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弟,难道你想违抗师命不成?”
两人见状,飞身上前,伸手抵住了他的肩膀。
“速速下去,别逼我们动手。”
王晏嘴角微微一扬,庞大的威压瞬间迸发。
“动手?凭你们?”
那两人身形一晃,倒退两步,面色大骇。
“王师弟,住手!”
气氛一度变得异常紧张,危急时刻,一道声音自后方传来,钟恒清率着两名弟子,急匆匆赶到。
他预先曾吩咐过观内弟子,若见王晏回来,务必领他去见自己,那小道童见王晏飞天而去,根本来不及说,心急之下,便连忙跑到校场去通报了。
得知消息,钟恒清当即便率人赶来。
“大师兄!”
守洞护法的那两名弟子,此刻齐齐拱手行礼。
“大师兄!”
王晏见了他,也是面带恭敬,施了一礼。
钟恒清此人,在王晏的印象当中很不错,是师父的得力助手,对于他们这些师弟,也素来十分的照顾,是以无论谁见了他,都会恭恭敬敬的行礼。
“王师弟,师父已经闭关,着实不能见你,不过师父闭关之前,给你留了东西,就别再闹了。”
钟恒清先是望了那两名弟子一眼,随即将目光移到王晏身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好言相劝。
这位王师弟的境界修为,钟恒清完全感知不出来,由此可见,他的道行,必然已经超过了自己。
一般就算是旗鼓相当,都能够有所感应,除非是拉开了一个小境界的距离,方能完全探知不到。
自己修行了一百多年,才达到炼神还虚初期境界,可这位师弟入门,连二十年都不到,难不成就已经抵达了炼神还虚中期?未免也太不可思议了!
如果事实真是这样,也就难怪师父对他如此重视了,这种修行速度,简直就不是人,是怪物啊!
“王师弟,走吧!”
钟恒清拉了一把王晏,打量着他。
王晏顿了一顿,继而朝着那两名守洞师兄行了一礼,算是道歉,紧接着又望了望不远处的石洞。
他不是那么不明事理的人,也是关心则乱。
随着钟恒清下了上阳峰,径直来到禅道院,这里是修行清净一道弟子们的居所,钟恒清将王晏引到了自己的房中,此时此刻,拿出了那个木匣子。
“王师弟,师父说过,你是咱们崂山一脉的未来,虽然师兄不知道,你现在到底是什么境界,但绝对已经超过了我,师兄也为你感到十分骄傲。”
他双手捧着木匣子,置于王晏的面前。
“这是师父留给你的东西!另外,这一次的甲子论道大典,师父曾特别吩咐过,你一定要去。”
将东西给他的同时,钟恒清也没忘了正事。
“甲子论道大典?为什么一定要我去?”
王晏接过匣子,也来不及看,只是有些疑惑。
“这个……你也知道,相对于其他大门大派,咱们崂山派素来微不足道,把崂山一脉发扬光大,既是师父的心愿,也是咱们大家的心愿,甲子论道大典,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凭师弟的实力……”
“大师兄,我知道了!”
说到这里,王晏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意思很明显,目标也很明确。
应该是师父知道自己的真实境界,所以想让自己一同前往,有人仙坐阵,这样胜算会更大一些。
可他光想着崂山,光想着弟子,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自己都到了这种地步,还念念不忘他们。
“这件事情,我会好生考虑的,大师兄,如果没有什么其他事情的话,那师弟我就先告辞了。”
钟恒清点了点头,由他而去。
甲子论道大典,能够参加的机会何等宝贵,多少弟子梦寐以求,挤得头破血流,也没能挤进去。
其他人如果凭空得到这么一个机会,估计连做梦都得笑醒,可他却是不以为然,甚至说要考虑考虑,光是这份心境,就足以看出,着实非同凡响。
王晏捧着匣子,迅速回到朝阳院,其他三位师兄尚未归来,可王晏现在,也没心情去管他们了。
来到院子中的石桌前坐下,王晏打开匣子,首先入眼的是那三卷天书,其次才是最下面的信封。
没有理会那三卷天书,王晏直接拆开了信封,展开信纸打量之间,上面洋洋洒洒写得清楚明白。
主要说这三灾,都是天道之劫,避之受之,皆在自己身上,让他切勿横生执念,以免堕入魔道。
另外关乎他的修行,师父很希望他能够走得长远,为此特地留下了三页长文,都是自己苦修了数百年的心得收获,他如果能够理解,对于日后的修行,必将大有益处,避三灾亦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他如果能够成就大道,那么自己死也无憾了。
最后一点,就是此次的甲子论道大典,师父想让他代表崂山参加,以弘扬崂山之威,将崂山一脉发扬光大,这是他现在唯一的心愿,也是最后的心愿。
从崂山道士开始
第一百八十二章 九转大还丹
老道的辈分,是掌门级别的,但是他的道行修为,却着实比不上其他大门派的掌教,前几次参加论道大典,简直被其他门派的掌门按在地上摩擦。
如今自己教出了个好徒弟,王晏达到了人仙级别,据他所知,其他各大门派之中,掌门之下弟子辈份之内,能够有人仙级别水平的人,很少很少。
如果王晏代表崂山出战,胜算简直翻了几倍。
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了,因此才在信中一再强调,让他务必前往参加,算是师父的命令。
修道中人,孑然一身,虚名本该置之度外,但是一想到自己将死,弟子们又经验尚浅,若是百年千年之后,崂山又该何去何从?总得要谋条后路。
何况光大崂山门楣,也素来是他的心愿。
“师父!”
王晏看完信,心情变得异常复杂。
如此无私奉献之人,简直天下少有,比起那些高高在上的仙神,王晏觉得师父才可称之为仙神。
先是将那三卷天书收入锦囊,王晏继而拿起师父给他的三页心得,细细研读起来,同时尽量去领悟其中的含义,他绝不能再辜负师父的一片苦心。
师父是人仙品级,不过师父这位人仙,却是比王晏更有水准,因为他是纯靠苦修,晋升上来的。
至于自己,则是借助了些天材地宝,甚至是机缘造化,方才达到的境界,经验方面自然不如他。
师父五百多年的修行心得,就算比不了天书,却也不是那么容易领悟的,还得需要时机与时间。
“师父回来了!”
“师父好!”
院外忠字辈弟子,此刻忽然传来一阵声音。
紧接着,云中流、诸葛长寿、荀七三人,先后自门外进来,见了院中的王晏,当即快步的上前。
“三位师兄回来了,怎么样,可有收获?”
王晏见状,连忙从石凳上起身,朝他们询问。
“唉!没办法,我们这次不仅去了终南山,还到了崆峒山,可他们一听说三灾,都是无能为力。”
诸葛长寿无奈一叹,也是满脸的忧虑之色。
师父的事情,云中流已经告诉他们了
诸葛长寿同样是个人精,王晏和云中流两人的异状,自然瞒不过他,一番询问,索性便坦白了。
都是一个院子里的师兄弟,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互相也都颇为了解,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不过他们虽然知道了,却始终遵守着师父的意愿,没有大肆宣传出去,因为他们也清楚,在这个节骨眼上,事情一旦传扬开来,只怕会引起不安。
因此一番商议,觉得还是尽力想想办法为妙!
“师弟,你呢?你那边可有什么办法?”
云中流此时望向了王晏,朝他问道。
王晏蹙眉摇了摇头,意思是再明显不过了。
“难道,真的就没办法了么?”
连洞庭龙君与黎山老母这等仙神,都说无能为力,其中的结果,王晏心中实际已经有了底,只是他不愿意就这么放弃,他还是希望能够出现奇迹。
只可惜现实残酷,师兄们这条路也彻底断了。
“不!虽然我们此去,没有找到直接解救的办法,不过我在终南山的那位道友,却是与等我指了一条明路,而且这可能是唯一能救师父的法子。”
云中流此言方出,王晏的双眸顿时一亮。
“什么明路?师兄你快说!”
王晏迫不及待,紧紧地盯着云中流。
“欲救师父,非九转大还丹不可逆之!”
这句话一出口,王晏顿时一愣,若有所思。
“这九转大还丹,乃是三十三重天宫之上,太上道祖所炼制的金丹,对于万物生灵,皆有着起死回生之神效,我想就算不能帮师父挡过此灾,也应该能保他周全,不至于被阴火焚烧得灰飞烟灭。”
云中流一通分析,王晏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就算这天道灾劫不可抗衡,但若是保一个凡人周全,对于那些天界上神来说,应该很容易才对。
只是其中所付出的代价,可能会很大很大。
太上老君有金丹,王母娘娘有蟠桃,随便得此一种,保住师父都不是难事,主要问题就是,人家凭什么要给你?凭什么要去救一个微不足道的人?
怪只怪自己地位低微,本领弱小,若是有齐天大圣或是二郎真君的本事,哪里有这么多的麻烦,直接就冲上天宫,闹他个地覆天翻。
“九转大还丹,不错!这东西绝对可以保住师父,师兄既然将这法子说出,必然能够弄到了?”
九转大还丹,乃太上老君炼制的金丹,置于三十三重天宫之上的兜率宫,层层把守,凭他们目前的道行,上去就是找死,估计连南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