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刘琳琳,想说的话很多,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终究,她不是宋娜那种性格外形活泼,又能说会道的女孩。
沉默只在一瞬间,吕冬很快意识到,主动问道:“你啥时候回来的?”
刘琳琳暗地里松口气,没有表现出任何局促:“二十六那天。”
吕冬看到她自行车把上挂的包,问道:“去买东西来?”
“不是。”刘琳琳借着吕冬的问话,说道:“回来的时候,带了些京城的特产,当年我上学时,老校长、教委的领导和县里的领导,都帮过我不少,我就想着快过年了,去给人拜个年,说声谢谢。”
说到这里,她多少有点不好意思,毕竟这个拜年和谢谢,不是那么纯粹。
吕冬说道:“前几天,我也去老校长那里看了看,他退休的生活过得挺逍遥。”
老校长在青照一中干了一辈子,光副校长和校长就当了十年,这样的人其实很厉害的,说是桃李满天下都不为过。
况且,现在还有一个青照一中校友会。
刘琳琳支好自行车,从车把挂着的包里取出两个装上东西的方便袋,递给吕冬:“我带回来的一些点心和果脯,给你和文越的,文越没来,你帮忙转交给他。”
“有好吃的。”吕冬跟她老同学,也不客气,直接收了下来,问道:“赶明天大年三十,吕家村有大集,你和再招来赶集不?”
刘琳琳问道:“吕家村有集了?”
吕冬解释一句:“今年入冬刚开始恢复了,现在有点规模了。”
刘琳琳应道:“好,明天我来看看。”
吕冬收了别人的礼物,想的却是明天要给刘琳琳回礼。
“对了,宋娜听再招说,你回青照实习?”吕冬问道。
有问,刘琳琳才有答:“定下来了,去青照文旅计划委员会,老校长跟我说,过完年县里领导会找我谈话。”
吕冬点点头:“这个部门不错,有前途,跟你透漏个消息,上面审批通过后,委员会就会从临时机构变成常设的文旅局。”
刘琳琳说道:“老校长也这么说,他说这是县里重视。”
老同学,吕冬多说了两句:“每个城市,想要平稳发展,需要建立主打产业,有些大型城市,可能有多个主产业,咱们青照只是个县,就算传的那样,撤县划区,也是一个边缘区,一个主要产业足以支撑起来了。”
刘琳琳相对缺乏的是工作经验,不是头脑,此刻稍微一想,就明白了:“青照要以文旅立城?”
吕冬点点头:“就是这样。”
然后他又说了下青照文旅计划委员会的工作范畴,以及文旅计划的进度,可能达成的效果。
这些如果没人告诉刘琳琳,去了实习单位,她可能要摸索一段时间才能搞清楚,期间说不定有人会故意设置障碍,看到高材生出丑。
仅仅是为了看刚分配来的高材生手足无措,就有人会可以刁难,这种事很普遍。
老人欺负新人,在吕氏餐饮这种管理严格的民营企业内都不罕见,何况这种单位。
刘琳琳认真的听着,知道在青照这边的很多实际事务上,吕冬足以当她的老师。
这与学历无关。
从初中到高中,六年老同学,有些话她不用说,但有些事她一直记在心里。
到最后,吕冬想到多年的朋友,干脆说道:“你过完年确定报道时间,跟我说一声,到时我也去一趟。”
他去说一句,有些人就会收敛很多,有些事就会减少许多。
第589章 越混越好
大年三十,吕家村老村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历史悠久的官道大集,似乎又回来了。
在例如免收摊位费和卫生费,赶集就有礼品相送等利好措施的刺激下,经过三个多月的近二十次之后,吕家村大集有了一定的人气。
过年,集上人更多。
从最北边吕家村与马家村之间的大桥,往南一直到村南口,摆满了摊位。
连东西主道上,摊位都摆到吕家村小学附近。
临时整理出来的空场子上,卖鞭炮的人一挂接一挂不停的放,时不时还有二踢脚冲天而起,飞到天上炸响。
东西路上人少点,一大早就过来赶集的宋娜,问吕冬:“现在鞭炮利润咋样?”
吕冬好久没接触这一行了,摇摇头:“不大清楚。”
旁边李文越接过话来:“上面管的挺严,证不好办,比起你们那年,利润低多了。”
宋娜双手抄在羽绒服口袋里面:“那年是运气好,不是听到上面要查证,也不敢那么干。”
有一辆车,从西边开过来,朝着老村前的停车场驶去。
“这是谁?”宋娜问道:“集上这么些人,还把车开进集里来。”
幸好东西路比起老集街宽多了,人群让一让,车比较轻松的从路中间驶过,这要是在老村集街上,非得把大集路堵死不可。
吕冬拍了拍外套上的灰,带着两分无奈:“七叔的新车。”
宋娜又问:“七叔也买新车了?”
吕冬回一句:“过小年买的。”
“咱过去看看。”宋娜眼见七叔把车开到停车门口了。
李文越指了下南边:“稍微等一会,刘琳琳来了。”
宋娜往那边看,村南口人不少,刘琳琳推着自行车,没有往人群里面挤,从南边停车场出口过来,后边还跟着一个比她高一些的女孩,却是前段时间在汉堡皇见过的刘再招。
刘琳琳看到了吕冬三人,过来一一打了招呼。
“人挺多,卖东西的也不少。”刘琳琳锁好自行车。
“外面都是卖菜卖衣服卖日用品的居多。”宋娜接过话,显得熟门熟路:“卖好玩的都在老集街上。”
刘琳琳看了眼吕冬和李文越,这俩人在跟刘再招说话,短短的应了一句:“以前常来这边,变化真大。”
宋娜往下拉了拉帽檐,挡住落下的阳光:“老村都搬迁了。”
刘琳琳轻轻点头,没有再说话。
吕冬问了刘再招几句假期工的事,尤其工资发放,招呼众人:“咱们去街里转转。”
几个人朝停车场出口走去,没走出多远,前面一堆人,几乎把停车场北边的出入口堵住。
吕建仁车停在附近,不少人都过来瞧新鲜。
有个人过去,拍了下车头:“座山雕,你是买的啥车,面包不像面包,轿车不是轿车的。”
“马老三,你这就缺见识了。”吕建仁抬手抓住马老三要拍下去的第二巴掌:“这叫吉普越野车,懂不懂?”
马老三赶紧收回手来:“吉普?不是绿色的吗?”
有人故意说道:“老七,你叫卖车的坑了吧?”
这话当然是开玩笑,周围一片的人谁不知道,向来只有座山雕坑人的,哪见过座山雕叫人坑。
吕建仁靠在比轿车高出不少的车头上,说道:“这是切诺基,懂不懂?专门跑越野的车!能在地里撵着兔子玩!”
“大集上的,你赶个集还开车过来?”马老三当年也是跟座山雕别过劲的人,心里不是滋味:“老七,你故意想炫耀?”
没想到,吕建仁直接说道:“你算说对了!刚花十来万买的新车,当然要开出来转转,让你们看看,要不我这车不是白买了?”
他大手拍在马老三肩膀上,像是在为新车报一掌之仇:“马老三,别特酿的说这些屁话,有本事你也开一辆过来,我从桥头开始为你清道!”
马老三一把推开吕建仁手,说道:“我不跟你这个浑人一般见识!”
周围响起一片笑声,笑声中还夹杂着羡慕和嫉妒。
吕家村的这帮二货,咋就越混越好了?
哄闹声中,吕冬一行人过来。
宋娜头一个上前跟吕建仁说道:“七叔,你这新车真气派,看着就大气。”
看书还可领现金!
“是吧?”吕建仁笑得乐呵呵的合不上嘴:“你七叔我亲自挑的,眼光就没出过差,以后想出去抓兔子逮鸟,就来我这里开车。”
宋娜说道:“切诺基能越野,我要是去山里,一定找你借车。”
吕冬往前一步,提醒道:“七叔,你别在门口堵着,进不来出不去的。”
吕建仁说道:“就你事多。”话这么说,他还是招呼道:“都散了,都散了,没啥好看的。”
马老三撇着嘴说道:“让人看车的是你,赶人走的也是你……”
吕冬和李文越说一句,当先出停车场,进了大集,宋娜、刘琳琳和刘再招跟在后面。
老集街上,卖春联、年画和过年东西的人很多。
二爷爷就摆着卖自个写的字和画的画,吕振丁弄了些自个铸的戒指和手镯子,还有卖鞭子和铁链的……
刘琳琳买了几幅春联,宋娜在吕振丁摊位前看了好一阵子,买了几个戒指和吊坠,似乎有些想法。
吕振丁认识宋娜,不肯收钱。
宋娜赶紧把钱给老人:“振丁爷爷,我年后说不定还得麻烦你,你不收钱,我可不敢来找你帮忙。”
吕振丁收下钱,说道:“我收。小宋,你有事,尽管过来找我。”
宋娜笑:“行,等忙完年。”
快走到桥头小坝那里,李文越示意前面:“好像兰兰在摆摊子。”
几个人过去一看,吕兰兰和村里两个跟她一般大的人,用马扎支起块薄木板,上面放着些小硬纸片盒子,盒子里全是虫子。
各种虫子的标本。
李文越先到她跟前,问道:“兰兰,你咋也练摊了?”
吕兰兰放下手里的油条,笑的灿烂:“挣点钱,买好的吃。”
这话倒不意外,宋娜凑过去,看了一眼,说道:“蝎子,蜈蚣,蜘蛛……兰兰,你确定能卖出去?”
吕兰兰说道:“蚂蚱、蛐蛐、蜻蜓和知了都卖光了,就剩下这些。秋天的时候叫钉子多抓点虫子,我想做标本,他倒是好,专挑吓人的抓。”
宋娜故意笑:“一脉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