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米颜在石家养了一个多月,长了些肉,这会儿笑盈盈,不说多么好看,但绝对不丑。
最重要是,这是外面来!
外面姑娘,都是不乐意嫁到他们山里!
还没结婚石志强看着眼睛都红了。
偏偏,石星朝还道:“我挣不算多,我爸妈挣,那才叫一个多,一年大概有个两万吧!”
石志强冷哼了一声:“吹牛!”
话不投机半句多,接下来这一路上,石志强再不跟石星朝说话了,一直到他们走到村子附近,石志强才抬头挺胸,又嘚瑟起来了。
他们一进村子,村里人就全都围上来了。
去年,石大林是村里人羡慕对象,现在石大林他们还没回来……大家就去跟石大山说话了。
这一说……他们就羡慕地不行。
石大山他们夫妻两个,一个月竟然能挣两千!
那可是两千!
这也太多了!
“你们真以为钱那么好挣?我们在省城,一个月也就挣五百。”石志强有些气不过。
石志强觉得自己这么说,周围人肯定会羡慕地看着自己。
一个月五百,这绝对不算少了。
他们村里,多得是全家忙活一年,都挣不了五百。
然而……村里人看了他一眼,但没什么人搭理他。
石志强有点傻眼。
倒是石志强母亲,把石志强拉到旁边问他:“阿强,你一个月挣五百,咋没寄钱回来?电话也不打回来一个!你这次回家,带回来多少钱?”
“妈,省城那边开销大,一个月五百都不够花。”石志强尴尬道。
石志强他们去了省城,一开始没有找到工作,后来……就被人拉到工地上去了。
工地给他们开工资,确实是一个月五百,但总是会晚一点才给,他们还要给工头一点好处,才能保住工作。
这也就算了,他们工资,工头还每个月都扣下两百,说要年底才给他们。
工地虽然包住也包吃,但吃特别差,他们一直干力气活,吃那么点晚上饿得睡不着,总要另外买点吃。
有时候工地不开工,还不供饭,他们只能买来吃。
另外再买点生活用品……这都要钱!
孝敬完工头一个月就剩下两百多……像石志强这样对生活有点要求,稍微花一下就没了,跟他一起打工人里,那些特别节省,饿了只买馒头吃,才能每个月省下一百来块。
这也就算了,到了年底,他们在工头那里两千工资,工头还扣了一千,说要明年才给。
他现在手上,就只有一千块。
“谁能一个月花五百啊!石振给石大牛开一个月三百工资,石大牛能一分不少地全寄回来,有时候还有奖金……这一年,石大牛家收到汇款加起来,至少有四千!”石志强母亲道。
石大牛光寄回来钱,就已经有四千了,他年底拿钱,还没寄回来呢!
这事儿村里人都知道,毕竟邮局每次送汇款单来,大家都会去围观。
也因此,石志强说他一年挣五千,大家一点感觉都没有——这不是应该么!
“那……那是石大牛太省了。”
“石多福那个爱花钱,陆陆续续也寄回来两千多了。”石志强母亲道:“他电话里还说,过年会有奖金,也拿回来。”
石志强:“……”
“对了,石大林他们家,在安山镇买房子开店了,还安了电话机……那才叫厉害!”
石志强一句话都不想说了,木木地听自己母亲说石振家里事情。
这一年,石振他们虽然没有回村,但村里,一直流传着他们传说。
石志强他们出去之后,就没什么消息了,跟着石振出去打工人则不一样,隔个一两个月,就有汇款单寄回来。
最重要是……石大林那里,竟然安了电话机!
跟着石振去打工人,都曾打电话回来,石大牛他们家里人想要联系石大牛,也能打电话过去……多好啊!
她儿子呢?简直没影了!
石志强母亲絮叨个不停。
石志强突然觉得,手里一千块钱不香了。
不过,就算石志强只带回来一千块,也让村里人很羡慕了,村里想要出去打工人,顿时更多了。
等石大牛他们回来,说了他们这一年都干了啥……村里人最想事情,就成了跟着石振去打工。
和石志强一起出去打工人都说了,他们工地上吃特别差,石振那边就不一样了,石大牛他们顿顿吃肉!
瞧瞧,石大牛他们一个个,胳膊上肉都隆起了!
不过,就算石振不带他们出去,他们也要跟着石志强他们,去省城打工。
石志强他们挣也不算少了!
总比他们留在山里强。
第124章 第 124 章
一直到除夕前一天; 石振他们才回到老家。
县里很多地方都变了样子,比如以前仅仅只是平整了一下道路,现在都用沥青或者水泥浇筑好了。
这里还多了很多摩托车; 只要给钱,就可以把人送到附近村子里去; 速度特别快。
就是不怎么安全; 石振就看到有摩托车载着两个成年人,那两人还不戴头盔,从他拖拉机旁边呼啸而过。
等回到村里,石大林和赵美云身边; 依旧聚拢了很多人,听她们说外面事情。
虽然石大山他们一家在外面挣了不少钱,但石振他们挣得更多,大家也就对他们生活更加好奇。
而且他们家有电话机,听说石振还有大哥大……村里人来了他们家; 都会想要瞅一眼石振手机。
自打到了山里,手机就没啥信号了; 现在它作用,仅仅只是被人参观,然后那些人再夸石振一番。
不仅如此; 石振还发现……现在村里人对他们家态度; 明显不一样了。
就连给赵秋娟说亲人,都已经没有了,所有人都默认,赵秋娟不会再在村里找对象。
毕竟石振他们家; 在外面都买房子了; 以后指不定就待在外面不回来了。
不过; 不管他们家在村里人眼里多么厉害,这会儿……他们还是不得不住破房子。
这房子是真破,屋顶到处都是漏雨窟窿。
石大林在堂屋里睡了一晚上,第二天鼻子都不通了。
他一直擤鼻涕,还抱怨:“这房子,住着真不舒服。”
赵美云想也不想就道:“是啊,昨晚上我们屋里,就窜出来一只老鼠,那老鼠往墙上跑,差点把婷婷吓哭。”
虽然回来之后,只住了一个晚上,但赵美云已经觉得这里处处不顺心了。
别不说,她们三个女人睡一张床,就很不方便。
至于老鼠,当年老鼠在石婷身边跑过,石婷一点不怕还会上脚踹,有一回石振打死了一只老鼠,她还问能不能吃……现在见着老鼠,她竟然又叫又跳!
赵美云一边说,一边准备做早饭,然后又不习惯了。
他们家在安山镇,电饭煲燃气灶煤炉都是齐全,做菜做饭快得很。
可在这里,要用土灶做饭,那叫一个不方便。
就说这锅,又大又笨重,她做完一个菜想洗洗,就要倒水进去,刷过之后再用葫芦把水舀出来,光一遍还洗不干净。
以前她能做完菜都不洗,直接做下一个菜,现在却有点受不了。
石大林道:“阿振,能不能过了年,让大牛他们在这里多留几天,帮我们盖个房子?这样等我们明年回来,就能住新房子了!”
“爸,我得到消息,安山镇安宁路要加长,两边地皮会卖……到时候买了地皮,就能盖个沿街房子了,你不要安山镇房子,要在这里盖?”石振问石大林。
安山镇最大一条路,就是安宁路。
那原本是一条河,后来被填平,改成了路。
这路不长,路南边,是居民区,石家租住房子就在路南边小巷子里。
路北边,也有很多小巷子通出去,菜场、电影院等,都在那边。
菜场电影院什么再往北,那就是小学和初中了。
安山镇接下来会搞开发,让周围农户拆迁,把镇子扩大,期间,由西向东安宁路会被拉长,还会再建几条由南向北路。
然后因为开发要钱,钱又不够……安山镇这边,就会卖路边地皮给人盖房子,并以此收钱。
收了钱,他们再赔给农户,当然这钱肯定不够赔,然后会附赠一块路边地皮给农户,让农户自己在路边,拿着赔偿金盖房子。
因为钱少,这时候农户又受不了没有土地,所以拆迁过程有点慢,不过后来,年轻人全都进了工厂,不愿意再干农活,经济又发展起来,沿街房子底楼铺面铺面,一年租金还是种地挣钱两三倍……大家就争着抢着求拆迁了。
就这么慢慢拆慢慢拆,十年后连离镇上有些距离关家村,都整个拆迁了。
拆迁这事儿,跟石家人关系不大,石振刚买那房子,周围全是挤在一起老房子,镇上暂时是不会考虑拆迁。
拆镇上老房子成本,比征收周围农民地成本大多了。
这时候征收农民一亩地,给个几千块就行了,镇上一亩地……里面得有多少房子?
十来年后老房子影响城市面貌,才会被拆迁改造。
说回买地皮,这其实是石振早有打算事情。
石大林他们有点积蓄,赵秋娟也一样,石星朝石大山他们现在应该也有不少存款。
两家人完全可以凑一凑,在街边买一块地皮,一起盖房子。
当时安山镇,要求买了沿街地皮人,房子统一盖,盖五层。
这些房子,地皮大概是一百四十个平方一块这么卖。
也就是说除掉底楼商铺,上面有四套将近一百四十平房子。
当时镇上很多人家,家里住着特别挤,就跟人合伙买一块地皮盖房子,上面房子一家两套,下面铺面也分两个,一家一个。
他们后来都赚翻了。
零几年时候,一个铺面租金,就要一两万了,好地段还更贵!
至于上面房子,也是一年比一年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