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去的路上,吕冬给县里大领导跟前的姚秘书打了个电话,问了问香草园和鲜花港的具体进展。
县里招商局正在与投资商谈,因为以吕家村为中心,已经有民俗美食游览区、度假村、游乐园和海底世界确定投资建设,来自外省的投资商首选投资地就是吕家村周边。
虽然县里尚未与人正式签下合约,但谈的基本差不多了。
否则,也不会有小道消息到处流传。
吕家村的土地,包括责任田、自留地、宅基地、场院地和果园等等,目前大部分已经转入商业建设用地,剩余一部分还要留作吕家村发展的备用土地。
这些,早就在吕家村建设新村的时候,向县里做过详细报备。
县里不可能去动吕家村的土地,就算想要动,对于香草园和鲜花港这两个用地大户项目来说,吕家村剩余的土地根本不够用。
投资商相中了以吕家村为核心的一片区域的集群效应,县里想要留下投资,不可能拒绝就商业上来说,投资商非常合理的要求。
所以,县里只能考虑动吕家村周边的村庄。
到了下午,文旅计划委员会那边有电话通知,让吕冬第二天去县里开会。
开会的内容就是与香草园和鲜花港有关。
会上,吕冬跟以前一样,只要不涉及到吕家村利益相关的事情,基本不怎么发言。
县里已经与投资商草签了协议,让文旅计划委员会联合宁秀镇,跟刘湾村和张湾村的支部书记们谈谈话,先通个气。
当然,这就是打个预防针。
众所周知,这种事自上而下推动的话,下面不可能挡得住。
吕冬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没有说什么话,他在文旅计划委员会,首先要保证吕家村的利益,然后才是其他。
…………
一个县,尤其是作为县城所在地的乡镇,地方小人脉网络复杂,人与人三转两倒就能扯上关系,可能有些消息还没从县府里面出来,下面消息灵通的人,就知道了个大概。
甚至,很多人说,在县城这种地方混,人脉关系比能力更重要。
这话总有几分道理。
刘明泉早就知道关于自个村里的传言,但一直没有动弹,直到确定投资商真的要跟县里签约。
马家村那边动的可能性比较小,别看马家村离着吕家村更近,两边只隔着一条青照河,但这条青照河恰恰做了地理上的一个隔绝。
最大的可能就是吕家村东边的张湾村和南边的刘湾村。
刘明泉很清楚这一点,打早就盼着这一天。
得到消息,刘明泉就给张湾村的领头人打了电话,约他在吕家村西边的庆海饭店一聚。
当天晚上,两人到了饭店,要了一个包间,边喝边聊事情。
从包间的窗户往外看,能看到吕家村新村灯火通明的广场,比起附近的其他村庄,这里显得格外热闹,仿佛跟周围的村庄是两个世界。
刘明泉端起酒杯,跟对面年纪差不多的人碰了碰,周啦喝上一口,夹起一块酱肘子塞进嘴里,细细品着味道,好一会才咽下去。
“老刘,你叫我过来,不止为了喝酒吧?”张湾的大队书记叫张雨,放下筷子,看向刘明泉:“咱俩认识也不是五年十年了,谁不了解谁,有话你就直说。”
刘明泉又夹起一个知了猴塞进嘴里,说道:“这事就怪了,同样的吃食,为啥吕家村做出来的就不一样?”
张雨摇摇头:“不一直都是这个味?”
刘明泉呵呵笑:“不一样,不一样。老张,你看着外面,看着吕家村的新村,看着路上去吕家村厂子里拉货的货车,再慢慢品,看是不是味道格外好。”
张雨转头看向包间窗户外面,边看着灯火通明的吕家村,边夹起一筷子酱肘子,塞进了嘴里。
能坐上这个位置的人,有些可能不是非常聪明,但绝对不会是笨蛋。
张雨只是看了片刻,就明白了刘明泉的意思,看着外面的吕家村,嘴里的这口肉,吃起来真的格外香。
刘明泉反而放下了筷子:“这一片的几个村,同气连枝,你娶我家的闺女,我家嫁到你家去的媳妇,这些年早就数不清了,早就分不清彼此了,对不对?”
张雨却说道:“吕家村的,很多都是茅坑里的石头,尤其当家的那几个。”
刘明泉立即想到吕振林,还有自家女儿的老同学,说道:“确实是,姓李的还好说点,那几个姓吕的,一个顶一个的浑。”
张雨端起酒杯:“来,走一个。”
俩人喝了杯酒,刘明泉龇牙咧嘴:“我以前想过不少事,后来发现不合适,一个弄不好,容易倒大霉。”
原本的一些想法,随着吕冬公司快速发展,刘明泉自个就怵头了。
毕竟他能坐在这个位置上,敢想的同时,不涉及到儿子的问题上,脑子多少还算清醒。
但现在这个事,就不一样了。
俩人聊了有一会,就彼此掌握的消息做了交换。
刘明泉说道:“老张,县里想要在吕家村附近,建设香草园和鲜花港的消息,你都知道了,就没点想法?”
张雨沉吟了好一会,才说道:“我能有啥想法,贯彻上级领导指示就是了。”
刘明泉说道:“如果上级叫咱们搬离祖祖辈辈住的这里呢?”他指向窗户外面:“咱们搬走,在咱们的地上建造香草园和鲜花港,然后便宜吕家村的人,咱们却得滚的远远的,天底下就没这样的理!”
张雨说了另外一个事:“我这边跟统战部的袁部长算是亲戚,听他说起过,就算动迁,也不会去很远的地方,最后还是在这一片安置。”
“咱为啥不去试试另一个可能呢?”刘明泉声音不自觉的就压低了:“为啥不能让咱家的老少爷们,也能沾点光,分点红利呢?不能便宜都叫吕家村的沾了,咱们啥都捞不着吧?”
张雨明白他的意思:“你想让吕家村把咱俩村吞了?”
刘明泉摇头:“啥叫吞!是咱们加入吕家村!”
“挺难。”张雨说道:“能成的几率不大。”
刘明泉也有过这方面的考虑:“总要试试,跟上面争取一下,就算不成,咱们能有啥损失?一旦成了的话……”
拼搏年代
第655章 红利
经济发展是大事,招商引资是重中之重,宁秀镇和文旅计划委员会的人,很快就找到张湾村和刘湾村的支部书记,事先通个气。
文旅计划委员会这边,来宁秀镇政府的恰好是刘琳琳的老师刘主任。
宁秀镇这边是刚上任不久的镇长蒋进。
“老张,老刘,坐,坐。”蒋进三十岁出头,正是牟足劲往上的时候,之前就在宁秀镇当常务副镇长,对各村的支书们相当熟悉:“今天找你们过来,主要说点事……”
他大致将香草园和鲜花港的事说了一遍。
张雨和刘明泉就是听着,打算先看看领导怎么说。
老刘倒是多看了一眼刘明泉,知道这是自个高材生徒弟的爹。
但他带刘琳琳,是看在吕冬的面子上,跟刘明泉没有任何关系。
刘琳琳拿到毕业证一转正就是正科,与老刘平级,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升起来非常快,高学历的女性干部发展起来其实是有优势的,尤其在县这一级。
况且,她的工作关系在省里组织部。
因为两个村都是宁秀镇直辖,老刘更多是代表文旅计划委员会出席,真正的提前通气沟通的工作,还要交给蒋进这个宁秀镇的领导来做。
蒋进单手压在沙发一侧,问道:“你们都是镇里的老支书了,非常了解各自村里的情况,一旦县里动迁,有没有啥情况?”
张雨不说话,反而悄悄看了刘明泉一眼,刘明泉笑了笑,说道:“村里肯定要服从大局,为经济建设服务嘛,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这种套话,不是蒋进想要听的,他笑了笑,说道:“上面也要尊重群众的意见,你们在基层工作,我知道消息早就传开了,宁秀所户籍办公室门前,不少人都在忙着迁户口,村里人有没有想法?”
刘明泉想了下措辞,这才说道:“社会上有传言,说是县里准备把刘湾和张湾合并到吕家村里面?”
这传言蒋进也听到过,刘主任同样听到过。
“老刘。”刘主任突然插一句话:“你们想合并进吕家村里?”
刘明泉没想到对方问的这么直接,犹豫了一下,说道:“不是我们想不想,这是大势所趋,我们两个村庄与吕家村紧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说是一家人都不过分……”
话越说越流畅,越说听起来越有道理:“就我们那一片,五六个村庄当中,吕家村面积人口都是最小的,屁大的一点地方,以吕家村的发展,很快就会没有地皮了,到时他们不得往外扩?还不得合并刘湾和张湾?都早晚的事,这样吕家村也能有发展空间不是?”
他真是做了不少准备:“光刘湾一个村,人口面积就是吕家村的一倍以上,县里想要打造一个产业强村,人口也是基础嘛,人多力量大!”
张雨一看话都让刘明泉说了,赶紧接上一句:“还有张湾,张湾村人口面积比刘湾还要大,吕家村与人合作的度假村、极地海洋世界和游乐园,已经到了张湾村边上,说句不好听的,可能连张湾村的土地都占了几分。”
刘明泉又说道:“我们村里,不知道多少媳妇是从吕家村嫁过来的,也不知道多少闺女嫁到吕家村,两边根本就是一家。”
张雨又接话:“都说是要打造以吕家村为中心的产业带,上面总不能扔了我们张湾不管吧?不都是说共同富裕?先富起来的带动其他人后富起来,吕家村先富起来了,总得起个领头羊的作用。”
刘明泉接着说:“这也是刘湾和张湾广大群众的真实想法。”
听着这俩干了不止一届的老支书一唱一和,蒋进算是明白了,他们是想让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