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位骄傲得眼睛都要长在头顶上的华尔街精英,终于也被中国人用机床雕刻出来的兵马俑触动了。虽然他执拗地认为中国的机床肯定是对西方机床的翻版,但好歹也承认中国人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了。
“从中国人向我们介绍的技术指标来看,中国临机集团研制的汽车柔性生产线基本可以达到上个年代末的水平。如果我们旗下的四家工厂选用他们提供的生产线,则技术水平在全美的汽车厂中将会是领先的,这种领先优势至少可以保持10年以上。”维戈尔说道。
“和德国人相比,中国人的生产线有哪些明显的优势?”布兰德利问道。
维戈尔说:“最明显的优势,当然是他们的价格。这个价格不仅体现在一次性的设备采购投入上,还体现在未来的设备维护上。中国人表示,如果我们的四家工厂都采用他们的生产线,他们会在美国建立一个售后服务中心,保持我们的任何维护需求都能够在48小时内得到响应。”
“包括周末。”乔西特补充道。
“包括周末?”布兰德利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中国企业果然习惯于侵犯员工的休息权,如果西方企业,绝对不会要求他们的员工在周末去响应客户需求的。”
“可是,这对我们有什么不好呢?”维戈尔忍不住呛声道。
老大,你有没有搞错,我们是甲方,对方答应48小时响应,对我们有什么坏处?至于说什么员工的休息权,制造业企业里三班倒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我们下面的那些工厂,周末也同样是要上班的。员工在周末上了班,平时倒休就可以了,这算什么侵犯休息权呢?
布兰德利其实也只是习惯性地要批判一下中国,华尔街的分析师在周末加班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全球金融市场是有时差的,深更半夜等着日本股市开盘也是他们的日常,谁会说什么侵犯休息权之类的话?
“中国人的生产线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交货速度快。临机集团的销售人员向我们承诺,他们可以在签约之后半年内完成生产线的调试,最多只需要8个月,这条生产线就可以投产。相比之下,海姆萨特向我们承诺的交货期是一年半,这意味着我们要多损失一年的时间。”
乔西特继续说道。
“海姆萨特的生产线也已经有些落伍了,主要的设备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机型,只有少数设备是2000年之后的技术。”卡洛斯说道。
“这又是怎么回事?”布兰德利皱着眉头,“刚才维戈尔说中国人的生产线能够达到上个年代末的技术水平,这岂不是说中国的生产线比海姆萨特更先进?”
“这几年的情况都是如此。”卡洛斯说,“中国的机床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中国市场上的主流机型,基本上都是过去10年新推出的。西方机床市场相对来说比较沉寂,虽然每年也有一些新机型问世,但市场主流还是上世纪8、90年代的产品,充其量只是在原有机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控制系统的升级。”
“这又是为什么呢?”布兰德利有些懵,说好的中国人不会创新的,怎么机床市场上反而是中国人的技术更前卫呢。
维戈尔说:“这件事情也很简单,目前全球的制造业中心就是在中国,所以中国也成为全球机床需求最旺盛的国家。机床技术的升级,都是受到需求影响的。就以汽车机床而言,过去10年中,中国的汽车产量足足翻了一番,目前其本土汽车产量是美国的两倍以上。
第四百九十六章 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大洋彼岸的中国机床展会,也影响到了德国老牌机床企业博泰公司。在博泰公司总部的小会议室里,销售总监肖尔特一边在大屏幕上播放着投影,一边向公司高管们报告着一个可怕的消息:
“中国在芝加哥展示了十二种精密铣床和七种精密镗床,覆盖了我们的主要型号。他们的铣床和镗床价格普遍比我们低30以上,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我们在美国的几家主要客户都已经向我们发函,声称除非我们的产品降价50,否则他们将考虑采用中国机床。”
“劳瑟尔,你对中国人的产品了解吗?他们的产品是否达到了我们的水平?”
董事长沃登伯格脸色铁青,转过头盯着技术总监劳瑟尔问道。
劳瑟尔扶了扶鼻子上的金边眼镜,讷讷地应道:“我没有去现场参观中国人的机床,但据我向一些美国同行了解,中国人的这几款机床技术性能指标非常高,一部分甚至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水平。如果美国人想用中国机床取代我们的机床,从技术上说是可行的。”
“中国人的机床怎么会超过我们的水平?这是不是你们技术部出了内鬼,把我们的技术机密泄露给中国人了?”一位名叫波林的高管气势汹汹地问道。
劳瑟尔耸耸肩膀,说道:“波林先生,恕我无法接受你的指责。事实上,中国人推出的这一批铣床和镗床,采用了与我们完全不同的设计思路。这是一种我们从未采用过的设计思路,所以绝对不可能是从我们这里获得的技术。”
“你是说,他们采用的是一种更高明的设计思路?”波林问道。
劳瑟尔点点头:“可以这样说。虽然机床设计的思路不能说存在绝对的高明与不高明,但他们的方法至少是有一些独到之处的,值得我们学习。几年前,我们就注意到中国机床界提出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优化机床设计的思想,我们也对这种思想进行了研究。这一次中国人展出的机床,就是这种设计思想的完美体现,这是机床设计史上的一项新成就。”
“可是,这样的新成就,为什么不是由劳瑟尔先生提出来的,而是由中国人提出来的。我记得,劳瑟尔先生曾经获得过欧洲最出色机械工程师的称号。”波林语带嘲讽地说。
“那是过去的事情。”劳瑟尔面色不豫地答道。波林对他的敌意,他当然是能够感觉到的,但却无法反驳,他说道:“中国人的这套方法,是从航天工程中演化出来的,我从中看到了一些俄国技术的影子。大家是知道的,德国在航天技术上不如俄国和中国,他们积累下来的经验,对于机床设计也是有帮助的。”
“可是……”
波林还想说什么,被沃登伯格拦住了,这种诛心的问题,其实于事无补。沃登伯格把头转向肖尔特,说道:“肖尔特,我记住你曾经和中国人达成过一个协议,中国人承诺不染指我们的产品领域。但现在,他们却推出了全线替代我们的产品,你对此有何解释?”
肖尔特岂能不记得这件事,听到沃登伯格发难,他坦然地说道:“沃登伯格先生,我们和中国人的确有过这样一个协议,不过协议的期限是五年。我记得,那应当是八年前的事情了。”
“你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是三年前才开始研制这些机床的?他们用三年的时间就超越了我们?”沃登伯格冷冷地问道。
肖尔特说:“技术上的事情,我不太懂。不过,当初我们和中国签订这个协议的时候,公司是评估过风险的。当时劳瑟尔先生也并未对这个协议提出异议,按劳瑟尔先生的看法,中国人即便是在暗中进行研究,只要他们遵守协议,不公开销售这类机床,他们就无法获得足够多的应用数据,以指导机床的改进。劳瑟尔先生,我说的没错吧?”
“我的确是这样说过。”劳瑟尔硬着头皮说。这些话,当年他也是当着全公司高管的面说的,现在想否认也来不及。他说道:“从一般规律上说,机床设计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国人如果没有足够大的销量,就无法积累应用数据,从而无从了解机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他们改进机床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那么,他们是怎么突破这个障碍的呢?或者说,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这样的障碍?”波林又逮着理了,继续向劳瑟尔逼问。
劳瑟尔一指肖尔特,说道:“这个问题,是不是应当请肖尔特先生来回答。在过去的八年中,中国人是否遵守了与我们的协议,是否在公开市场上销售过这类机床?”
“他们是在三年前开始销售同类机床的,那时候,他们的机床技术性能比我们要差很多。而这次展会上他们所展出的机床,相比三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肖尔特解释道。
肖尔特的这个解释,是在为八年前自己与中国方面签的互惠协议开脱。那个协议规定博泰公司将说服欧盟同意向中工企业开放若干种精密机床的出口许可,条件则是中国的机床企业在五年内放弃对这些精密机床的研发,承认博泰对这些机床的市场独占。
在当时,博泰公司内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只要博泰向中国提供了这些机床,中国企业就没有研制这些机床的动力了。退一步说,即便中国人出于掌握技术的需要,暗中开展对这些机床的研发,只要不在市场上公开销售,就无法获得足够大的销量,从而无法回收资金进行后续开发,博泰就能够保持在这些机床上的技术领先。
随后的事情,却让肖尔特觉得意外与恼火。从一些秘密渠道中,肖尔特了解到中国人并没有放弃对这些机床的研发,承担研发任务的几家中国机床企业虽然没有获得来自于市场的利润,却有国家的专项资金在提供支持,研发工作一天都没有停止。
再往后,肖尔特便听说俄罗斯军工部门采购了一批中国机床,其中便有中国秘密研发的替代博泰产品的精密铣床和镗床,这些设备是欧盟限制向俄罗斯出口的。
与此同时,中工部门向博泰的订货也在悄然缩减,肖尔特无从了解真实的原因,但凭他多年做销售的经验,也能够猜出中工部门肯定是获得了其他的替代品。
所有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三年之前,也就是博泰与中国人所签协议规定的五年范围之内。但肖尔特无法拿着协议去找中国人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