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袁耀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在老袁家帐下,说起孙家,那人人第一反应皆是孙破虏那一脉。

    而淮扬最有名的陆家,自然是原庐江太守陆康。

    只是…

    这特么和你顾雍又有啥关系?

 第317章 陆家人

    袁耀自然不可能对每个三国人物的家庭情况都如数家珍。充其量也就知道些诸葛亮,周瑜这般比较着名人物的家中情况。

    像是顾雍这样的人物,谁特么知道你夫人是谁啊。

    是以虽然知道顾雍嘴里说的孙家人,陆家人大概是谁,袁耀却也还是有些懵逼,不知道顾雍怎么提到这茬来了。

    袁耀不明就里,只得闭口不言,听着顾雍说下去。

    顾雍倒也实在,见得袁耀不说话,还真就自顾自的说下去了。

    “然虽说孙家与陆家积怨已久,如今孙家声望鼎盛,陆家却徒剩几个幼子,吾家夫人也常言其兄弟生活之艰难,却不知为何孙家亦要赶尽杀绝。”

    袁耀这下算是听明白了。

    整了半天,这顾雍的夫人原来是陆康的女儿!

    而说到底,这孙家与陆家的积怨,那还不是自己这老袁家给整出来的么。

    当初袁术号令孙策攻伐庐江,算是活活逼死了陆康,这陆家人就与孙家人有了仇怨。

    只是那陆康长子陆儁并非什么能人,其父与袁术相争,本就不被袁术相喜,自难以重振家门。

    次子陆绩倒是有些能耐,只是如今年岁尚幼,恐怕还在江东与陆逊共同避难,能是管好自己,就是不错了。

    不过说起这陆绩,袁耀倒是见过一回的。那还是在兴平元年,也就是袁耀才穿越来不久的时候。

    时年陆绩不过才六岁,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被袁术所见。

    自己那老爹当下就毫不犹豫的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却应道:“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后人有诗云: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这也就是后世二十四孝中怀桔遗亲的出处。

    而当时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才穿越而来的袁耀也不敢随意说话,未免还没熟悉原主的作风,露出的一二破绽。

    只是冷眼旁观,见得这一段历史的发生。

    今日听顾雍说起,倒是又记起来了。

    心中稍有一思量,也不说山越之民的事了,反倒是顺着顾雍的话,微微叹的一口气才应道:“时年吾父伐庐江,也是为早平天下之乱局。九江太守陆康,却大骂吾父乃谋逆叛道之辈。”

    “后其兵败身死,吾父念其祖上皆为名士,也不欲追究其责,迫害其后人。”

    “至于当初伐庐江的孙策,如今已成叛将,为孙家之弃,袁家之敌。两家恩怨,该就此了却。”

    “然若是吾强势说起,如今孙暠将军为我账下大将,非是陆家可比。一家强硬,一家又家道中落,难免使有人心不服。”

    “故而今日才是寻的元叹来此。”

    好家伙,袁耀这是顺着路就走,那是丁点不管会走到哪里去,整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瞎扯。

    二人顾雍听得却是正中下怀。

    想来也是,弄点山越之民才算何事,哪里用的着公子如此针对。

    看来也是孙家人当真出了手,公子有所顾忌,才会先来寻自己议事。

    当即就应道:“公子有何主意,若是能使陆家平安度过,雍必是全力相助。”

    边上听得半天的朱桓也是按耐不住,当真以为那孙家要赶尽杀绝,也是上前说道:“若是公子不便出手,也可叫我朱桓出头。”

    得,这江东世家这会还当真是同仇敌忾了。

    只是孙家人这会如日中天,孙暠忙着一边立功,一边打压孙权,哪里顾得上什么陆家人。

    要真是让顾雍与朱桓出手,袁耀不就直接穿帮了?

    何况此时打压孙家毫无意义,孙家家主孙暠乃是自己一手扶持上来的,可谓是自己的铁杆,与顾朱两家还是有区别的。

    是以袁耀只是摇头道:“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如今王图霸业就在眼前,当是同心协力,攻伐天下,哪能自起纷争。”

    “孙家之处,吾自有计较,至于陆家几个幼子”

    “我意让其统统都来襄阳受教,待日后学有所成,出的良才,也能振兴家族。”

    顾雍听得当即就心中盘算道:“孙家权势自无法相比,若是那孙家当真有所动作,吾与休穆联手恐也难挡。但若是得公子庇护,则当无忧矣!”

    念及此处,也是当即应道:“公子宽仁,吾这就遣人去的吴郡,送陆家子弟来此。”

    袁耀听得很是满意。

    如今这一个陆逊才十四岁,一个陆绩更是不足十岁。

    两个人都不大点,正是培养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好时候啊!

    到时候受的自己好好熏陶几年,怎么也得让这陆家两兄弟的思维变化几分。

    “忠君爱国之心,要从娃娃抓起!”

    “定是要把陆逊与陆绩,培养成为我仲家王朝的大忠臣!”

    袁耀也终于打算开启养成模式了,只不过养的是陆逊,只怕是自己也怎么都没想到的。

    袁耀与顾雍二人都是各自满意不已,又听袁耀说道:“然虽陆家来襄阳,元叹与休穆也不该再在吴郡清闲了。如今孙暠已立有卓卓功勋,此番大战在即,你二人也该出的份力了!”

    此话若是放在平日,二人说不得也只愿守护吴郡,不愿劳师北伐。

    但今日听得孙家已是全是滔天的模样,又是因为顾雍之妻的缘故,说不得也把目光盯着自己二人。

    再不能立功进位,只怕日后还真要受孙家欺凌,却见顾雍当即也是行礼应道:“公子有命,哪敢不从,更愿出资相助公子,以助此战功成!”

    顾雍倒是也有决断。

    这孙家人真要是盯着自己,那还得靠着袁耀才行。

    不惜更要动用家财,好叫袁耀明白自己一颗向着袁家的心。

    袁耀自是喜不胜收,不由起身拉着顾雍说道:“元叹明大义,此战若能胜,定是忘不了元叹之功!”

    说着又是详装苦思了一番,才与其接着说道:“不过元叹也该自寻些援助才是,总不能四处树敌。前些日子吾那两个舅兄,可还来告的一状。”

    “虽说不过小事尓,却也不必为的小事,徒伤和气。”

 第318章 战争前的最后准备

    其实顾雍觉得孙家要对付陆家并不是空穴来风的。

    毕竟这孙家与自己这些世家的区别是很大的。

    就说陆家,其祖何人?

    那可是陆闳!建武(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中期的尚书令!

    你孙破虏祖上是谁?

    孙钟!

    隐居于故乡富春江畔的阳平山,以种瓜为业!

    说的难听些,那就是瓜农!

    能比么?

    比不了!

    压根就不是一路人!

    所以为何孙权在江东处理世家的问题如此艰难,也是因为这本身就有很大的缺陷。

    也就是袁耀这身份之高贵,能压得住天下的世家们。

    毕竟是世家门阀的领头大哥,四世三公,哪个不服。

    皆是借了祖上的荣光啊!

    是以这孙家要对付陆家也是有可能的,本质就不同嘛!

    至于糜家,在顾雍眼里,也亦是算不得什么。

    这个年代,有钱可不代表有地位

    只是今日听得袁耀如此说来,却也给顾雍提了个醒。

    这袁耀对糜家两兄弟的称呼,很让人吃惊啊!

    “看来那糜家姑娘,在公子心中地位匪浅!”

    “公子说的倒是不错,既然孙家已是如此,那也不好再树敌太多。”

    当即就回道:“公子说的不错,此事确实做得有些草率,待是回去就向糜从事道个歉意,赔个不是。”

    见得顾雍这般模样,袁耀即知不用多说,其已是心中明白。

    却不由自主也是有心感叹道:“这世家之间的摩擦,可也当真是个麻烦事!”

    只是世家门阀在汉末魏晋时期达到顶峰,那是历史的必然性,袁耀就算再有能耐,也不能抵挡这历史的趋势。

    留下了顾雍与朱桓,日子一天天的推进。

    整个中原大地,也日益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直叫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袁术,吕布,皆蓄势待发,只待时日一到,就发兵北伐。

    相较之下,打定主意不准备违逆父亲的袁耀,其所在的荆州,这大战前的紧张情绪,就少了不少。

    袁耀在诸葛亮的提醒之下,也定了心神,开始布置起了战争准备。

    从他这部来说,要想与寿春,下邳同时进伐,攻击至曹操之处,从襄阳出发的荆州兵马,必定应该是要最先行动的一支。

    路线也简单。

    自襄阳出发,过湖阳,经宛城,博望,最后至堵阳,卷城一带。

    北对颍川,西临汝南。

    进可攻,退可守,该是最佳选择。

    唯一的问题是,经过的宛城张绣,虽然和自己目前的确交好,但毕竟可能存在变数。

    若是被他掐断了退路,那可别说是什么进退有据,到时候是退无可退,直接就凉了。

    虽然就在自己眼前的张绣,多数也不该做这样的蠢事。

    只不过这风险,还是有那么一丁点的。

    是以袁耀本想修书一封再度与张绣结好,思虑再三,还是决定让人亲自走一遭,以观虚实。

    此人选,就交给了庞统。

    这也是袁耀战争前,最后的准备工作了。

    要为荆州将士的出征,肃清一条绝对安全的线路,绝不能出半点意外来。

    宛城。

    隔壁几大诸侯的角力,自然是在张绣眼中看的一清二楚。

    不过此时宛城大殿的高台,坐的并不是张绣,而是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