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一帆和妻子相互看了看,然后他笑着说:“其实你们两个才算是一对璧人呢,我们已经是老夫老妻了,孩子都已经那么大,不过呢,无论是多久的夫妻,也还是要讲究一点生活的情调,生活要有仪式感,所以该买的花还是要买。”
何雅茜赞同道:“冯大厨说的没错。”
接着她拍拍身边的阿飞说:“你看看人家,你还不赶紧学起来?”
走过来的孟诗彤,听到了何雅茜的话,笑着说:“哈哈哈,雅茜啊,你这个是不是也太直接了?就这么开口吗?”
何雅茜也不害羞,看了一眼阿飞说:“他比较木,不说的直接点,他不懂。”
“哈哈哈”
何雅茜这么一说,顿时整个餐馆里所有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冯一帆一边笑,一边是把怀里的多肉盆栽给放下来。
看到丈夫买回来大大小小的多肉盆栽,苏若曦有些奇怪:“你买这些干什么啊?”
冯一帆笑着回答妻子:“这些当然是买回来给若若的,等我们搬新家的时候,把这些布置在家里,若若肯定会喜欢。”
苏若曦忍不住笑起来说:“你给我买玫瑰花,给你女儿就买这些啊?”
冯一帆也笑起来:“买这些怎么了?这些东西好养嘛,只是让若若感受养花的乐趣就好。”
何雅茜马上说:“我也喜欢多肉的,我们工作室里,我摆了好多的。”
孟诗彤也说:“对,这个比较好养的,平时放在那里就行,不用每天关注着浇水施肥什么的。”
阿飞忍不住嘀咕一句:“然后放着放着就死了。”
何雅茜转身拍打阿飞:“别瞎说,我们工作室的不是都好好的?”
看到何雅茜和阿飞嬉闹的样子,也是让大家忍不住哄笑起来。
冯一帆随后说:“好了,时间不早了,我去厨房看看,我们准备要去摆摊了,还要提前在摊位那边把鹅、鸭、肉给烤好的。”
苏若曦点头说:“嗯,那我也收拾一下,我们一起过去吧。”
冯一帆想了想说:“没事,我和瑞峰先过去好了,你在铺子里收拾一下,那边收拾好了,我回来接你和爸过去。”
苏若曦直接说:“谁要你接啊?我可以推着爸过去的,我们一起去。”
见到妻子坚持,冯一帆也只好答应:“好好,那我们一起过去。”
随后冯一帆跑进后厨去,检查了一番小徒弟准备的东西,林瑞峰处理的都算是比较合格,而且鹅和鸭也已经是吹干了表皮。
随后冯一帆又从冰箱里把冷藏腌制一夜的五花肉拿出来。
各种东西全部堆上推车,再去前边的餐馆里,帮忙把餐馆的正门给关上锁好,一行人便从厨房后边的门出行。
冯一帆和林瑞峰在前边推着推车,身后跟着推着轮椅的苏若曦。
在苏若曦的后面,则是孟诗彤他们一行人。
今天孟诗彤他们过来的任务,就是要全程跟拍冯一帆出摊的,所以他们不会放过每一个过程,并且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一些抓拍。
跟在苏记一行人身后,一路从后巷子再转入古街,然后从古街封闭后留下的门出去。
接着,一行人小心翼翼地过马路,来到了位于幼儿园对面的小市场。
进入小市场里,远远就看到了在放着吊炉的摊位里,赵大霞竟然已经来了。
赵大霞尽早过来,没有去苏记,而是在摊位这边进行了一番打扫,包括把吊炉内外都给清理了一遍。
苏若曦来到摊位前,看到赵大霞在,看到吊炉上灰尘都被擦干净,也是赶紧上前说:“赵大姐,真的是谢谢你了,再说你早上过来了,为什么不去餐馆啊?你是不是还没吃早饭啊?”
赵大霞笑了笑说:“俺吃过了过来的,俺想着去餐馆俺也帮不上多少忙,干脆就过来给这边打扫一遍嘛,俺知道大厨对卫生要求很高。”
冯一帆也是上前握住赵大霞的手:“谢谢大姐了。”
赵大霞继续笑着说:“谢啥嘛,你们给俺开了工钱,这是俺应该做的。”
接着冯一帆和徒弟将推车放在摊子前,刚好填补了空出来缺口,再把推车下半截的门打开,就把摊子给围了起来,成了一个独立的小档口。
看到这一幕,孟诗彤等人也是不禁有些惊讶。
何雅茜惊呼:“呀,这样看好有感觉,真的是很像是那种街头档口的感觉啊。”
孟诗彤也点了点头:“确实是很像,要是在车子这边装一个横版,让大家可以坐在车子前吃,就更加是像街头档口了。”
冯一帆笑了笑说:“本来是有那样想过,但是后来想想人可能会很多,搞那种坐不下那么多人,所以干脆就不搞了。”
接下来,冯一帆先是对吊炉进行了一番查看,同时徒弟去把柴火点起来。
等柴火小炉烧起来,再把小炉给吊进到吊炉当中去。
下一步便是要关上吊炉所有窗口,要让吊炉里的温度升高。
阿飞和阿斌两个人认真进行跟拍,几乎是把每一个细节都给拍摄到,包括整个吊炉的外部,甚至是之前没有关上的时候,还拍了一下炉膛内。
在炉子升温的时候,冯一帆也是把其他的东西都给拿出来整理好。
鹅、鸭全部都是挂起来,还有腌制的五花肉也要用钢签给支撑起来,同样是要放在吊架上,等待着下炉去烤制。
终于炉子的温度足够,冯一帆先是把鹅和鸭放进炉膛中去烤制。
“先放鹅和鸭,因为鹅和鸭都需要更高温度,而且烤制的时间也比较久一些,等到鹅和鸭都烤好了之后,炉子温度稍稍降低,再把五花肉放进去烤制,这便是我们摊子早上最重要的三样东西。”
在冯一帆一边解说,徒弟一边按照他指点放入鹅和鸭的时候,他自己则是把其他的东西琳琅满目地摆放整齐。
看着冯一帆把东西摆放得非常整齐,何雅茜也是忍不住说:“感觉冯大厨真的是有强迫症呢,必须要把所有东西都整理好才行。”
听到何雅茜的话,苏锦荣突然开口说:“厨师,要把案台整理好,才能更好烹饪,有条理,才能,有效率。”
苏锦荣的话,让孟诗彤等人点头认同,觉得老爷子说得很在理。
差不多在临近中午11点半,苏记小摊师徒俩已经完全准备妥当,鹅、鸭、五花肉烤好晾在外面,汤锅也已经坐在灶上,铁板也已经预热完毕,一切就只等着第一批食客的到来。
而仅仅过去几分钟,各路老饕们便纷纷踏进了小市场。
第508章 手工馄饨皮(第二更)
中午的小市场里,给孟诗彤他们这群旁观拍摄人看来,有一种像是回到了校园大食堂的感觉。
几乎是到了点之后,陆陆续续便开始有人来到小市场里。
大家的目标也是非常的一致,苏记小摊。
来到小摊子前,大部分人都会非常规矩排好队,然后一个一个走到推车小窗前,向里边忙碌中的师徒俩说出要什么。
然后便从里面领一个号码牌,离开窗口去等待被叫号。
下一个人便跟着如此上前,依旧是重复上一个人的点餐过程。
在一旁拍摄中的阿飞认真计算过,几乎是在第五或者是第六个人上前点餐的时候,第一个点餐的餐点就好了。
然后会被端到摊位的旁边,由赵大霞用一个喇叭叫号。
听到叫号的食客便会拿着号牌过来领取点餐。
如此往复,真的是非常有条理,而且推车里师徒俩和赵大霞的配合当真是非常的默契,几乎是不需要多余的语言去交流。
在阿飞的拍摄下,师徒俩也是没有丝毫怯场。
或者应该说,师徒俩压根没有在意孟诗彤他们,只是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孟诗彤也发现了,今天中午大部分的时间里,冯一帆都是让徒弟上手,而冯一帆更多的时候是给徒弟帮个忙,下个面条或者是把鹅、鸭、叉烧给切一下。
在这个过程里,林瑞峰也是随着时间推移,像是慢慢手热了一样,逐渐加快了效率。
当然,孟诗彤他们在苏记后厨拍过很多次,自然是一眼就看得出来,冯一帆给徒弟安排的这些,或者说这个小摊所售卖的餐食,实际上都非常简单,也都不是非常耗费时间的东西。
孟诗彤看着对何雅茜说:“你有没有感觉到,冯大厨他真的很全能,而且会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出很多的调整。”
何雅茜没有明白过来,有些疑惑地看向孟诗彤。
后者接着解释:“你看看,在苏记的时候,冯大厨是正儿八经的厨师,所以他的每一道菜都非常的讲究,甚至就连摆盘,和盛放菜肴的盘子都会特别要求,务求把菜品做得精致美观。
可是现在在这里,大棚子小市场里的街头市井小摊,冯大厨又能够放下身段,用一种非常简便迅捷方式,给每一位食客呈现出另一种餐食。”
何雅茜听了这些,顿时明白了孟诗彤的意思。
她再次去仔细审视的时候,认真想了想觉得孟诗彤说得还真对。
“孟姐,还是你观察的仔细,冯大厨确实是很厉害,不但是能做得了大厨,也能够在这市井街头摆摊,并且还能够把小摊做得风生水起,铁板炒饭、面条、烤鹅、烤鸭、叉烧,这些街头常见的东西,他也都是信手捏来一样。”
孟诗彤看着忙碌中的冯一帆说:“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厨艺大师。”
这个中午,最忙碌的其实是林瑞峰,几乎是很多的事情都是他在忙碌着做,当真是异常的辛苦,再加上天气热起来,已经是汗流浃背。
但是每一次亲手做出一份餐食,交给了点餐的人拿走,都会给林瑞峰带来一种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所带来的满足,甚至超过了眼前这异常好的生意本身。
所以林瑞峰双手速度节奏加快,无论是铁板炒饭,还是其他的东西都能够游刃有余应付了。
冯一帆在一旁看着徒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