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两个品牌的。”
唐子风笑道:“机床上可能没有,但电脑上不是经常有‘tel_side’的标签吗?我们临机花了五个亿搞多工位机床技术,如果一声不吭就让大家拿去用了,以后谁还知道我们搞过这项技术了?”
“这件事,我得向公司汇报一下才行。”杨涛说,“咱们这个情况和tel_side不一样吧,人家tel是造芯片的,不造电脑,所以和电脑公司没有竞争关系。可咱们两家,好歹也算是竞争对手吧,哪有在自家的产品上给竞争对手打广告的。”
“那么,哪有把核心技术转给竞争对手去用的?”唐子风反驳道。
“这倒是……”杨涛无语了。临机愿意向国内其他机床厂商转让多工位机床技术,这也的确是很另类的做法,这样想来,临机要求其他机床厂商在产品上打“长缨”的logo,也不算过分了。
“可是,唐总,这样一来,我们丹机可就是占了临机的两重便宜了。第一重当然是多工位机床的技术,第二重就是你们临机的品牌啊,这几年,你们的‘长缨’品牌风头可是把我们这些兄弟单位都给盖过去了,我们用你们的品牌,吃亏的是你们临机呢。”杨涛换了一个角度说道。
唐子风顺水推舟地说:“这一点,也是要包括在我们的第二个条件里的,那就是所有用了长缨品牌的机床,品控方面要有我们的人参与。”
“这个条件有点过分了吧?”杨涛的脸色有些难看了。
唐子风轻描淡写地说:“这不算过分啊,我们要对使用了我们核心技术的产品负责,因为万一你们的品控没做好,产品出了质量问题,人家批评的可是所有的国产机床。如果客户那边说国产多工位机床质量不行,我们受影响是最大的。”
怕受影响,你别转让技术啊!
杨涛在心里骂了一句,可这样的话他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现在是丹机求着临机转让技术,他如果敢对唐子风呲牙,人家完全可以拂袖而去,不和丹机玩了。
说实在话,杨涛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临机为什么要向国内的机床厂家转让这项独门技术,不是说好的同行是冤家吗?
唐子风说国内需求太大,临机一家吃不下去,这一点杨涛是相信的,但你吃不下去,让染野、海姆萨特这些国外厂家吃就是了,有必要便宜了像他们丹机这样的国内厂家吗?
在杨涛看来,国内厂家相互之间才能算得上是竞争对手,染野、海姆萨特这些厂家,对国内机床企业就是碾压般的存在,哪能算是竞争者?
国内很多企业的做法,都是宁可让国外厂家拿走业务,也不把业务留给国内厂家。因为国外厂家原本就很强大,多拿少拿几个业务,不会改变他们与国内厂家的力量对比。但同为国内厂家,其他家发展了,就相当于自己被削弱了,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可临机的做法偏偏就是反过来的,宁可让国内同行占便宜,也不让国外厂家拿到订单,莫非他们现在已经把染野等国外厂家当成竞争对手了?
“我们现在的想法,就是咱们所有这些国内企业应当团结一致,要把国产机床当成一个统一的品牌来经营和维护。我们大家下一步肯定都是要面对国际市场的,在把国外那些机床巨头打趴下之前,咱们国内的厂家先不要考虑内斗。”
唐子风似乎是看出了杨涛的内心所想,直接抛出了自己的考虑。他放出风声让各家机床企业派人到浦江来洽谈技术转让的事情,其实用意就在于此。
“唐总果然有大魄力,这是我们丹机不敢想的事情。”杨涛讷讷地说道。他也不知道是唐子风过于狂妄,还是自己过于保守,在这个时候,还是先恭维一下唐子风再说吧。
唐子风笑着说:“杨总是不是觉得我在说大话啊?其实这个苗头已经出现了,只是你们丹机可能还没有注意到而已。我打个比方说吧,杨总最近有没有买过什么家电,杨总买家电的时候,是买国产品牌,还是买东芝、夏普这些进口品牌?”
“家电吗?”杨涛认真想了一下,不禁哑然失笑,说道:“听唐总你这样一说,我才发现,这几年好像大家真的不怎么提东芝、夏普这些牌子了。我们年轻的时候,东芝的名气多大啊,还有那个广告,‘偷去吧偷去吧,新时代的东芝”,有一段我女儿天天跟着电视机唱。
“可最近几年,大家买家电的确是都考虑国产货,国产货质量不比进口的差,价格却低出一半,而且售后服务也好,谁不喜欢?像东芝、夏普这些牌子,已经不太受人欢迎了。”
“机床的情况也是如此啊。”唐子风说,“我相信,过不了10年,国内这些客户买机床的时候,也会像我们买家电一样,觉得买国产的比买进口的更划算,质量好、技术新、售后服务也方便。
“到了那个时候,在客户的心目中,国产产品会是一个统一的概念。任何一个牌子出了问题,大家都会说国货不行,受影响的可就不是一家两家企业了。”
“唐总言之有理。”杨涛点头说,“既然是这样,那这件事我就先答应下来。不过,最终能不能接受,我一个人说了可不算,这是要上公司办公会议讨论的。”
“没问题,我们可以等。”唐子风说。
“那么,唐总的第三个条件呢?”杨涛问。
唐子风说:“我们的第三个条件,其实就是我刚才跟你说的这些,也就是咱们国内的机床企业,要联合起来,共同对外。”
“哈,当初周厂长和唐总发起机二零的时候,好像就有这个目的吧?这么多年过去了,唐总这算是矢志不移吗?”杨涛半是调侃地说道。
“这算是不忘初心吧。”唐子风用了一个后世的梗,无奈杨涛是听不懂的。
“既然还是机二零的那个目标,现在机二零也还存在,唐总又把这一点提出来,当成一个条件,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杨涛问。
唐子风说:“是的,其实这个目标和机二零的目标没什么区别,只是时过境迁,原来机二零的机制有些名存实亡了。利用这次的机会,我们临机想邀请各家兄弟单位重新坐下来商讨一下共同对外的问题。
“相比机二零建立的时候,咱们面对的形势已经大不相同了。当时我们主要是考虑自保,不能让韩国企业把咱们的机床市场抢走。现在咱们要考虑的是出击,到国外去抢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咱们得有一个计划才行。”
“唐总有什么具体的指示呢?”杨涛半开玩笑地问道。唐子风这话,已经有点领导派头了,所以杨涛直接就问他有什么指示了。
“杨总这是批评我呢。”唐子风也同样带着几分玩笑的口吻应道,“我们临机只是有一些初步的想法,想请各位同行老大哥指点一二。具体的细节,我回头会让我们集团的秦总工向杨总详细汇报,我这里只说一个要点,那就是我们希望各家企业能够有所分工,每家企业重点突破一两项核心技术,要力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甚至超过国外的水平。
“咱们有20多家有实力的大型机床企业,如果每家企业都能够拥有一两项达到国际一流的技术,加起来就能够形成一个很强大的技术体系,国外想卡我们的脖子,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第四百八十二章 我们应当认真考虑一下
“这个唐子风,管得也太宽了吧?他把自己当谁了,难不成觉得自己是原来二局的局长?”
丹彰机床公司办公会议上,听杨涛介绍完唐子风开出的条件,一干公司领导都炸锅了,以脾气暴躁著称的公司副总经理崔勇超直接就骂开了。
其实他对唐子风也没多少意见,只是涉及到两家公司之间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是要站在自己公司立场上的,骂一骂对方的老总,也是一种政治正确。
“是啊,小杨,我觉得这个唐子风未免太自以为是了吧。几项技术,他们愿意转让,收点授权费也就罢了,凭什么干涉咱们的发展战略?难不成觉得他们临机规模大,就能够对咱们丹机指手画脚了?”总会计师曹丽娟略带不满地附和道。
杨涛苦笑道:“曹姐,唐子风跟我说这些的时候,倒也没说是一定要咱们照办,他的话说得挺客气的,就说是想借这个机会,促成一下各家企业之间的合作。”
“合作可以啊,要咱们在机床上打他们的长缨标志,咱们也认了。可说到这个突破一两项核心技术,还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这算不算是给咱们提要求了?咱们有没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技术,关他们临机什么事了?”曹丽娟说。
“就是嘛!”崔勇超说,“临机舍得花钱搞研发,这在行业里都是出了名的。咱们丹机没有他们那么舍得花钱,可也不是成天混吃等死吧?老廖,咱们丹机这几年搞出来的成果,是不是也拿了好几个国家创新奖,他们临机有什么资格对咱们说三道四的?”
被崔勇超点着名的是丹彰的总工程师廖鹏翔,他摇摇头说道:“老崔,说实在话,咱们丹机这几年搞出来的成果,和临机真的没法比。咱们是光想着填补咱们自己的空白,临机搞出来的技术,可都是填补国内空白的。
“前年科工委搞备胎计划,临机下面的临一机和滕机是出力最多的,听说他们搞出来十几种机床,都已经达到了进口设备的水平,只是现在还处于保密状态。相比之下,咱们缺的课还挺多呢。”
“这个……”崔勇超有些语塞了。廖鹏翔说的这个情况,崔勇超也知道一些。临机旗下两家大企业,分别是过去的临一机和滕机,与丹彰机床厂是同一级别的企业,建厂时间差不多,都是老机械部下面的“十八罗汉”系列。
同样的基础,临机在技术研发方面却走在了前面,把丹机甩出去不止一条街了。崔勇超本有心说丹机不追求这些虚名,转念一想,好像实惠方面丹机也没占到多少。临机靠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