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生产线的设备招标开始了吗?”韩伟昌问。
刘智峰摇摇头:“还没有,技术部那边的方案还没有最后定下来。你也知道的,我们采购部其实没啥权力,都是要等技术部把方案定下来,确定用哪些型号的设备,我们才能开始进行采购招标。
“你们临一机的磨床、镗床,还有滕机的铣床,都是我们过去用惯的,质量和价格都没啥可说的,到招标的时候,你们的优势是很大的。
“不过,韩总,我也跟你说一句,我们这条生产线的投资也是有限的,你们别想着打我们的土豪。如果你们的设备报价太离谱,也别怪兄弟我不给你们面子。”
最后一句话,算是半开玩笑半认真。韩伟昌专程跑来谈新生产线的事情,让刘智峰不能不产生一些警惕。以往浦汽的各家子公司用临机的机床不少,双方的合作关系是比较稳定的,并不需要韩伟昌来沟通关系。韩伟昌如此郑重其事地跑过来,没准就是有什么非份之想了。
果不出刘智峰所料,听到刘智峰的话,韩伟昌笑了笑,说道:“刘总,如果就是几台磨床、镗床的事情,我还真不好意思向你开口,大家都是老朋友了,互相都是很了解的。我这次来,是想问问,浦汽有没有意向从临机采购成套装备。车架、发动机、变速箱,采用多工位机床一次加工成形,生产效率比过去提高2倍以上,你们有没有兴趣?”
“多工位机床?”刘智峰一愣,“你是说,像染野、海姆萨特他们那样的多工位专用机床?”
日本染野公司、德国海姆萨特公司,都是国际知名的汽车专用机床制造商。浦汽本部的变速箱生产线、发动机生产线,都是海姆萨特提供的,那还是20多年前的事情。在那之前,浦汽的车间里用的都是五六十年代的旧式通用机床,甚至还有长木凳、葫芦吊和橡皮锤,十打十的半机械半手工生产模式。
引进海姆萨特的多工位机床,让浦汽的工程师和工人大开眼界,方知世界上还有如此先进的技术。在当时,国内所有的大型机床厂都派人来参观过,对于这种多工位机床都是叹为观止。也曾有一些机床厂琢磨过仿造的事情,但稍微试了试,就知道这其中的门道不是自己能够玩得转的,也就迅速放弃了。
从那之后到现在,国内机床业的技术水平已经上了若干个台阶,多工位机床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的技术,有不少机床企业都能够制造出一些多工位机床。不过,这些企业制造的多工位机床,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多工位加工,与染野、海姆萨特等国际大企业的产品还有很大的差距,适用于汽车产业的专用多工位机床更是完全空白。
这一次,枫美汽车公司的新生产线建设,在车架、发动机、变速箱等几个大件的生产中,是准备采用多工位专用机床的,浦汽采购部也已经与国外几家机床企业进行过接触,只是暂时还定不下具体的采购方案。
刘智峰说会考虑从临机采购机床,指的是用于制造轴类零件、盘类零件等简单部件的设备,谁曾想,韩伟昌盯上的,居然是生产大型部件的多工位机床。
“韩总,你们临机也能做多工位机床了?”惊讶之余,刘智峰开始向韩伟昌发问了。
“这多亏了我们唐总的高瞻远瞩啊。”韩伟昌由衷地感慨道,如果不是怕刘智峰笑话,估计他都会面向西边临机集团的所在地,对唐子风遥拜一下了。
“从去年开始,我们唐总就定下了研发汽车专用多工位机床的策略,集团前后投入了五个亿的资金,实现了一系列的技术突破,目前所有的技术障碍都已经被扫除了。只要你们有需求,我们可以在两个月内拿出让你们满意的设计。
“我们集团总工程师秦总说了,我们的技术绝对不会比染野他们差,部分设计甚至比海姆萨特的还要先进,绝对是世界一流水平。”韩伟昌牛皮烘烘地说道。
“你就别吹了!”刘智峰丝毫不给韩伟昌面子,他说道:“你们临机技术水平高,我承认,但这也就是和国内其他机床企业比吧?你们要和染野比,还要和海姆萨特比,是不是有些吹牛吹过了?
“你们能搞出多工位专用机床来,就已经够让我这个老汽车刮目相看了。我也不指望你们的产品比染野好,能够达到他们80的性能和质量,我就得给你韩总道喜了。”
“老刘,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我们怎么就不能和染野、海姆萨特他们比了?”韩伟昌不满地说,“他们技术水平高不假,可我们临机这些年也没闲着啊。你们浦汽也用了我们那么多机床,你敢说我们的机床比进口的差?”
“这些年,你们的机床质量进步倒的确是挺大的。”刘智峰承认了。他过去也是在车间里开过机床的,对于机床的那点事并不陌生。这些年,他当采购总监,接触各行各业的人不少,也经常向集团里的工程师、工人们了解设备情况,知道国产机床这些年的确是有很大进步了,许多型号的机床品质并不比进口机床差。
“不过嘛。”刘智峰称赞完,话锋一转,说道:“多工位机床这东西,我和小鬼子还有德国人都聊过,他们说这绝对不是简单地把几台机床拼起来就可以的,一加一大于二不仅仅是针对性能上的提升,而且也是对应着设计难度上的上升,你们真的能够玩转这么复杂的设备?”
第四百六十二章 我还是相信科学
“外国人能玩得转,我们怎么就玩不转了,我们比外国人少长一个脑袋还是怎么?老刘,我以前怎么没看出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居然也这么崇洋媚外呢?”
听到刘智峰的质问,韩伟昌装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反驳道,顺手还给刘智峰扣了一顶大帽子。
“什么叫崇洋媚外,什么年月了,还在用这样的词。”
刘智峰却是毫不在意。崇洋媚外这个词,也就是他和韩伟昌还年轻的那会流行过,当时的确是一顶挺大的帽子。时过境迁,今天的人早就不用这个词了,被人说成崇洋媚外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我是说,多工位机床可不是简单的东西,你们过去没搞过,怎么突然就能搞出来了?”刘智峰换了一个委婉的说法。
韩伟昌说:“多工位机床的确是有一些技术诀窍,但如果搞清楚了,也就没什么神秘了。多工位机床主要是要解决各个工作面的协调问题,保证良好的工作节拍。这方面,我们请了中科院数学所的专家来帮我们设计,搞了一个运筹学模型。
“对了,我们集团还聘了一批俄罗斯的数学家来帮忙,这些人搞这种模型可都是行家里手。我前面说我们的一些设计比海姆萨特还要强,这话就是那些俄罗斯数学家说的。”
“俄罗斯人和德国人可是死对头,他们说的话,也不一定算数。”刘智峰评论了一句,心里却已经信了几分。
“还有就是刀具震动互相影响的事情,其实就是一个刀轴柔性联接的问题,我们实验了十几种刀轴联接方案,已经把这个问题圆满地解决了。你如果不信,可以让你的助手去查一下技术专利,我们申请了七种刀轴柔性联接的国际专利,至少在这个方面,我们的水平是比染野还要高的。”韩伟昌继续说道。
“你说的都是真的?”刘智峰有些吃惊。他也是有些机械基础的人,韩伟昌说的这些东西,他即便不是很懂,多少也能听出一些名堂来。韩伟昌说到这样的程度,想必就算有些浮夸,也不会浮得太厉害吧。
“那么,你们的机床,价格怎么样?”刘智峰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韩伟昌伸出一个巴掌,在面前晃了晃,说道:“具体的价格需要具体计算,不过,我们做过比较,和染野的同类机床相比,我们的价格只相当于他们的五成。”
“能做到这么低?”刘智峰有些不敢相信了。
前面说过,汽车业是机床业最大的用户,反过来,机床采购也是汽车企业设备采购中金额占比最大的项目,一般要占到汽车业总投资的40。浦汽准备在枫美汽车公司新建的这条生产线,预计投资近60亿元,一半的资金用于机床采购,而其中最花钱的便是进口若干套多工位专用机床。
单台的专用机床价格不算很高,但现代化汽车厂的生产批量大,需要的机床数量也极其可观。按一条生产线年产20万辆汽车计算,平均每天就要生产近600辆。这600辆车所需要的零部件,当然不可能是用一套设备生产出来的,而是要有若干套设备齐头并进地进行生产。
枫美公司的这条生产线上,光是用于加工变速箱的专用机床就多达50台,也就是随时有50个变速箱在进行生产,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日产600辆汽车的需求。除了变速箱,发动机、车架、驾驶舱等大部件的生产,也需要多台机床同时工作,浦汽技术部粗略算过,所需要的多工位机床总数可能要达到300多台。
单台机床的价格乘以300多,这个数字就不可小觑了。如果每台机床的价格能够下降五成,那么节省下来的设备投资将是以亿来计算的,这由不得刘智峰不动心。
“我跟你说,老刘,国外公司卖给咱们的机床,价格都是夸大了好几倍的。人家赚的就是你自己不会造的钱。这就像你们造的汽车一样,同样的车,进口的价格是国产价格的好几倍,你说这性能上能差出多少?
“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三个沙发吗,这能值几个钱?可是,一台进口车,便宜的二十几万,贵的能够到几百万,莫非外国人造的汽车就比咱们的更省油?”韩伟昌信口胡扯着。
“外国人造的汽车,的确是咱们的更省油。”刘智峰欲哭无泪地纠正着韩伟昌的说法。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就汽车这方面而言,进口车的品质的确是要更好一些的,这一点刘智峰不敢乱说。
不过,他也明白韩伟昌的意思,那就是说国外设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