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金玉正在课堂里面学习文字,就被外面洪亮的声音打断了。
“全体师生迅速到操场集合,传达天帝旨意!”
学堂里一片混乱,嘈杂声此起彼伏,经历了一个时辰后才平静下来。
所有人都看着操场上的六个中年人,很是不解,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看到自己,六人还是飞到天空中,每人都拿出了官印玉佩,放在手掌里,运行灵气激发,顿时“镇学”两字特别显眼,让每个学生都看得真切。
原来作为临时老师的老人们都明白过来,立即跪拜在地,学生们也跟着跪拜在地,地面上都是跪拜的身影。
六位镇学也落到地面上,看着众人,满意地点头。
老人们匍匐着爬到六人面前,高声喊着:“我等叩拜镇学,孩子们前途有望啊!”
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也跟着爬过去,学着嘶哑的腔调喊着:“我等叩拜镇学,孩子们前途有望啊!”
六人哭笑不得,其中一个中年大汉立即洪亮开口。
“我等遵守天帝端木海旨意,弘扬教化。教育关乎人族传承大业,不可草率,授业师尊必须由天帝钦点,其他人等,不得干扰。原先天下混乱,有识之士能够关心传承大业,忠心可嘉,当遣散费赠予诸位,还望继续尽忠朝歌!”
老人们都收到一个金币的遣散费,然后就开心地回家了。
很多学生对原来浮在空中的六位镇学很好奇,但是都不敢起身,眼睛也是贼溜溜地偷窥着。
孩子虽然小,也知道飞在天上的都是神仙,只有修士才能做神仙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能成为修士?都是内心很复杂地看向镇学们。
又一位中年男子开口讲话。
“白书都需要交纳学费,规定每天收取一个金币,学制三年为一个学段,一次付一千金币,才能准许入学。”
很多学生一听一千金币,都是第一时间跑了,剩下十几个学生,都是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无话可说。
俞晓花看着大家无所适从,忍不住哈哈哈地大笑起来。
其他孩子也跟着大笑起来。
“自古以来,贪心没有高官做,做了高官命不长。我们小民百姓都知道,贪心没有生意做,做了生意不发财。你们就不能变通一下吗?”俞晓花觉得六人毕竟能飞到天上,头脑也不会太笨,应该懂得通融,只是需要稍微点拨一下。
“天帝圣旨在此,如何变通?”他们没有兴趣听一个小孩瞎编故事,说完就一起飞走了。
宋金玉觉得好笑,也跟着俞晓花笑了起来。
还有几人没有笑,而是悄悄地离开了学堂,丢下宋金玉和俞晓花在那里说笑。
宋云海晚上回家吃饭,把天帝写信给他的事情讲了,对为自己选择端木海做天帝非常自豪!
“我宋云海天生就是做官的料,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傍着大背景!”
家里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包括一向不怎么看好他们智商的俞晓花,也难得开心地笑了起来。
“爷爷就是慧眼独到,自然能够识别谁才是天帝。镇学学堂今天过来的六个镇学就很好笑,我认为他们虽然有点修为,但是也是懦夫。我一说自己的爷爷是镇长,他们立即点头哈腰,太势利了!”
宋云海很享受这样的话,无论怎么说,自己也是地方父母官,谁来了都得拜见自己,只是他们都是空手拜见自己,难道做官就得如此清廉,让他觉得当官的都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了。
第二十九章 学部体制
六位镇学原本在学堂里吃饭的,由于知道那个小女孩的爷爷是镇长,前去不好面对,就随便转转,没有想到要来到一个酒店里吃饭,心里很难受,没有喝酒。
“这个俞晓花肯定不能留了。”一位男镇学吃完饭说。
其他五人都附议,写成文书,准备明天交给镇长。
清河镇里面的人都知道了镇学到来了,一直在探讨镇学的事情,特别是收取学费之高,饱受争议。
“一千金币,还不如抢总管处的府库算了。”有人不满地嚷着。
“什么镇学啊?难道就是为了挣钱?”
“上古先贤说过,君子固穷,小人贪婪。如此镇学,如何教人忠孝?”
“我已经认清他们了,孩子不能跟着他们学习。”
“我家孩子也不读书了。”
“我家祖上就没有读书,我为什么要忤逆?我也尊崇一耕二读,孩子先种地。”
“做人是最重要的,读书要请德行高深的人教育。”
……
清河镇学学堂异常冷清,一连几天都没有人去上学,包括宋金玉都忙着出售药材,赚取金币。
宋家庄距离清河镇还有很远的路,需要来回跑,成人尚需半天时间,孩子们贪玩,就需要一天功夫。很多小孩回到家,就累倒了,休息了多日后,向父母说起学费的事情,立即被父母打住。
“读书一天一个金币,而且还要一次全,一千金币,拼家当也要有啊?我们没有,这书不读了。”这显然是说人家穷,打人家父母的脸,难怪人家父母恼羞成怒了。
“孩子,不是父母舍不得钱,读书太重要了,可以升官发财,是不是?”
“是!”孩子脆生生的童音非常悦耳。
“镇长一年的年薪也只有十个金币,需要多少年才能挣回来?”
小孩哪里会计算,只能翻着白眼。
“需要一百年,两辈子都挣不到学费的钱。”
“镇长都风光了,原来还需要活两辈子才能挣足学费,何况镇长也没有进镇学读书哦,我也不读了。”小孩子想了想后,很深思熟虑地说着,一副幼年老成持重的样子,格外滑稽。
世道就是这样,充满了滑稽和悲剧,许多人活成笑话,许多人活成苦泪,更有许多人成天泡在蜜罐里哭泣,也有许多人坐在黄连树下唱小曲。
读书是人族的希望,也是家族的希望,更是国家强制培养人才的书,地方官员没有推行教育强国策略,理当引咎辞职。
全镇动员孩子入学,而且定下指标,每个家族务必推荐两名学生读书,所有富有人家,也要资助孩子读书,镇衙决定资助学业成绩前一百名的孩子读书,学业结束后返还学杂费。
政策的感召力还是巨大的,毕竟代表了朝歌行使权力,没有人敢违背。
违背地方政府的政令,形同谋反,那是灭族的大罪。
清河镇学学堂立即招到了二百多人,很多人都是年纪很大的,显然准备浑水摸鱼,用府库的钱给自己混个功名。
第一节课选择在操场上,是讲的学部体制,由一位女镇学开讲。
天帝登基,非常重视读书。同学们要记住,天帝就是端木海,他重新规定了朝歌的六部体制,其中学部被提升到人族传承的战略高度上,有着极强的智力支持。
第一,实施晋级选拔教育。学部一共设置五个学段,分别是三至六岁为镇学,六至九岁为县学,九至十二岁为州学,十二至十五岁为郡学,十五至十八岁为国学,其中每个学段为三年。学生只要学完课程,就可以参加晋级考试,直到满年龄为止,超龄的学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而且不得放弃考试机会。
第二,任用精英官员从事教育。所有的教师都是来源于对朝歌功勋累计最高的人,由天帝直接任命为教师,以官名称呼,从最底层的镇学开始,教授相关课程,经过考核后,逐步晋升县学、州学、郡学、国学。国学教师由天帝选拔担任地方官员,以后继续晋级,一直晋升到天帝,最后归隐山林,依旧享受在位时的年薪。
第三,师生终身奖励制度。只要学生在晋级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学生获得对应的的奖励,执教教师获得对应的奖励作为总额,平均分配。此项政策目的很明显,就是真正实施精英教育,培养天才和天骄。
终身奖励也太高了,使得很多人都很眼热,发誓要去做教师,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进取心,具体奖励政策如下:
奖励镇学第一的学生,一百金币,同时也奖励所有教导该学生的老师总额一百金币。
镇学笑着说:“如果你们只选择我一人教导你们,有人获得镇学第一的,我就年年得到一百金币。但是,我不希望你们只学习我的东西,毕竟不全面,不利于你们成长起来。”
后面的第一镇学不感兴趣,直接一带而过,但是还是被宋金玉记下了。
县学第一,可得一万金币。州学第一,可得一百万金币。郡学第一,可得一亿金币。国学第一,可得一百亿金币。
学生们由于学费一千金币,在家里没有少接受熏陶,对金钱和数字都极为敏感,都在底下窃窃私语,显然不相信镇学胡言乱语了。
镇学自己也脸红了,咳嗽了几声说:“我也是学来了,晚上我再找人核实一下,也不能误人子弟。”
世上从来就不缺马屁精,立即有人说:“镇学,这个不碍事,我们能考镇学第一就不错了。如果我能考到,奖金全部给镇学,永远感谢镇学教导的恩情!”
镇学听后很开心,脸色恢复了原来的俏丽,对学生们说:“师生关系是最纯洁的关系,我们一定会尽心竭力地教好你们,你们也一定要刻苦学习,勤学好问。哪天你们学会狩猎,我带你们出去捡野兽,回来我们一起吃烤肉,喝肉汤,啃骨头。”
学生都觉得镇学讲得太好了,一个个都象喜欢自己的妈妈一样喜欢上了镇学。
第三十章 帝令培养
有一个学生在纸上弯弯扭扭地写下一行字,送给镇学,由镇学读了出来,让整个学堂都不淡定了。
“我爱爸爸妈妈,我爱天帝和镇学。”
宋金玉觉得讲学部体制的镇学太温和了,没有一丝杀气是会被学生欺负的,特别是俞晓花这样的坏蛋,心机深沉的恐怖,竟然写下那句极为煽情的话,哗众取宠,真是欺人太甚!
“我爱爸爸妈妈,我爱新帝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