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不知道太子妃怎么会倚重福宁郡主,贺诚明却也没有拒绝她的好意。
日后若无意外,他应该会和福宁郡主一起为太子妃效力,彼此接触的机会很多,与福宁郡主打好关系对他比较有利。
于是他道:“多谢郡主,等贺氏的人来到江南后,我会回云州城一趟。”
温如水好奇地问:“是去给你娘讨公道吗?”
贺诚明嗯一声,“虽然迟了近二十年,但公道还是要讨的,顺便也去看看我那祖母和父亲如今过得怎么样,听说他们这些年过得不如何。”
这话简直就是:你们过得不好,我就放心了。
温如水发现贺诚明原来是个白切黑的,看着像斯斯文文的书生,其实心黑着。
想到他的成长经历,她觉得倒也不奇怪,不由越发的敬佩贺清婉,要不是有贺清婉的引导,只怕贺诚明一定会长成一个反社会的恶人,比那些海寇更坏更恶。
等她知道贺诚明这几天所做的事,温如水越发的感慨。
贺诚明真是太能干了,一个人就做了十个人的活,他将货物的单子归纳好,让人一目了然,甚至连货物的渠道都已经找好。
剩下的,就是要找一个信得过的运输渠道,将货物顺利地运去京城。
温如水和贺诚明聊了聊生意上的事,发现他对做生意虽然有些生疏,可却很有想法。
贺诚明以往没接触过生意的事,都是这段时间恶补的。
人家短短几天的恶补,都抵得过她一年的学习。
温如水心里有些酸溜溜的,同时危机感大增,贺诚明如此能干,万一日后太子妃只重用他,自己岂不是要失宠?
不行,她还是要努力!
**
转眼就到二月底。
他们在青河府待了近二十天,超过预期的时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太子去围剿了海寇,导致最近他都在忙着这事,同时还要抽时间去查看江南沿海的海军。
秦贽想要组建一支海军,为将来朝廷的商队下南洋作准备。
裴织是知道这事的,而且这还是她给太子爷的启发,这位太子爷对派商队下南洋的事情十分的积极。
不过这事现在只是太子爷的想法,要如何做,还要回京和昭元帝商议。
裴织并不担心昭元帝会反对,等大禹的经济发展起来,国库充盈,他的目光会放得更长远,知道发展海上贸易带来的好处后,绝对无法拒绝。
没有皇帝能拒绝得了这种事。
直到太子将这边的事情都安排好,他们也该回京了。
此时已经是三月初。
裴织道:“再不回去,恐怕我们要错过三皇子和宣仪郡主的婚事。”
秦贽无所谓地说:“错过就错过,反正老三估计也不在意咱们在不在。”他对三皇子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感,虽然不知道从何而来,仍是决定遵从本心,讨厌到底。
裴织瞅他一眼,暗忖太子爷失忆了,应该不知道当初三皇子所做的事吧?
第 178 章(践行宴的意外。。。)
太子和太子妃回京的日期很快就定下。
得知太子夫妻即将要回京; 青河府的官员们少不得为两人践行,再次在黎园举办践行宴。秦贽和裴织很给面子地出席宴会。
这次宴会来的人比当初的接风宴还要多,除了青河府的官员及其女眷外,还有常将军、远道而来的各地方名门望族等; 格外热闹。
席宴上; 一群人纷纷向太子、太子妃敬酒; 态度比当初的接风宴要轻松许多。
这也是因为太子夫妻即将离去; 众人不必再紧绷着神经; 小心翼翼地伺候。同时也是因为这近一个月的相处下来,他们发现太子行事颇有储君之风; 只要不是心术不正、主动犯错误; 太子还是很宽容的。
酒过三巡; 气氛越来越放松。
裴织也喝了几杯酒; 粉颊如桃,灼灼生辉,看得一群女眷都有些怔愣,忍不住感慨,太子爷真有福气。
赵夫人笑盈盈地和太子妃说话。
以往太子妃对她们都是客气而生疏的; 嘴里说着场面话,却是滴水不漏; 教人想要讨好都无从下手。
自从有贺诚明作为媒介; 赵夫人和太子妃熟悉起来; 能感觉到太子妃对她的亲切; 心里越发的觉得丈夫那表侄子是个能干的。
赵夫人很会找话说,话题很快就转到太子妃和福宁郡主都感兴趣的地方。
“听说贺家人已经从蜀地出发; 再过些日子,就能抵达云州城。”
温如水一脸失望; 很可惜自己没法看到现场。
她最爱看这种恶人被揭穿后,遭到报应的下场,否则无法释怀她对贺清婉遭遇的难受,甚至会让她继续恐婚。
她当然知道这世间的婚姻并不是都是悲剧收场,也有幸福的例子――例如太子妃和太子。可更多的还是现实又悲惨的,唯有看到那些恶毒的人遭到报应,才能让她释怀。
赵夫人不禁好笑。
她自然能看出福宁郡主的失望,太子妃虽然没什么表示,但她看过来的眼神也表明,她也挺可惜看不到那一幕的。
这让她想起,太子妃不管身份如何高贵,她如今也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小姑娘。
外面的天色渐渐地暗下来。
因是践行宴,众人都想要尽量地讨好太子和太子妃,格外的热情,甚至在黎园安排了不少节目。
有特地讨好太子妃的官员过来说,黎园种了不少昙花,因为是特地种在玻璃房里,让它的花期提前,今儿估计有昙花盛开,请太子妃过去欣赏。
裴织听说过昙花一现的美景,欣然前往。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黎园种昙花的地方而去。
那里早有人准备好歇息赏景的地方,就算昙花没有及时开放,也能让主子们在那儿歇歇脚,欣赏黎园其他地方的夜景。
黎园的第一位主人确实是个财大气粗的,将黎园建得美轮美奂,白天夜晚的景致各有不同,同样令人惊艳。
裴织和温如水坐下来,桌上摆了不少茶水点心,都是江南一带有名的茶点,颇为可口。
前方不远处,还有一个戏台子,画着浓装、打扮艳丽的伶人扭动着身体,施展柔美的舞姿,嘴里清唱着柔婉迤逦的歌词。
其他人都簇拥在两人身边。
裴织边看伶人表演,边吃桌上的江南点心,神色惬意。
约莫小半个时辰,突然有人惊呼,“太子妃,昙花要盛开了。”
在场所有陪坐的夫人们精神一振,终于等到昙花盛开,众人齐齐起身,往种昙花的地方而去,也不远,就几步路的地方。
戏台上的伶人也停止表演,安静下来,生怕惊扰太子妃的兴致。
为了能让贵人更好地欣赏到昙花一现的美景,周围挂了不少羊角宫灯,灯罩是做工精致的透明玻璃,使得这方天地亮如白昼。
玻璃自从生产出来,渐渐地风靡整个大禹,十分畅销。
为此户部也在江南一带建了玻璃作坊,供应江南一带的需要,节省运费。如此,玻璃很快就在江南各个府城里盛行,有钱人家都将家里的门窗安装上玻璃,日常生活用品中也能见到各种玻璃所制的用品。
太子爷这次巡视青河府,也特地查看江南玻璃作坊的开办情况,以及它的收益。
对江南的玻璃销售,他是颇为满意的。
江南的富商多,也不吝啬钱财,他们花在玻璃上的银子都会流进国库,充盈着国库,如何不让太子爷高兴。
昙花盛开的过程很短,看的便是那一瞬间绽放时的惊彩。
很快,昙花绽放完,只剩下几盆昙花还没有动静。
裴织过了眼瘾,没再停留,继续带着人去赏黎园的夜景,感慨:“江南的园林确实很精致美丽,住在这种地方,感觉自己都变得精致优雅起来。”
随行的夫人们听得忍不住掩嘴笑起来。
太子妃这话听着真有趣,却也没有当真,京城才是这天底下最繁华锦绣之地,江南的人更向往京城,对京城来的贵人十分的奉承。
再看太子妃,一举一动皆优雅天成,仪态端方,这才是大家贵女的典范。
温如水兴致勃勃地说:“等回到京城后,咱们也在京城里建个黎园……”
她一边说,一边在心里琢磨着自己这两年赚到的银子,发现目前想给太子妃建个黎园的银子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才行。
这让她有些沮丧,原来她还不算是富婆。
裴织笑道:“行啊,日后有银子,咱们就建一个罢。”
她会支持温如水经商,除了想借她之手拉动大禹的商业和经济外,也是不嫌钱多,有钱走遍天下嘛,她也不是那么清高的,视金钱如无物的。
这辈子,她都是太子妃了,当然是要好好地享受,她也有条件享受。
一行人颇有兴致地逛着夜晚的黎园。
夜晚的黎园灯火辉煌,如同黑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看得人眼花缭乱,很多人都为青河府为太子夫妻践行的大手笔震惊。
裴织正欣赏着黎园的夜景,突然锦云寻过来。
锦云在她耳边低语几句,然后又看向赵夫人。
赵夫人心中一跳,心里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一颗心提起来,神经绷得紧紧的。
然后她听到太子妃说:“诸位,本宫累了,先回去歇息,你们继续逛罢。”
众人心中微跳,一颗心也提了起来。
太子妃刚才还兴致勃勃地赏黎园夜景,看着不像累的样子,可锦云这宫女过来,她就累了,这话谁会相信?
一定是出了什么事。
所有人都担心起来,担心会不会连累到自己家,恨不得跟着太子妃过去瞧瞧发生什么事,但太子妃似乎不欲让人跟。
她们都懂得看人眼色,不管心里如何急,面上都是一副笑盈盈的模样,附和道:“既然太子妃累了,便回去歇息。”
裴织歉意地朝众人笑了笑,对赵夫人道:“赵夫人,本宫还有事与你说,你也一并来罢。”
赵夫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