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何日请长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竞争就由不断追求零部件的高精度,转向了寻求机床设计的优化,而后者拼的是理论水平以及数据支撑。

    理论方面,中外各有所长,也没法说谁更强一点。但在数据支撑这方面,中国机床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就是西方同行所不具备的,而且也是它们无法超越的。

    数据来自于生产实践,中国有几百万台机床,日复一日地运转,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出以TB为单位计算的数据,这些数据就是机床优化设计的基础。西方机床企业就算拥有再多的理论模型,没有数据支撑也是枉然。

    机床系统化设计的第二个层次,则是工厂级别的机床组合优化。生产一种产品要经历许多个工序,每个工序要使用不同的机床,所以一家工厂里的机床种类是很多的。

    传统的工厂里,机床来自于不同的供应商,工人也有泾渭分明的工种划分,开车床的是车工,开铣床的是铣工,各干各的活,哪道工序出了问题,后续的工序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插不上手。

    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智能制造的概念。一线操作工的数量不断减少,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了所谓“无灯车间”,整条生产线上的所有设备都是通过自动化装置联接在一起的,一道生产指令就能够完成所有工序的操作。而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生产线上的机床要符合统一的标准。

    工厂级别的机床组合优化,包括机床设计的标准化,还有前后工序机床之间的协调配合,此外,还要考虑容错和冗余的因素。在一条生产线上,如果有一台机床发生了故障,后面的工序就无法进行。容错设计就是要在有机床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智能化地绕开故障点,避免生产中断。

    在达到容错的效果,就需要生产线上有一定的冗余。其中一种方法,就是让机床具有通用性,一台机床坏了,另一台机床马上能够改变功能,代替这台机床的作用。现代数控加工中心原本也是能够同时完成多种加工作业的,功能上存在着一定的冗余。不过,要保留多大的冗余量,就涉及到很复杂的计算,不是随便就能够设计出来的。

    前两个层次的系统化设计,国外的机床同行也同样在做,大家只是水平上有些差异。肖文珺所做的第三个层次的系统化设计,可就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层次,那就是跨地区、跨行业的机床组合优化,涉及到数十万台机床的协作。

    在一个工厂内部,无论如何进行生产组织,设备的闲置都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高端且具有专业性的加工设备。

    例如,有些工厂在生产中涉及到超重型部件的切削加工,为此就需要购置超重型机床。但这种超重型部件的加工,却不是每天都有的,也许一年也只有那么几次。这样一来,企业拥有的超重型机床在大多数时候都是闲置的。

    这一类高端的专业机床,往往价格都非常高。一旦闲置,造成的资金浪费就是极其可观的。

    肖文珺所做的跨地区、跨行业机床组合优化,就是通过网络技术把各企业拥有的专业设备联系起来,某一家企业的机床闲置时,可以承接其他企业的同类加工任务。这样一来,另一家企业就可以不用购置这类专用机床,从而节省下大量的设备投资。而拥有机床的那家企业,又可以通过为其他企业代工来获得收入,缩短设备投资的回收期。

    除了这类高端专业机床之外,一般的通用机床其实也存在跨企业借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许多企业的生产不是连续的,往往是有几个月旺季,又有几个月淡季。进入旺季的时候,企业会嫌设备不够用,而进入淡季时,企业的设备又会大量闲置。如果能够建立一个跨企业的设备使用平台,不同企业就可以在旺季和淡季时与其他企业调济生产能力的余缺,这无疑也是很有价值的。

    要实现企业间的设备共享,同样存在设备标准化和通用化的问题。越是专业性的设备,越不容易与其他企业共享。但如果一味强调设备的通用性,对于专业生产来说,又未免影响效率。如何在专业性和通用性之间取得平衡,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说这个层次具有中国特色,是因为在西方国家里,要实现设备的跨企业共享,涉及到的利益牵扯太多,这不是工程师们能够解决的问题。而在中国,至少在国有企业范围内,要推行这套体系是有一定基础的。

    肖文珺最初也没想到这件事能够办成,她只是在闲聊的时候,向唐子风说起了这样一个思路。没想到唐子风当了真,一边吩咐她和于晓惠尽快拿出一个可行方案来,一边利用自己的行业影响力开始了推广。

    唐子风至今仍然担任着机二零的秘书长,而机二零则是国内影响最大的机床企业的联合体。国内的制造业企业,使用的机床多数都是国产,而国产机床又多数来自于机二零企业。所以,机二零企业联合推广这套机床共享系统,响应的企业还是非常多的。

    有些企业本身对机床共享这件事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碍于机二零的面子,也答应先参与进来试试。还有一些企业,就绝对是看在唐子风的份上,不愿意为这么一点小事而拂了未来国资委领导的面子。

    为了能够最好的匹配不同企业的生产要求和闲置设备,唐子风推动国资委牵头建立了一个设备云平台,在平台上可以随时查到每家企业的每台设备的即时运行情况,包括磨损情况、维修记录等等。这项工程之繁琐,也是难以描述的。

    系统推广之初,出了不少岔子。有一段时间,肖文珺和于晓惠东奔西走,忙着处理各种差错,可谓是焦头烂额。但每一项差错,都为研究者们提供了新的材料和启发。几经磨合,这套系统逐渐成熟,参与系统的企业也渐渐地尝到了甜头,抱怨声越来越少,赞扬声越来越多。

    一些原来持观望态度的企业,也开始主动申请加入了。系统所覆盖的范围,也从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逐渐扩展到包含了大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第五百六十六章 搞战术的心都太脏了

    “子风,你怎么会对这件事这么用心?”

    终于闲下来之后,肖文珺这样对唐子风问道。

    唐子风此时正坐在电脑前,玩着一款十几年前的老游戏。听到肖文珺的问话,他笑呵呵地说道:“你没有觉得,你们搞的这一套,都是剽窃了我的思想吗?”

    “不会吧?”肖文珺做出惊讶的样子,“唐子风,我认识你也有20多年了,我怎么不知道你还有思想啊?”

    “瞧你说的,我怎么就没思想了?”唐子风不愤地反驳道,“我好歹也是人民大学计划系的最后一届毕业生,综合平衡这四个字,可是刻在我的灵魂里的。你说说看,你们现在搞的这一套,是不是体现了综合平衡的思想?”

    “要这样说,也对。”肖文珺倒也没有和唐子风杠下去的意思。她承认,自己之所以想到这样一个模式,也的确是受了唐子风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唐子风的本科专业是计划经济学,虽然国家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但计划思维却是不会过时的。唐子风说的综合平衡,在很多领域里都有体现。肖文珺搞的这套跨企业机床共享系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一种计划思维,唐子风说她剽窃了自己的思想,也没完全说错。

    当然,所谓剽窃,也就是夫妻之间的玩笑话了,肖文珺是不会当真的。

    “可是,子风,你有没有想过,推行这套系统,对于你们机床企业来说,是很不利的。”肖文珺说,“原本各家企业都要买机床,现在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有些企业就可以不用买了,这不是冲击了你们的业务吗?像你这样一个财迷,怎么会支持我们推行这套系统呢?”

    “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唐子风牛烘烘地问道。

    “嗯,先听假话吧。”肖文珺抿嘴笑道。先听假话也有好处,就是能够知道唐子风有多虚伪,这也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

    唐子风说:“假话就是,我虽然是商用机床公司的总经理,但我同时也是一名国家干部,思考问题不能仅仅从本企业的利益出发,而应当考虑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各家企业实现机床资源共享,的确是影响了我们这些机床企业的市场,但它为各家制造业企业所带来的收益,远远超过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所以我是支持这件事的。”

    肖文珺想了想,说道:“你说的这个,也不能完全算是假话吧。你一向是有大局观的人,许老、谢主任和周厂长都这样表扬过你。别人说这话,可能是大话,但你唐子风这样说,还是有几分可信的。”

    “谢谢夫人理解。”唐子风嘻皮笑脸地说。

    “那么,你的真话又是什么呢?”肖文珺继续问道。

    唐子风说:“真话就是,你们搞的这个系统,短期来看的确是影响了我们的销售额,但长远来看,却是提高了我们的竞争力。但凡有点长远眼光的企业领导,都会支持这个系统。”

    “我不太明白。”肖文珺说。

    唐子风说:“过去在临一机,后来是临机,现在是商机,我有一点没变,那就是始终把企业的竞争对手设定为国外机床企业,这一点你不否认吧?”

    “我一直都知道的。”

    “我们和国外机床企业相比,起步晚,品牌知名度低,技术水平也还有差距,也就是产品价格上有些优势,加上售后服务做得好,这才赢得了一部分的亚非拉市场,在欧美市场上也略有一些突破,但总体来说,我们的竞争力还是比较弱的,处于竞争上的劣势。”

    “嗯。不过,这种劣势也正在缩小,你对此不是一直都很有信心的吗?”

    “信心肯定是有的,我们投入了这么多资金搞技术研发,和国外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最终超过国外同行,是完全可能的。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