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念一想,不难明白。
这是酒楼后厨精细化烹制,比起流水线制作的,可能要强上几分。
还有食材配料的差距,主菜用的可能是公鸡,而不像曾经明显是肉杂乃至肉食鸡的肉,配料别的不好说,但干香菇的香味比之鲜香菇更加浓郁。
相对比较新鲜的食材,总比香料包加冷冻半成品加工出来的要好一些。
吕冬问道:“咋样?”
“还行。”宋娜评价挺中肯:“炖鸡里面属于味道挺好的。”
吕冬直接说道:“我就是冲着这道菜来的,黄焖鸡配白米饭,给个神仙都不换。”
宋娜忍不住笑起来:“有这么好吃?”
“没这么好吃。”吕冬说的是另外一个意思:“还记得来时我指给你看的排骨米饭店吗?那些店都是单一菜品成店,泉南有几家开起了连锁。”
宋娜了解吕冬,听他这么一说,就明白过来:“你打黄焖鸡的主意,是想让黄焖鸡配米饭单一菜品成店?像排骨米饭店那样?”
现在只是计划,吕冬也没法仔细说:“大致差不多。”
中间,吕冬去了趟厕所,楼内的厕所坏了,上厕所要从酒楼后门出去,穿过后面的大院子,去老式的蹲坑厕所。
吕冬走过这一趟,才发现泰丰园是真的大,连仓库带酒楼再加上院子,怕不得有四五亩地。
后来这里变成了什么?吕冬仔细想想,只记得十二马路成片的住宅小区,紧靠马路的貌似都变成了高层住宅。
这次过来,主要确定此黄焖鸡的口味是不是彼黄焖鸡,顺便见见以前福泉居的传人杨峰。
确定黄焖鸡没错,吕冬往回走的时候,直接给薛天打了个电话。
打着电话回来,吕冬不用避着宋娜,简单的跟薛天交待了一番。
等吕冬挂断电话,宋娜小声问道:“你那边了解的咋样了?”
“薛天打听到不少相关的消息,马明那边叫人帮忙提供了一部分。”吕冬左右转头,略微打量过泰丰园的大厅,问道:“黑蛋,你说咱们盘下这家老字号,以现代化的管理去经营老字号,有没有前途?”
宋娜倒了两杯水,拿给吕冬一杯:“我不大了解呢。”
吕冬简单的说道:“泰丰园虽然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快速衰退,但过去几十年,都是鲁菜最有名的老字号之一,别的地方不敢说,在泉南周边几个地市,大名鼎鼎。”
宋娜并不盲从,有疑虑就说:“快餐虽然与酒楼有共通之处,但我们没做过。”
吕冬笑:“我想盘下来,主要不是为了酒楼,而是泰丰园的招牌。”
宋娜想到之前吕冬说的话,问道:“泰丰园黄焖鸡?”
吕冬说道:“这招牌挺响亮的。”他想了想:“刚刚去后面看了下,这地方不是一般大,买下来就算不干别的,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形势,将来等着拆迁都稳赚不赔。”
不止一次听吕冬说过房地产市场,宋娜有比较清晰的概念,说道:“这么大个酒楼,要等着拆,多可惜。”
吕冬拿餐巾纸擦干净手上的水:“我就是说说,直接把人挖走最好,实在不行就连泰丰园一起拿下来,这是粮食局的下属单位,我找人打听过,也就几百万的事。”
宋娜微微点头,对于如今的吕氏餐饮来说,这样一家酒楼,只要控股方想卖,买下来基本不是问题。
她提醒吕冬:“其中涉及到编制和人员编制,麻烦事也不少。”
吕冬倒是看得开:“黑蛋,再难会比咱们创业时更难?”
听到这话,宋娜想起那个寒冷的冬天,不自觉的去看双手,如今已到初冬季节,98年的这个时候,手早冻的跟个萝卜头一样了,现在养回来了,细皮嫩肉的,哪像干过粗活的样子?
“也是。”宋娜握住吕冬放在桌子上的手,看眼桌上的菜:“吃饱没?”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领取!
吕冬说道:“好了。”
宋娜拉他起来:“咱走吧。”
知道吕冬八成没带钱包,宋娜走在前面,去前台那里结账。
算完钱,出了门,宋娜问道:“不接触下那个厨师?”
吕冬摇头:“我就是过来尝尝菜的。”
确定黄焖鸡口味这件事,只能他自个来做:“这件事我交给薛天和老徐了,公司这么多人手,该顶上去的时候就得顶上去。”
门口突然有人出来,一个男的,像是追着俩人过来的。
“吕老弟!”这人刚出门就非常熟稔的打招呼:“小宋!”
来者是个中年男人,戴着茶色眼镜,留着三七大分头,深色西装外套敞着怀,露出里面白色的衬衣,衬衣扎进腰里,银色字母腰带头叫太阳一晒,闪闪发光。
吕冬和宋娜都认得这人,当年摆地摊的时候,从他那里进过货。
也算老关系了,吕冬回过身,跟来人握手:“唐哥,真巧,没想到在这里碰上。”
在西市场卖小商品的唐维握手的时候,特意拉长胳膊,衣服袖子缩到手腕上面,露出金光闪闪的手表。
当年进货走货,生意做的还算公平,宋娜也主动打招呼:“唐哥,好久不见了,你胖了不少,大老板的气派!”
“好,好,好。”唐维呵呵笑,说出口的话,还是老味道:“我这日子过得一直不错,你们看看,肚子都起来了。没办法,房子换了,车子换了,生意又做的顺利,心宽体胖。”
吕冬笑着说道:“恭喜唐哥了。”
唐维夹着的包拿在手里,有字母标志的那面,专门朝向吕冬和宋娜,突然痛心疾首:“你们俩可惜了,要是一直跟我合作,别的我不敢说,车子房子绝对有了!”
吕冬和宋娜几年前都跟唐维打过很长时间的交道,大致了解这人,也就随便他去说。
“你们要去哪?我送送你们?”唐维先一步下了酒店门前台阶,朝着停在马路牙子上的桑塔纳2000走去,看了眼旁边崭新的a6,招呼后面俩人:“你们俩倒是过来,我捎你们一程。”
吕冬拉着宋娜下了台阶,说道:“唐哥,不用了,你去西边,我们回东边,不顺路。”
宋娜悄悄拉住吕冬,不让他再往前走:“我们还得等个朋友。”
吕冬明白宋娜的心思,停下了脚步,唐维这人就好个面子和炫耀,虽然以后可能很少再打交道,但人当初没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没必要当着面叫人难堪。
唐维摆摆手:“行,那我先走了。”他顺手掏出个崭新的手机来,还是摩托罗拉国内最贵的一款,冲俩人这边晃晃:“我手机号没换,有事就给我打电话。”
等到唐维开车转过一个路口,吕冬和宋娜才上了a6,返回大学城。
第559章 保守
忙过中午这一阵,杨峰准备要下班,下班前特意将一大锅黄焖鸡的汤料熬上,后厨能做这道菜的人不少,但汤底配料一向是他亲自动手。
店里客人不算多,也谈不上多忙,杨峰叮嘱学徒几句,跟后厨主管打了招呼,出去换过衣服,从后面大院的棚子里推出辆自行车,朝东边骑去。
下午有人约了他,杨峰干脆提前下班。
反正店里不知道多久没发过奖金,工资每个月就那个数,还经常压着不发,无所谓的事。
他有编制在身,因为这点小事就开除?不可能的事。
说句不好听的话,拿掉他的编制,比外边的人通过考试进粮食局都难。
沿着经七路,一路往东到杆石桥,拐进南边的胜利大街,杨峰的家就在老邮政局宿舍旁边,一栋红砖显露在外的筒子楼,这是八十年代末的建筑,泰丰园当年的福利分房。
比起一般的筒子楼,这一栋条件好上不少,每一户都带个小卫生间和小厕所,不用好几户人家一起合用。
但当年的福利分房,条件哪怕再好,也没法跟这几年兴起的商品房比。
杨峰推开家门,进门就是厨房和卫生间,然后是一个小客厅和两居室的格局,房子建成十多年,墙上的白灰皮就像季节转换时,有些好爆皮的人的手一样,惨不忍睹。
客厅小到只能放下张饭桌,杨峰脱下外套随手搭在圆凳上,他对象从屋里出来,问道:“今个咋这么早回来?”
杨峰一屁股坐在另一张圆凳上:“回来早,回来晚,一个月都是那700块钱。”
他对象撇了下嘴:“每个月钱能发下来也行!你这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
杨峰剩余的话堵在嘴边,说不出来了,干脆点上根烟,吧嗒吧嗒抽起来。
他对象去另一个卧室里,往外拖装满衣服的袋子,准备去大观园的天桥上摆地摊。
收拾着嘴上却没停:“孩子明年就考大学,连学费带生活费,起码得准备万把块钱。”
“我知道,我知道。”杨峰没法继续沉默,吐出口烟来,带着两分无奈,说道:“就当在单位攒着了,到时一块要出来……”
他对象又说道:“别要都要不出来,我可是听说了,聚丰德在搞股份制改革,泰丰园不死不活的,说不定啥时候就垮了。”
杨峰挥挥手:“你咋就不盼点好?”
他对象收拾好东西,说道:“你要没事,跟我一起去摆摊。”
前两年,让杨峰去干这个,非急眼不可,但这几年工资发的艰难,很多时候都靠对象摆地摊收入维持日常家用,心有愧疚之下,也经常过去帮忙。
兜里没有钱,腰杆自然挺不起来,为了生活,脸面自然要靠后放。
杨峰说道:“下午有事,粮食局的老钟约了我见面。”
“老钟……”他对象记得这个人:“人在粮食局当科长,泰丰园不是粮食局下属?你问问人家,能不能调到上面去?”
杨峰摇头:“上面下来容易,下面上去……难!我问问再说吧。”
看着时间差不多,他对象准备出去,杨峰也一块出门,帮忙提着包裹放进楼下的三轮车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