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91年苏联解体,生活难以为继的平民百姓尝试将意外发现的二战文物卖给外国游客开始,到如今已经快三十年的时间,这片土地下的秘密依旧没有被开挖殆尽。
如今有手镯在,石泉自然不用去凑热闹浪费时间。
乌拉古董店阁楼,盖着一层厚玻璃的写字台上铺了厚厚的一摞老地图。这些老地图都是当初从大伊万那讨来的。
“开门大吉!出点儿宝贝啊!”
石泉嘴上念念叨叨,左手轻轻按在一张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战役地图上,微不可察的红光一闪而过,紧接着桌面上的地图便化为灰烬。
然而,还没等石泉把注意力转向地图视野,手腕上红光再闪,眨眼间竟然把下面一张地图也给烧了!
石泉茫然的转过头看向刚刚下意识举起来的左手腕,再看看写字台上比往常多了一倍的灰烬,他这才意识到刚刚发生了什么。
再试试!
石泉站起身将左手狠狠的按在厚厚一摞地图上,他到要看看能吃下几张。
1秒钟
一分钟
石泉颓然的重新坐回椅子,这破镯子不按套路出牌。
两张就两张吧,多一张少一张都一样,反正都是挖。一边自我安慰一边开启地图视野,果然和之前看不出什么区别,只是箭头的数量似乎多了一些。
这次足有三枚绿色箭、一枚黑色箭头和一枚淡金色的箭头!
竟然再次出现了淡金色的箭头!
按照这几次的经验,石泉已经大概总结出了各种颜色箭头代表的含义。
绿色箭头应该属于安全的二战古董,至于是否有价值全凭天意,同样的绿色箭头有可能代表豹式坦克也有可能只是一架普通的望远镜而已。
黑色箭头代表的似乎是有危险的埋藏物,是否有价值不一定,但处理不当肯定会危及生命。
已知的不同颜色中,淡金色应该是目前为止含金量最高的颜色,它所代表的应该是贵金属或者高价值宝石。
至于上次寻宝出现的白色箭头,按照这个思路推测,难道代表的是艺术品?
重新把注意力放在地图视野上,这三枚绿色箭头中有一枚就在斯摩棱斯克城东紧挨着第聂伯的边缘区域,连郊外都算不上,最多算城乡结合部。
剩下两枚绿色箭头则比较稀奇,竟然全部分布在城外29号高地附近,这是石泉完全没想到的。
29号高地是当地挖土党约定俗成的一块高地,这块高地位于一片丘陵的半山腰上,当年曾是德军的火炮阵地。在几份流传最广的德军地图上,这地方都被标注了29的数字。
这块高地之所以这么出名可不仅仅是因为一个简简单单的数字标记,而是因为这鬼地方周边经常能挖到三三两两死在一起的德军尸体。
但除了尸体上残存的一些徽章腰带扣之外,这里几乎挖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玩意儿。久而久之,除了新手,几乎没有哪个挖土党愿意去29号高地附近浪费时间。
“这地方比狗舔过都干净,竟然还能有两个绿箭头?”
石泉啧啧称奇,转而将注意力放在了那枚淡金色箭头上。
它孤零零的戳在第聂伯河下游某条支流的河道上,突兀就像不小心撒在地图上的一样,这个箭头的位置有些远,直线距离就有60多公里。
再看最后一枚黑色箭头,由于上次挖到玻璃地雷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如果不是没得选,他是真的不想冒这个风险。
这枚黑色箭头位于城区正南紧挨着上次挖到大量军火的废弃木材加工厂附近。
对照地图,石泉发现这枚黑色箭头标识的位置距离木材厂直线距离甚至都不到十公里。
这可勾起了石泉极大的好奇心,难道说这个黑色箭头也是当年苏联游击队留下的?
想知道答案最好的办法莫过亲自去挖一挖。
他现在有种小孩子吃零食的时候最先把不好吃的吃掉把好吃的留到最后的心理,只要挖了这个黑箭头,剩下的箭头就不会再有任何危险。
虽然眼下时间还有点儿早,但问题不大,实在不行就当提前过去踩踩点,找准了位置等大地解封再第一时间过去。
趁着时间还早,一人一猫驾驶着太脱拉冲出了斯摩棱斯克。
由于年前就来过一次,石泉只用了半个小时便看到了废弃的木材加工厂。
沾满了泥浆的太脱拉没有停留,呼啸着略过加工厂直奔目的地。
真正开到这里才知道,这枚黑色的箭头紧挨着当地居民用来割取松油的红松林。
割松油至少要等到四月中旬甚至五月初才行,更准确的判断方法是当室外开始有蚊子的时候,基本也就到了割松油的黄金时间。如今还是三月初,松林里根本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沿着林间伐木道轻轻松松将车开到距离黑色箭头500米的位置,石泉踩下了刹车。
不是不能继续往前开,但鬼知道这次又有什么危险,开的太近了万一把车给炸了可就出大笑话了。
自从回到乌拉古董店石泉就把那辆乌拉尔大侉子停进了遮风避雨的车库,这种收藏级的宝贝疙瘩可不是拿来当工具车用的。
没了摩托车,这最后500多米自然只能步行前往。
抄着松林边缘的半山腰一路往山沟里走,石泉发现这枚黑色箭头竟然位于一片几近干涸的烂泥塘边缘。
“就是这儿了,希望不要又有玻璃地雷。”
石泉左右看了看,这里荒草杂木丛生,周围仅有的几颗红松树干上根本没有因为割取松油留下的Y字形刻痕,看来这地方应该很少有人活动。
保险起见,石泉打开金属探测器,滴滴滴的急促蜂鸣声预示着脚下富含腐殖质的烂泥里埋藏着大体积的金属。而探测器盖住的位置距离黑色箭头还有足足一米多的距离。
“这东西不小,该不会是航弹吧”
石泉犹豫半晌,实在想不出什么型号的航弹有这么大的长度。
保命要紧,他可不敢用工兵铲大刀阔斧的往下挖,再说这枚箭头距离地面仅仅不到40公分,小花铲就能解决问题。
先轻轻刮掉地表几近融化的积雪露出棕黑色的腐殖质,这东西既松软又吸水,挖起来和冰激凌几乎一样的手感。
趴在潮湿的地面上扒拉了足足半个小时,一截柱状金属渐渐露出轮廓。
“难道还真是航空炸弹?”
石泉甩手轻轻给了自己一嘴巴,“老子这乌鸦嘴!”
环球挖土党
第43章 挖到飞机了?
要不要挖下去?
石泉陷入了犹豫,这个时候促使他挖下去的动力已经不是有可能产生的收益,反而更多的是想知道到底埋了什么的好奇心。
99个头都磕了,也不差这一哆嗦!
石泉咬咬牙,没管地图视野里已经消失的黑色箭头,继续沿着柱状金属往两侧掘进。
可越挖,他越发觉得不对劲。
这好像不是颗航空炸弹,这特码好像是架飞机!而刚刚挖到的那块只不过是飞机后半截的金属蒙皮!
老子挖到飞机了?
石泉蹲在泥塘边,手指头轻轻刮擦着金属蒙皮上残存的灰黑色油漆。
这可和他之前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冷静!冷静!既然是黑色箭头,弄不好真有危险!”
石泉伸手抓了把带着冰碴的积雪擦了擦脸,冰凉的触感让他瞬间打了个激灵,原本激动的情绪也终于平复下来。
既然是飞机,那么唯一的危险只能来自飞机上挂载的炸弹,既然如此挖掘动作就不用太小心翼翼,不然如果只用巴掌大的小花铲挖飞机弄不好得挖到夏天去。
好在这飞机上覆盖的泥土并不厚,机身的立尾和方向舵甚至有一小节完全是露出地表的,只不过被一团丛生的灌木刚好挡住而已。
随着挖掘出来的机身越来越多,蒙皮上的标志也露了出来。
黑底白框的万字符、椭圆形的机尾、圆润的机锥以及依稀可见的编号,石泉的心中已经渐渐有了答案。
不出意外这应该是一架二战德国装备量颇大的He…111轰炸机,但具体是什么型号他可就分不清了。
打从入行挖土党开始,石泉就没想过能挖到飞机,这可不是有点历史知识储备就行的,至少还要精通各种航空知识,能看懂航空线路等等。
听大伊万说,乌克兰有几个无聊的退役战斗机飞行员做的就是寻找飞机的买卖,听说前几年这几个人还被美国一家打捞公司邀请到太平战场去挖盟军飞机赚了不少钱。
知道了自己挖的是什么,石泉返回房车从工具箱里翻出卷尺开始量距离。
He…111机头到机尾全长164米,换句话说,只要从立尾往前量10米左右就能找到飞机中间位置的机顶舱,如果这家飞机有加装了机枪的机顶舱就证明它很可能是早期型号。而越早期的机型往往越值钱。
如果能找到机顶舱,往机头方向再量六米左右,就能找到机头射击舱和投弹观察舱,无论哪一个,只要玻璃没碎都能进入飞机内部。
先量10米,石泉挥舞着工兵铲仅仅往下挖了不到一米深便找到了密布蜘蛛网裂痕的机顶舱。
用手轻轻擦干净已经氧化泛黄的玻璃外表,隐约可以看到机顶舱里趴伏在机枪上的射手尸体。
轻轻给机顶舱盖上一锹泥土,石泉继续往前量了六米再次往下挖掘。
这次足足挖了将近两米左右才挖到已经完全破碎的驾驶舱,腥臭的淤泥已经将机舱内的空间完全填满,他甚至发现了一条钻进烂泥里躲避寒冬的泥鳅。
再次给机舱盖上泥土,石泉测量着距离找到了两侧的机翼。
万幸,也许是当年失事飞机在紧急迫降的时候特意选中的这片泥塘,也有可能这片泥塘当年还是个小湖泊,总之如今这架飞机至少表面上看异常的完成,不管是机尾机翼还是两个发动机全都整整齐齐的仍旧连接在一起,唯一的损伤只有机头的撞击伤。
挖到飞机固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