小点心,你们的菜马上就会上来的,请稍稍等一下。”
客人看到这样有爱的父女,自然也都是表示理解,愿意稍稍再等一会。
等爸爸进了后厨,冯若若端着盘子里小点心,来到那一桌客人面前,对客人们说:“请你们吃呀,这个是我爸爸做的呢,你们可以先吃一点这个。”
小姑娘这么做,是想要帮着爸爸,把餐馆里的客人给尽量留下来。
那一桌的客人,见到这种情形,也都是纷纷笑了起来,觉得这个小女孩真是可爱。
然后,桌上的客人们也是一人拿了一颗去吃,并且跟冯若若说了声“谢谢”。
冯若若端着盘子跑回到好朋友和姥爷身边,笑嘻嘻地说:“我给他们吃点心,他们就不会觉得爸爸慢,会愿意等爸爸做菜啦。”
苏锦荣听到外孙女的话,脸上也是挂上了微笑,抬起头也向那边客人微笑点头。
杨小溪和陈瑶霏则是一起夸奖好朋友聪明:“若若好聪明。”
而那一桌客人,吃了小女孩送的点心,也都是感到有一些惊讶。
一方面是点心确实很美味;另一方面是没有想到这么一个有些传统的餐馆,厨师还会做这样西式甜点。
和之前来的很多食客一样,现在这一桌的食客也开始期待,想见识一下厨子做菜手艺。
苏记里,冯一帆给女儿送上点心后,带着徒弟开始在后厨里忙碌。
老街西边街口处,电视台的人员也已经差不多准备完毕,李菲儿也已经是梳妆完毕,脸上挂着标志性的笑容面向镜头和街口围观的人。
“大家好,这里是菲常见证,我是菲儿,今天我们来到,在我们淮城很多有些年纪人心目中,陪伴了他们童年和青年时期的一条老街上……”
随着李菲儿开场白,电视台对老街的拍摄正式开始。
第215章 老街特色:苏记(第三更)万更求订阅
电视台的节目是针对老街拍摄,所以自然是不可能直接就到苏记去拍,从老街西边的街口开始,一路上需要把商铺都给拍到。
老街上商铺的老板们,看到电视台的人来拍了,那真的是都非常重视这事。
很多商铺的老板们,甚至赶紧就进去找衣服,打算要换一身行头出来,好能够更好上镜。
还有一些商铺的老板,也是赶紧把铺子内外都打扫一番,把所卖的东西也给重新整理,让自己的铺子整体上看起来整洁。
当然,还有一些商铺老板,并不在意究竟是谁来拍摄他们。
通常这样的一些老板们,都是老街上一群在这边干了许多年的手艺人。
比如西边街口向内几步,有一家售卖各种竹编制品的。这家老铺子只有单独一间门脸,一个老人坐在铺子里正在编着竹制品。
对于外面鼎沸的人声,老人家几乎是不曾去理会,始终在铺子里干着自己的事情。
一双手上,早已经是布满了老茧,但是从处理竹签,到编制全部都是这一双手在进行着。
铺子里的老人名叫唐卓晨,便是每天中午都会去苏记,和几位老伙伴一起吃饭的那位。
只是在自己家竹编品铺子里,唐卓晨老人没有在苏记时候那份风雅,换上一身粗布的工作服,俨然就像是个老农般朴实。
苏记后厨所用的一些笸箩,都是出自唐老爷子的手。
而心灵手巧老人的铺子里,除了竹编制品之外,还有一些实用的东西,比如扫帚。
老街上不少铺子,都会从老人铺子购置扫帚用。
李菲儿在来拍摄前,当然也是对老街各种铺子做过一些调查,知道哪些铺子是这条老街上最具有特色,是那种其他地方已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