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小学校附近,从路口往西拐,进入东西道,往西没多远,再往北,就到了吕家村的老街上。
一进老街,跟之前看到的完全不同。
前面基本都是红砖瓦房,老街全是青砖青瓦的建筑,墙头房顶上能见到枯黄的野草,老式的建筑风格加上陈旧的建筑,时光仿佛一下子倒退了几十年。
隔着一段距离,宋娜就看到街边有个门口站着胡春兰、方燕和吕冬的大伯母,知道那就是吕冬的家了。
人都不是第一次见,她稍微调整下情绪,免得太紧张。
这一年多里,宋娜涨的最多的,除了见识和生意经,就是自信。
车一停下,不等人过来,宋娜赶紧开门下车,挨着喊人:“婶,大娘,嫂子……”
胡春兰笑得合不上嘴:“小宋,来了。”
吕冬下车,打开后备箱,宋娜过去拿东西,方燕过来帮忙。
胡春兰和李敏也跟了过来:“人来了就行,拿东西干啥。”
宋娜笑着说道:“就点花生、核桃和瓜子,家里自个种的。”
方燕接下两个兜,吕冬拿了另外一个箱子。
街上不少人知道吕冬谈的对象今天上门,街坊邻居难免出来看。
七八个人过来,吕冬只能挨着介绍:“这是二奶奶,这是婶子,那个是大娘……”
好在大白天,大部分人都去厂里上班,街上人不多。
宋娜本就是农村出来,对农村街坊邻居间懂的也多,不用吕冬多说,就按照吕冬介绍的挨着叫人。
二奶奶说道:“外头冷,春兰,快带人家去,别冻着。”
胡春兰和李敏领着宋娜去家里。
来到门口,宋娜抬头看到门梁上的红底黄字木牌,这是一个光荣之家,吕冬严格要求自身,不想给家里给他父亲抹黑,她以后也要这样。
街上,建设婶子看着人都进去,说道:“冬子找的这对象,人长的漂亮,嘴也甜,挺好的……哎,就是黑了点。”
二奶奶说道:“比冬子白。”
另一个大娘接话:“这倒是,冬子打小就黑不溜秋的。”
进了点着炉子的东屋里面,方燕忙着冲茶倒水,胡春兰和李敏拉着宋娜拉家常。
免不了问问另一边家里的情况。
中国人找对象,向来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
至于经济条件啥的,胡春兰问都没有问,一方面这边不在乎,另一方面她去年就知道宋娜在做买卖,今天更是接连开店,买卖做的也不小。
尤其宋娜跟方燕一样是正儿八经的本科大学生,胡春兰和李敏都满意的不得了。
胡春兰说道:“冬子这学习,你们老同学,小宋你比我清楚,打上了高中,想争个倒数第二都得看别人发挥,从小到大叫人操碎了心,要是他学习上能有你一半就好了。”
宋娜说道:“这比以前好多了。”
李敏也忍不住:“这兄弟仨,有一个算一个,学习成绩都是从后面数。”
吕冬接上一句:“我大哥拿出专科学历了。”
李敏看一眼方燕:“都是你嫂子的功劳,要你大哥自个学,还不得学到猴年马月。”
方燕冲好茶,吕冬连忙拿过茶壶,给众人挨着倒水,方燕搬个椅子坐在桌边,说道:“小宋也在监督冬子学习,经常陪他一起去省大听课。”
宋娜笑:“主要是他愿意去。”
胡春兰也笑:“这样好!多学点东西,将来总有能用得上的地方,冬子,不是我说你,你学习上得积极着点。就说咱们厂里,一堆四五十的,整天抱着书看的,分析设备说明书的,有的是。”
她对李敏说道:“嫂子,咱这一辈文化差太多,会的东西太少。”
李敏点头:“谁说不是,你孬好还读到初中,我小学念完就下来干活了。”
外面有脚步声,吕冬听着拖拉地的声音,就知道是谁来了,赶紧起来打开门。
果然,七叔从大门过道转过来,来到门前。
宋娜赶紧站起来,喊道:“七叔。”
“别出来了。”吕建仁摆摆手,对李敏和胡春兰说道:“嫂子,今天小黑蛋……”
看到胡春兰的眼神,吕建仁不好的意思的笑,连忙改口:“上次跟宋娜说咱村特色,我给带了点好吃的。”
说着,手里提着的袋子递给吕冬:“都处理好了,直接吃就行。”
吕冬不跟七叔客气,接过看,是盐焗痒辣子罐:“一会我大伯就过来,七叔,你留下喝一杯?”
吕建仁虽然混不吝,跟宋娜也非常熟,但知道今天日子不对:“别了,我这还有事,得去给三叔帮忙。”
他往外走,吕冬、宋娜和方燕三个小辈送他出去。
回来,胡春兰和李敏去收拾饭菜,宋娜想要帮忙,叫俩人推掉了,让留在屋里说话。
方燕看得出来,宋娜挺好奇,对吕冬说道:“冬子,你带小宋在家里看看。”
吕冬说道:“行。”
俩人从东屋里出来,宋娜看到吊在影壁与香椿树中间的沙袋,问道:“你以前就打这个。”
吕冬笑:“以前都瞎胡闹。”
那时啥都不懂,按照苑保山的说法,没打出个好歹来,也是他运气好。
进堂屋,宋娜看到吕建军的相框,恭恭敬敬鞠了个躬,吕冬按照习俗,也给宋娜回礼。
宋娜没说啥,因为她那边有着类似的习俗,毕竟她严格说起来还是外人。
又看堂屋里挂着的字画,宋娜问道:“你当初就是用这个弄了一千块钱?”
吕冬实话实说:“我爷爷的字,那位专家愣说是古代书法大家的作品,最后我一千块钱卖给他们几个瓷器,没有那一千块钱,后面没那么多资金进货去摆摊。”
宋娜又跟着进西屋,这是吕冬睡觉的屋,里面陈设特别简单,一张桌子、一张木板支起来的床外加一个老式大立柜,四边的墙上白墙皮有些地方开裂脱落,露出里面的青砖。
吕冬说道:“老房子,好几年没维修,等将来整条街道一起整。”
宋娜坐到床边上,床硬邦邦的,看着床头上贴着的柱子和天哥,这也是墙上唯一贴着的东西。
“我们八九岁那阵,电视台整天放这个。”吕冬简单说道:“男孩子都喜欢。”
宋娜也看过:“我记得,开始时流行变形金刚,后来又是圣斗士星矢。”她看到桌子上有个相册:“我能看?”
吕冬点头:“想看啥自己拿就行。”
宋娜取过相册打开看,里面大都是吕冬小时候的照片,还有几张三四岁光着屁股照的。
听赵娟娟说,一个男的要是肯让你看他婴幼儿阶段的照片,就代表真心诚意的接纳你。
还有些上学时的照片,不过大都是俩人,吕冬和李文越。
到了初中,渐渐的增加一个人,没认错的话应该是刘招娣。
宋娜记得,这仨人从初一开始就是同班同学。
看了有一会,吕冬大伯过来,俩人出去打招呼,很快开饭。
第321章 吃拿卡要(求订阅)
吃过饭,吕建国要去县里建筑三公司,送他出门以后,又说一会话,因为宋娜之前就对吕冬成长的地方好奇,吕冬干脆领着宋娜出来到处转转。
两人出门往北走,准备去河堤上。
宋娜边走边好奇的看,这样从南到北都是老房子的街道,即便在农村也很少见到。
“感觉古色古香。”吃过一顿饭,宋娜心里有了底,心情更好:“有种历史的厚重感。”
吕冬笑起来:“历史厚重感没感觉到,就觉得虫子多老鼠多,就我那屋里,天只要一暖和,时不时就掉个蝎子蜈蚣下来,上次我还叫蝎子蛰了。”
宋娜前后看看,见街上没人,悄悄拉住吕冬胳膊:“你五毒教教主,虫子天然跟你亲近。”
吕冬拉着她拐去河堤那边:“虫子都快被吃绝产了。”
宋娜说道:“七叔真厉害,痒辣子罐都能做成特色美食,味道还挺好,要是能量产,能不能做成吕家熟食的一个特色产品?”
吕冬琢磨一会:“别说,可以试试,这玩意没人养,但在树上泛滥成灾,十里八乡到处都是,改天试着收点,看能不能收到,没法批量生产,也能做了自个吃。”
宋娜就随口提一句:“味道挺好,给小孩当零嘴也行。”
不知道为啥,吕冬忽然想到吕兰兰。
别说虫子,只要是好吃,兰兰长虫也敢吃给你看。
估计七叔没给兰兰吃过,要不然河堤上的痒辣子真成绝户,敢拿斧子剁猪头的兰兰,摘痒辣子罐还不是小菜一碟。
俩人来到河堤边,宋娜去看围起来的“百年”大槐树,好奇的绕着转了一圈。
即便是青照南部山区,这么粗大的树也非常罕见。
吕冬简单说道:“这是镇河神树,据说树下面镇压着一条大长虫,一旦出来就会兴风作浪,祸害乡里。”
宋娜好奇问道:“吕家村版的白娘娘?难道你们这有许仙?”
吕冬实话实说:“七叔自编自造的吕家村版神话传说。”他率先上河堤,等宋娜顺着坡道上来,又说道:“吕家村的各种鬼怪传说,少部分是老一辈早年间传下来的,大部分是七叔从年轻时候就开始编的,十几年传下来,大家伙子也分不清哪些是老的,哪些是七叔编的了。”
“感觉七叔老厉害了。”宋娜看青照河,河水还没有完全干枯,那点死水都是黄绿色的,河里也遍布着垃圾,跟印象里完全不一样。她问道:“你不是说,夏天经常下河游泳,就在这种水里?”
吕冬明白她意思:“那是小时候,这些年污染的厉害,最近一次真正下到河水里,还是去年夏天发大水的时候。”
冬天里,河堤上基本闻不到怪味,两人沿着河堤往北走。
宋娜来到一棵酸枣树边,看到上面有新折断的枝条,伸手够不到的高处,还能看到痒辣子罐,低处的却很难再见到。
吕冬说道:“估计七叔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