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机如果上了当,真的把自己的设备价格再降下去,未来再想对其他客户涨价就很难了,这相当于把临机往死里坑。韩伟昌如果知道了真相,能不跟自己翻脸吗?
做奸商也是有底线的,这就正如成语里说的,盗亦有道。
想到此,刘智峰换了一个问题,对莫静荣问道:“莫总,如果临机这边降了价,但染野仍然不同意降价,我们还是不考虑临机吗?”
“这个……”莫静荣卡壳了。
染野此前的报价,超出了集团的承受能力,集团领导层已经觉得非常为难了。如果没有临机出来搅局,集团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最终可能会捏着鼻子认了,但这样一笔大支出会给集团后续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现在有了临机这样一个选择,如果临机的产品还过得去,而染野又坚持不降价,集团领导层没准还真会动摇,把临机当成一个可选项。莫静荣是分管设备采购的,但这么大的一个决策,却不是他能够擅专的,现在就咬死说无论如何都不会买临机的产品,恐怕也不合适。
“我想,染野应当是会做出一些让步的吧?”莫静荣避实就虚地说,“老刘,你多和何继安谈一谈,必要的时候可以把话说得强硬一点,说如果他们坚持不降价,我们就可能要考虑临机了。
“临机能够把价格报到只相当于染野的一半,就意味着染野的价格里是有很大空间的,我想染野不会冒着丢掉这个业务的风险,非要去争这点蝇头小利。”
话说到这个程度,刘智峰知道再问其他问题也是白搭了。染野会不会降价,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现在非要逼着莫静荣表态,也没必要。
莫静荣定下了原则,刘智峰就算有一肚子意见,也只能先照着这个原则去做。他给何继安去了电话,说关于设备采购的事情有一些变化,让他再到浦汽来一趟。
浦汽的这桩采购,是染野中国公司近期最重要的业务,已经跻身为染野中国公司销售部长的何继安这段时间就住在浦江,接到刘智峰的电话,他当天下午就赶过来了。
“何总,你看看这份材料。”
刘智峰没有绕弯子,直接把韩伟昌留给他的临机多工位机床的资料递到了何继安的手上。
何继安接过资料,只粗略看了几眼,就跳起来了:“什么,临机也在搞多工位机床?这怎么可能!”
“这是临机销售公司总经理韩伟昌给我的。对了,听说你和老韩过去也认识,还是经常在一块喝酒的朋友?”刘智峰笑呵呵地说道。
关于韩伟昌与何继安的关系,是有一次在酒席上韩伟昌自己向刘智峰说起的。不过,韩伟昌可没有说自己和何继安是什么朋友,相反,还讲了一大堆何继安的坏话,又讲了几件自己如何坑害何继安的得意往事。刘智峰此时向何继安提起此事,可绝对是没安好心的。
“老韩吗?没错,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何继安装出一副淡然的样子,可刘智峰分明听到他的牙齿咬得格格作响,估计如果此时韩伟昌出现在何继安面前,何继安能夹生地把韩伟昌给吃了。
“老韩这个人,别的方面都挺好,就是这个爱吹牛的毛病,始终都改不了。”
何继安在经历了最初的愤怒之后,开始回归理性了,他说道:“这家伙原来搞技术的时候还过得去,后来不知道临一机那边哪个领导脑子进水,居然让他去做销售。好家伙,这可遂了他的意了。
“机床市场上,谁不知道临机的这位韩总是个大嘴巴,三分的事情,他能给吹成十二分,连打草稿都不用。说真的,刘总你如果不提起来,我都不好意思说我认识老韩,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啊!”
第四百六十四章 货比三家
这俩人到底有多大的仇啊!
刘智峰在心里感叹。
韩伟昌在私底下贬损何继安的时候,便是什么话最脏就说什么话。现在轮到何继安贬损韩伟昌,同样是嘴不积德。
韩伟昌喜欢吹牛,这一点刘智峰也知道。做销售的人吹吹牛,也不算是啥大事。可落到何继安嘴里,就像是韩伟昌做了多丢人的事情一样,连熟人都不敢说自己和韩伟昌认识了。
“老韩的话,的确是有些虚多实少。”刘智峰先顺着何继安的话附和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吧,他这回说的事情,还是有几分靠谱的。我们技术部已经分析过他们的资料了,认为他们的方案比较可靠,技术积累也是充足的。”
“怎么,你们打算考虑从临机采购多工位机床?”何继安试探着问道。
刘智峰笑着说:“货比三家嘛,这么大的一笔采购,我们当然是希望多几个选择了。”
“是这样?”何继安脑子有点乱,这个变故对他来说过于突然了,以至于他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才好。
临机在研发多工位机床的事情,何继安曾经听人说起过。毕竟他也是在机床行业里混了多年的人,在哪能没有几个朋友?临机研发多工位机床本身也不是什么保密的事情,何继安几乎是在饭桌上和人随便聊天的时候,就听到了这个消息。
乍听到这件事,何继安没有一丝的惊奇。国内汽车行业大发展,各家机床厂都盯上了汽车机床这块蛋糕,不,确切地说,是一家蛋糕房。各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汽车机床研发计划,这是何继安早就知道的。
多工位机床是汽车机床中技术要求最高,同时也是利润最高的一类,像临机这样的大型机床企业着手研制多工位机床,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依何继安的猜想,临机开发多工位机床,肯定是要循序渐进的,一开始开发最简单的,比如用于加工法兰盘的多头铣床,然后积累经验,逐步升级技术,花个三五十年,最终掌握汽车专用多工位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照这样的节奏,何继安根本不用担心临机的研发计划会对他的业务构成什么影响,等到临机研制出足以与染野相竞争的机床,他何继安早就退休了,哪里还会在乎谁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可没曾想,临机的动作有这么快,距离何继安听说临机开发多工位机床的事情也不过就是大半年的时间,临机居然就已经能够上门向浦汽推销自己的多工位机床了。从刘智峰拿给自己的资料上可以看出,临机掌握了多种多工位机床的技术,可以为浦汽提供一整套专用设备。
临机这是砸了多少钱进去搞研发啊?
临机那个年轻的总经理唐子风,可真是太有魄力了。
何继安在心里感慨着,脸上却不能表现出来。他装出一副平静的样子,说道:“刘总,多工位机床的技术,还是有一些门槛的。临机过去没搞过这种机床,现在仓促搞出来,浦汽就不担心他们的技术不够成熟吗?”
刘智峰说:“临机也是一家老厂子了,虽然过去没搞多工位机床,但机床和机床之间,很多原理还是相通的。我相信,临机既然敢上门来推销他们的多工位机床,就说明他们对自己的技术还是有信心的,我们也愿意给他们这样一个机会。”
“关键的原因不在这吧?”何继安盯着刘智峰的眼睛问道。
刘智峰呵呵一笑,说道:“何总真是快人快语,我们愿意考虑临机的机床,原因当然不止有这一个。临机的机床价格比染野要低得多,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我过去就跟何总说过,枫美这条生产线,我们的投资很有限,如果照染野此前的报价,我们是肯定接受不了的。
“现在临机给了我们一个新的选择,按照他们的报价,我们集团就没有啥压力了,所以集团领导对此还是很感兴趣的。”
“刘总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染野的产品不能降价,你们就要选择临机的机床了?”何继安问道。
刘智峰笑而不语,显得很是矜持的样子。其实,他是没法回答何继安的问题,因为照莫静荣的意思,染野的产品即便不降价,浦汽也不会选择临机的机床。这个底牌,刘智峰是不可能告诉何继安的,但要让他说谎,他又不情愿,于是也就只能是笑一笑了。
“临机给你们的报价是多少呢?”何继安直截了当地问道。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些唐突,但何继安相信刘智峰是会回答他的。何继安看出来了,浦汽还是倾向于染野的,只是在产品价格上还有一些障碍。刘智峰向他说起临机的机床,最大的目的就是用这件事来压染野降价,那么刘智峰就肯定要把临机的报价告诉何继安,以达到向何继安施压的目的。
听到何继安的问题,刘智峰假意地犹豫了一下,然后才伸出一个巴掌,说道:“他们的底价,我不太方便向你透露。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一点,他们的报价,不足染野的50。而且这还仅仅是报价,实际成交价,他们应当还会给一些折扣的。”
“这不可能!”何继安脱口而出,说完又赶紧补充了一句,“除非他们是疯了,愿意赔本赚吆喝。”
刘智峰说:“何总,你这样说就没意思了。染野的机床利润有多高,大家心里都是很明白。临机的报价就算只有你们的一半,也同样是有利润的。
“做企业,赚利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你们赚利润也要有点分寸。人家的产品性能和你们差不多,价格还不到你们的一半。你告诉我说你们的产品一分钱都降不下去,你觉得我会相信吗?就算我相信,你觉得我们集团领导能相信吗?”
“这不是相信不相信的问题。”何继安硬着头皮辩解说,“刘总,外企的利润计算方法,和咱们国内企业不一样,人家还要考虑股东利益,所以不能拿临机的成本水平来类比我们染野。
“再说,就算是临机,如果要生产和染野性能、质量都差不多的多工位机床,价格也绝对不可能降到只有染野的一半,这样做他们就是完全赔本了。
“我建议浦汽好好地核实一下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