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每天最丰盛的那顿晚餐是在下班后一个小时才能吃上,但能免费吃一顿还啤酒敞开喝,多干一个小时似乎也没什么,至于加班费?爱干不干,不加班没资格吃晚饭。
等精明的张守诚离开施工到一半的食堂,石泉这才拎着撬棍迈步往下走。这地下甬道的台阶足有个七八米长,深度也得有个四五米的样子。
走下台阶往前没几步,甬道转了个九十度的弯,紧接着便是一组防爆缓冲墙。
所谓防爆缓冲墙,其实就是在这种甬道里一左一右建造的直通头顶的混凝土墙,宽度只有甬道宽度的一半,样式可以参考国内很多景区门口限流以及防止自行车进去的那种铁栏杆,只不过这个是半米厚的混凝土,而且更高而已。
它的作用是防止外面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直接冲进里面的密闭空间,只看这些缓冲墙就知道,这地下室应该是跟雷达站配套的地下防空系统。
“这苏联老毛子是真特么舍得花钱!”
穿过缓冲墙的石泉拍打着厚重的防爆门感慨不已,这还只是个雷达站,但这建筑结构却齐全的吓人,就这么一栋建筑不管是当时还是现今,造价都低不了。
这种防爆门可不像导弹发射井那种还带钥匙和锁,从外面只要转动圆形的齿轮盘就能轻易打开,它唯一的锁止机构在里面,换句话说,这门只能反锁。
小心翼翼的推开防爆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货架和位于正中心的铁架子床。
在门口的墙壁上找到电源开关,头顶亮起整整三排日光灯管。这东西的亮度可比刚刚地下甬道里那些矿用防爆灯要高的多。
关掉头灯,石泉粗略的转了一圈便大概明白了这里被秘密封存的原因。
这地下空间应该是位于雷达站的正中心,面积倒是不小,足有四五百平米,而且诸如浴室、洗手间、厨房、医务室等等一应俱全,挨着墙壁的铁架子上整齐的码放着各种早已过期且不太值钱的战争物资,比如成箱的防生化服、成箱的防毒面具、简易的充电式辐射检测棒,当然,还有各种口味的罐头和压缩干粮。
不过这些肯定不是当初的雷达兵封存这里的主要原因,因为在正中心的那些铁架子床上还码放着上百箱的各类酒精饮品!
各种牌子的伏特加占了一大半,剩下的还有一些石泉都叫不出名字的红酒甚至啤酒。
“这特么哪是雷达兵?这就是一群酒囊饭袋吧?”
他总算明白了这里为什么被藏的这么严实,别的不说,从那些上下铺的铁架床就能推算出这做雷达站当时的驻兵人数应该在60人以内。
可再看看这里囤的酒有多少?别的不说,单单伏特加一人两箱可能不够,但一人一箱绝对有富裕,更别提那些红酒和啤酒了。
看得出来,当年驻守这座雷达站的苏联士兵里唯一尽职尽责的也许只有负责后勤的军需官,否则的话绝难囤下这么多酒类。
怪不得要把地下室的入口埋起来,这还真要藏好的,不然一旦被当时的军方高层知道国家花了大价钱部署的雷达站竟然养了一群酒囊饭袋,这些士兵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倒霉。
而且按照毛子那嗜酒如命的尿性,这些酒带又带不回去,你让他们扔了肯定舍不得,那怎么办?当然是藏起来!
石泉可记得清清楚楚,当初安德烈和自己说过,这座雷达站是91年之前就废弃的,那时候苏联可还能喘气儿呢!恐怕那些雷达兵也想不到在他们回到欧洲之后没几年不但雷达站成了废弃之地,甚至连苏联都撒手西归。
也难保他们中是否有人曾回来过这里打那些物资的主意,尤其是解体后的那段物资紧张的时间,别的不说单单这里面的这些酒就能卖上天价。
也许有人真的回来过,但那时候这里已经被安德烈和他的华夏生意伙伴买下用作走私仓库。
用尾巴骨想想也知道,能拿来当走私仓库的会没有人把手?尤其还是安德烈这种人,那肯定把这里守的比当初那些雷达兵还严实。
这就是个死循环,知道这藏着东西的进不来,占据这里的不知道藏着东西,这一来二去竟然便宜了二十多年后的石泉。
这些东西放在苏联解体后那几年值钱,放在今天依旧不便宜。这一点从俄罗斯现存的那些国立或者私人博物馆就能看出来。
很多人都知道俄罗斯是世界上军事博物馆最多的国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它还是世界上伏特加主题博物馆最多的国家。
在这个贫富差距大到没边的联邦国家分布着上千个甚至更多的伏特加博物馆,而且这些博物馆很多都是私人建造的,其保存的伏特加根据生产年份、生产厂家甚至酒瓶子和瓶盖的样式有着详细的划分,同时每一种也都有对应的市场价格。
虽然这伏特加喝起来其实都差不多一个味儿,但硬是被一小撮老毛子给玩出了高级红酒的档次感。
这地方就这么放着!
石泉犹豫没多久便做出了决定,这种地下防空系统再怎么翻新只要不经常用早晚还是一副破败样,倒不如就这么放着,至少这里足够干燥不返潮,贸然翻新石泉还真不放心张守诚他们的手艺会不会弄完还不如现在呢。
而且再说了,这都什么年代了?对于石泉这种个人来说地下防空洞用处还真不大,顶多也就当个地下仓库用,既然这样就更不能让张守诚他们进来了。
随意打开一箱伏特加从里面拿了三瓶,石泉关掉电源和防爆门一路返回了地上的厨房仓库。
“下面是个仓库,有时间你自己下去看看,没什么危险,那里面的酒还有不少,省着点儿喝,藏了这么多年的酒可不好找。”
嘱咐了一句,石泉又将一瓶带着尘土的伏特加递给何天雷,“这瓶酒拿去洗洗,等下他们把肉做好了咱喝了它。”
“这得藏了二十多年了吧?”何天雷打量着手里脏兮兮的玻璃瓶问道。
“肯定有了,等下你还得受累在这儿看着点,我先去找张老板让他给这儿加个防盗门顺便把入口修修。”
等石泉找上张守诚道明来意并且送上了两瓶藏了二十多年的伏特加之后,张老板拍着胸脯保证午饭前就把这事儿办了。
这张守诚干事儿确实麻利,还没等那两大锅红烧肉出锅,一辆面包车已经拉着临时买回来的防盗门直接开进了雷达站。
几个工人先用水泥把地下室入口修的见棱见角并且贴上瓷砖,另外两个工人则已经在仓库门口装上了厚实的防盗门。
这防盗门张守诚没收钱,他在俄罗斯讨生活的时间要比石泉久的多,自然也更加了解这两瓶酒的价值,就那么脏兮兮一瓶少了都能卖个三五百美金,而且这还不是想买随时都能买到的,这石老弟给面子,他张守诚自然不能太小气。
第20章 目标连斯克
酒桌上,石泉把希望加快进度最好在一周之内完工的想法和张守诚提了提,后者盘算了一番说道,“石老弟,你看咱们这么办行不行?”
张守诚放下筷子,亲自给石泉兄弟两个把酒满上,“咱们这进度走快点儿一周内完工问题不大。不过这工人加班什么的确实成本会上去。”
“这都能理解,您说个数儿,差不多的话咱们就把这事儿定了。”
“石老弟想差了。”
张守诚摆摆手,“石老弟,我意思是这酒如果有富裕的能不能再匀给我四五瓶?我在当地有几个朋友都是好酒的,这不是”
“行,这个没问题!”
石泉想了想便点头应了下来,他大概能猜到这老张应该是想拿着送礼的,这种陈酿伏特加在俄罗斯境内绝对是最好的伴手礼,从上司领导到老丈人丈母娘,只要不是太大的事儿,拎着这东西就没有敲不开的门。
谈妥了完工时间,并且预付了六瓶带着灰尘的伏特加,张守诚当天下午就又抽调了一批工人过来。
并且在征得石泉同意后,这老张还让俩毛子带着几个人钻进山里去打了几头野猪回来。俄罗斯虽然肉价不贵,但在会过日子的张守诚看来哪有去山里抓免费的实惠?
而且不止拿来给工人加餐,这老张还安排人做了不少腊肠腊肉之类的全都挂在铁丝上,这些都是留给石泉的。
双方礼尚往来相处的愉快,这施工进度自然也快了不少。
等到石泉兄弟俩准备出发的前一天,原本毛坯房一样的雷达站也终于有了家的样子。
站在顶层唯一一个摆上家具的套间,石泉望着窗外波光粼粼的贝加尔湖满意拍了张照片,“走吧,把车都弄进来,然后咱们去伊尔库茨克找大伊万汇合!”
这雷达站一层的房间虽然不多,但每一个都够大,不管是这两台太脱拉还是那台暂时不知道怎么处理的MAZ537都能轻轻松松停进去。
最后锁上滑道式的防爆门,石泉抱着体型已经超过半米的冰糖钻进了面包车。
这次出去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当然不可能把这小东西自己留在雷达站。
而且从小在房车里长大的冰糖胆子也够大,倒是不会因为去了陌生的环境就害怕,或者更准确的说,只要给他个方向盘让他在附近趴着,这货比谁都淡定。
除了要带上冰糖,这次石泉还带上了自己的西格P210手枪以及原本是拿来当作收藏品的AVS36步枪。
这次虽然是沿着勒拿河一路向北,沿河两岸隔三差五就有居民聚集点,但这里终究是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小心点儿总是没有坏处。
除了枪支弹药,石泉的包里还装着十几张老地图,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提供箭头以便为自己提供瞄准辅助。
汇合了大伊万蹭吃蹭住,第二天天黑没亮兄弟三个便提前赶到了机场。
“把所有武器给我,我去办托运。”大伊万把机票分给兄弟俩,“咱们先飞到连斯克,大概三个小时就能抵达。”
“行程你来安排就行。”
石泉随意的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