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抵达京师之后,又过去月余,各种事务安排齐全,万事俱备,镇北侯登基称帝,国号为虞,年号初元,自号孝威神武皇帝,对于有功之臣,加官封赏,而奸佞罪臣,乃至前朝余孽,尽皆抄家流放。
关于死去的两个儿子,各自封王,至于第三子李祯,先封齐王,以观后效,半年之后敕封太子。
就是这一段时间,为了平定各地叛乱,以及其他诸侯义军,外邦来敌,李祯东征西讨,并按照军功上奏父皇,敕封许鸢为无双大将军,专门统领铁甲军,以女子之身,建立了赫赫战功,兵将臣服。
王晏跟随其间,遇到妖魔作乱,或是敌军阵营当中有妖人相助,军队不敌之时,他便随手平之。
李祯原本也想奏请父皇,为他封官,不过却被王晏给推辞了,他酷爱自由,宁为一介闲云野鹤。
虽说如此,但由于他降妖伏魔,济世救人,辅佐太子有功,当朝皇帝还是赐了他个真人封号,全称“显化御雷真人”,代天巡狩,铲除邪魔歪道。
同时他的师门崂山,也受到了皇室封赏恩惠。
初元二年,天下初定,大虞王朝站稳了脚跟。
从发兵起义,到初建王朝,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只因一来前朝荒腐无度,国运衰败,合该毁灭,二来本身就是王侯,铁甲军势力广大,三来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因此建立新朝便容易了不少。
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朝换旧朝!
……
三月,春意盎然,鸟语花香。
清江府辖下,平坦蜿蜒的官道之上,一个道人徐徐而来,但见仙风道骨,行走之间,气质出尘。
道人一身灰白色道袍,年龄看上去不过二十来岁,眉清目秀,背上一把七星宝剑,手中一柄麈尾拂尘,腰间挂着锦囊葫芦,步履轻盈,神态悠然。
半个月前,师门传来信函,召王晏回去,说是有件重要的事情交代,实仅上不仅仅是他,散落在天下各地云游的师兄弟们,几乎全都收到了消息。
想想离开师门,红尘炼心已过三年,也一直没回去看看,如今天下初定,安宁太平,剩下的些许叛乱乃至反军,大虞王朝完全有足够的实力应对。
妻子奉师命,辅佐李祯平定天下,目前已是将近尾声,最多等他继任大统之后,便会回山复命。
他倒无需担心,因此思虑过后,王晏干脆便辞别了妻子以及李祯,不日便动身,回转崂山师门。
如今已经进入了清江府境内,沿着官道一直前行,按照他的速度,最多正午,便能够抵达崂山。
“蹄哒……蹄哒……”
一阵和缓的马蹄声传来,马车从后方缓缓的驶过,马车前端,除了车夫,另外还坐着一个道人。
“吁……”
超过王晏之后,马车就在路边停了下来。
“哈哈哈哈!王师弟,王师弟啊!”
马车上的道人跳将下来,满脸带笑的朝着王晏奔赴而至,手中的拂尘一摆一摆,看着极为滑稽。
“远远瞧着就像是你,没想到还真的是啊!”
王晏乍看之下,也认出了眼前这个道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朝阳院的师兄荀七。
“荀七师兄,真是巧啊,你怎会在此?”
王晏笑着打了个稽首,出言问了一句。
这么多年以来,自己的面貌身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他倒是显得苍老了不少,颔下蓄了胡须,身体也微微发福,哪里还有当年的意气风发。
“嗨!别提了,前年被师父赶下山游历,到现在什么收获都没有,前些日子又忽然收到消息,说是召我等回去,这不,没想到在这儿碰上了你!”
荀七打量着王晏,满脸的笑意。
“原来是这样!既然如此,不如我们便一块回山吧!”
王晏点了点头,表示回应。
从崂山道士开始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清观的改变
王晏辅佐太子平定天下,崂山师门也跟着沾了光,所以关于他的下落,是最好找的,一封信件便召了回来,但是其他的弟子,可就没那么轻松了。
其他的弟子游历天下,居无定所,就算有知道消息的,终究也只是少数,自然不可能书写信函。
所以若是有急事召回,其中比较通用的方法,便是神只传信,不仅是崂山,天下道门皆是如此。
神指天神,只指地神!
山川土地,江海河流,自然界中,皆有神明。
无论你身在何方,只要身处于这方天地之中,只要敬神,神只若有指引,几乎都能够收到消息。
比如远在他乡,若是有人用此方法召引,土地山神,便会派出使者传信,有可能是动物传话,也可能是某种指示,总而言之,会将消息传递给你。
不过这种神只传信之术,一来耗费香火,二来施法者本身,必定要有非凡的身份,乃至高深的道行修为,起码是人仙,能够做到直接与神明沟通。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给足香火,神明又怎么会帮你办事?没有身份,神明凭什么帮你办事?
故而除非是有重大事情,必须要将散落在外地的弟子们召回,不然寻常情况,绝不会擅用此法。
王晏除了收到师门书信,其实当地的土地爷也曾亲自现身,向他传达了消息,毕竟王晏如今已经是人仙,山神土地此类仙家,都得给他三分面子。
荀七比王晏早修行好几年,但因为自身天赋原因,加上机缘造化未到,至今不过炼气化神后期。
前年被师父赶下了山门历练,当时的天下烽烟四起,战乱不休,他能够于乱世之中自保,已然不错,又怎敢奢求其他,一来二去什么收获也没有。
前些日子得到师门召引,便马不停蹄的赶回来了,至于到底有什么重大事情,他也是一概不知。
进入了宁安县城,街道上人来人往,偶尔还能看见三五个道人穿梭其中,王晏虽然不认识,但是通过感应他们体内的气息,也能得知乃崂山功法。
王晏当初在崂山修行的时候,除了几个比较熟悉的师兄以外,后入门的一些师弟,其实都没什么来往,现下又离山三年,门中情况更是难以知晓。
所以有些人看上去面生不认识,也不足为奇。
约么午时一刻,王晏和荀七二人,抵达了崂山三清观门前,观望之下,如今的山门早已大变样。
中央修了一排平整的石阶,石阶之上的地面,铺满了大理石地砖,两侧则是摆着两个大石狮子。
山门以大理石重新凿刻砌成,“三清观”这三个大字,亦是染上了金漆,上上下下,焕然一新。
“一年不见,道观倒是有银子翻新了!”
荀七打量着周围的场景,不由赞叹了一声。
此时此刻,门外站着四名弟子,迎接游历归来的师兄们,见了王晏和荀七,当即纷纷上前见礼。
“二位师叔辛苦了,欢迎回来。”
王晏微微一笑,表示回应,荀七亦是如此。
“咦?你……这位师叔莫非是王晏师叔?”
左侧的一名弟子,盯着王晏好生打量了一番,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面露惊愕之色,朝着他问道。
“王晏师叔?哎呀!还真是耶!与画上的简直一模一样!快回去通报,就说王晏师叔回来了。”
右侧的那人一拍大腿,就仿佛见到了自己的偶像一般,吩咐一声,后面的师弟连忙跑入了观中。
此情此景,倒令王晏有些讶然,这几人看着年龄不大,他也不认识,想来应该是后入门的弟子。
另外他们叫自己师叔,显然不是同一辈分的。
可他们竟然都认识自己,还显得如此激动,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名了,搞得老少皆知似的。
旁边的荀七,眼下也是一脸怪异的望向他。
他在一年前被送下山门历练,对门中之事并不清楚,对于王晏的经历,就更不了解了,以至于他被皇上封为了显化御雷真人,也完全是一无所知。
这山门外迎接的弟子,自己都感到很陌生,应该就是近一年内新招收的,没理由会认得王晏啊!
“王晏师叔,快请,快请!”
两名弟子迎上前来,神态之间无比的恭敬。
“你们都认识我啊?”
王晏打量着这两人,不禁出言询问。
“开玩笑,大名鼎鼎的王晏师叔谁不认识?”
两人簇拥着王晏入观,倒把荀七晾在了一边。
“什么情况啊?”
荀七满头雾水,眉头一蹙,自个儿进去了。
进入道观之内,方知门外所看到的一切,无非只是小儿科,里面的布置摆设,同样也是经历过一方修缮,大殿之外的院子,全部铺上了地砖,中央置有三清祖师的石像,足足高达两丈,香火鼎盛。
两侧绿植,修剪得整整齐齐,看着十分舒心。
包括大殿、各大院落、各大厢房,几乎全都翻新了一遍,尤其是道观后院,新增设了一处校场。
校场之内,专供弟子斗法切磋,宽敞且结实。
好家伙,除了规模范围以外,眼下三清观之中的场景布置,可以说丝毫不亚于祖庭龙虎山道观。
“师弟呀!你终于回来了,可想死师兄了!”
王晏前脚刚刚踏入院中,只见前方一人猛然大步跑了过来,正是得到消息,赶来迎接的云中流。
“云师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再次见到熟悉的面孔,王晏的心中也是有些欣喜,当下面带微笑,朝他打了个稽首,施了一礼。
“哎!你我师兄弟,还客气什么?”
云中流满脸的笑意,上前便拉住了王晏的手。
王晏感到有些不自在,当即将手抽了回来。
“云师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晏望向了身边的那两名弟子,以及周围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