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也无法否认,金钱会衍生出各种问题。
但更不能否认,金钱能带来很多积极因素。
像吕家村这种积弱积贫的村庄,没钱啥事都做不了。
孩子们都得在危房教室里挨冻上课。
满村里转一圈回来,不到十一点,吕冬去大队打电话,主要给有手机的打。
先是大学城管委会的杨文烈和赵干事,公安系统的陆所和张队,工商上的老魏,县团委的王铮等等。
还有大伊万、杜小兵、赵娟娟、钱锐、秦雅、牛哥和唐维等等。
有过比较多的人际交往,又有手机的,吕冬全都挨着打了一遍电话拜年。
礼多人不怪,何况是满嘴吉祥话的拜年。
打完电话,吕冬从大队办公室往外走,想着下一步他个人要花钱的地方,首先就是手机和驾照。
随着结识的人越来越多,业务来往越发繁忙,手机正在成为他的必需品。
1999年了,估计手机入网费该降了。
驾照的话,这不是以后驾校遍地开花,全青照就俩地方能学驾照,其中一个是交通技校,已经搬到了大学城南边,隔着中心路口不算远。
吕冬专门问了下吕春:“听说能买到驾照?”
“是,能买到。”严格算起来,也是一个系统的,吕春有所了解:“总有做事不规矩的人。”
吕夏说道:“没有系统学习,就乱开,很危险。”
吕冬开玩笑:“二哥,我又不去开飞机。”
吕春明白吕冬问这话的意思,强调道:“你别去买,学车就认认真真学,上路无小事!不考试就拿到驾照,万一将来某天算总账,给你弄个终身禁驾,你哭都没地方哭。”
吕冬说道:“我安安稳稳去考。”
他会开车,曾经从来没跟别人碰过,新手期倒是自个碰过几次,比如小胡同拐弯蹭到墙上,倒车入库后视镜磕下来之类的。
但过了新手期,技术也算可以。
不过,会开车和驾考两码事,跑十万公里安全无事故的老司机,未必能过得了驾考。
到时报名去熟悉下这年头的驾考很有必要。
吕兰兰从南边蹦蹦跳跳过来,喊了吕春和吕夏,跳到吕冬面前:“冬哥,过年好!”
比起吕春吕夏,她跟吕冬熟多了,拜年的同时还伸出来一只手。
吕冬掏掏口袋,摸出块巧克力,放在吕兰兰手上:“早知道你就得这样,准备好了。”
吕兰兰看到长方形的巧克力,眉毛都笑弯了:“谢谢冬哥,冬哥最好了。”
中午都要去老街上老宅子里吃饭,三个人一起去老屋帮忙。
酒菜都现成的,做起来很快。
兄弟仨拉开八仙桌,边擦桌子搬凳子,边聊天。
基本上吕冬和吕春在说,吕夏在听。
话题很快转到吕春的个人问题上,吕冬问道:“大哥,过完年你哪天去方姐那?”
吕春说道:“过了十五。还没走开,头十五不好去。”
吕冬想到在白云大集上的所见所闻,问道:“方姐家里干啥的?有弟弟?妹妹?”
吕春随口说道:“跟咱这边条件差不多,她爸中学里面当老师,她妈在家务农,有个妹妹念高中。”
“你去过之后,要不要找个中间人?”吕冬又说道:“听说那边自谈的,也兴找个媒人。”
有些事找个中间人去谈最好,双方家长面对面谈往往是最差的,一个说不好,连缓和的余地都没有。
吕春摆好椅子,说道:“去完第一趟再说。”
吕冬觉得,当老师的家庭,应该会好一些,虽然这年代拖欠老师工资属于普遍现象,但当老师的家庭条件一般不会差。
家庭条件不差,尤其有个妹妹而不是弟弟,会少很多麻烦。
北河和青照北部很多家庭,也不是完全不讲理,而是所谓的习俗逼的,家里有个弟弟,姐姐嫁出去时不多要点东西,弟弟结婚时咋办?
估计不少家长都这样的想法。
最终演变成恶性循环,要的多的地方越要越多,男的越来越难取媳妇。
吕建国到后,一大家子开始上桌吃饭,虽然很多人都从初一醉到十五,但吕夏不喝酒,吕冬和吕建国下午要去村委开会,也不喝酒,吕春吃完饭去值班,干脆就没动酒。
吃过饭,吕夏要去同学那里,吕春回大学城,吕建国先去了村委大院。
吕冬帮着胡春兰和大伯母收拾一番,才出家门。
刚到街上,七婶从北边过来,后边跟着的钉子,拿个放完的响天雷长筒子当大宝剑在舞划。
吕冬问道:“七叔呢?”
七婶叹口气:“从昨晚上就喝,到今中午连着喝四顿了,喝醉了,我把他锁家……”
“我爸过来了!”钉子手里的长筒指北边。
吕冬和七婶转过头去看,吕建仁穿着身新衣裳,晃晃悠悠从北边走过来。
七婶气的牙根子疼:“又翻墙跳出来!”
吕冬知道,一般的院墙,哪能挡得住七叔。
吕建仁是海量,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走路都不稳当,中午头正是化冻的时候,老街水泥路不好走。
他脚底下一滑,人扑通摔在地上,还是摔在路中间。
村里大街上的老式水泥路,中间都有排水的浅沟,中午大化冻,沟里全是泥巴。
吕冬没去管,七婶站着不动,钉子兴致勃勃的看好戏。
吕建仁爬起来,脸上手上身上衣服上,沾满黑泥巴。
七婶是真无奈:“大年初一就这样,这一年啥时候是个头。”
“七叔好多了。”吕冬帮吕建仁说好话:“人转变总得有个过程。”
七婶回头想想,认真干了小半年活,拿到县里表彰,赚了几万块钱,比往年长进太多了。
“冬子,多亏了你。”七婶不迷糊。
吕冬说道:“咱先把七叔送回去,来回晃荡也不是办法。”
第166章 两个家庭(求订阅求月票)
大队办公室里烟雾缭绕,以吕振林和吕建国为首,烟抽了一根又一根,这年头没人注意吸烟的问题,但凡开会必然变成人间仙境。
其余的,每人抓着瓜子嗑。
这场集合了吕家食品有限公司所有股东和骨干的会,愣是开出了茶话会的感觉。
吕冬靠近窗户,悄悄开条缝,多少能呼吸到一点新鲜空气。
会议一项接一项的讨论,吕冬偶尔也会发表意见,说下曾经见识和看过的成功模式,以供吕振林参考。
吕家食品公司第一步成功了,但这只是开始。
企业想要做大,必须正规化和规模化发展,这也是今天讨论的首要问题。
厂房需要建立起来,引进合适的生产线,制定标准化生产流程,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所谓的纯手工卤煮,无法成为卖点。
卤煮也不是高端食物,走适合大众口味的路线,走量才是关键。
吕振林正月十五过后就会带人出去参观,通过县里联系到几家企业,出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规模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继续开店。
以吕家村的位置和公路网的运输情况,货物能直接覆盖泉南、平城和临淄三个市区,目前根本不用考虑加盟那些事,以直属经营为主。
这也有利于对各分店进行品质把控,先把品牌口碑做起来。
“咱们年后最主要的任务,一是修建厂房,建立标准化生产。”吕振林做着总结式的发言:“二是建立从存贮到运作再到售卖的全冷链结构。”
他端起大杯子喝茶:“三是继续开店!咱们不好高骛远,争取明年上半年,所有青照的镇上,都能有吕家熟食绝味店!明年下半年,争取在泉南市区开第一家店!”
吕建国问道:“资金够吗?咱们的资金周转不能出问题,这种连锁模式,资金流动很关键。”
吕振林说道:“市里在做产业调整,对村集体自主创业有扶持资金,报告我很快就打上去。”他看了胡春兰一眼,接着收回目光:“上面批下来问题不大。”
这方面早就有扶持,但相关政策和资金往往都落在先进村和模范村上面。
农村,跟全社会大势一样,富的越富,穷的越穷。
胡春兰明白吕振林话的意思,啥也没多说。
吕振林的话还在继续:“另外,还有政策上的扶持,这方面等过了初五上班,我就会打报告,应该能批。”
有个号召力和人际关系网都比较强的领头人作为火车头,村集体创业能少很多麻烦。
吕建设说道:“有政策扶持,咱们做起来更有信心了。”
其他人也都在议论,有了好政策,还愁发展不起来?
过了片刻,吕振林轻咳一声,办公室渐渐安静下来,他目光越过所有人,看到坐在窗户下面的吕冬,问道:“冬子,你有啥要说的没?”
在座的人不意外,都是食品公司的股东或者骨干,知道吕冬在公司发展中提出的建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吕冬稍微组织下语言,说道:“三爷爷,我从报纸上看过,咱们这种经营模式,叫自主采购生产,直营连锁为主。生产啥的我也不太懂,看连锁经营的店面,肯德基和麦当劳是最好的学习对象,统一管理,统一装饰,统一配货,这些能做好,咱们的品牌在泉南范围内应该能得到认可。”
他想了想,又说道:“还有宣传,我在大学城干买卖,有个最深的体会,酒香也怕巷子深,咱们得做好宣传。”
吕振林点头:“装修好说,都是李家柱的队伍在负责,差不了。宣传的话,我再想想办法。”
…………
青照一中,李文越放好自行车,从西边进教学楼,侧门旁边的一间教室门开着,里面隐隐传来说话声音。
李文越进去,被众人围着的刘琳琳立即看了过来。
与吕冬不同,李文越在同学中人缘好,不少人过来打招呼。
刘琳琳走过去,趁着周围没人,低声问道:“吕冬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