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冬挪了挪,坐的更舒服一些:“终归是咱村实力还不够强,要是咱们有南山或者卫桥那样的实力,县里有人出现并村的想法,就会第一时间询问我们的意见,而不是等到这个时候。”
“咱们毕竟是个村。”李文越推了下眼镜:“跟县里差着好几级。”
吕冬点点头:“所以,这个全国文明村很重要。文越,你跟三爷爷在村里,各项工作不能放松,上面说是年底过来考察,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不会搞突然袭击。”
李文越说道:“日常工作都抓的很紧。”
吕冬想了想,又说道:“咱们村只要经济搞上去了,荣誉再多一些,上面自然而然就会重视。”
有些话他不用说,李文越也懂得,比如某种程度上像卫桥那样。
当然,吕家村会守好自个的本分,不可能像卫桥那样反过来去捆绑地方政府。
至于吕家村发展的人手或者资源等问题,依赖于吞并周边村庄,无疑是最不划算的一种方式。
周边的村庄,除了土地人口,还有啥?
土地,吕家村预留了大片空地,还可以走招商引资的路子,去外地开厂。
用工方面,只要工资合适,现在不会缺工人。
工资不合适的话,周边村庄的人照样不干。
其他的相关配套产业,只要有利可图,有的是人去做。
没合并那两个村庄,吕家村还不是带动起了周边大批的上下游厂商。
最典型的,莫过于铁叔铁婶一家。
单纯的吞并村庄,去吃人家的土地红利,确实简单有效,但这种粗暴的做法,会埋下无数隐患。
说不定哪天就直接炸了。
李文越这时转了话题,说起个人的事:“冬子,告诉你个事,袁静把我和她的事,跟她家里说了。”
吕冬立即联想到那天在县招待所门口撞上袁静父母,问道:“跟那天与姚秘书吃饭有关。”
“是啊。”李文越笑了笑:“袁静说,她妈瞧着不对,回去一逼问,她就啥都说了。”
吕冬心宽:“说就说了,你们正正当当的谈恋爱,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他想起个事来:“袁静那边跟家里说了,你也抓紧跟山叔说,别让你妈整天念叨找媳妇的事了。”
男的女的都差不多,一毕业家里就开始张罗着找对象。
李文越说道:“今天我爸从泉南回来,晚上我就说。对了,袁静还说,她爸她妈叫我一起吃个便饭,还让叫着你一起。”
吕冬问道:“她没说她爸妈是啥态度。”
李文越不太好意思:“觉得我还行。”
听到这话,吕冬就说道:“既然觉得你还行,我就不去了,你应付这种场面还不小意思。”
第661章 暂停职务
周末,临近中午,家里做好了饭,刘琳琳出家门,去斜对面大队院子里,叫刘明泉回来吃饭。
“招娣,今天没上班?”
一出门,碰上邻居家一个叔爷爷,叫的是刘琳琳费尽心思改掉的名字。
但前面二十年,人都这么叫她,刘琳琳没法纠正。
这种事,怎么去纠正?
农村里面,甚至很多熟人之间都只知道小名,不知道大名叫啥。
刘琳琳勉力笑了笑:“汉滨爷爷好,今天我休班。”
刘汉滨问道:“听你爸说你当官了?”
刘琳琳一毕业转正就是正科起步,但这种话不好说,干脆说道:“就是转成正式工了。”
“你这个女娃子,还谦虚。”刘汉滨乐呵呵笑,晃荡着朝村外走去。
刘琳琳赶紧去对面,刚到路中间,有个婶子骑自行车过来,打招呼:“招娣,歇班啊?”
“周末休息。”刘琳琳应了一句。
有点无奈,却没办法,总不能像对吕冬那样,正儿八经的告诉村里人,说不叫招娣,改名叫刘琳琳了。
刚到大队院子门口,有人从里面出来:“招娣,来叫你爸吃饭?”
尽管满心都是无奈,刘琳琳却是个心里藏得住话的,说道:“四叔叔,来叫我爸。”
进了大队,妇女主任从办公室里出来:“招娣……”
刘琳琳笑着应付过去,这才走向办公室。
回来以后,她渐渐发现,这名字改的毫无意义。
招娣,招娣,还是招娣,招弟弟的招娣……
刘琳琳的脸色依然白净,上面的两三颗红痘痘基本上看不出来了,但心里多少有些别扭。
文旅委员会就要正式改组成文旅局,编制都批了下来。
听刘主任说,只要文旅局正式成立,相应的也会有宿舍,要不要申请住宿舍?
妹妹在财经大学上学,长期住在大学城宿舍,不用她时时回来照顾。
住宿舍就没这么些麻烦事了。
可惜工资不够高,哪怕算上补助,想要在县城买个房子,也不容易。
走到办公室门口,里面传来打电话的声音。
“维哥,是我,明泉。”打电话的是刘琳琳的父亲刘明泉:“咱们商量的那个事,你那边咋样了?你联系联系咱村在其他单位上的,得抓紧!我也不是为了我自个,你想想,咱们村要是并进吕家村里,全村人都有红利,能一起吃分红,对不对?”
听到这话,刘琳琳下意识停了脚步。
最近的这些流言,在文旅计划委员会这种地方,当然没少听到,甚至经常听人说起。
但刘琳琳从来都没有参与过议论,隐隐听师傅刘主任说过,吕冬和吕家村的人反对并村,态度非常坚决。
老同学是啥人,刘琳琳即便不像高中时那么了解,因为这几年上学,隐隐有种隔着层纱布看人的感觉,不是特别清晰。
不过,当年上学前,吕冬给过她不少建议,这几年上学,她隔断时间也会给吕冬写信,吕冬那边回信虽然有时候很拖拉,但总会回几封。
还有上班以后,听到很多人议论吕冬。
对于吕冬这个人,刘琳琳结合多年老同学的相处,有些判断。
吕冬是个维护吕家村利益的人,就跟吕家村的很多人一样。
话说回来,记得爷爷在世时就专门提过,他们吕家村的传统,教导下一代,本身就带着宗族那一套老东西。
现代社会,这一套确实过时了,但要说一点影响都没有,不可能。
别说吕冬这个人,就连李文越身上,都有体现。
刘琳琳很清楚,这种关系到吕家村根本利益的事情,吕家村能同意就怪了。
往常,她都保持着沉默,这几天在县里碰到过吕冬和李文越,提都没提这个事。
因为刘琳琳知道,这个事的另一边,其实就是她父亲。
县里最早的流言是从大院里传出来的,最初并不算多广泛,是她父亲听到村里一些在单位上班的人说了以后,跟这些人联合在一起,让流言传的更广泛。
宁秀镇就这么大点地方,这种传言,尤其还涉及县里最有名的吕家村,只要稍微推推,立马铺天盖地。
刘琳琳知道父亲和村里单位上那些人想啥,图谋啥。
人在利益面前,总是想着谋求对自个最有利的局面,总是想平白得到好处。
去年,吕家村正常的老少五口之家,就有十几万分红,这样的钱谁不动心?
吕家村新村的别墅,从刘湾村往北一看就能看到,谁不眼馋?
并进吕家村,这些似乎就都有了。
“哎,维哥,你别挂电话!”刘明泉的声音打断了刘琳琳的思绪:“喂,喂,喂,维哥,你咋挂我电话……”
咣当一声,刘明泉重重扣死了座机,抬头看到门口的女儿,张嘴下意识就想骂人,毕竟骂了二十多年,都习惯成自然了。
但话到嘴边,想起女儿如今是真真正正的正科,跟镇上领导一样的行政级别,说不定哪天就是局长县长一级的人物,只能硬生生咽了下去。
刘琳琳声音很轻:“爸,午饭做好了,回去吃。”
“不急。”刘明泉想到女儿的级别,想起女儿的工作关系是落在省里的,是在上面挂了号的选调生,指了指门口的木质长椅:“你坐下,有话我想问问你。”
刘琳琳坐下:“爸,什么事?”
刘明泉直接说道:“你不是在文旅计划委员会吗?是不是能经常看见领导?我听人说,领导对你特别重视,你找个机会,跟领导说道说道,咱们刘湾村不是要动迁吗?看能不能合并进吕家村。”
“这种事,我一个普通的办事员,哪有发言权?”这终归是父亲,刘琳琳劝道:“爸,您就别乱掺合了……”
刘明泉瞪起眼睛,打断女儿的话:“啥叫乱掺合!这是咱们刘湾村发展的大好机遇!你懂不懂,明不明白?你还读了青花,还是省里的选调生,这点事都看不懂?”
刘琳琳看眼父亲,他如此折腾,为的是啥,她当然看得懂。
眼见女儿推诿,常年养成的习惯使然,刘明泉有点生气,话稍微加重:“你也是刘湾的人,是我刘明泉的闺女,咋就不为刘湾村想想?坐上这个位置,当上了正科,咋就不能为刘湾办点事?”
这些话大义凛然,刘琳琳跟过去的十多年一样,选择沉默以对。
刘明泉知道闺女不比以前,态度缓和一点:“县里很多领导,不是你一中老校长的学生吗?你可以去找找老校长,老校长那么关照你,总能帮你想点办法对不对?”
青照一中的老校长,不敢说桃李满天下,但说桃李满青照,一点都不为过。
那人脉关系,一般二般的人根本没法比。
刘明泉跟闺女好好讲道理:“我这么折腾,为的是啥?还不是咱们刘湾的老老少少!咱刘湾穷了多少年了,老老少少哪家日子好过?我这个当支书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着法让大家伙日子好过一点,手头能多挣点钱,村里小伙子娶媳妇的时候,能挺直腰杆!机会就在咱们面前,咱自个都不想法子把握,自个都不帮自个,谁还能帮咱们?”
这位刘湾的支书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