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螺旋桨再一次发出了轰鸣,重新吊装着轻了不少的集装箱调头飞往季克西的方向。
虽然尼涅尔的意外让他们打算以后带客人来这里体验生活的计划泡汤,但石泉等人却并不在意。毕竟不管怎么说,至少这老头儿还活着就比什么都重要。
当天晚上,等他们重新回到季克西军事区之后,尼涅尔立刻被送上了破冰船的医疗室。
在刘小野和张初晴的忙碌之下,尼涅尔的腿上被打上了厚厚的石膏。而他养的那群哈士奇也在哀嚎中被以阿萨克为首的十几二十号涅涅茨壮汉揪着后脖颈子拎到各自房间的浴室里洗了个干干净净。
等它们被从没见过的吹风机吹干了毛发,这些浑身都轻了二两肉雪橇犬们抖动着蓬松的皮毛,拱着湿乎乎的大鼻子在船舱里靠着味道找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尼涅尔。
本就禁止冰糖它们三只猫进入的医疗室猛然间闯进这么多格外漂亮的狗子,刚刚忙完的刘小野和张初晴不由的相视苦笑,不过看在病床上那位老头儿摸摸这只抱抱那只的开心劲儿,最终也没说些什么。
倒是原本蹲在医疗室门口看热闹的冰糖却不乐意了,它本来是看那些傻狗被墩布打出来的,可那两个女铲屎的是瞎了还是怎么着?既然瞎了,它当然也要进去,那些摆在桌子上的瓶瓶罐罐可是让它的猫爪子痒了很久了。
不提猫飞狗跳的医疗室,相比平时格外热闹的季克西居民区,这些远道而来,而且格外豪爽的游客得到了当地几乎所有人的欢迎。
不管是当地人习以为常的海象牙装饰品、还是那些当地几乎每个夏天的海边都能偶尔见到一角鲸长牙,只要他们喊出的价格不是太夸张,以维卡为首的那些人几乎就没有还过价。
别的不说,仅仅包工头老张,这一天下来就买到了七八根儿近乎完好的一角鲸长牙。这东西他下来的最高单价都没有超过10万卢布一根儿,但他可知道,这些稀罕玩意儿只要带回欧洲,随随便便一根完好的就能卖出十几万卢布,这里面的利润对他这个包工头来说,已经算是不少了。
甚至就连那些他看不上的折断或者残破的,只要有个手艺不错的雕刻师在上面弄出点儿复古的花纹或者其他装饰,也能卖出一千卢布每克的高价。
有人愿意高价买,自然就有人愿意高价卖。很少接待过正经游客的季克西被卢布从酒精带来的麻木中唤醒。一间间苏联时代开设的纪念品店甚至博物馆在经过简单的打扫之后重新开业,甚至连那些毫无生气的板楼外墙上,也被临时挂上了各种手绘的广告牌。
季克西城镇中央的小广场上,石泉等人在当地一位五十多岁的负责人陪同下,看着手下的员工和当地居民一起弄出来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冰雕久久无语。
从镰锤到列宁,从斯大林到尤里加加林,甚至坦克、战斗机乃至模样不伦不类的超人,这地方就连冰雕都带着浓浓的苏联味道。
那位名字很长的负责人感慨的看着眼前的一切,“虽然季克西偶尔也会有一些旅行者过来,但自从苏联解体后,这里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只要您能接待好我们以后送来的游客,让他们尽可能的体验到苏联式的生活,这种热闹以后也许不会太少。”石泉看着对方,格外认真的说道。
这位负责人指着正以大熊维尼做模特,在两个当地年轻人帮助下制作冰雕的维卡,直来直去的问道,“都是像他们一样慷慨的游客吗?”
“每个愿意离开家的旅行者其实都很慷慨,只要你能给他们提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石泉笑着转移了话题,“不如我们聊聊专用码头的问题怎么样?”
“专门给你们开辟一座码头的事没有问题。”
这位负责人痛快的说道,“但你们想在这里建造酒店是不可能的,季克西有足够多的闲置房间,尤里先生,季克西很需要这笔对您来说可有可无的收入。”
“只要你们提供的房间符合我们制定的标准,当然没问题。”石泉同样干脆的答应了对方。
跟着这位负责人在当地的一家并不算豪华的餐馆吃了一顿颇有当地头特色的晚饭,除了几个胆子大的花了一笔小钱儿住进了当地人的家里,其余大部分都选择了回到邮轮上过夜。
而在破冰船的会议室里,石泉等人再次围坐在了一起。
“尼涅尔的伤至少要三个月才会彻底痊愈”
刘小野端着个当地生产的冰激凌一边吃一边说道,“另外经过评估,他的身体状况如果继续住在那座矿厂里会有很大问题。”
“既然这样,就别让他回去了。”石泉直接提尼涅尔做出了决定,“伊万,你负责尼涅尔的说服工作。”
大伊万点点头应下这份差事,“尤里,如果59号矿场没办法开放的话,我们的游客怎么安排?”
“暂时就安排在季克西吧”
石泉斟酌片刻说道,“大不了以后可以把不远的利亚霍夫群岛的北极科考站当作一个观光点,总之,接下来几天大家在季克西体验下苏联时代的生活,下一站我们去那座热核灯塔看看,然后就去阿萨克的故乡。”
“我已经通知我的朋友在夏季牧场等大家了。”
阿萨克紧跟着说道,现在正是冬天的时候,他的族人们已经驱赶着驯鹿迁徙到了南方近千公里的夏季牧场。但未来这条航线又不是只有冬天的时候才在这里跑,自然不用担心没人接待的问题。
简单的安排好了接下来的行程,众人在季克西继续停留了两天的时间,这才再次启程继续沿着海岸线往西航行。
至于尼涅尔这个并不算固执的老家伙,在大伊万的花言巧语连哄带骗之下,总算勉强同意了留下来。
只不过这老头儿终究还是不愿意回到欧洲,只是同意了石泉给他在邮轮上安排的导游服务,至于他养的那些狗子,在换上维卡亲自给它们缝制的燕尾服西装之后,自然也成了哈士奇号邮轮上的吉祥物一样的存在。而当初从59号矿场搬回来的那些化石,更是直接摆在了邮轮的各处充当文化展品。
随和两艘船往西缓慢的航行,极夜的范围也在日渐扩展,并最终笼罩了他们正前方的航线。
当两艘船的公共无线电频道里开始出现单调重复的嘟嘟声的时候,他们曾经造访过的那座热核灯塔也越来越近。
在悠扬的汽笛声响起之后不久,左前方的海岸线上,一座矗立在礁石上,常年累月对抗着风雪的灯塔顶部也跟着亮起了橘黄色的光柱。
两艘船缓缓降低了船速,随后不久,石泉等人搭乘着救生艇靠上那座礁石,带着涅涅茨水手们带着的各种生活物资补给,沿着结冰的台阶小心的爬上了礁石。
然而让他们诧异的是,在这灯塔的门口,拎着手电筒等待他们的,除了那位气象学家之外,曾经还有莱蒙托夫号破冰船的船长科罗廖夫。
“你怎么也在这儿?”大伊万看着眼前这位老船长惊讶的问道,当初他们从本尼特岛带回托尔男爵之后,就是在对方的带领下拜访的这座灯塔。
“我为什么不能在这里?”
科罗廖夫船长先是反问了一句,然后这才笑着解释道,“我去年就已经退休了,之后不久就搬到了这里和斯拉法分享他的灯塔。”
“很高兴再次看到你们”举着手电筒的斯拉法和石泉等人打了个招呼,“等下你们走的时候能不能带走这个老东西?他比我养的那只金翅雀还吵。”
“我们才刚来”石泉苦笑道。
“进来坐坐吧!”斯拉法一点儿没客气,伸手在涅涅茨水手们抬着的木头箱子里翻了翻,拎出一瓶伏特加拧开瓶盖灌了一口,开着玩笑问道,“这些不用我付钱对吧?”
“换一杯带辐射的热咖啡就行。”石泉笑着说道。
第646章 北冰洋里的谢尔曼
在热核灯塔和这俩斗嘴老头儿一番沟通之后,石泉成功的以时不时给他们送一些生活补给品为代价,成功换取到了以后经常带游客来这里坐坐的权利。
而斯拉法在听闻他们不但已经找到那架在北冰洋漂浮的二战德军飞机,并且已经运到了华夏的博物馆进行永久展出之后。惊讶之余,起身从抽屉里又拿出了一张照片,“尤里,伊万,这些东西你们有没有兴趣?”
接过这张只是用a4纸打印的彩色照片,石泉仅仅只是扫了一眼便好奇的问道,“这不是美国人的谢尔曼吗?您在哪拍的?怎么冻成这个样子了?”
他之所以如此问,实在是因为这台谢尔曼坦克仅仅只把半个炮塔露在了外面,其余位置全都被冰雪覆盖的严严实实。要不是自己的雷达站后山曾经就有过一台同款,他还真不一定能认出来。
“当然是北冰洋发现的”斯拉法理所当然的说道。
“哐当!”大伊万震惊的站了起来,压根儿没管被自己碰到的酒瓶子,“您说什么?!在哪发现的?!”
“北冰洋”斯拉法重复了一遍,顺便还把酒瓶儿扶起来摆在了自己的身旁。
“摩尔曼斯克?扬马延还是冰岛?”大伊万一口气几乎说出了当年二战时英美根据租借法案给苏联提供军事物资援助时,运输船队航行过的整个北极航线。
斯拉法指了指窗外,半遮半掩的说道,“就在我们现在的位置北边。”
“这不可能!”大伊万近乎肯定的说道,“美国人的坦克根本不可能被送到这个经度。”
“我亲眼看到的”
斯拉法指着自己浑浊的眼睛强调了一遍,“而且那只是我看到的,在我看不到的冰面之下,说不定还有更多。”
“这里距离摩尔曼斯克或者阿尔汉格尔斯克有多远?”
跟着进来看新鲜的艾琳娜问出了第二个关键问题,不管摩尔曼斯克港还是阿尔汉格尔斯克,在当时都是盟国物资进入苏联的口岸。
“大概两千公里左右”常年跑北方航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