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在八十年代以前那个封闭的农村,找对象真的……大多差不离。
反正结婚后,就是夫妻两一起,生几个孩子,干一辈子农活。
因为大部分人,一辈子不能翻身,所以嫁人的时候,对方家里几间屋,几样家具,就都成了重点,毕竟那关乎婚后的生活质量。
而且这点东西,是要用一辈子的。
至于别的,大家考量的也就是那男人的家里人好不好相处,那男人脾气好不好,身体好不好之类。
脑子是不是聪明,是不是相互喜欢,合不合的来……这些反而是次要的。
石振知道赵秋娟自己都想不明白,干脆换了个问题:“你想结婚吗?”
“肯定想啊,人都要结婚的。”赵秋娟理所当然地说。
“你真的想?”
“我……”赵秋娟有点迟疑:“我也有点怕,要是那人打人……要是他爸妈不好相处……要是我生不出儿子……”她妈就遇到过这些问题,当初她妈跪着求她亲爸别赶走她们,她亲爸还是要赶。
她两个姐姐,因为年纪大了,能干活,再养几年就能嫁出去换彩礼,被留下了,她和她妹妹,她亲爸就不要。
她妈狠不下心扔下她们,只能带她们走。
赵秋娟支支吾吾的:“要去别人家,我有点怕的。”
石振叹气:“你别想着你结婚是去别人家,你跟人结婚,是组成了一个小家庭。”
赵秋娟没听明白。
石振知道这是思想问题:“姐,有时候你要想开点,男人么,要是不好,是可以换的。婆婆么,不想理,就别理了。至于孩子,其实不生都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你能养活自己,你有什么好怕的?”
赵秋娟愣住了。
石振知道赵秋娟不可能因为他的一番话,就改了性格。
不过能稍微改变点,也是好的。
因为石振的插手,赵秋娟接下来的相看,都黄了。
赵美云是个不太敢得罪人的人。
她焦头烂额地回绝了那些来提亲的人,又去回绝石志强。
到了石志强家,她不敢说是没看上石志强,只唯唯诺诺地说是赵秋娟还小,不着急。
赵冬娟都嫁了,赵秋娟还小?石志强的母亲自然是要逼问的,赵美云说来说去说不通,最后道:“是大林不同意。”
石志强的母亲知道他们家跟石大林的那点矛盾,得了这个理由,就知道这事儿成不了了,干脆在赵美云身上发泄了一番怒气:“我家志强这么好,你们还不同意,这是有了点钱,眼睛就长天上去了,还想配个龙子啊?我倒要看看,你女儿这么一副丑样子,最后能嫁个什么人,小心嫁不出去!”
石志强的母亲还道:“这些,我会跟村里人好好说道说道的!保管所有人都知道你们家眼光高!看不起我们!”
赵美云被说了一通,还真的就开始担心,怕村里传开赵秋娟眼光高的传言,怕因为这样的流言,没人来提亲了。
她回家后,念叨了好一会儿。
石振:“……”
不等石振说话,关白羽道:“赵姨,我们后天就要走了,你怕什么?”
关白羽一直跟石振在一起,赵秋娟这事儿,也是看在眼里的。
他也觉得,赵美云和赵秋娟,有点太好欺负了。
赵美云听到关白羽的话,才放松下来:“也是……”
石振又道:“赵姨,大家都羡慕你呢,现在我姐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她眼光高一点,也是正常的。你要怕人说,就去外面,把我姐每个月能挣多少钱的事情说出去,到时候铁定没人会说我姐眼光高。”
赵秋娟摆饭团摊子,一个月下来至少能挣六七百,她还另外绣毛衣。
她的赚钱能力其实很强。
但之前,赵美云虽然跟别人说了赵秋娟能挣钱的事情,但只模糊说赵秋娟摆摊能挣个工资钱……村里人都以为赵秋娟一个月,就挣个两三百。
还有人觉得赵秋娟最多挣个一百,自然也就不觉得赵秋娟有多么出众了。
赵美云一咬牙,还真的去外面了。
赵秋娟脸都涨红了:“我也不是每个月都能挣一千的,我……这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话这么说,她还是想让人知道她很厉害,夸一夸她的。
赵秋娟的心情,复杂极了。
赵美云倒是在去了外面之后,说了赵秋娟一个月,能挣八百块的事情。
她没好意思说全。
但这已经让村里人震惊了,他们以为石家最挣钱的,也就是石大林,一个月顶天了挣个一千。
因为石大林说外面什么都要花钱,还买了彩电,他们觉得石家应该没多少存款。
可现在……赵秋娟一个月能挣八百?
这也太多了!
这么看来,石志强真的配不上赵秋娟啊,村长的儿子都不够格!
乡长的儿媳妇,都挣不了赵秋娟这么多!
村里人突然觉得,相貌平平的赵秋娟,跟天仙似的,甚至有人专门来石家,就为了看一眼赵秋娟。
赵秋娟有些不好意思,又克制不住地虚荣,听到别人夸她,就觉得高兴。
她也知道这多亏了石振,这几天那是恨不得一天给石振吃十顿,弄得石振哭笑不得。
一直犹犹豫豫,虽然被自己的儿子逼着,已经收拾好东西,但还是不太想出去的石大山听说这事儿,也震惊了:“赵秋娟一天能挣八百?”
“这有什么奇怪的?”石星朝道,“我是给石振干活的,一个月都能挣五六百,她自己摆摊,肯定挣的比我多!”
石大山这下,总算下定决心,要出去打工了。
初七这天,石家人收拾好东西,就离开了村子。
和他们一起离开的,还有另外十五个青壮男子。
其中六个,是跟石振说好,打算和石振一起去打工的,另外的那些,则是打算自己出去打工的。
石振要带走六个人的事情传出来之后,村里有些人很不高兴,觉得石振不带他们太过分,还有人找上门来,跟石振要说法。
不过石振不是赵美云,他也不在乎这些人的质问,只道:“我那边只要六个人,我觉得他们合适。”
他除了这话,就没有别的话了,那些人闹了没用,只能偃旗息鼓,最后就打算不跟着石振了,他们自己出去打工——他们就不信,没有石振带着,他们就找不到工作了。
大家伙儿,是一起往乡里走的。
那九人里,大部分人虽然对石振不带他们这件事有点不满,但面上没怎么表露出来。
可被赵秋娟拒绝的石志强,就对石振很有意见了,一直在跟那六个跟着石振走的人说石振坏话:“你们真打算跟着石振去工作啊?他要是不给你们工钱怎么办?你们知道他是要你们去做什么的吗?他把你们带出去,多半是要让你们去做苦力的!”
那六人都是石振特地挑的,人挺不错,其中年纪最大的那个就道:“我们知道我们是出去卖力气的……怎么了?”
石志强满肚子的话,被噎了回去。
这人又道:“你出去找活儿干,难道不卖力气?”
就他们这些人,都是没怎么读书的,出去了不卖力气还能干啥?当老师当医生?
这个石志强,也太飘了。
石振的拖拉机还停在乡里的学校旁边。
几天不开,这拖拉机……一下子发不着了。
石振折腾了很久,才把它发动,然后石家人、关白羽还有那六个男人,就全都挤上去,坐在自带的行李上。
换成十年后,石振载着这么一车人开到外面去,铁定被抓。
不过现在么……隔壁拖拉机上,人比他这里还多!
那边车上除了九个他们村的人,还有几个别的村的呢。
人多了之后,大家在车里待着,就不那么舒服了,石振为了能透气,甚至没有把塑料布的棚子搭起来,大家伙儿要一起吹冷风。
不过都是能吃苦的人,大家倒也并不在意。
石振先把他们带到了县城,然后那六人去住大通铺,他和石家人开了房间。
第二天,石振本是想让这六人去坐长途公交的,但他们不愿意,石大林也觉得没有要花这个钱,最后大家竟是……就这么挤着,一路到了安山镇。
一路上,还有两个跟着石振出来打工的人,学会了开拖拉机。
拖拉机速度不快,这时候路上人又少,大家学拖拉机,都是直接就在路上学了,然后才去考个交通知识,拿个证。
石振没打算一直由自己开拖拉机,自然要教会别人。
他现在,已经琢磨着,要去买一辆自行车了,很多事情,还是骑自行车最方便。
至于摩托车汽车……这不是买不起么!
因为人多,回去的时候,大家坐在拖拉机上,其实并不舒服。
好在这路石振开过一趟了,对什么时间休息之类的事情更有把握,时不时停下来让大家修整,倒也能忍受。
初九这天晚上,他们就来到了安山镇。
石振直接把车开到关建国家,然后让这六人先在关建国家住几天。
羊毛衫厂那边,最忙的是下半年,上半年活儿不多,也因此他们要过了十五才重新开工,这几天这边,也就是空着的。
至于往后……石振打算这几天找个地方给这六人住。
关家村的人,以前从未想过房子可以出租,可现在,都巴不得有人去跟他们租房子!
关家村是农村,这里的村民的生活水平,其实远不如镇上,更不能跟大城市比。
但那六个刚从山里出来的土包子,看到关家村的情况,就被惊呆了:“这里的房子真漂亮,都是两层的啊……我以后挣了钱,也回去盖一个!”
石振没跟他们多说什么。
刚出来的人,都会想着要回去山里盖房子,不过等以后……他们多半会在外面买房定居。
石振第二天,就跟村里人租了个房子,又去买了一袋水泥,把那六个人叫去,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