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血倒溅、六月飞雪,老天爷都在帮她!”
男子语气显得有些阴沉,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国舅爷勿要惊慌,这人已经死了,正所谓死无对证,属下会把事情做得干干净净,就算是惊动了朝廷,我保证,绝没有谁会怀疑到国舅爷的头上。”
男子身后,忽然走出一名黑衣人,极为自信。
“哼!最好如此,否则我先要了你的狗命。”
男子冷眼打量了那黑衣人一眼,冷哼了一声。
“国舅爷大可放心,这不是还有三才道长么?纵然是信不过属下,也总不至于信不过三才道长吧!”
黑衣人打眼望了望屋内桌子旁的一名道人,一脸陪笑的神情,说话之间,已是把他牵扯了进来。
男子迈步来到桌子前,面上挤出一丝笑容。
“倒是要有劳道长了!”
那道人尖嘴猴腮,身材不足六尺,瘦骨嶙峋,留着一抹山羊须,着一身灰色道袍,背负长剑,手持拂尘,见那男子上前,当下也是连忙起身行礼。
“无量天尊,国舅爷尽管放心,有贫道在,无人能伤你分毫,天又如何,免不得要与它斗上一斗。”
三才道人面色漠然,言词之间,犀利无比。
……
时光飞逝,转眼间过去了两日。
窦娥一案,在当日便惊动了朝廷,皇上龙颜大怒,命人彻查此事,凡是参与过此案的官员,全部被清查,如此一来,各司官员,可谓是人人自危。
六月飞雪,天生异象,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虽说这场雪仅仅只持续了两个时辰,但是却足够引起朝廷中人的注意,这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王晏与汉钟离两人在城内兜兜转转,打听寻找了两日,费尽心思,无奈始终没有找到想找的人。
京城精通音律之辈,可谓是数不胜数,但是真正能够与玉笛发生感应,奏响它的人,却没一个。
既然玉笛的转世暂时找不到,王晏心中盘算,不如自己先进宫一趟,看能不能把曹国舅带出来。
毕竟他们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得会变通。
打定了主意,王晏也是没有犹豫,这日一早,辞别了汉钟离,与他分头行动,当即便动身进宫。
他拥有太上皇亲赐的真人封号,自己的道箓上也加封了皇室印信,最重要的是这张脸,朝中有不少人都认得,仅凭这个身份,便能自由出入皇宫。
沿着街道径直前行,过状元街、穿东直门,没过多久,他便来到了宣武门外,这一条街,远比外面的更加热闹繁华,人山人海,并常有禁军巡逻。
街道上随处可见车马轿子,包括达官显贵等。
宣武门右侧宫墙之处,此刻围了不少百姓,一个个探头缩脑的,那里是皇宫的榜文墙,一般朝中有什么大事情,都会在此处张贴榜文,以告群众。
王晏也是走了过去,打眼瞧了一眼。
这张榜文是新贴上去的,油墨尚未干透,两侧皆有禁军守护,至于榜文上面的内容,王晏一眼扫过,顿时尽收眼底,已然弄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是宫中的曹皇后,近日忽然染上怪病,宫中的御医束手无策,皇上是忧心忡忡,万般无奈之下,这才张贴告示,遍访民间奇人,为皇后治病。
但凡有能治愈怪病者,皇上是重重有赏。
弄清楚了事情的缘由,王晏也是不禁感到有些巧合,自己正准备着进皇宫,曹皇后就恰好病了。
也罢!看来自己这是正好赶上了!
来到宣武门前,两侧有全副武装的禁军把守,个个威武不凡,绝不容许寻常百姓靠近乃至闯入。
宣武门是皇宫的大门,进入宣武门内,便是一条长长的甬道,平日里上朝的大臣们,都会由此进入,过了甬道,便是一片宽敞平坦的广场,地面以青石铺就,一条玉阶犹如长龙,直通向皇宫大殿。
一般大臣们的轿子以及坐骑,都会停在甬道的出口之处,那里专门圈出了一片院落,因为广场上是不允许纵马狂奔的,所有大臣全都得步行上朝。
宣武门周围,红墙绿瓦,建起了高高的宫墙,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禁军来往巡逻,防范严密。
“站住,皇宫重地,怎可擅入?速速离去!”
王晏刚刚迈步至门前,立马便被守门的一位禁军拦住,那人面相不怒自威,说话之间铿锵有力。
王晏也不与他废话,直接从怀中掏出了道箓。
“吾乃崂山御雷真人,前来为皇后娘娘治病。”
那禁军上下打量着王晏,面有警惕之色,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将道箓接了过来,翻开验开之下,尤其是见到了道箓上的皇室印信,心中顿时一惊。
他将道箓转赠给身边的一名小卒,让他速速进宫禀报,自己则仍是立于宫门之前,不肯退让半步。
毕竟宫中有宫中的规矩,谁也不能够例外。
不过他对于王晏的态度,却是明显改善了很多。
从崂山道士开始
第二百七十九章 诊治
在宣武门前候了片刻,不多时,进去禀报的那名小卒随同一位身披甲胄的将军,大步迈将过来。
那将军一身锁子黄金甲,身高八尺,异常的魁梧,面如刀刻,棱角分明,行走之间,夹带起呼呼风声,腰间挎着一柄长剑,乍看上去,威风凛凛。
抬眼一望,见了门前的王晏,顿时大喜过望。
他三步并作两步,迅速奔将过来,不由分说,直接便单膝跪地,抱拳行礼,神情显得极度恭敬。
“果真是真人到此,徐子敬见过真人。”
王晏自然也是认出了他,连忙伸手将他扶起。
“徐将军何必多礼,快快请起!”
那将军站起身来,满脸掩饰不住的敬意。
“一别数年,真人风采依旧啊!”
转眼过去了多年,这位真人的容颜并没有丝毫改变,反倒是自己,脸上增添了几许岁月的痕迹。
“哈哈哈哈!将军的威风,也是不减当年呐!”
王晏哈哈笑了两声,如是回应了一句。
这位徐子敬,现任云麾将军一职,正三品朝廷大员,当年当朝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便跟随李祯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可称得上是皇帝亲信。
最重要的是,他曾两次救过李祯的性命,身上的大部分伤势,基本上都是为李祯挡刀所致,也正是因此,太子登基之后,将他由六品昭武校尉,一路提拔,直至如今的地位,也可谓是功成名就了。
至于他对于王晏如此恭敬的原因,除了当年是他夫人的下属之外,另外便是王晏乃是他的救命恩人,当年面对叛军的妖术,若非王晏及时赶到,他所率领的那支队伍全军覆没不说,自己也得丧命。
这里面的关系,其实并不复杂,主要就是徐子敬救过皇帝的命,而王晏恰好救过他们俩人的命。
如今再度得见恩人,感激之情,何需多言。
“将军,叙旧的话,日后咱们再慢慢聊,贫道倒是要问一问,曹皇后所染何病?为何会群医无策?”
见罢了礼后,王晏也不拐弯抹角,直入主题。
“瞧我这脑子,见了真人一时高兴,竟然忘了正事,来来来,皇上有请真人入宫,咱们边走边说。”
经他这么一提点,徐子敬立时反应过来,一拍脑袋,咧嘴笑了笑,当即头前引路,领着他入宫。
云麾大将军亲自为他带路,此人的身份自然毋庸置疑,守门禁军个个退后,恭敬的让出了道路。
王晏随同徐子敬一路畅通无阻,顺利进入到了皇宫,不过他们却并没有去大殿,而是辗转来到了太极宫,毕竟大殿是文武百官上朝的地方,皇帝也不好在大殿上面接见他,故而干脆定在了太极宫。
太极宫是皇后所住的宫殿,也是后宫之主。
眼下这个时间段,文武百官皆已经下了朝,当今天子李祯,听说崂山的御雷真人到了,连今日的奏折都暂且搁置一旁,迫不及待的便要接见于他。
国事虽大,但家事却也不能忽略,皇后身染怪病,群医束手无策,至今已有数日之久,如今好不容易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他又怎么肯轻易的放过?
进宫的这一段路途,徐子敬也是将情况简略的说了一遍,好让他心中有个底,以便于早做准备。
这曹皇后为人善良,性格温婉,平日里掌管后宫,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与后宫众妃子相处得也甚是融洽,身子素来康健,不曾有什么毛病。
可说来也怪,就在几天前,曹皇后前往白马寺上香,回来便一病不起,时常头痛欲裂,痛苦得在床上翻来覆去,犹如百爪挠心,十分的不是滋味。
宫廷御医逐一检查,不说医治缓解之法,就连病因都查不出来,皇上一气之下,将不少御医打入了天牢,万般无奈,这才听从了大臣建议,贴出皇榜告示,于民间寻访奇人神医,为皇后医治病痛。
告示贴出了两日,倒是也有不少的名医上门求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为皇后治病,可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不仅好处没捞着,反倒挨了一顿板子。
更有些鬼迷心窍,胡乱下药,以至于皇后病情加重之辈,直接被拖出宫门砍了,脑袋都保不住。
也正是因此,皇上才日夜忧愁,寝食难安。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王晏恰好来到此处,他的本事,皇上是心知肚明的,如今有他相助,皇后的病,十之八九会痊愈知初,心中自然是万分迫切。
得知了事情的大概经过,王晏略一思索,也是不好过早的下达定论,毕竟他也没有预知未来的本事,一切还是等见过曹皇后之后,再行判定不迟。
迈入后宫,但见青石铺路,金碧辉煌,不少内侍以及宫女来来往往,见了两人,不由纷纷行礼。
两人有目的性一般,径直来到了太极宫外。
此